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一门语言在与别的语言接触时,难免会受到影响,甚至借用别的语言的词来表达新的概念,“借用”而来的词被称为“借词”,在文献中也被称为“外来词”或者“外来语”[1]。借词可以定义为:“一种语言从别种语言里吸收来的词语”[2]。为了方便表述,本文称借词的来源语言为源语,借用词语的语言为借入语。
借词的方式可以分为音译、意译、仿译、形译等。音译是指按照源语发音转写的词,例如咖啡(coffee)、巧克力(chocolate)、沙发(sofa)等。意译是根据含义用借入语的构词材料和规则构成新词,例如电视(television)。有很多借词是采用音译加意译的形式构成,也被称为混合借词,例如因特网(internet)、冰淇淋(ice-cream)等。仿译是在意译的基础上,在构词成分上也模仿源语,例如“黑板”在词的内部结构上与源语的blackboard一样,是修饰词加名词的关系。仿译也被认为是意译的一种。形译主要是指借形的日源汉字词,例如母校、发明等,在字形上借用了日语的汉字,但是在发音上与源语不一样,可以概括为借形借义不借音[2]。
在借词的界定上,学界存在争议,可以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从狭义的角度看,借词仅指音译词,以及音译加意译的词(参见吕叔湘[3],王力[4],王巍[5])。从广义的角度看,除了音译词,仿译词、形译词也应该归为借词(参见陈胜利[2],赵元任[6],邹嘉彦、游汝杰[7])。在本文的研究中,我们从更广泛及包容的广义角度理解西语中的汉语借词。
2. 西语中的汉语借词研究综述
欧洲从《马可·波罗游记》的出版开始知道并逐渐了解中国。中国和西班牙的文化、贸易和政治交流开始于16世纪。1565年西班牙人占领了菲律宾宿务岛,开启了西班牙和亚洲国家交往的序幕。之后,随着中西两国各方面交流的深入,中国的语言也引起了西班牙人的兴趣。1577年,西班牙第一部研究中国的专著《论葡萄牙人东方各国各省航海和中国奇观消息》出版,书中的第十一章《关于中国人的语言和文字以及在学问上的概况》围绕中国的语言文字进行了介绍[8]。18世纪,受到在中国生活过的耶稣会会士的影响,整个欧洲出现了中国热,西班牙也不例外。迈入20世纪,中西关系恢复以后,两国之间的交往日益频繁与活跃,这也体现在语言上,在西语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汉语借词。
借词是西班牙语词汇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其发展中,经历过三个借词高潮:第一个是15、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西语中出现了很多意大利语借词;第二个是法国启蒙运动之后,从法语引进了很多词汇;第三个是20世纪以来,从英语中借用了很多词汇[9]。
20世纪50年代开始,在西班牙出现了关于西语中汉语借词的研究。可以看作先驱的有Knowlton的博士论文[10],之后有Horton [11],Valera [12]等学者的研究。21世纪初西班牙语学界对借词的关注明显增加,Gómez Capuz [13],Guerrero Ramos [14],Li Chan [15]等都对相关现象进行了研究。近期,也出现了关注词典中收录的汉语借词新词的研究,例如Cuéllar [16],Fernández Bernárdez [17],Giménez Folqués [18]等。
国内学界对英语中的汉语借词已经有了不少研究,特别是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相关研究的文章数量直线增长。但是,围绕西班牙语中汉语借词进行的相关研究较少,马联昌、周为民的著作《西班牙语词汇学导论》提到了一些汉语借词,例如China (中国),sino- (中国的,构词前缀),té (茶),chinchín (请,喝酒干杯时的敬语)等[9]。Zhang Yifan用西班牙语写的博士论文是目前为止对西语中的汉语借词现象最为全面和系统的研究,但是其研究主要突出借词语料库的构建,语法特点有逐词介绍,但是对于语音变化没有进行相关分析[19]。
3. 西语中汉语借词的语法特点
