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时代老年教育助力银发经济转型路径研究
Study on the Transformation Path of Elderly Education to Help the Silver Economy in the Digital Era
摘要: 在全球数字化浪潮与人口老龄化加剧的双重背景下,银发经济作为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经济形态,正面临着转型发展的关键机遇期。本研究立足数字化时代特征,系统分析老年教育与银发经济转型的内在逻辑,揭示当前老年教育在助力银发经济转型过程中存在的数字技术应用不足、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多元主体协同机制欠缺等问题。通过整合积极老龄化理论与社会治理创新理念,构建“技术赋能–教育创新–产业协同–政策保障”的四维转型路径,提出以数字技术重塑老年教育体系、以教育创新激活银发人力资源、以产教融合推动产业升级、以政策协同优化发展环境的具体策略。研究表明,数字化时代老年教育不仅是满足老年人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更是激活银发经济内生动力、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支点。
Abstract: Under the dual background of global digitalization wave and the aggravation of population aging, silver economy, as an important economic form to cope with population aging, is facing a critical opportunity period of trans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igital era, this study systematically analyzes the internal logic of geriatric education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silver economy, revealing the problems of insufficient application of digital technology, uneven distribution of educational resources, and lack of synergistic mechanism of multiple subjects that exist in the process of assisting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silver economy in the current geriatric education. By integrating the theory of positive aging and the concept of social governance innovation, we construct a four-dimensional transformation path of “technology empowerment-education innovation-industry synergy-policy guarantee”, and propose the specific strategies of reshaping the geriatric education system with digital technology, activating the human resources of the silver-haired with education innovation, promoting industrial upgrading with industry-education fusion, and optimizing the development environment with policy synergy. The study shows that geriatric education in the digital era is not only an important way to meet the spiritual and cultural needs of the elderly, but also a strategic pivot to activate the endogenous power of the silver economy and promot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economy and society.
文章引用:苏钊凝. 数字化时代老年教育助力银发经济转型路径研究[J]. 老龄化研究, 2025, 12(8): 819-825. https://doi.org/10.12677/ar.2025.128111

1. 引言

在面对全球化数字浪潮汹涌和老龄化加速发展的问题时,如何在数字浪潮中推动老龄产业高质量转型发展成为全球各国的挑战课题。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中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3.1亿人,占总人口的22.0%,而年龄在65岁以上的老人占比达到15.6%,意味着老龄化程度已经处于中度老龄化状态。与此同时,数字技术的极速发展正在渗透于老年人的日常活动、生活当中,也将成为老龄产业发展的新机遇与新挑战。

由于人口老龄化程度日益加重,老年教育的作用已从“福利产品提供”的角色转变为“能力提供”,但目前存在的老年教育形式已无法完全满足老年人的多样需求,通过数字化手段将老年教育系统数字化具有提升老年教育的水平、为其支撑银发产业提供人才和智力保障的价值。认真思考以数字化手段推动银发经济转型是丰富老年教育理论的重要举措之一,也是拓展对银发经济发展研究的路径之一,并能助力老龄化问题的良好积极应对,能推动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

2. 研究现状

2.1. 老年教育与银发经济的关系辨析

关于老年教育与银发经济的关系,众多学者和研究机构进行了探讨。福建省龙岩市老年大学课题组等(2025)在调研报告中指出,老年大学在助力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二者存在紧密的联系,老年教育的发展能够为银发经济注入活力[1]。亦有学者(2025)明确提出发展老年教育可以赋能银发经济,强调了两者之间的正向促进关系[2]。黄石松(2025)则聚焦于老龄教育与银发经济的双向赋能,认为不仅老年教育能对银发经济产生积极影响,银发经济的发展也能为老龄教育带来新的机遇和需求[3]。吴遵民等(2025)对银发经济与老年教育的关系进行了深入辨析,阐述了二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互动机制,为理解两者关系提供了更清晰的框架[4]

