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X证书制度下VETS在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产教融合育人模式中的应用研究
Integrating VETS into the Industry-Education Talent Development Model for Business English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under the 1 + X Certificate System: An Application Study
摘要: 本文围绕1 + X证书制度下VETS证书在商务英语专业产教融合育人模式中的应用展开研究,旨在探讨如何通过产教融合模式推动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的教学改革,并通过引入VETS证书,增强课程内容与行业需求的对接,提升学生的实际职业能力。研究表明,尽管目前已有部分院校开展VETS证书课程,但整体上课程内容与行业需求的对接程度较低,校企合作的深度和广度尚显不足。基于此,本文构建了一个以VETS证书为核心的商务英语专业产教融合育人模式,通过校企合作、课程与证书的融合、实践导向的教学等方式,培养符合行业需求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该模式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也为高职院校的教育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实践路径。
Abstract: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the application of the VETS (Vocational English Test System) certificate within the industry-education integrated talent development model for Business English program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under the framework of the 1 + X Certificate System. It aims to explore how the industry-education integration model can drive teaching reform in Business English and, through the introduction of VETS, enhance the alignment of curriculum content with industry demands to improve students’ practical vocational competencies. The research indicates that, although some institutions have implemented VETS certificate courses, there remains a significant misalignment between curriculum content and industry needs overall, and the depth and breadth of industry-academia collaboration are still insufficient. Addressing these gaps, this paper proposes a VETS-centered, industry-education integrated talent development model for Business English. This model leverages industry-academia partnerships, integrates curriculum with certification requirements, and employs practice-based teaching methods to cultivate high-quality, innovative professionals who meet industry standards. The proposed model not only enhances students’ employ ability but also offers new insights and practical pathways for educational reform in higher vocational institutions.
文章引用:刘洋, 张彤. 1 + X证书制度下VETS在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产教融合育人模式中的应用研究[J]. 教育进展, 2025, 15(8): 1113-1119. https://doi.org/10.12677/ae.2025.1581553

1. 引言

当前,我国职业教育迈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自2019年“1 + X证书”制度实施以来,该制度经过六年实践探索,现已形成学历教育与职业技能等级认证深度融通的新型培养体系。该证书旨在贯通学历教育与职业能力培养,解决课程内容与行业标准脱节问题,推动人才培养向能力本位转变。2024年教育部等五部门联合推出的《现代职教体系建设改革深化方案》进一步明确,将1 + X证书与学分银行、国家资历框架衔接,推动“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模式成熟定型[1]

作为1 + X体系中英语类专业唯一认证项目,“实用英语交际职业技能等级证书”(VETS)强调真实职场环境下英语听说读写译各项技能的综合应用能力,与商务英语专业“立足职业需求、强化语言应用”的培养目标高度契合,为推进产教融合和创新育人模式提供了关键契机。然而,具体实践中,VETS与专业教学深度融合仍面临系列挑战。由于教师层面的理解认知、教学资源配套及校企协同机制等因素的制约,该证书实际推广效果与实施质量也受到影响。总体而言,虽然现有研究在1 + X制度理念传播和课证对接路径探索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关于VETS证书如何系统对接课程体系、能力培养和岗位需求的深入研究仍然匮乏,特别是在证书标准如何驱动课程重构、如何优化校企协同机制等关键问题上,既缺乏充分的理论支撑,也缺少可操作的实践路径。而相比于澳大利亚TAFE体系与德国双元制(Dual System)在语言类证书建设上的深度融合机制,中国VETS证书制度仍处于本土化探索的初级阶段,其发展路径需要更加注重中国特色职业教育结构与行业语境的适配性。

基于此,本研究聚焦VETS实用英语交接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在1 + X框架下系统探究其在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中的应用路径,分析VETS能力标准与现有课程体系的匹配度及融合障碍,探索以VETS为导向的课程重构策略,建立“课证融合、岗课对接”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保障VETS有效实施与可持续发展的校企协同机制。以上三者共同构建“证书引领–课程改革–校企协同”的育人体系。通过聚焦高职院校语言类专业特性,丰富证书引领型人才培养研究,拓展“产教融合—能力本位—证书导向”框架。为VETS框架下的课程建设、师资培养与校企合作提供可操作方案,直接提升学生语言应用能力与职业竞争力。

