乡村振兴视域下湖南龙舟民俗文化的意义与传承研究
Research on the Significance and Inheritance of Hunan Dragon Boat Folk Culture under the Perspective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DOI: 10.12677/aps.2025.134064, PDF, HTML, XML,    科研立项经费支持
作者: 韩 叙, 杨 辉:湖南应用技术学院,湖南 常德
关键词: 乡村振兴湖南龙舟民俗文化意义传承Rural Revitalization Hunan Dragon Boat Folk Culture Significance Inheritance
摘要: 本研究聚焦乡村振兴视域下湖南龙舟民俗文化,旨在探讨其意义与传承路径。在经济层面,湖南龙舟民俗文化能带动乡村旅游、餐饮、住宿等多产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社会层面,可增强乡村凝聚力与居民归属感,促进邻里和谐,丰富乡村社会生活;文化层面,承载着历史记忆与民族精神,是乡村文化独特标识。传承路径上,需强化政策引导与资金支持,为传承提供保障;加强教育与人才培养,激发传承活力;创新传承方式与传播手段,利用新媒体扩大影响力;推动产业融合发展,实现文化传承与农民增收双赢。湖南龙舟民俗文化对乡村振兴意义重大,应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其传承发展。
Abstract: This study focuses on Hunan Dragon Boat Folk Culture under the perspective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aiming to explore its significance and inheritance path. At the economic level, Hunan Dragon Boat Folk Culture can drive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tourism, catering, accommodation and other industries, and increase farmers’ income; at the social level, it can enhance rural cohesion and residents’ sense of belonging, promote neighborhood harmony, and enrich rural social life; at the cultural level, it carries historical memory and national spirit, and is a unique symbol of rural culture. On the inheritance path, it is necessary to strengthen policy guidance and financial support to provide guarantees for inheritance; strengthen education and talent training to stimulate the vitality of inheritance; innovate inheritance methods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s, and use new media to expand influence; promote industrial integration and development, and achieve a win-win situation of cultural inheritance and farmers’ income increase. Hunan Dragon Boat Folk Culture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rural revitalization, and effective measures should be taken to promote its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文章引用:韩叙, 杨辉. 乡村振兴视域下湖南龙舟民俗文化的意义与传承研究[J]. 体育科学进展, 2025, 13(4): 459-463. https://doi.org/10.12677/aps.2025.134064

1. 引言

在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这样一个时代大背景之下,乡村文化振兴逐渐成为了其中极为关键的一个环节,湖南地区的龙舟民俗文化,作为有很强地域特色的传统文化瑰宝,承载着极为深厚的历史底蕴,是乡村居民情感凝聚的纽带,也是乡村文化多样性的生动呈现。深入研究乡村振兴视域下湖南龙舟民俗文化的意义与传承路径,有助于挖掘其在乡村经济发展、社会和谐构建以及文化传承创新等方面的价值,为乡村文化振兴提供有益参考,推动乡村实现全面可持续发展。

2. 乡村振兴概述

乡村振兴成为了开展“三农”工作的核心要点,其作用在于处理“三农”方面的问题,推动农业农村朝着现代化方向发展,达成乡村全方位的振兴,它包含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等诸多层面,产业振兴属于基础部分,借助发展特色农业、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产业形式,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相互融合,增加农民的收入,为乡村发展赋予经济方面的活力。人才振兴是其中的关键所在,吸引各类人才返回乡村创业或者就业,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使得乡村有可用的人才,并不断挖掘并且传承乡村优秀的传统文化,丰富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提升乡村的文明程度,生态振兴是关键,强化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打造出美丽且适宜居住的乡村。组织振兴是实施保障,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建设,提升乡村治理的能力,乡村振兴战略的施行,有利于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让农业成为有发展前景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人们可安心生活居住的美丽家园[1]

3. 乡村振兴视域下湖南龙舟民俗文化的意义

(一) 经济层面

龙舟赛事身为龙舟民俗文化的关键载体,有很强的吸引力与辐射力,每年端午节期间,湖南各地举办的龙舟比赛都会吸引众多游客前来,游客们不只是为了观赏精彩的龙舟竞渡,还会在当地展开消费,涉及餐饮、住宿、购物等诸多领域,以汨罗来说,作为端午文化的起源地,其龙舟赛事颇为有名。赛事举办期间,当地的酒店、民宿大多时候住满,像汨罗粽子、长乐甜酒等特色美食的销量大幅增加,有力推动了当地餐饮和住宿业的兴旺,龙舟赛事还推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像龙舟制造、赛事策划与组织、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等,这些产业为乡村创造了更多就业机会,还提高了农民的收入,给乡村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成为乡村振兴的关键经济支持。

(二) 社会层面

龙舟运动着重突出团队协作,全体划手要齐心协力、同舟共济方可达成目标,于训练以及比赛进程中,村民彼此之间相互支持、彼此配合,使得相互间的感情以及信任得以增进,这种团队精神并非仅体现在龙舟活动里,还拓展至乡村生活的各个方面,促使邻里关系趋向和谐与融洽,龙舟赛事同样是乡村文化交流的关键平台。不同村庄、不同地区的龙舟队伍聚集在一起,彼此切磋技艺、交流经验,增进了相互间的了解以及友谊,经由龙舟民俗文化活动,乡村的凝聚力以及向心力获得提升,为乡村振兴营造出良好的社会氛围[2]