2.2. 老年教育赋能银发经济的作用机理与现实困境

在作用机理方面,吴结、刘文清(2025)深入研究了老年教育赋能银发经济的生成逻辑、作用机理,认为老年教育通过提升老年人的素养和能力,改变其消费观念和行为,进而促进银发经济相关产业的发展[5]。许浩(2024)指出老年教育在赋能老年人力资源开发方面具有重要价值,而老年人力资源的有效开发是银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这从侧面反映出老年教育通过作用于人力资源开发影响银发经济[6]。同时,学者们也关注到了其中存在的困境。王砚章(2025)对老年教育赋能银发经济进行了现实审视,指出当前存在老年教育覆盖面不足、与市场需求结合不够紧密等问题[7]

2.3. 老年教育助力银发经济转型的路径探索

针对老年教育助力银发经济转型的路径,各位学者提出了不同的见解。王研(2025)以山东省烟台市为例,探索了银发经济时代老年人力资源开发的路径,其中包括通过发展老年教育提升老年人的技能和素质,从而促进其参与经济活动[8]

蒋凤梅、黄小云(2025)从高质量办好老年教育的角度出发,提出应优化课程设置、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路径,以更好地赋能银发经济[9]。昌道励(2025)则从实践路径角度,强调要构建老年教育与银发经济协同发展的机制,推动资源共享和合作共赢[10]。刘增辉(2024)认为应通过完善政策支持、创新教育模式等路径,解决老年教育赋能老年人力资源开发的困境,进而助力银发经济转型[11]。商慧(2025)也探讨了老年教育与银发经济相互赋能的路径,强调两者之间的协同发展[12]

3. 数字化时代银发经济转型的内涵与老年教育的作用

3.1. 数字化时代银发经济转型的内涵与特征

在数字时代,银发经济转型是基于数字科技驱动发展的方式、结构的全方位转型,转型的主要内涵,包括四个方面,即对发展观点的转型,即“问题解决”向“机会发现”的转变,将老年人口看作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机会而非负担;在产业结构升级上的转型,就是通过数字科技的力量,提升原有养老产业的发展,往智能化、数据化、个性化的方向转变;在服务形态上转型,即运用网络、大数据、AI等先进的设备,使满足老年人需求的方式变得更便捷、更快捷、更精准;在消费行为上的转型,即老人接受数字时代的生活化消费行为,形成新的消费热点[13]

互联网时代下的银发经济主要有三点:一是技术力量赋能驱动,如以智能技术为支撑的智能养老设备及以大数据为支撑的健康管理等;二是跨界融合创新,如“养老 + 旅游”“养老 + 教育”“养老 + 科技”等模式创新;三是受众个性化需求得到满足,产业延伸升级到服务化阶段;四是产业延伸链条形成养老、养生、老年教育和老年旅游等产业链条。

3.2. 老年教育在银发经济转型中的作用与价值

在线上向线下融合的老年人教育转型中,老年教育所具有的地位与意义是不可替代的,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首先,进行老年教育有利于充分发挥老年人才干。在教学活动中,老人不断接受新的知识和培训技能,不断提升自己对社会进行有效交往的能力,把老年人才转化为现实的工作效率。

其次,老人教育是一种发展银发经济的新思维。其关键性角色在于提供了一个巨大的智慧宝库,他们具有丰富的生活经验和专长技能,通过老人教育,他们的经验和能力被有系统地固化、传承,对银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将自己所长贡献于银发产业,推动着银发产业的发展创新[14]

再次,老年教育推广是影响老年消费者市场的因素之一。老年消费市场的建立是通过这种方式来接触更多新商品与服务,建构起新的喜好与消费习惯,从而拓展大量的老年消费市场。老年旅游项目、老年文艺活动项目等老年教育的推广能够带动他们的消费,并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最后,老龄化教育为社会管理改革创新赋予了新的动力,令老年人可以由“被动接受者”成为“社区管理者合作伙伴”,以及“老人讨论组”等形式积极参与社区活动,以减少管理成本,增加社区管理效果,这种模式上的新突破也为我们培育白发产业制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4. 数字化时代老年教育助力银发经济转型面临的挑战

4.1. 数字技术应用不足,老年教育数字化水平有待提升

尽管数字技术的应用已经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但是我们仍可以看出,现阶段数字老年教育的应用还有很多不足,还有着很大的发展提升的空间以适应当前老龄化经济模式的变化趋势[15]。首先,老年教育的数字化水平亟待提高。很多学校缺乏智能设备和互联网条件开展高质量在线教学;其次,当前绝大部分教育资源都是传统的线下教学,针对老年人特殊的教学需求和习惯考虑较少,使他们的教学热情受挫;再次,老年教育工作者自身需要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数字化技能,大部分教师没有能力熟练运用数字技术开展教学,进而不能有效地融合数字技术应用到教学当中。