2. VETS导向的高职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研究进展与理论支撑

随着全球职业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以能力为本的教育(Competency-Based Education, CBE)和工作过程导向的学习模式(Work-Integrated Learning, WIL)已成为国际高职教育的重要发展趋势。CBE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取并展示可量化的职业能力,而WIL则主张通过企业实践环节,将真实工作情境嵌入教学过程,以实现教育与行业的有效对接(Janssens O, Andreou V, Embo M, 2024) [2]

国内关于1 + X证书制度的研究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随着该制度的全面实施,高职教育研究领域涌现出大量关于课证融通、课程改革和能力导向培养的学术成果。在政策研究层面,李彦霖,张亚萍(2025)等着重分析了1 + X证书制度对职业教育“三教改革”的推动作用,普遍认为这一制度创新为构建能力导向的人才培养体系提供了制度保障,是深化产教融合和专业建设的重要政策工具[3]。教学实践研究方面,叶娜(2024)等研究者认为“1 + X证书制度则改变了职业教育课程教学实践模式”,主张“优化职业教育的课程教学实践方案,以此满足处于不同阶段学生的职业技能培养需求,提升职业教育基于1 + X证书制度的育人成果转化能力”[4]。相比之下,在高职商务英语专业领域,针对VETS证书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现有文献如杨钊(2024)的研究主要聚焦于证书等级结构解析、考试内容解读等基础性工作[5],虽然已经认识到VETS对交际型英语能力的要求与高职英语教学目标具有内在一致性,但在实际教学层面,教师对证书标准的理解偏差、教学资源匹配度不足等问题仍然制约着教学效果。总体而言,虽然现有研究在1 + X制度理念传播和课证对接路径探索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关于VETS证书如何系统对接课程体系、能力培养和岗位需求的深入研究仍然匮乏,特别是在证书标准如何驱动课程重构、如何优化校企协同机制等关键问题上,既缺乏充分的理论支撑,也缺少可操作的实践路径。

本研究以CBE和WIL理念为理论支撑,强调“以学生职业能力发展为导向”的课程体系构建与教学内容设计。CBE关注学习成果与岗位胜任力之间的直接关联,WIL则将产教融合作为实现教育目标的有效路径,为本土VETS证书体系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参照。徐俊生,彭莉洁(2025)的研究表明,从课程设置到教学实施再到学习评价,各个环节都应当服务于学生岗位胜任力的培养目标[6]。与此同时,在VETS证书的具体实施过程中,企业在课程开发、情境创设和项目实训等环节的参与度,也直接影响到实践教学效果。基于这一理论认识,本研究将以VETS能力标准为基准,结合产教融合实践,重点分析校企协同在证书落地过程中的关键作用。系统探索能力要求、教学内容和评价机制之间的全链条对接策略。为后续实证分析和育人模式构建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特别是在如何处理能力培养与课程改革的关系、如何建立有效的校企协同机制等关键问题上提供理论指导。

3. VETS在商务英语教学中的实施困境与突破路径——基于北京高职院校的实证 分析

当前VETS证书在高职商务英语专业中的应用呈现出快速普及与深度不足并存的局面。随着1 + X证书制度的深入推进,越来越多院校开始将VETS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北京经济管理职业学院等先行院校已经尝试将证书能力标准系统性地融入专业课程体系。这些院校在听力、口语和商务写作等核心课程中,针对VETS的等级要求进行了针对性调整,特别是在商务谈判、跨文化沟通和职场英语等实践性较强的模块,建立起与证书标准相衔接的教学内容。以北京经济管理职业学院为例,该校通过与VETS认证机构的深度合作,将证书考核标准直接对接课程教学目标,在商务英语听说课程中创新采用了情境任务教学法,通过模拟真实职场中的跨文化沟通场景和商务谈判环节,有效提升了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

然而深入考察教学实践层面,仍然存在明显的结构性矛盾。虽然VETS证书强调语言的实践应用特性,但多数院校的教学实施过程依然未能突破传统模式。课堂教学仍以教师讲授为主导,实践环节的设计和比重明显不足,这种状况直接影响了学生实际语言能力的培养效果。具体表现为课程评估过度依赖标准化考试形式,缺乏与企业实际需求相匹配的情境化考核。例如在口语能力培养方面,很多院校仅通过简单的听说测试来评价学习效果,而没有构建真实的商务交流场景来训练学生的应变能力。这种教学与评估的脱节导致一个突出现象:尽管学生能够通过VETS证书考试,但在真实工作环境中仍然面临语言应用障碍,难以快速适应企业具体的语言使用需求。这种状况反映出当前VETS证书实施过程中亟待解决的核心问题——如何实现从应试能力到职场能力的实质性转化。