Zhang以西语的五部重要词典(Nuevo diccionario de voces de uso actual《当代用法新词典》,Diccionario del español actual《当代西班牙语》,Diccionario Clave《Clave词典》,Diccionario de la lengua española《西班牙语词典》,Diccionario de uso del español《西班牙语用法词典》)为语料来源,经过穷尽式搜索,建立了现代西语中的汉语借词语料库。库中总共有85个汉语借词(详见[19]:62~65及本文附表1)。本文以其语料库为基础,从借词的构词方式、词类范畴、语义分布及音译借词的语音特点等进行分析。
3.1. 构词方式
汉语和西语分属两个语际距离较大的语系,汉语属于汉藏语系,西语是拉丁语系罗曼语族,两种语言在语音、形态、句法等各个层面存在的差异很大。相较从其他同语系或者近语系的语言中借词,西语从汉语中借词的难度是更大的。85个汉语借词中的音译借词有:caolín (煤炭),cha (茶),charol (漆料),chifa (秘鲁中餐),chinchín (请,喝酒时的敬语),chop suey (炒杂碎),chow-chow (松狮犬),dazibao (大字报),fengshui (风水),ginseng (人参),goji (枸杞),hutón (胡同),kétchup (番茄酱),kumquat (金橘),kung-fu (功夫),lichi (荔枝),mah-jong (麻将),nanquín (南京缎),sampán (舢板),satén (缎子),shantung (山东绸),shar pei (沙皮狗),shih tzu (西施犬),taichí (太极),tao (道),té (茶),wantán (馄饨),wok (炒锅,炒菜),yang (阳),yin (阴),yuan (元)等33个。音译借词也可以称为完全借词,因为基本完全借用源语的单词,只是为了更贴合借入语发音、拼写和形态规则,拼写上稍有变化。
在音译借词的基础上,通过添加派生词缀或者复合词缀构成的借词叫做混合借词,也就是前面说的音译加意译的词。混合借词是生成能力最强的一种借词方式,但是一般来说,一个借词的使用频率够高以后才会产生混合借词形式。通过派生词缀构成的借词可以细分为派生或者复合借词,例如:从音译借词charol (漆料)派生出了形容词acharolado (上漆的);从té派生出了tetera (茶壶,茶té加表示容器的-ero构成),复合词casa de té (茶室)、té danzante (茶舞,té加上表示舞者的danzante构成)、té verde (绿茶),短语dar el té (使人生厌)。西语的汉语借词中有46个为混合借词。但是,值得关注的一点是,有的混合借词的词根并没有收录在Zhang (2022)语料来源的几本西语词典中,例如confuciano (儒教的),confucionista (儒教的),confucionismo (儒教)这几个词都是从Confucio (孔子)派出而来,但是Confucio却不在85个借词语料库中,其中原因值得探究。
此外,还有用西语的词素或者单词,表达一个原本在该语言中不存在的概念的借词,也就是我们前文提到的意译词或者仿译词。这类词包括acupuntura (针灸),artes marciales (武术),lavado de celebro (洗脑),tigre de papel (纸老虎),rollito de primavera (春卷),tierra quemada (焦土)等6个。
3.2. 词类范畴
在词类范畴上,33个音译借词中有32个都是名词,还有一个感叹词chinchín (请)。西语中的名词有阴阳性之分,而32个汉语音译借词都是阳性名词。这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对于西语的名词来说,阳性是无标的。根据《西班牙语词典》(Diccionario de la lengua española),chinchín是从英语的chin-chin借用来的,而英语是从汉语的ching-ching (同“请”的音)中借用而来,是干杯时的感叹用语。