4.2. 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城乡老年教育发展差距显著

中国老年教育资源配置不充分,城乡差异大。中国老年教育存在地区发展失衡问题,城乡之间老年教育发展进程存在较大差异。老年人教育资源在城市的配备更加充足,城市老人们可享受到优质的服务。但乡村地区资源严重不足,老年教育资源不足,导致乡村地区老人无法享受老年教育。城乡地区老年教育发展的不对称性不单单影响了他们的生活质量与社会活动能力,阻碍了乡村银发经济的发展进程。同时不同区域老年教育也存在发展水平差异,东部地区相较西中发达地区而言,老年教育水平更为优越,增加了银发经济发展差异。

4.3. 多元主体协同机制欠缺,产教融合程度不深

发展老年教育是推动老龄化经济转型的一个综合性的工程,需要政府、学校、企业、社会团体等多方力量齐心协力。但是当前中国老年教育领域内多方角色的协同机制还有待完善,职技教育与实际结合不够紧密。首先,政府对于老年教育的主导功能尚未得到充分发挥,缺乏相关的政策指引与资金扶持,难以使老年教育与老龄产业产生更多的联系。其次,高校与企业合作程度不高,大多数老年教育机构与老龄产业的企业之间缺少一个良好的交流反馈机制,因此无法实现资源共享互补共赢。再次,缺少社会团体的积极参与,未能充分利用其在资源配置方面所具有的优势与在服务方面所具有的功能[16]

4.4. 政策保障体系不完善,老年教育发展缺乏制度支撑

尽管国家已经出台了关于养老教育和老龄经济发展相关的政策文件,然而大多都是原则性,欠缺具体的实施步骤和协同方案,使其难以指导实践操作。一是关于老年教育的法律条文尚未健全,缺少专门针对养老教育发展的法律条例,进而使其发展受到制度束缚。二是对养老教育的投资形式没有完全形成,仅仅依靠政府的财政预算进行支持,没有形成社会投资主体,因而很难满足迅猛发展的老年教育的需求。三是一套合理的评定准则和高效的方法欠缺,这一体系将对老年教育的质效进行评价监管。

5. 数字化时代老年教育助力银发经济转型的路径构建

5.1. 技术赋能:构建数字化老年教育体系

各级政府应加大支持老年教育的信息化硬件设施建设,保证各类老年学校拥有电子设备、网络环境,建设城乡一体化老年教育信息化系统。鼓励社会、企业、非营利组织参与老年教育信息化硬件设施建设,通过PPP合作模式等方式引导,鼓励资金流入,加速建设老年教育信息化设备。

一方面,提供针对老年人的个性化的数字学习资源。结合运用大数据分析了解他们的学习需求和习得行为,为他们提供个性化教学推荐。同时采用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提供浸入式、交互性、可参与的数字化教学资源,提高学习者的参与度和学习收益。另一方面,加强老年教育工作者数字技术能力提升。通过老年教育工作者开展专题培训、举办教学比赛等方式,鼓励并帮助他们学习并应用数字技术,将技术与教学内容相融合,创新教育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

5.2. 教育创新:激活银发人力资源

依据既有老年教育的范畴,拓宽涵盖数字化技能、创意市场化、老龄产业等相关学科教学内容。对老人进行数字化技能学习训练,使老人精通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的使用,提高老年人群体的科技知识水平和信息处置能力。并且也应当积极倡导创意市场化学习行动,鼓励符合要求的人从事老龄产业的创新发展,增强老龄产业的经济发展力度。

不仅要重视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更要加大对线上教学、社区教学、实践实训等教学方式的推广。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远距离教学,消除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老年人学习更加便捷。社区开办服务于老年人的培训机构,开展符合老年人的日常生活能力的培训,从而激发老年人学习的积极性。加强与企业和社会组织的合作,通过实践教学增强老年学习者知识和生活技能。

