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放疗期间呼吸门控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以便利抽样法抽取本院收治的200例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量表、癌症疲乏量表(CFS)、焦虑自评量表(SAS)、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以单因素分析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分析影响乳腺癌患者放疗期间呼吸门控的因素。结果:乳腺癌患者癌症疲乏得分为(6.31 ± 0.87),焦虑得分为(63.99 ± 6.86),自我效能感得分为(27.69 ± 2.20),心理弹性得分为(61.23 ± 3.90)。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乳腺癌患者癌因性疲乏与焦虑呈正相关(
P < 0.05),与自我效能感呈负相关(
P < 0.05),与心理弹性呈负相关(
P < 0.05)。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呼吸门控的使用情况与癌因性疲乏、焦虑、自我效能、心理弹性、了解程度和转移程度有关。结论:乳腺癌患者放疗受到癌因性疲乏、焦虑、配偶、自我效能等因素的影响。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urrent statu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respiratory gating during radiotherapy for breast cancer patients. Methods: A convenience sampling method was used to select 200 breast cancer patients treated at our hospital as the research subjects. Patients were surveyed using general information questionnaires, the Cancer Fatigue Scale (CFS), the Self-Rating Anxiety Scale (SAS), and the General Self-Efficacy Scale (GSES). Univariate analysis and 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 analysis were employed to analyze the factors affecting respiratory gating during radiotherapy for breast cancer patients. Results: The scores for cancer fatigue, anxiety, self-efficacy, and psychological resilience among breast cancer patients were (6.31 ± 0.87), (63.99 ± 6.86), (27.69 ± 2.20), and (61.23 ± 3.90), respectively. Pearson correlation analysis revealed that cancer-related fatigue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anxiety (P < 0.05) and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self-efficacy (P < 0.05) and psychological resilience (P < 0.05). 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 analysis indicated that the use of respiratory gating was associated with cancer-related fatigue, anxiety, self-efficacy, psychological resilience, understanding level, and transfer degree. Conclusion: The radiotherapy for breast cancer patients is influenced by factors such as cancer-related fatigue, anxiety, spouse, and self-efficacy.
1. 引言