通过对北京地区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问卷调查,我们获得了关于VETS证书教学实施情况的一手数据(见表1)。本次调研覆盖了300名在校学生,重点考察了课程设计、实践能力培养和校企合作等维度的实施效果。数据表明,虽然VETS证书课程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推广,但其教学效果仍存在明显的结构性矛盾。

Table 1. Survey on satisfaction of each teaching link of VETS certificate course

1. VETS证书教学各环节满意度调查

问卷内容

满意度(%)

不满意(%)

中立(%)

课程内容与VETS证书能力标准对接度

62

25

13

实践环节的有效性

48

39

13

校企合作的深度

34

51

15

学生职场语言应用能力的提升

54

36

10

从调研数据来看,学生对课程内容与VETS能力标准对接度的满意度达到62%,这一相对较高的比例说明院校在课程标准衔接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仍有25%的学生对课程实际适用性表示不满,这种分歧在实践环节表现得更为突出。数据显示,仅有48%的学生认可实践教学的有效性,而不满意比例高达39%,反映出实践环节的设计与实施存在严重不足。在校企合作方面,满意度更是低至34%,超过半数的受访者认为企业参与程度严重不足,这种情况直接影响了学生的职场适应能力培养。

问卷中的具体案例进一步印证了数据的可靠性。有学生直言不讳地指出,VETS证书培训过于侧重理论知识传授,缺乏实战演练机会,特别是在商务英语写作等应用性较强的课程中,教学内容与企业实际需求严重脱节。另一个典型案例显示,所谓的校企合作往往流于形式,企业导师既没有深度参与课堂教学,也没有提供具有挑战性的实践任务,学生实习大多局限于简单的行政工作,难以获得真正的职场语言锻炼机会。

综合分析调研结果,可以归纳出三个亟待解决的核心问题。首先是课程内容虽然与证书标准有所对接,但未能充分转化为实际职场能力的培养,这种转化机制的缺失导致学习效果大打折扣。其次是实践教学环节的设计过于单薄,缺乏真实商务情境的模拟训练,使得学生即使通过考试也难以应对实际工作挑战。最后是校企合作停留在表面层次,企业既没有深入参与课程开发,也没有提供有质量的实习机会,这种浅层次的合作模式严重制约了产教融合的实际效果。

以上发现验证了产教融合理论在实践层面面临的挑战。虽然部分院校尝试将企业需求引入课程体系,但整体而言,行业标准与教学内容之间仍然存在明显的断层。VETS证书作为连接教育与就业的桥梁,其价值尚未在课堂教学中得到充分释放,学生的职业技能训练与企业实际需求之间依然存在不容忽视的差距。要改变这一状况,需要建立更加系统化的产教融合机制,将理论上的协同转化为具体的课程内容和实训安排,通过深度的校企合作真正实现教育供给与产业需求的精准对接。

4. 基于VETS证书的商务英语专业产教融合育人模式实施策略与保障措施

要确保基于VETS证书的商务英语专业产教融合育人模式顺利实施并取得预期成效,需要构建全方位的支撑体系,其中教学资源优化、师资队伍建设和政策支持保障是三个关键支柱。首先,教学资源的合理配置是基础性工作,必须对教材内容、教学设施和课程设计等进行系统性升级,使其能够切实满足产教融合模式的实施要求。其次,教师作为育人模式的直接执行者,其专业素养和实践经验对培养质量具有决定性影响,这就要求学校持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通过多种途径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最后,政府的政策引导和制度保障也不容忽视,只有在充分的政策支持和资源保障下,这一创新育人模式才能真正落地生根并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这三个方面相互支撑、缺一不可,共同构成了推动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保障机制。

4.1. 教学资源与实训环境的系统化升级

当前商务英语教学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是教材内容过于偏重语言基础和文化背景知识,与真实职场需求存在明显脱节。为适应VETS证书强调的职场英语应用能力培养要求,必须对教材体系进行全方位革新。具体而言,新编教材应当紧密围绕VETS能力标准,重点覆盖商务谈判、电话沟通、会议记录、市场分析等实际工作场景所需的语言技能。在内容编排上,建议大量引入跨国企业和国际商务运作的真实案例,通过情境化的教学设计增强教材的实用价值。例如,可以选取某跨国公司的实际商务谈判记录作为教学素材,让学生分析其中的语言运用技巧和跨文化沟通策略。

