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参与对家庭经济韧性的影响研究——基于CHFS的微观数据分析
Research on the Impact of Digital Economy Participation on Household Economic Resilience—Microdata Analysis Based on CHFS
摘要: 当前,数字经济发展欣欣向荣,正在成为家庭抵御风险的动力,其对家庭经济韧性的影响日益受到关注。基于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 2019年的数据,本研究深入探讨了数字经济参与如何影响家庭经济韧性,并分析了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参与对家庭经济韧性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并且具有稳健性。作用机制表明,数字经济参与通过教育水平作用于家庭经济韧性。异质性分析显示,数字经济参与对东部、中部、西部、东北部地区以及男性户主家庭经济韧性的边际效应更大。因此,应该通过完善数字经济基础设施、提高家庭教育资源可获得性,提升数字经济参与能力,增强家庭经济韧性。
Abstract: At present, the development of the digital economy is thriving, which is becoming the driving force for households to cope with and resist risks, and its impact on household economic resilience has attracted increasing attention. Based on data from the 2019 China Household Finance Survey (CHFS) at Southwestern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this study delves into how digital economy participation affects household economic resilience and analyzes its mechanism. The findings confirm that digital economy participation significantly enhances household economic resilience, with the results remaining robust across analyses. The mechanism of action shows that digital economy participation acts on household economic resilience through education level. The heterogeneity analysis reveals that digital economy participation exerts a stronger marginal impact on economic resilience in the eastern, central, western, and northeastern regions, as well as in male-headed households.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enhance digital economy participation capabilities and strengthen household economic resilience by improving the social infrastructure of the digital economy and increasing the availability of educational resources for families.
文章引用:周玉琳, 龙华平. 数字经济参与对家庭经济韧性的影响研究——基于CHFS的微观数据分析[J]. 电子商务评论, 2025, 14(8): 1928-1937. https://doi.org/10.12677/ecl.2025.1482728

1. 引言

在全球数字化浪潮席卷而来之际,不确定风险不断攀升。我国若想达到经济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必然要拥有足以应对内、外部环境持续变动的经济韧性。家庭是社会最基本的单元,因此也更加需要关注家庭的经济韧性。如果家庭缺乏韧性,在面对冲击时就会加剧其脆弱性,从而陷入长期贫困。家庭经济韧性,作为衡量家庭在面对经济冲击时能否稳健应对、快速恢复的关键指标,其重要性愈发凸显。提升家庭经济韧性不仅可以增强脆弱性群体应对风险的能力,也是提升中国经济韧性、防范系统风险的有力支撑。

一方面,数字经济参与为家庭经济韧性注入了新的活力。线上消费的便捷性,使家庭能够更高效地获取生活物资,降低交易成本,同时借助大数据分析,家庭还能精准匹配自身需求,实现消费优化,提升生活品质与经济满意度。数字金融的普及,拓宽了家庭的融资渠道,无论是小额信贷助力家庭应急,还是投资理财实现资产增值,都为家庭经济稳定提供了有力支撑。数字经济参与,在这个数字时代正潜移默化地影响家庭经济韧性的构建与发展。

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不断融合发展,不仅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还使得中国大多数家庭形成了数字化的生活方式。家庭数字经济参与作为数字时代的新型动力,对于提升家庭经济实力具有关键作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家庭经济韧性。如何解决数字经济参与对家庭经济韧性的影响、其对不同特征家庭的经济韧性有何异质性影响、如何通过提升数字经济参与进而增强家庭经济韧性等问题,对于家庭应对冲击性、增强家庭经济韧性有重大影响。

随着金融环境的日益复杂,在数字经济时代,数字经济参与是影响家庭经济韧性的关键因素。在此基础上,本文基于中国家庭调查与研究中心(CHFS) 2019年的调查数据,对全国居民家庭的经济韧性进行度量和分析,确定变量并检验数字经济参与对家庭经济韧性的影响及作用机理。与以往的文献相比,本文可能有以下的边际贡献:一是对中国家庭层面的经济韧性进行客观测量,从微观层面通过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参与对家庭经济韧性的影响效应和传导路径,拓宽了对数字经济发挥积极作用的认识,进一步丰富家庭层面经济韧性的相关理论。二是检验了数字经济参与增强家庭经济韧性教育水平的作用机制,为深入理解数字经济参与影响家庭经济韧性的作用机理提供了微观证据。三是精细地分析了数字经济参与对不同特征家庭经济韧性的异质性影响,为制定科学准确的数字经济发展建议提供了参考。