我国乳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居女性恶性肿瘤首位[1],已成为危害女性健康的主要原因。乳腺癌侵犯了女性患者的第二性征,无论采取何种治疗方式,都会给乳腺癌患者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2]。放射治疗(以下简称放疗)是乳腺癌常用的治疗手段之一,包括术前放疗、术后放疗及复发放疗,其适用于晚期乳腺癌病情不稳定、术后存在肿瘤复发风险,以及病灶已经转移或者复发的患者,对预防乳腺癌复发、提高患者的生存率等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3]。呼吸门控技术广泛应用于乳腺癌放疗患者,其可以减少肿瘤的位移,提高治疗的精度,从而提高局部控制率;减少射野内肺和心脏体积,从而降低肺和心脏受照剂量;减少放疗并发症发生,提高乳腺癌患者的长期生存率,改善生存质量[4]。癌因性疲乏(cancer-related fatigue, CRF)是由于肿瘤及相关治疗引起患者紧张和痛苦的一种主观感受[5],主要表现为非特异性的无力、疲劳、全身衰退和嗜睡感加重,症状可持续2周以上[6]。因此,本研究收集乳腺癌患者相关资料,分析其呼吸门控现状并探究其影响因素,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2. 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以便利抽样法选取2024年1月~12月衡阳市某三甲医院收治的200例乳腺癌放疗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 经病理学诊断符合乳腺癌诊断标准的病人;2) 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的病人;3) 年龄 ≥ 18岁;4) 能够正确表达及理解且意识清楚的病人。排除标准:1) 既往存在认知障碍史或精神疾病史的病人;2) 身体虚弱或病情不稳定的病人,不能配合本研究调查的病人;3) 预计生存期不足6个月的病人;4) 合并其他严重慢性疾病的病人。本研究经伦理委员会批准,审批号:2024HLSC022。
2.2. 调查方法
2.2.1. 一般资料调查
采用自行设计的一般情况调查表进行调查,病人的文化程度、年龄、工作状态、医疗费用支付方式及配偶、月经史、生育史等一般情况,由病人和调查员共同填写。
2.2.2. 癌症疲乏量表(The Revised Piper Fatigue Scale, RPFS)
采用Piper疲乏量表中文版[7],有行为、情绪、感知、认知4个维度,共22个条目,各项从0~10分进行计分,总分以4个维度均分表示,最终划分标准为轻度疲乏:0~3.3分,中度疲乏:3.4分~6.7分,重度疲乏:6.8分~10分,该量表简单易行,能够准确评估疲乏的主观感受程度[8]。该量表的重测信度为0.98,总量表Cronbach’s α为0.91,内容效度系数为0.92。
2.2.3. 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 SAS)
由美国Duke大学Zung [9]编制,用于评估焦虑患者的主观感受和衡量其焦虑状态的程度。该表含有20个条目,4个评分等级,20项中包含10个反向评分和10个正向评分。20项中各项目分数累加得到总分,其总分 × 1.25等于标准分[10]。按照全国常模[11]结果,SAS标准分的分界值为50分,分值越高焦虑症状越严重,其中轻度焦虑50~59分,中度焦虑60~69分,≥70分为重度焦虑。
2.2.4. 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eneral Self-Efficacy Scale, GSES)
采用Schwarz等[12]编制、胡象岭等[13]翻译的中文版GSES量表评估病人面对各种新事物或不同环境挑战时的总体自信心,共10个条目,采用Likert 4级评分法,总分为1~40分,分值越高表示病人自我效能感越高。量表Cronbach’s α为0.846。
2.2.5. 心理弹性问卷(Connor-Davidson Resilience Scale, CD-RISC)
采用Connor等编制,Yu等[14]翻译并修订的中文版CD-RISC量表评估病人心理弹性,包括乐观性、力量型、坚韧性3个维度,25个条目,采用Likert 5级评分法,每个条目分别计0~4分,分值越高表示病人心理韧性越高。量表Cronbach’s α系数为0.95。
2.3. 资料收集
由两名调查员为符合纳排标准的住院病人发放问卷,有填写能力的病人由病人自行完成,无法独立填写的病人由调查员协助病人填写,完成后均由调查员当场回收,共发放调查问卷210例,收回200例,有效回收率为95.23%。
2.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定量资料以均数 ± 标准差(
),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定性资料以例数(%)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earson相关性分析乳腺癌病人癌因性疲乏与焦虑、自我效能和心理弹性的相关性,以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影响乳腺癌病人呼吸门控的因素。以P < 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结果
3.1. 乳腺癌患者人口学资料和社会人口学基本资料