通过老年教育培训平台搭建集多种专业年龄结构与素质组合的老龄人力资源库,对老龄人力资源库中的各项专业技术知识与经验进行整理与归类管理。既可以供各部门公共机构或是私有企业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人员作为补充助力银发产业的发展,也可鼓励这些退休的专家们在有能力有余力的情况下以志愿者方式或者技术指导等形态参与社区管理工作与服务,实现个人价值。

5.3. 产业协同:推动产教融合发展

打造由政府、学院、企业和社团等组成的多方共赢机制,制定相应措施,明确不同角色的职能和权力,搭建沟通交流的平台,实现不同角色之间的资源共享与共赢。推动老年教育机构和银发产业企业加强合作,开展有针对性地实训、共建实践基地、联合产品研发等活动。企业向老年大学提供实训空间和设施支持,并参与课程开发、培训工作;老年大学也可为银发产业企业提供人员培训和技术创新服务,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通过这一教育机构——企业合作模式,使学校所学、行业所需有机统一。

通过老龄教育的有机融合,打造新兴的经济增长点,打造“老龄教育 + 旅游”业,使老年群体参与研学游认识文化风俗及生活方式;打造“老龄教育 + 健康”业,让老年教育贯穿到医疗保健、康复疗养的服务过程中,给老人提供全面的健康服务;打造“老龄教育 + 科技”,鼓励老人投身科技进步,以带动银发科技的飞速发展。

5.4. 政策保障:优化发展环境

积极健全和完善老年人教育及老龄经济增长相关方面的法律法规,明确其重要性及职责,对开设老年人教育机构的资质和经营管理等予以严格规定,保障老年人受教育权;制定推动老龄经济增长发展的产业发展规划,给予财政、税收和金融方面的优惠及帮扶,引导更多社会资金注入老龄发展之中。

健全多元的老龄教育经费系统,加大政府财政拨款比例以及鼓励企业、社区和私人对老龄教育的捐助和投资。设立专门的老年教育发展基金,资助老年教育的基础设施建设、教材编印、师资培训等。尝试设立老年教育与银发经济发展之间的连接基金,将老年教育经费与其所带来的银发经济发展相挂钩,提升基金使用效率和绩效。

建立规范有效的老龄教育评价体系,定期对老龄教育质量、运营效率等进行调查,及时发现运行中的隐性风险并加以解决,完善老龄教育的监管体系,加强对教育经费供给和教学质量等方面的控制,确保老龄教育的良性发展,同时建立追踪银发经济运行状况的测量方式,实时把握银发经济状况,以便作为相应政策的制定或修正依据。

6. 案例分析:数字化时代老年教育助力银发经济转型的实践探索

6.1. 浙江省安吉县“安心养”智慧养老系统

浙江安吉县“智慧养老云平台”实现了老年产业转型升级,汇集了紧急报警求助、健康监测、服务预约等功能,同时专门为鳏寡老人配备监测生理特征的智能手环,并连接全县范围内的所有养老院和诊所,实现以老年人需求匹配资源和服务。

平台在老年教育的板块,既提供了健康管理、疾病防治的网络课程,又通过数字化方式把老年教育纳入社区的管理和服务中,鼓励老年人参与社区线上交流会,提出对社区建设的建议;开展了“智慧助老”,教老人操作智能工具,提高老人的智慧能力。

安吉县依托“智慧养老云平台”项目建设,提升养老服务品质和效率,带来了养老产业新动能:开展对智慧养老设备的研究、生产,老年医疗服务提供,等等。老年教育向“互联网+”转变,成为老年人与社会生活“接轨”之道,实现了“老有所学、老有所用”。

6.2. 贵州省“避国家级养生养老示范基地”

贵州利用夏季凉爽的气候开发“避暑养老”基地,依托异地医保结算和异地养老金领取政策,吸引大量北上养老的老人在本地安居乐业,带动当地实物消费的增长。

当地政府和企业与老年大学合作,在避寒村设立老年大学的核心教学区,以满足“候鸟老人”的教育需求。教学内容主要为区域特色文化的独特性以及自然环境资源,包括民俗文化、生态保护旅行、养生保健等内容,在享受避寒季的温暖的同时领略和了解该地文化历史生活。同时鼓励老人积极参加当地政府的社会活动、经济发展活动,为当地农产品进行设计包装、发展当地农村旅游业,把老人的智慧和经历化为实际的工作技能。