前文提到混合借词是在音译借词的基础上,通过派生或者复合的方式,构成新词。在46个混合借词中,名词占比最大。值得指出的是,与音译借词的名词词性不同,混合借词的名词中有不少阴性名词,例如caolinita (高岭石),charola (漆盘),japonería (日本装饰品),teína (茶碱)等。可以看出,这些名词的阴性特征来源于添加的词缀。在西语中名词阴阳性的一般规则为:以元音o结尾的名词是阳性,以元音a结尾的名词是阴性。此外,混合借词中有3个动词,分别是acharolar (上漆),caolinizar (高领土化),satinar (使纸、布等有光泽)。能够从这三个动词的存在推断出,词根名词charol (漆料),caolín (煤炭)和satén/satín (缎子)在西语中是高频词。根据西班牙皇家语言学院的21世纪西班牙语语料库CORPES1,charol的标准使用频率是每百万词出现1.15次,caolín是每百万词出现0.17次,satén是每百万词出现0.56次,satín是每百万词出现0.35次。与此相较,没有相应动词的借词sampán (舢板)的标准使用频率是每百万词出现0.01次。
意译词中acupuntura (针灸)是阴性名词,其他5个都是短语。意译词一般表达的是一个较为复杂的概念,所以会多为短语的形式。
3.3. 语义分布
前文提到西语中的汉语借词主要是名词,形容词、动词等其他词性的词数量较少。名词的主要语义分布集中在人、物和抽象事物三类。但是有一些词义特别突出,有数量较多的引申词汇,形成了较强的语义场。具体如下:
1) 与茶相关的词
因为借词中茶以及与茶相关的名词最多,有必要单独列出来。具体来说,总共有14个,casa de té (茶室),cha (茶),dar el té (使人生厌),rosa de té (茶花),té (茶),té danzante (茶舞),té de Java (爪哇茶),té negro (红茶),té verde (绿茶),teína (茶碱,咖啡因),teofilina (茶碱),tetera (茶壶),tetería (茶室),salón de té (茶楼)等,占比为16.5%。
2) 与传统文化生活相关的词
除了与茶相关的词以外,还有一些和中国的传统文化及生活相关的借词,例如acupuntura (针灸),artes marciales (武术),chi (气),chinchín (请),confucionismo (儒教),feng shui (风水),kung-fu (功夫),mah-jong (麻将),hutón (胡同),taichí (太极),tao (道),taoísmo (道教),yang (阳),yin (阴)等13个,占比15.3%。
3) 与饮食相关的词
在借词中有不少的词与饮食相关,例如arroz chaufa (炒饭),chifa (秘鲁中餐),chop suey (炒杂碎),ginseng (人参),goji (枸杞),kétchup (番茄酱),kumquat (金橘),lichi (荔枝),rollito de primavera (春卷),wantán (馄饨),wok (中式炒锅)等11个,占比12.9%。
4) 与人相关的词
语义与人相关的词有cantonés (广东人),confucionista (儒学家),japonés (日本人),pekinés (北京人), taoísta (道家)等。
5) 与日本相关的词
与日本相关的词除了上面的japonés (日本人)以外,还有japonería (日本装饰品),japonización (日本化)等。还有几个复合构成的短语,例如huelga a la japonesa (日式罢工),manga japonés (日本漫画),níspero del Japón (枇杷树),papel japonés (和纸)等7个。
6) 与政治相关的词
借词中有一些是受政治影响而来的,例如cuello Mao (立领),lavado de celebro (洗脑)等。
7) 与犬类相关的词
在借词中出现了好几个与犬类相关的名词,如chow-chow (松狮犬),perro pekinés (北京犬),shar pei (沙皮狗),shih tzu (西施犬)等4个。
8) 表示物品的词
借词中还有一些表示物品但是不能列入上述语义类别的词,例如caolín (煤炭),caolinita (高岭石),charol (漆、漆皮),charola (漆盘),nanquín (南京缎),papel charol (漆皮纸),papel satinado (光面纸),sampán (舢板),satén (缎子),shantung (山东绸),tierra quemada (焦土),yuan (元)等11个。