不同乳腺癌患者年龄、文化程度、职业、月经状况、婚姻状况、生育数量、居住地、月收入、医保类型、对放疗知识的了解程度、病理类型、肿瘤分期、肿瘤有无转移与是否使用呼吸门控的统计学分析情况。见表1。
Table 1. Demographic and sociodemographic characteristics of breast cancer patients
表1. 乳腺癌患者人口学资料和社会人口学基本资料
项目 |
分组 |
例数 |
使用呼吸门控例数 |
统计量值 |
P值 |
年龄 |
≤45岁 |
98 |
89 |
4.381 |
0.036 |
|
>45岁 |
102 |
92 |
|
|
文化程度 |
小学及以下 |
42 |
32 |
4.471 |
0.215 |
|
初中 |
79 |
71 |
|
|
|
高中或中专 |
37 |
31 |
|
|
|
大专及以上 |
42 |
37 |
|
|
职业 |
无业 |
45 |
40 |
7.709 |
0.103 |
|
农民 |
59 |
54 |
|
|
|
职工 |
54 |
48 |
|
|
|
退休 |
20 |
14 |
|
|
|
其他 |
76 |
69 |
|
|
月经状况 |
未绝经 |
158 |
134 |
3.755 |
0.153 |
|
围绝经期 |
32 |
30 |
|
|
|
绝经 |
10 |
7 |
|
|
婚姻状况 |
未婚 |
9 |
7 |
0.617 |
0.735 |
|
已婚 |
165 |
141 |
|
|
|
其他 |
26 |
23 |
|
|
生育数量 |
0 |
16 |
14 |
1.601 |
0.659 |
|
1 |
52 |
47 |
|
|
|
2 |
110 |
92 |
|
|
|
3及以上 |
22 |
18 |
|
|
居住地 |
农村 |
124 |
110 |
2.712 |
0.1 |
|
城镇 |
76 |
61 |
|
|
家庭人均月收入 |
≤5000 |
116 |
98 |
0.631 |
0.231 |
|
>5000 |
84 |
73 |
|
|
医保状况 |
自费 |
8 |
6 |
4.194 |
0.241 |
|
居民医疗 |
110 |
92 |
|
|
|
职工医疗 |
64 |
59 |
|
|
|
其他 |
18 |
14 |
|
|
对放疗及呼吸门控知识的了解 |
不了解 |
40 |
30 |
7.78 |
0.02 |
|
一些 |
115 |
105 |
|
|
|
很多 |
45 |
36 |
|
|
病理类型 |
浸润性癌 |
115 |
95 |
1.825 |
0.177 |
|
非浸润性癌 |
85 |
76 |
|
|
肿瘤分期 |
I~II期 |
120 |
104 |
0.329 |
0.566 |
|
III~IV期 |
80 |
67 |
|
|
手术方式 |
保乳手术 |
70 |
57 |
1.440 |
0.230 |
|
非保乳手术 |
130 |
114 |
|
|
肿瘤转移 |
无 |
176 |
161 |
42.267 |
<0.01 |
|
有 |
24 |
10 |
|
|
3.2. 患者呼吸门控使用情况与癌因性疲乏、焦虑、自我效能和心理弹性的相关性
乳腺癌患者癌因性疲乏、焦虑、自我效能、心理弹性(力量性维度、坚韧性维度、乐观性维度)的得分情况(
),呼吸门控使用情况与癌因性疲乏、焦虑、自我效能和心理弹性的相关性。见表2。
Table 2.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use of respiratory gating and cancer-related fatigue, anxiety, self-efficacy, and psychological resilience in patients
表2. 患者呼吸门控使用情况与癌因性疲乏、焦虑、自我效能和心理弹性的相关性
项目 |
评分(
) |
呼吸门控使用情况 |
P |
癌因性疲乏 |
6.31 ± 0.87 |
−0.699 |
<0.01 |
焦虑 |
63.41 ± 3.05 |
−0.725 |
<0.01 |
自我效能 |
27.69 ± 2.20 |
0.507 |
<0.01 |
心理弹性 |
61.23 ± 3.90 |
0.538 |
<0.01 |
力量性 |
21.15 ± 1.58 |
0.545 |
<0.01 |
坚韧性 |
32.02 ± 1.94 |
0.340 |
<0.01 |
乐观性 |
8.06 ± 1.32 |
0.438 |
<0.01 |
3.3. 乳腺癌患者呼吸门控的二元线性回归分析
以乳腺癌放疗患者有无使用呼吸门控为因变量,将影响乳腺癌放疗患者呼吸门控使用情况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作为自变量进行二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癌因性疲乏程度、焦虑、自我效能、心理弹性、年龄、了解程度、肿瘤转移程度是乳腺癌放疗患者呼吸门控使用的独立影响因素(P < 0.05)。见表3。
Table 3. Binary linear regression analysis of respiratory gating in breast cancer patients
表3. 乳腺癌患者呼吸门控的二元线性回归分析
变量 |
β |
SE |
β’ |
OR |
95%CI上限 |
下限 |
P |
癌因性疲乏 |
−0.114 |
0.025 |
−0.280 |
