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胡岩岩, 潘家华, 周浩泉. 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临床及实验室检查特点分析[J]. 中华全科医学, 2021, 19(9): 1510-1513.
|
[2]
|
董淑霞.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误诊为化脓性扁桃体炎8例分析[J]. 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6(22): 4377-4378.
|
[3]
|
尹静. 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治疗方法研究进展[J]. 中国处方药, 2019, 17(6): 32-34.
|
[4]
|
闫江泓, 孙海洋, 刘颖业, 等. 2019-2022年河北省儿童医院住院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 中国临床研究, 2024, 37(7): 1101-1104.
|
[5]
|
易益涛. 更昔洛韦治疗EB病毒感染性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48例[J]. 当代医学, 2019, 25(11): 146-148.
|
[6]
|
Bailey, R.E. (1994)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Infectious Mononucleosis. American Family Physician, 49, 879-888.
|
[7]
|
李巧.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发病机制研究[J]. 中国疗养医学, 2022, 31(2): 154-156.
|
[8]
|
田勇泉.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
|
[9]
|
卢一丽, 单小鸥, 金佳蕙. 不同病原体引起的儿童化脓性扁桃体炎的临床特点[J]. 浙江医学, 2016, 38(3): 186-188, 191.
|
[10]
|
杨洋, 胡付品, 朱德妹. 儿童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和急性鼻窦炎的病原菌分布及药物敏感性[J].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15, 15(4): 316-323.
|
[11]
|
曹阳, 李筑英, 张国琴, 等. 413例儿童化脓性扁桃体炎病原学及药敏分析[J]. 国际儿科学杂志, 2013, 40(1): 107-108.
|
[12]
|
陆川勇. 小儿化脓性扁桃体炎的治疗研究进展[J]. 智慧健康, 2020, 6(22): 38-40.
|
[13]
|
冯勇, 梁传余. 误诊为腭扁桃体炎的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临床分析[J]. 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 2005(12): 560-561.
|
[14]
|
左富凤, 崔旭红.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65例临床及误诊分析[J]. 中国误诊学杂志, 2010, 10(27): 6659-6660.
|
[15]
|
占雪梅. 以扁桃体白色渗出物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误诊分析[C]//浙江省医学会儿科学分会. 2015年浙江省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学术年会暨儿内科疾病诊治新进展国家级继续教育学习班论文汇编. 丽水: 丽水市人民医院, 2015: 253.
|
[16]
|
袁娟, 谢燕, 王小燕, 张瑜, 邓慧玲. 误诊为化脓性扁桃体炎的五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原因分析[J]. 临床误诊误治, 2020, 33(6): 1-5.
|
[17]
|
郑辉乾, 郑玉坤, 赖宇涛, 等. 误诊为急性扁桃体炎的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五例分析[J]. 临床误诊误治, 2024, 37(17): 8-11.
|
[18]
|
李胜亮, 温玉墀, 武志宏, 等. 成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26例及误诊分析[J]. 临床误诊误治, 2019, 32(1): 10-12.
|
[19]
|
钟宝权, 张素侠, 薛飞, 郭允伟. 对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误诊原因的分析[J]. 当代医药论丛, 2014, 12(12): 287-288.
|
[20]
|
王利. 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35例临床分析[J]. 中国民康医学, 2017, 29(10): 53-55.
|
[21]
|
刘会琼, 张敬芳, 王怀立. 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特点和误诊分析[J]. 中国实用医刊, 2016, 43(11): 96-98.
|
[22]
|
李凌雪, 任杰. 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早期诊断与误诊分析[J].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5, 25(10): 69-70.
|
[23]
|
李晋菊, 唐慧敏. 10例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误诊分析[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 19(61): 179+183.
|
[24]
|
梁栋, 王全楚.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临床特点及误诊分析[J]. 临床误诊误治, 2020, 33(2): 1-3.
|
[25]
|
朱超超, 张格艳. 血常规联合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检测在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与化脓性扁桃体炎鉴别诊断中的价值[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1, 6(19): 110-112.
|
[26]
|
游德敏.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与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的早期鉴别[J]. 基层医学论坛, 2020, 24(4): 520-521.
|
[27]
|
郎金琦, 孙立薇, 朱冬冬.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误诊为急性扁桃体炎1例[J].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22, 26(1): 23-24.
|
[28]
|
相美玲, 梁俊薇.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并发化脓性扁桃体炎验案1则[J]. 湖南中医杂志, 2019, 35(3): 78, 80.
|
[29]
|
刘秀静, 陈华乐, 余坚, 等. 新型EB病毒全自动核酸定量检测系统在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快速诊断中的价值[J]. 中华全科医学, 2021, 19(7): 1191-1195.
|
[30]
|
黄象维, 王红, 徐霞, 等. 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与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早期鉴别指标及相关性分析[J]. 中华全科医学, 2023, 21(10): 1698-1701, 1748.
|
[31]
|
梁冰洁, 王平平. 血常规参数在鉴别诊断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与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中的价值[J].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3, 45(11): 2119-2121, 2129.
|
[32]
|
陈静, 史利欢, 谢昕, 等. 血常规参数在鉴别诊断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与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中的价值[J]. 临床研究, 2024, 32(4): 127-129.
|
[33]
|
马溪遥, 刘泽, 刘锐, 等.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误诊为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综述[J]. 实用临床医学, 2022, 23(3): 128-130.
|
[34]
|
杨佳. 抗病毒药物治疗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疗效的Meta分析[D]: [硕士学位论文]. 泸州: 泸州医学院, 2014.
|
[35]
|
张福茂. α-干扰素与阿昔洛韦治疗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疗效比较[J]. 中国社区医师, 2019, 35(20): 76, 79.
|
[36]
|
钟雪然.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合并肝功能损害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D]: [硕士学位论文]. 南宁: 广西医科大学, 20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