9) 表示动作的词
表示动作的词主要是3个动词,分别是acharolar (上漆),caolinizar (高岭土化),satinar (使纸、布等有光泽)。
4. 音译借词的语音变化
从借词的构成方式可以看出,音译借词是混合借词的基础,研究音译借词的语音特点可以帮助厘清西语借用汉语词汇时的特点与规则。33个音译借词中有6个直接使用拼音的,分别是dazibao,fengshui,pinyin,yin,yang和yuan,无需特别分析。那么剩下27个音译借词是本节的分析重点,为了方便阅读,再次列举:caolín (煤炭),cha (茶),charol (漆料),chifa (秘鲁中餐),chinchín (请,喝酒时的敬语),chop suey (炒杂碎),chow-chow (松狮犬),ginseng (人参),goji (枸杞),hutón (胡同),kétchup (番茄酱),kumquat (金橘),kung-fu (功夫),lichi (荔枝),mah-jong (麻将),nanquín (南京缎),sampán (舢板),satén (缎子),shantung (山东绸),shar pei (沙皮狗),shih tzu (西施犬),taichí (太极),tao (道),té (茶),wantán (馄饨),wok (炒锅,炒菜)。下面我们从辅音变化、元音变化、音节及重音变化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4.1. 辅音变化
汉语借词要为西语母语者接受并广泛使用,面临着归化问题。相较西语辅音,汉语辅音的一大特点是无清浊对立,但是有是否送气的区别,这是变化产生的原因之一。另一方面,当汉语词汇借用到西语中,会发生相同辅音字母在西语中发音不一样的情况,从而不得不采用别的辅音。
1) 字母d转写为t
借词tao来源于dào (道),辅音字母d在西语中转写为了t。在普通话中d的音标是[t]2,是一个舌尖齿龈清塞辅音。西语中字母d的发音是[d],是一个舌尖齿背塞浊辅音,而字母t的发音是[t]。所以,在借用时如果辅音不发生转写的话,与该词在汉语中的发音差异反而大。但是对于中国的西语学习者来说,在词汇学习时tao是一个易错点,学生们往往受汉语中“道”拼音的影响而写错。
2) 字母g转写为c
借词caolín (煤炭)来源于gāo lǐng (高岭),指高岭土。在借词中辅音字母g转写成了c。字母g在汉语中的发音是[k],是一个舌后软腭塞清辅音。在西语中辅音g在元音a前的发音是[g],是一个舌后软颚塞浊辅音,而字母c在元音a前的发音是[k]。为了保持借词与在源语中的发音一致,在西语中将借词的辅音进行了转写。
3) 字母g转写为k
借词kung-fu来源于gōng fū (功夫),辅音字母g转写为了k。在西语中不存在gu的组合,辅音k的发音是[k],但是只是用来拼写外来词。
4) 字母q转写为ch
借词chinchín来源于汉语中的qǐng (请)。在普通话中辅音q的发音是[tɕ‘],是一个舌前硬腭塞擦辅音,但是在现代西语中已经不存在字母q和元音i的组合了,所以发生了相应转写,将q改写为ch。在西语中字母ch的发音是[c],是一个舌前硬腭塞擦清辅音。
5) 字母q转写为j
借词goji来源于汉语的gǒu qǐ (枸杞),可以看到辅音q也发生了转写,在西语中写为了字母j,发音是[x],是一个舌后小舌擦清辅音。在发音部位上,j与q的差异较大,但是在现代西语中已经不存在音节qi了,改写成辅音j可以避免出现qi。
6) 字母j改写成ch
借词taichí来源于汉语的tài jí (太极),可以看到辅音j转写成了ch。从发音的角度看,汉语的j的音标是[tɕ],是一个舌前硬腭塞擦清辅音,与西语中字母j的发音部位不同,但是和字母ch的发音部位与方法类似,所以这样的改写与源语的发音更接近。
7) 字母j改写成q
借词nanquín来源于地名Nán Jīng,源语中的字母j在借词中转写成了q。前面说到,西语中字母j的发音为[x],是一个舌后小舌擦清辅音,而j在汉语中是[tɕ],是一个舌前硬腭塞擦清辅音,发音部位不同。而西语中字母q和ui在一起时的发音是[k],是舌后软腭塞清辅音,可以看到改成q与源语中的发音更为接近。