0.645 |
0.063 |
6.817 |
<0.001 |
焦虑 |
−0.015 |
0.006 |
−0.125 |
1.740 |
0.490 |
3.566 |
0.024 |
自我效能 |
0.04 |
0.009 |
0.252 |
1.808 |
0.863 |
2.344 |
<0.01 |
心理弹性 |
0.016 |
0.005 |
0.176 |
3.1555 |
1.032 |
3.475 |
0.002 |
年龄(1) |
−0.069 |
0.038 |
−0.098 |
1.177 |
0.064 |
6.082 |
0.072 |
了解程度 |
0.094 |
0.029 |
0.175 |
12.641 |
0.245 |
5.489 |
0.002 |
有无远处转移 |
−0.349 |
0.055 |
−0.322 |
6.288 |
1.289 |
20.893 |
<0.001 |
常量 |
0.376 |
0.733 |
|
0.513 |
|
|
0.009 |
注:自变量赋值,未呼吸门控 = 0,使用呼吸门控 = 1,年龄,<45岁 = 0,45岁 = 1,了解程度,不了解 = 0,了解一些 = 1,了解很多 = 2,有无远处转移,无 = 0,有 = 1,其余值均为原值代入。
4. 讨论
4.1. 乳腺癌患者呼吸门控现状
乳腺癌患者的呼吸门控应用情况受多种因素影响,存在显著个体差异。本研究通过Pearson相关性分析发现,呼吸门控使用情况与患者的癌因性疲乏(r = −0.699, P < 0.05)和焦虑水平(r = −0.725, P < 0.05)呈显著负相关,而与自我效能(r = 0.507, P < 0.05)和心理弹性(r = 0.538, P < 0.05)呈显著正相关。这一研究结果与周毅娟等[15]的研究结论基本一致。进一步分析表明,造成上述差异的主要原因可能包括:首先,乳腺癌作为女性高发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16];其次,女性患者普遍具有更为敏感、细腻的心理特征,在面对疾病时更容易产生情绪波动;最后,随着年龄增长,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和应对能力发生变化,负面情绪的发生风险也随之增加。这些因素共同作用,导致患者在呼吸门控使用过程中表现出明显的个体差异。
4.2. 乳腺癌患者呼吸门控影响因素分析
4.2.1. 癌因性疲乏、焦虑
本研究显示癌因性疲乏、焦虑与呼吸门控使用情况呈现负相关,即疲乏程度越高,焦虑情绪越明显,患者的依从性就越低,这一结果与李宛霖等[17]、Arya等[18]的研究结果相同。Galiano-Castillo等[19]的研究表明的研究显示,体能也是影响乳腺癌患者癌因性疲乏的一个重要因素,乳腺癌患者随着治疗的进行,体能越来越差,负面情绪会增长,这种心理状态会增加患者的主观不适感受,这种心理状态会影响睡眠状态,进一步加重患者的疲乏程度。刘静[20]等提及叙述护理可以缓解乳腺癌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癌因性疲乏程度,因此,可以在患者治疗期间给予一些基本的体能训练,例如八段锦[21],可以缓解病人的疲乏程度[22]。
4.2.2. 自我效能、心理弹性
自我效能是指个体对自己能够成功完成某项任务的信念。自我效能感高的患者,对自身能力更有信心,更能积极面对治疗过程中的挑战[23]。心理弹性则是指个体面对逆境时能够积极适应和恢复的能力。心理弹性强的患者,能够更好地应对疾病带来的压力,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从而更愿意配合治疗[24]。本研究结果显示自我效能、心理弹性是呼吸门控使用情况的保护因素,因此,在临床实践中,应重视对乳腺癌患者自我效能和心理弹性的评估和干预。例如,可以通过成功案例分享、积极心理暗示等方式提升患者自我效能感;通过心理疏导、团体支持等方式增强患者心理弹性,从而提高患者呼吸门控的依从性,改善治疗效果。
4.2.3. 了解程度、转移程度
本研究结果显示患者对呼吸门控的了解程度与呼吸门控使用情况成正相关,转移程度与是否愿意使用呼吸门控呈反比。这一结果与Badakhshi [25]和Novak [26]的研究结果相同,患者对呼吸门控技术的认知深度直接影响其治疗依从性和技术实施效果。研究表明,充分了解其原理(如降低正常组织受照剂量)的患者更易配合呼吸训练,显著提升技术成功率。此外,认知水平较高的患者对治疗耗时性及复杂性的心理耐受更强,能够主动参与医患共同决策,推动精准放疗方案的选择。反之,认知不足可能影响患者因焦虑或误解而拒绝使用,转移患者预期生存期较短,呼吸门控的长期获益可能无法抵消其额外时间成本,导致呼吸门控使用率下降[27]。
5. 小结
综上所述,本研究探讨了乳腺癌患者呼吸门控应用的影响因素,发现其使用情况与患者心理状态密切相关。癌因性疲乏和焦虑水平较高的患者,呼吸门控使用频率较低;而自我效能和心理弹性较强的患者,则表现出更好的依从性。女性性别、年龄增长带来的心理变化,以及疾病本身带来的压力,是导致上述差异的重要原因。本研究样本只选取衡阳市一家三甲医院,可能受地域经济水平、医疗资源分配及放疗设备差异的影响,未来可开展多中心研究以增强普遍性。未来应关注患者心理干预,制定个体化呼吸门控训练方案,以提高治疗效果。
NOTES
*通讯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