除了传统纸质教材的更新外,还需要构建多元化的教学资源体系。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为商务英语教学提供了更多可能性,VR技术的应用就是一个典型代表。通过虚拟现实技术模拟真实的国际商务会议场景,学生可以在沉浸式环境中进行角色扮演和实战演练,这种创新的教学方式不仅能显著提升学习兴趣,还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职场环境下的语言应用技巧。此外,优质的在线课程、行业分析报告以及外企运营案例等资源也应该被纳入教学资源库,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和动态的学习支持。

教学设施的升级改造同样不容忽视。建议学校与企业合作建设专门的商务英语实训中心,通过模拟真实的职场环境来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这个实训中心可以包括多个功能区域,比如配备同声传译设备的模拟谈判室、用于商务文件处理的翻译工作坊以及国际产品展示厅等。在这些高度仿真的环境中,学生能够进行各种商务场景的模拟训练,从基础的接待礼仪到复杂的合同谈判,逐步提升综合应用能力。同时,还应该建立完善的远程学习支持系统,通过在线协作平台让学生能够突破时空限制参与企业实际项目,实现学习与实践的无缝衔接。

校外实践基地的建设是教学资源优化的重要延伸[7]。学校应当主动与行业龙头企业、跨国公司和专业协会建立深度合作关系,共同打造高质量的实习平台。在这些实践基地中,学生可以在企业导师的指导下参与真实的市场调研、商务分析和合同谈判等工作,将课堂所学知识转化为实际工作能力。某高校与当地外贸企业合作开展的“影子实习”项目就取得了显著成效,参与项目的学生在VETS证书考试通过率和就业质量方面都有明显提升。这种校企协同育人的模式不仅能够帮助学生积累宝贵的职场经验,也为企业提供了发现和培养潜在人才的机会,真正实现了互利共赢。

4.2. 教师双师素质的协同培养

在构建产教融合育人模式的过程中,师资队伍的质量提升是至关重要的环节。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直接实施者,其专业素养和实践经验不仅关系到日常教学质量,更直接影响着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效果[8]。要确保这一新型育人模式取得预期成效,必须从多个维度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在提升教师专业素质方面,学校需要建立系统化的培养机制。定期组织职业教育专题培训是基础性工作,特别是要围绕VETS证书的能力框架开展专项研修,通过邀请行业专家和企业培训师举办讲座、工作坊等形式,帮助教师深入理解证书标准并将其有效融入教学设计。考虑到商务英语教学的特殊性,教师除了掌握语言知识外,还需要具备跨文化沟通和国际商务礼仪等方面的素养。为此,学校应当创造条件让教师参与国际商务交流活动,或者安排他们到外资企业参观学习,通过亲身经历积累实战经验,从而在课堂上能够给学生更有价值的指导。

教师企业实践经验的积累同样不容忽视。学校应当制定激励政策,鼓励教师深入企业一线,通过挂职锻炼、项目合作等方式参与实际商务活动。这种沉浸式的企业经历能让教师直观了解行业最新动态和岗位具体要求,进而将真实的商务案例和工作情境引入课堂教学。同时,可以建立校企人员双向流动机制,聘请企业业务骨干担任客座教授或实践导师,通过共同授课、联合教研等形式,促进教师与企业专家之间的深度交流。这种互动不仅能够丰富教师的实践经验,还能帮助企业专家更好地把握教学规律,实现优势互补。

通过这种全方位的师资培养体系,教师既能夯实专业理论基础,又能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最终转化为课堂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当教师能够将VETS证书要求、企业实际需求和教学规律有机融合时,产教融合育人模式的实施效果必将得到显著增强。

4.3. 政策支持与保障措施

在推进基于VETS证书的产教融合育人模式过程中,完善的政策支持和保障机制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这一创新模式的顺利实施不仅需要学校内部的资源整合,更离不开政府层面的政策引导和制度保障。