4.2. 元音变化
除了辅音的变化,借词中也发生了元音变化,但是相较辅音,两种语言的元音呈现出更高程度的适配性。最为突出的变化体现在将元音o改写为u,例如kung-fu (功夫),shantung (山东绸)。元音的发音主要从嘴唇的形状及舌位的前后、高低来区分,在汉语和西语中元音o的发音都是[o],元音u的发音都是[u]。但是在kōng fū及shān dōng中,ong构成了后鼻音韵母,其发音为[uŋ]。而在西班牙语中,元音的发音并不会因为构成二重元音或者an,en,in,on,un等音节而发生变化。借词kung-fu和shantung中,元音的转写使得借词的发音与其在源语中的发音更为相近。
4.3. 音节及重音变化
汉语普通话有四个声调,分别是第一声、第二声、第三声和第四声,也分别被称为: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在一个词内部,每个字都有自己的声调,这与西语的重读规则非常不同。西语的重音规则可以概括为:以元音以及辅音n、s结尾的词,重音落在倒数第二个音节;以其他辅音结尾的词,重音落在最后一个音节上;带重音符号的音节即为重读音节。汉源借词的在音节和重音上,呈现出几个比较突出的特征:
1) 后鼻音结尾的词改写为前鼻音,并在词尾加重音符号变成重读音节,例如caolín,chinchín,nanquín;
2) 以元音结尾的词重音落在倒数第二个音节上,例如chifa,goji,lichi等;
3) 以辅音结尾的词重音落在最后一个音节上,例如charol,chop suey,chow-chow,kumquat等。
5. 结语
通过对85个收录在西班牙语重要词典的汉语借词的全面考察,本文总结分析了这些词的语法特点和音译借词在发音上的特点与规律。西语中的汉语借词多为完全借词,以及在其基础上派生或者复合构成的混合借词,意译词的数量不多。在词性上,几乎所有的音译借词都是阳性名词,也就是西语中无标记的词性。但是,混合借词的词类范畴比较多样,因为派生词缀的关系,混合借词的名词中也出现了阴性名词。在语义分布上,通过总结分析,发现有九个突出的语义场,分别是与茶相关的词、与传统文化相关的词、与饮食相关的词、与人相关的词、与日本相关的词、与政治相关的词、与犬类相关的词、表示物品的词以及表示动作的词。本文另一分析重点是音译借词的发音特点,总结发现借词在辅音、元音、音节和重音等方面都有变化,其中辅音的变化最为丰富。辅音的变化有字母d转写为t、字母g转写为c、字母g转写为k、字母q转写为ch、字母q转写为j、字母j改写成ch、字母j改写成q等。元音最为突出的变化体现在将元音o改写为u。音节和重音上,呈现出的突出特征有:后鼻音结尾的词改写为前鼻音,并在词尾加重音符号变成重读音节;以元音结尾的词重音落在倒数第二个音节上;以辅音结尾的词重音落在最后一个音节上。总结而言,音译借词的发音改写规则是:在满足西语中存在相关音素的前提下,尽可能向源语的发音靠拢。
基金项目
本文系2025年度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改革”专项课题“二十世纪西班牙文学作品中的汉语借词研究”(25NDJC178YBMS)的阶段性成果。
附 录
Table S1. Chinese loanwords in Spanish
附表1. 西语中的汉语借词3
借词 |
词义 |
借词 |
词义 |
借词 |
词义 |
acharolado |
adj. 像漆皮的 |
acharolar chalorar |
tr. 上漆 |
acupuntura |
f. 针灸 |
arroz chaufa |
炒饭 |
artes marciales |
武术 |
cantonés, -sa |
m. 粤语 adj. 广东的 m. f. 广东人 |
caolín kaolín |
m. 煤炭 |
caolinita kaolinita |
f. 高岭石 |
caolinizar |
tr. 高领土化 |
casa de té |
茶室 |
cha |
m. 茶 |
charol |
m. 漆、漆料 |
charola |
f. 漆盘 |
charolado, -da |
adj. 上漆的 |
chi |
m. 气 |
chifa |
m.秘鲁中餐 |
chinchín chin chin |
请(喝酒时的敬语) |
chop suey |
m. 炒杂碎 |