融合老年教育和消夏度假产业的形式,一方面,增加老人精神文化的体验,使老人们更加满意和认同异地养老生活环境,增强归属感;另一方面,活跃本地市场,激发当地农产品销售、旅游业服务等产业的活力。例如,有创新创意设计的老年人对当地农产品进行设计,让农产品形成更好的包装使其销售量增多;有宣传推广经验的老年人利用自身优势,拉动更多的游客到来等。该种形式既为银发族人群提供一个全新的消费场所,同时又能拉动本地的就业力量,形成了老年教育发展与银发经济发展之间有力促进和相互发展的良性关系。

7. 结论

本研究深入分析数字化背景下老年人教育能效促进银发经济发展转型的路径,并由此得出以下基本结论:第一,银发经济发展转型趋势体现在科技驱动型发展、融合创新性发展、满足个性化的消费型发展和打造产业链式生态系统等发展趋势,老年人教育能够充分发挥重要作用,例如能够发掘老龄人口人力资本潜力、推动产业发展、创造新型消费者以及改善社会管理水平等。第二,当前老年人教育对于银发经济发展的能效尚存不足,例如数字化应用方式有待加强、教育资源配置尚显不均、多方协调作用有待提升、相关政策法制保障机制尚存在不足等问题。第三,应构建起“技术升级–教育升级–产业链升级–法制保障”4个层面的发展路径来应对当前难题,如加速数字化配套设施建设、更新教学知识与方法、强化产学研协同合作过程、完善法制政策等具体做法,从而更加有效地推动老年人教育与银发经济“相互契合”,以推动高质量的银发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 福建省龙岩市老年大学课题组, 邓辉明, 戴桢. 关于老年大学助力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调研报告[J]. 老年教育(老年大学), 2025(5): 21-25.
[2] 本刊编辑部. 发展老年教育赋能银发经济[J]. 老年教育(老年大学), 2025(5): 1.
[3] 黄石松. 老龄教育与银发经济如何双向赋能[J]. 开放学习研究, 2025, 30(2): 1-7.
[4] 吴遵民, 朱新洲, 杨慧康, 杨瑜, 戴岭. 银发经济与老年教育: 关系辨析、互动机制与路径优化[J]. 开放教育研究, 2025, 31(2): 78-87.
[5] 吴结, 刘文清. 老年教育赋能银发经济的生成逻辑、作用机理与实践路径[J]. 学术研究, 2025(2): 73-80.
[6] 许浩. 老年教育赋能老年人力资源开发: 价值、困境与路径[J]. 江西开放大学学报, 2024, 26(4): 60-65.
[7] 王砚章. 老年教育赋能银发经济的现实审视与路径探索[J]. 北京宣武红旗业余大学学报, 2025(1): 60-65.
[8] 王研. 银发经济时代老年人力资源开发的机遇、挑战与路径探索——以山东省烟台市为例[J]. 中国集体经济, 2025(10): 153-156.
[9] 蒋凤梅, 黄小云. 银发经济视域下高质量办好老年教育的路径探析[J]. 广州开放大学学报, 2025, 25(1): 93-97.
[10] 昌道励, 许宁宁. 粤规上老年用品企业营收规模超6500亿元[N]. 南方日报, 2025-03-29(004).
[11] 刘增辉. 老年教育与银发经济如何相互赋能[J]. 在线学习, 2024(11): 82.
[12] 商慧. 让银发经济成为经济发展新引擎[N]. 文汇报, 2025-01-17(003).
[13] 陈潇潇, 方初蕾. 数字化转型背景下东三省老年群体特征与消费行为分析[J]. 黑龙江金融, 2025(5): 38-43.
[14] 吕心妍, 睢党臣. 数字适老化赋能银发经济新业态的作用机理与实现路径[J]. 西安财经大学学报, 2025, 38(2): 56-66.
[15] 梅思阳, 刘鑫. 佛山市数字化转型对银发经济的推动作用分析[J]. 现代营销, 2024(27): 89-91.
[16] 陈黎阳. 数字化时代老年传播的机遇、现状与改善[J]. 声屏世界, 2023(17): 117-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