从国家政策层面来看,应当建立更加完善的职业教育投入机制,重点加大对产教融合项目的专项资金支持。这些资金可以用于改善教学设施、提升师资水平以及深化校企合作等多个方面,为育人模式的实施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同时,政府部门还需要出台更具吸引力的激励政策,鼓励企业特别是涉外企业积极参与校企合作。通过税收优惠、财政补贴等方式,引导企业为学校提供实践场地、设备支持以及实习岗位,形成校企互利共赢的长效合作机制。职业教育中的企业参与模式至关重要,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企业参与标准和要求也迫在眉睫。

就学校内部管理而言,必须打破传统的部门壁垒,建立高效的跨部门协作机制。教务处应当与招生就业处、国际交流处等职能部门形成联动,在课程设置、实习安排、就业指导等环节实现无缝衔接。例如,可以成立专门的产教融合工作小组,由校领导直接负责,统筹协调各方资源。此外,还需要改革现有的考核评价体系,将产教融合成效纳入教师绩效考核指标,对积极参与校企合作、开发实践课程的教师给予职称评定、评优评先等方面的政策倾斜。对于表现突出的学生,则可以提供优先推荐就业、奖学金激励等实质性奖励,从而形成师生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

值得注意的是,政策支持与保障措施的实施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执行力度和持续性。因此,建议建立常态化的政策评估机制,定期对各项措施的落实情况进行跟踪检查,并根据实施效果及时调整完善。只有形成政策制定、执行、评估、优化的闭环管理,才能确保产教融合育人模式获得持续稳定的发展动力,最终实现培养高素质商务英语人才的目标。

5. 结语

本研究围绕VETS证书在商务英语专业产教融合中的应用展开系统探讨,通过理论分析与实践验证相结合的方式,揭示了这一创新育人模式的价值与实施路径。研究发现,VETS证书作为连接学校教育与职场需求的桥梁,其能力导向的特性为商务英语专业改革提供了明确方向。通过将证书标准融入课程体系、深化校企协同机制、重构实践教学环节,有效促进了学生从语言知识掌握到职场能力培养的转变。此外,通过对TAFE和双元制语言证书经验的比较借鉴,本文进一步验证了以VETS证书为核心的本土证书制度在推进课程改革、能力导向培养与校企协同机制建设中的可行性与创新性。这种中国特色路径的探索不仅回应了国家对高质量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时代要求,也为未来1 + X证书制度的持续完善提供了理论支撑与实践依据。

然而,本研究也存在一定局限性,主要体现在样本范围的限制以及数据来源的单一性。因此,未来的研究可进一步扩大样本量,深入探讨VETS证书在不同高职院校中的实施效果,并探索其在其他专业领域的应用。总体而言,基于VETS证书的产教融合育人模式为商务英语专业改革提供了新思路,但其成功实施需要政府、学校、企业和行业组织的协同努力。随着1 + X证书制度的深入推进,这一模式有望在更广范围内得到验证和完善,为我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可复制的实践经验。

基金项目

北京经济管理职业学院2021年度校级科研课题一般项目“外语与学前教育专业群1 + X证书制度的调查与研究”(21YBA09)。

参考文献

[1] 陈秀, 李华, 蒋凯. 新时代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政策工具研究: 基于对17个试验区职教改革政策的文本分析[J]. 科教文汇, 2025(4): 1-9.
[2] Janssens, O., Andreou, V., Embo, M., Valcke, M., De Ruyck, O., Robbrecht, M., et al. (2024) The Identification of Requirements for Competency Development during Work-Integrated Learning in Healthcare Education. BMC Medical Education, 24, Article No. 427.
https://doi.org/10.1186/s12909-024-05428-9
[3] 李彦霖, 张亚萍. “1+X”证书制度融入“三教”改革赋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在意蕴、运行困境和突破路径[J]. 陕西教育(高教), 2025(5): 73-75.
[4] 叶娜. 职业教育1+X证书制度的实施路径研究[J]. 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 2024, 43(7): 93-96.
[5] 杨钊. “1+X”证书制度下高职英语专业对接VETS的路径探寻[J].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6): 111-113.
[6] 徐俊生, 彭莉洁. 高等职业教育本科专业教学标准的核心理念、逻辑价值与实践路径[J]. 教育与职业, 2025(7): 104-112.
[7] 杭海荣, 胡静, 金海峰.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探索[J]. 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 40(4): 29-32+87.
[8] 李秀春. 基于“双高计划”下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研究[J]. 高寒高铁职业教育, 2024(1): 10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