chow-chow chow chow chowchow |
m. 松狮犬 |
confuciano, -na |
adj. 儒教的 |
confucionista confucianista |
adj. 儒教的 m.f. 儒家 |
confucionismo confucianismo |
m. 儒教 |
cuello Mao |
立领 |
dar el té |
使人生厌 |
darse charol |
满意 |
feng shui |
m. 风水 |
ginseng gin-seng |
m. 人参 |
goji |
m. 枸杞 |
huelga a la
japonesa |
日式罢工 |
hutón |
m. 胡同 |
japonería |
f. 日本装饰品 |
japonés, -sa |
adj. 日本的 m.f. 日本人 |
japonización |
f. 日本化 |
kétchup ketchup catchup cátsup cátsup cátchup |
m. 番茄酱 |
kumquat |
m. 金橘 |
kung-fu kungfú kung fu |
m. 功夫 |
lavado de celebro |
洗脑 |
lichi litchi |
m. 荔枝 |
mah-jong mahjong majong mah jong |
m. 麻将 |
manga
japonés4 |
日本漫画 |
maoísmo |
m. 毛泽东思想 |
maoísta |
adj.毛泽东思想的 |
nanquín |
m. 南京缎 |
níspero del Japón |
枇杷树 |
papel charol |
漆皮纸 |
papel japonés |
和纸 |
papel satinado |
光面纸 |
pekinés, -sa |
m.f. 北京人 |
perro pekinés |
北京犬 |
pinyin |
m. 拼音 |
rosa de té |
茶花 |
rollito de primavera rollo de primavera |
春卷 |
salón de té |
茶楼 |
sampán champán shampán |
m. 舢板 |
satén satín |
m. 缎子 |
satinado, -da |
adj. 像缎子的 |
satinador, -ra |
adj. 像缎子的 |
satinar |
tr. 使(纸、布)有光泽 |
shantung chantung |
m. 山东绸 |
shar pei |
m. 沙皮狗 |
shih tzu shih-tzu |
m. 西施犬 |
taichí taichi tai-chi tai chi tai chi chuan taichi chuan |
m. 太极 |
taoísmo |
m. 道教 |
taoísta |
adj. 道教的 m.f. 道家 |
tao |
m. 道 |
té |
m. 茶 |
té danzante |
茶舞 |
té de Java |
爪哇茶 |
té negro |
红茶 |
té verde |
绿茶 |
teáceo, a |
adj. 山茶科的 |
teína |
f. 茶碱,咖啡因 |
teofilina |
f. 茶碱 |
tetera |
f. 茶壶 |
tetería |
f. 茶室 |
tierra quemada |
焦土 |
tigre de papel |
纸老虎 |
wantán |
m. 馄饨 |
wok |
m. (中式)
炒锅,炒菜 |
yang |
m. 阳 |
yin |
m. 阴 |
yuan |
m. 元 |
|
|
|
|
NOTES
11查询网址:https://www.rae.es/corpes/。
22本文的音标按照国际音标(International Phonetic Alphabet, 缩写:IPA)标注。
3表格内容整理及翻译自Zhang (2022: pp. 62-65)。
4在Zhang (2022: p. 64)中该短语为manga japonesa,但是manga在表示日本漫画时应该是阳性名词,参见
https://www.fbbva.es/diccionario/manga/。在附表1中我们改为manga japoné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