2. 文献综述

2.1. 家庭经济韧性的相关研究

家庭经济韧性是指家庭在面对外界压力与冲击后,避免返贫的能力。它反映了家庭在遭受经济危机、自然灾害或其他不利事件时,能够快速恢复并保持经济稳定的能力。通过阅读相关文献,家庭经济韧性有多种影响因素,通过矩估计方法可以测度家庭经济韧性,并探究资产转移对家庭经济韧性的影响(Phadera等,2019) [1]。同时政策因素和数字金融发展同样对于家庭发展韧性有影响,无条件的现金转移支付可作为缓解相对贫困的重要政策工具,依托为符合条件的家庭提供资金补助等措施,有效优化收入分配结构和家庭福利水平(李唅,2022) [2]。除此之外,可通过构建计量经济模型,将家庭经济韧性量化为家庭在某一时刻满足一定福利水平的概率,客观且动态地评估家庭抵御冲击的能力(Cissé和Barrett,2018) [3]。随着研究的发展,对家庭经济韧性的度量有了新的变化,家庭经济韧性可以分解为吸收能力、适应能力和转化能力三个部分,认为韧性可以减少负向冲击或压力从而不会对家庭造成持续的消极影响,并且韧性能够减少冲击对家庭安全的负面影响(Smith等,2018) [4]。综合考量影响家庭经济的关键因素,有研究从抵抗能力、适应能力和恢复能力三个层面深度剖析了家庭应对风险冲击的能力(张晓帆,2024) [5]

2.2. 数字经济参与的相关研究

家庭的数字经济参与,如手机、信用卡的使用,以及在网上购物等,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家庭经济韧性。家庭成员通过积极参与数字经济活动,享受“数字红利”,提高长期危险抵御力(彭艳玲等,2022) [6]。家庭成员可以借助数字化平台获取丰富的金融产品信息,通过对各种金融产品信息进行筛选和对比,进行个性化的金融资产配置,从而促进家庭收入增长,增强家庭的经济韧性(张凌霜等,2023) [7]。网上银行、移动支付等数字金融工具不断打破时空限制,提高了支付便利性,增强了家庭的数字经济参与力度(Hong et al., 2020) [8]。总之,家庭数字经济参与程度越高,越能够从抵御力、适应力、恢复力三个方面增强家庭经济韧性。

2.3. 文献评述

通过上述研究分析,发现国内外学者对家庭经济韧性影响因素的研究成果不断丰富,尤其是在金融可得性等对家庭经济韧性影响的研究方面,既有文献给出了比较充分的验证,但在数字经济参与对家庭经济韧性的影响上还未有相关研究。本文利用中国家庭调查与研究中心(CHFS)2019年的调查数据,从数字经济参与角度出发,借鉴张晓凡、司传宁对家庭经济韧性的度量以及朱晶晶对数字经济参与的考量来研究数字经济参与对家庭经济韧性的影响研究[9],对其稳健性进行检验,并从地区和性别方面进行异质性分析,也检验了数字经济参与增强家庭经济韧性中教育水平的中介效应机制。

3.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3.1. 数字经济参与与家庭经济韧性

数字经济参与对家庭经济韧性具有直接的影响作用,当家庭数字经济参与程度较高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传统金融的局限性,为家庭经济韧性带来积极影响。数字经济参与使家庭能够更好地应对经济风险。数字金融通过提供多样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增强了家庭的风险承担能力。当居民家庭数字经济参与度高时,表示家庭能够凭借自身的内生可行能力开展经济活动,提升家庭收入和财富水平[10],从而有助于家庭摆脱贫困陷阱,提高家庭经济韧性。数字经济平台促进了家庭社会资本的积累,通过社交网络和信息共享,使家庭能够获得更多的资源和支持,从而增强经济韧性。数字经济通过降低交易成本、优化消费结构和增强消费信心,提升了家庭消费韧性[11]。例如,数字支付和在线购物的普及,使家庭消费更加便捷和多样化,增加家庭经济韧性。基于上述讨论,本文提出假说H1。

