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求解固体热传导模型的Sturm-Liouville (以下简称为S-L)问题起源于19世纪初,长期以来,对于标量型S-L问题的研究已经形成了相对完善的理论系统,如[1] [2],作为标量型S-L问题的推广,其向量型问题的研究如今也是一个热门领域。有研究表明,经典的S-L理论中的诸多结论均可从标量型推广到向量型,如[3]-[5],然而此类推广面临诸多复杂性,其核心难点集中体现在特征值的重数问题上。这是因为在标量型问题情形下,特征值通常是单重的,但在向量型问题中,特征值的重数显著增加,导致其分布规律也更为复杂,因此对于向量型S-L问题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向量型S-L问题是由向量方程(1)和边界条件构成:
(1)
这里,
是谱参数,
表示
阶单位矩阵,
为定义在
上的
维向量值函数,
是定义在
上的连续
阶实对称矩阵值函数,其中
。早在1999年,Shen和Shieh在文献[6]中针对
为Jacobi矩阵值函数,且边界条件是Dirichlet边界条件的向量型S-L问题进行了研究,得到该问题最多只有有限个重数为
的特征值。文献[7]研究了方程(1)在Neumann边界条件下的情形,其中
为Jacobi矩阵值函数,得到与[6]类似的结论。同样针对
为Jacobi矩阵值函数,文献[8] [9]将边界条件进一步推广到一般的分离边界条件,并得到类似的结论。文献[10]研究了定义在区间(0, 1)上具有Dirichlet边界条件的m维向量型S-L问题,证明了如果矩阵
的特征值重数至多为
,那么除有限个特征值外,该向量型问题的特征值重数也至多为
。
受上述文献的启发,本文主要研究当
是一般的实对称矩阵时,
,
且
,方程(1)在Neumann边界条件
(2)
下的向量型S-L问题,讨论其特征值及特征判别式的渐近式,并给出了关于特征值重数的重要结论:如果矩阵
的特征值重数至多为
,那么,除了有限个特征值,向量型S-L问题(1)~(2)的特征值重数也至多为
。
2. 预备知识
令
和
是方程
(3)
分别满足初始条件
(4)
(5)
的矩阵值解,其中
是定义在
上的
阶矩阵值函数,
是定义在
上的连续
阶实对称矩阵值函数,
,
且
。那么向量型方程(1)的通解可以表示为
其中
和
是任意
维常数向量,并且满足
。
引理2.1:
是向量型问题(1)~(2)的特征值,当且仅当
。
证明:见文献[6]的定理4.1的证明,证毕。
记:
,称
为问题(1)~(2)的特征值判别式。
引理2.2:向量型S-L问题(1)~(2)的线性无关解
的个数为
。
证明:由
可知,当
时,即
,只有零解,舍去。当
时,非零解的个数由矩阵
的秩决定,即线性无关解的个数为
,证毕。
由此引理可以得出:问题(1)~(2)特征值
的重数至多是
。特征值
的重数是
当且仅当
是零矩阵。
对于如上定义的
,利用常数变易法可求得:
(6)
定理2.1:矩阵型S-L初值问题(3) (5)的渐近公式如下:
(7)
证明:将(6)中的
表达式代入积分部分的被积函数中,得
进行迭代后得到问题(3) (5)的解的渐近公式(7),证毕。
定理2.2:令
,
,
,当
时,矩阵值函数
有以下渐近展开式
(8)
证明:由(6)可得
(9)
将(7)代入(9)的等式右边,得到
(10)
由Riemann-Lebesgue引理可知
因此,当
时,
可得(8),证毕。
引理2.3 [7]:向量型S-L问题(1)~(2)有无穷多可数个实特征值,这些特征值有下界,无上界。记问题(1)~(2)的所有特征值为
定理2.3:当
时,
有下面的渐近公式
(11)
其中
为矩阵
的第r个特征值。
证明:由(8)可知
因为
是实对称矩阵,所以存在可逆矩阵
,使得
(12)
注意其中
是实的,
是矩阵
的
个特征值。将
变换为对角形式
(13)
由引理2.1及(13)知
将上式转化为标量方程即得
对于足够大的n,有
,得
记
,则对于足够大的n,有
,进一步
利用文献[11]的方法,得到
由此推出(11),证毕。
定理2.4:当
时,特征判别式
有渐近表达式
(14)
其中,
是矩阵
的
个特征值。
证明:由引理2.1,(8)以及(12)可得
对上式求行列式可得
即得到(14),证毕。
3. 向量型Sturm-Liouville问题的特征值重数
定理3.1:如果矩阵
的特征值重数至多为
,那么,除了有限个特征值,向量型S-L问题(1)~(2)的特征值重数也至多为k。
证明:设
是问题(1)~(2)的一个特征值(其中
)。记
,由于所有
均为实特征值,根据引理2.1以及(8),当
时,得
(15)
由定理2.3可得
(16)
对于足够大的n,由上式知
,则有
,将(16)代入(15)中,得
(17)
又由(12),得
(18)
利用反证法,假设问题(1)~(2)的特征值
的重数为
。那么,根据引理2.2,矩阵
的秩为
,不妨设最后
行向量
线性无关。那么前
个行向量
均可由
线性表出。因此,矩阵(18)的前
个对角元素是
。那么有
(19)
则由(19)式中第一个等式依次减去其余各式可得
(20)
因为
的重数不超过
,因此
中至少存在一个非零项。不妨设
,这与(20)式中
矛盾。由此可证,问题(1)~(2)的特征值除有限个外,其重数至多为
,证毕。
推论3.1:若矩阵
的特征值均为单重的,则问题(1)~(2)的特征值除有限个特征值外,其余皆为单重特征值。
推论3.2:若矩阵
的特征值重数不超过
,则问题(1)~(2)的特征值除有限个外,重数也不超过
。
推论3.3:如果
是问题(1)~(2)的任一特征值(无论它的重数是多少)均有
证明:若势函数
满足定理3.1中的条件,根据该定理结论可知(19)中至少有一个等式成立,现假设(19)中第一个等式成立,即
故有
证毕。
推论3.4:若矩阵
的特征值都是
重的,那么,问题(1)~(2)的特征值除了有限个,其重数均为
重,即
证明:当
时,若问题(1)~(2)的特征值都是
重的,将不同的特征值记为
,即
(21)
由推论3.3知,
,
,则由(15)知
(22)
注意到
,因此
化解得
因
是有界的,则
,证毕。
例3.1:考虑四维向量型S-L问题
(23)
这里
存在常数酉矩阵
则有
若对
,有
则由定理3.1可知,除了有限个特征值外,问题(23)的特征值重数至多为2重。事实上,通过变换
,可将问题(23)转化为
(24)
这样就将问题(24)转化为以下问题
(25)
记
表示问题(25)的特征值,
表示对应的特征函数。注意到
和
是相应于
的两个线性无关的特征函数,因此
是向量型问题(23)的2重特征值,
和
为相应于向量型问题(23)的特征值
和
的特征函数,证毕。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2261066);内蒙古自然科学基金(2023LHMS01015)。
NOTES
*通讯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