(三) 文化层面

龙舟民俗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内涵,它承载着人们对于爱国诗人屈原的纪念,呈现出中华民族的爱国情怀以及坚韧不拔的精神品质,在乡村振兴的进程当中,传承并且弘扬龙舟民俗文化,可帮助提高乡村居民的文化自信以及民族自豪感,而且龙舟民俗文化和乡村的民间艺术、传统习俗等联系紧密,像是龙舟制作工艺、龙舟号子等。这些传统文化元素属于乡村文化的瑰宝,借助龙舟民俗文化活动的开展,可得到更好的保护与传承,给乡村文化注入深厚底蕴,让乡村在现代化进程里保持独特的文化魅力。

4. 乡村振兴视域下湖南龙舟民俗文化的传承路径

(一) 强化政策引导与资金支持,筑牢传承根基

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湖南龙舟民俗文化的传承离不开政策的引导与资金的扶持。政府应发挥主导作用,制定一系列针对性强、切实可行的政策,为龙舟民俗文化的传承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3]

针对与龙舟民俗文化相关的各类物质文化遗产,像是古老的龙舟以及传统龙舟制作工具等,要构建详尽的档案,清晰明保证护范围以及标准,精准划定保护区域,以此避免其因城市化进程、自然侵蚀等诸多因素而遭受破坏,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比如龙舟号子、龙舟祭祀仪式等,需组织专业人员展开系统的整理与记录工作,借助文字、影像、音频等多种不同形式给予保存,并且鼓励传承人开展传习活动,给予他们一定的政策优惠与补贴。举例来说,对于积极传承龙舟号子的民间艺人,可给予资金奖励或者荣誉称号,激发他们的传承积极性,设立专门的龙舟民俗文化传承专项资金,将其用于龙舟的制作与维护、赛事的举办、传承人的培养等多个方面,在龙舟制作方面,资金可支持传统工艺的传承与创新,鼓励工匠选用环保、耐用的新型材料,同时保留传统工艺的核心精髓,提高龙舟的质量以及美观程度。在赛事举办过程中,资金可用于场地建设、安全保障、宣传推广等事宜,提升赛事的规模以及影响力,吸引更多人参与并关注,对于传承人而言,资金支持可让他们改善生活条件,使其得以全身心地投入到传承工作当中,另外政府还可引导社会资本参与龙舟民俗文化的传承工作,凭借税收优惠、项目合作等方式,吸引企业、社会组织等投资龙舟文化相关产业,形成多元化的资金投入机制[4]

(二) 加强教育与人才培养,注入传承活力

人才是龙舟民俗文化传承的核心力量,加强教育与人才培养是传承的关键。在乡村教育体系中,应将龙舟民俗文化纳入学校课程,让青少年从小了解和热爱本土文化。

学校可开设有龙舟文化特色的课程,邀请民间艺人以及龙舟传承人走入课堂,向学生讲授龙舟的历史、制作工艺、竞赛规则等知识,让学生亲自去体验龙舟号子的演唱、龙舟划桨的技巧等内容,借助实践活动,比如组织学生参观龙舟制作工坊、参与龙舟训练等方式,提高学生对于龙舟文化的感性认识以及兴趣。学校还可举办以龙舟文化为主题的活动,像是龙舟绘画比赛、龙舟故事演讲比赛等,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以及参与热情,培育他们对龙舟文化的认同感与自豪感[5]

除学校教育之外,还需强化社会培训,借助乡村文化站、社区活动中心等场地,开办龙舟民俗文化培训班,面向广大村民以及龙舟爱好者招生,培训内容囊括龙舟制作技艺、龙舟竞赛战术、龙舟文化研究等,邀请专业教师与传承人授课,提升学员专业水平与综合素质,对于有潜力的学员,给予重点培养,为其提供更多实践机会与发展空间,激励他们成为龙舟民俗文化的传承骨干。另外要重视传承人的培养与保护,构建传承人认定及管理制度,对符合条件的传承人给予正式认定,并颁发证书,为传承人提供良好工作与生活条件,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鼓励传承人开展带徒授艺活动,给予一定经济补贴与政策支持,保障传承人队伍的稳定与壮大,加强传承人之间的交流合作,定期组织传承人研讨会、技艺展示活动等,推动传承人之间的经验分享与技艺传承,提高整个传承人队伍的水平。

(三) 创新传承方式与传播手段,拓展传承空间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湖南龙舟民俗文化的传承需要不断创新方式和手段,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拓展传承空间[6]

在传承方式这一方面,需要着重关注传统与现代的相互融合,一方面而言,要留存龙舟民俗文化的传统元素以及核心价值,像是龙舟竞渡所蕴含的团队精神,以及对屈原的纪念意义等,以此来保证文化的本真特性,另一方面,要把现代科技以及理念融入其中,对龙舟民俗文化给予创新与发展。举例来说,可以运用现代材料和技术来改进龙舟的设计与制作,以此提升龙舟的性能以及安全性,把龙舟竞赛和体育旅游相互结合,开发出龙舟主题的旅游线路以及产品,以此吸引更多游客参与体验,除此之外,还可将龙舟文化和现代艺术形式进行结合,创作出以龙舟为主题的音乐、舞蹈、戏剧等作品,借助艺术的形式呈现出龙舟文化的魅力,吸引更多年轻人的目光[7]

在传播途径方面需充分借助互联网以及新媒体平台,构建龙舟民俗文化的官方网站以及社交媒体账号,发布覆盖龙舟文化的资讯、图片、视频等各类内容,以使更多人知晓龙舟民俗文化的历史、当前状况以及发展态势,借助网络直播的形式,对龙舟赛事进行实时转播,让观众不论身处何方,都可体会到龙舟竞渡时的激烈氛围。也可开发与龙舟文化相关的手机应用程序,提供如龙舟文化知识学习、赛事报名以及线上互动等功能,以此方便用户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参与并体验龙舟文化,利用虚拟现实也就是VR、提高现实即AR等技术,打造出沉浸式的龙舟文化体验场景,让用户仿佛身临其境般感受龙舟的制作过程、竞赛场景等,提高用户的参与感与体验感。

(四) 推动产业融合发展,实现传承与增收双赢

产业融合发展是湖南龙舟民俗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通过将龙舟文化与乡村旅游、特色农业、文化创意等产业相结合,可以实现文化传承与农民增收的双赢局面[8]

以龙舟文化作为核心内容,希望能够打造出有特色的乡村旅游目的地,于乡村之中建设如龙舟文化主题公园、博物馆以及体验馆等设施,用以展示龙舟的历史演变过程、制作工艺以及其中蕴含的文化内涵等方面,使得游客在参观游览期间可深入了解龙舟文化,举办龙舟文化旅游节,把龙舟赛事、民俗表演以及美食体验等各类活动进行有机融合,吸引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旅游。开发以龙舟为主题的民宿、农家乐等一系列旅游产品,为游客提供别具一格的住宿以及餐饮体验,以此延长游客的停留时长,增加旅游收入,借助龙舟文化所产生的品牌效应,大力发展特色农产品,举例来说,推出有龙舟造型的农产品包装,将当地的特色农产品与龙舟文化相互结合,以此提高农产品的附加价值。还可发展龙舟主题的采摘园、农事体验园等,让游客在参与农事活动的过程中,切实感受龙舟文化的独特氛围,凭借农产品的销售以及农事体验所获得的收入,增加农民的经济收益,推动乡村经济实现发展,深入挖掘龙舟文化的创意元素,开发出龙舟文化创意产品,像龙舟模型、带有龙舟主题的文具、饰品以及服装等,借助线上与线下多种渠道进行销售,将龙舟文化推广至更为广阔的市场。鼓励文化创意企业与龙舟传承人、民间艺人展开合作,共同开发有地方特色以及文化内涵的创意产品,提升产品的质量以及竞争力,举办龙舟文化创意设计大赛,激发创意人才的创作热情,为龙舟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注入全新的活力。

5. 结束语

乡村振兴视域下,湖南龙舟民俗文化意义深远,在经济、社会、文化层面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强化政策引导与资金支持、加强教育与人才培养、创新传承方式与传播手段以及推动产业融合发展等传承路径,能够为龙舟民俗文化的传承筑牢根基、注入活力、拓展空间并实现增收双赢。未来,应持续关注并深入探索,让湖南龙舟民俗文化在乡村振兴的浪潮中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成为乡村发展的亮丽名片。

基金项目

2023年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青年项目课题(项目编号:23B1062)。

参考文献

[1] 黄婷, 蔡莉. 记忆、情感、文化: 民俗学视域下车陂龙舟的传承与发展[J]. 武术研究, 2025, 10(6): 125-127.
[2] 杨雪娟. 民俗文化与新时代文明实践融合的现状及其对策研究——以龙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例[J].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5, 9(8): 53-57.
[3] 李鑫锐, 沙滟. 从符号学视角审视龙舟竞渡的演变与传承[J].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5(3): 10-12.
[4] 童国军, 王明建. 龙舟兴乡: 乡村振兴视域下民俗体育文化再生产的实践考察与机制探赜[J].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2025, 17(1): 83-92+155.
[5] 叶俊文. 龙舟竞渡文化标准的研究与探索[J]. 轻工标准与质量, 2024(6): 98-102.
[6] 张斌华, 于蓉. 乡村振兴与非遗文化治理的契合逻辑与实践路径——基于龙舟文化当代价值的分析[J]. 甘肃农业, 2024(5): 7-12.
[7] 房芳, 余铮. 跨文化传播视域下推动国际学生中华文化认同的实践探索——以“龙舟文化实践”为例[J].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24, 41(1): 95-99.
[8] 刘芝庭. 乡村振兴视域下湖南龙舟民俗的现代意义以及文化传承[J]. 决策探索(下), 2021(3): 8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