假设1:数字经济参与能增强家庭经济韧性。

3.2. 数字经济参与、教育水平与家庭经济韧性

数字经济参与可以通过提高教育水平增强家庭经济韧性。数字经济的发展使得教育资源更加丰富和可及。在线教育平台、远程学习工具等为家庭成员提供了多样化的学习机会,降低了教育成本,提高了教育的普及率[12]。数字经济通过提供高质量的教育资源和个性化的学习体验,提升了教育质量。数字技术的应用有助于缩小教育差距,提升教育公平。例如,在农村和偏远地区,数字教育资源的引入可以弥补传统教育资源的不足,提高教育质量。教育水平的提升有助于家庭积累更多的社会资本,通过社交网络和信息共享,家庭能够获得更多的资源和支持,从而增强家庭经济韧性。基于上述分析,提出假设H2。

假设2:数字经济参与通过提高教育水平增强家庭经济韧性。

4. 模型设定与变量选取

4.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本文研究使用的数据来自2019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库(CHFS),其主要库涵盖了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近40,000多户家庭的人口特征和资产配置等方面的数据,使用2019年数据的原因是2021与2023的数据官方还没有公布。考虑到本文重点关注家庭经济韧性,为此,保留户主年龄16周岁以上的家庭样本。在对数据样本进行筛选处理后,最终得到29,114个有效样本家庭。

4.2. 模型设定

为了检验假设即数字经济参与对家庭经济韧性的影响[13],设定如下基准模型:

rxfamily= F 0 + F 1 SZ+ F 2 X i + u i (1)

其中, rxfamily 为被解释变量——家庭经济韧性,SZ为解释变量——数字经济参与, X i 为控制变量, u i 为随机误差项。本文主要关注的是SZ的系数 F 1 F 1 衡量的是数字经济参与对家庭经济韧性的总体影响。若系数为正,则数字经济参与对家庭经济韧性具有正向影响;反之,则是负面影响。

4.3. 重要变量及其说明

4.3.1. 被解释变量:家庭经济韧性

家庭的社会保障、资产积累、收入状况等情况会影响家庭经济韧性[14],也决定了家庭的风险应对能力。因此本文借鉴Fao、Smith、司传宁的方法选取相关指标并进行量化,从遭遇冲击时的抵御力、适应力和恢复力三个方面构建了家庭经济韧性指标。具体的指标构建见表1,指标的测度主要是采用熵值法进行综合评价家庭经济韧性。

4.3.2. 核心解释变量:数字经济参与

本文主要是从微观家庭层面来对家庭数字经济参与进行测度,借鉴赵涛、朱晶晶的思路,利用熵值法构架家庭层面的数字经济参与指数。主要的指标选取分别是:1) 信用卡的使用。根据CHFS问卷中“您家是否使用信用卡?”这一问题的回答,如果家庭成员使用信用卡则赋值为1,否则赋值为0。2) 网购经历。根据CHFS问卷中“去年,您家网购一共花了多少钱?”这一问题的回答,如果家庭成员网购消费金额为0,则赋值为0,否则赋值为1。3) 网购金额。根据CHFS问卷中对于“去年,您家网购一共花了多少钱?”这一问题的回答,使用家庭网购消费金额取对数表示。4) 通信费用支出。根据CHFS问卷中受访家庭对于“去年,您家平均每个月话费、上网费、邮递服务费等通信支出共有多少?”这一问题的回答,计算家庭全年通信费用支出并取对数表示[9]

Table 1. Constructing an index system for household economic resilience

1. 家庭经济韧性指标体系构建

维度

变量

变量取值说明

属性

抵御力

失业保险参保率

家庭失业保险参保人数与就业人数比值

养老保险参保率

家庭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与16周岁及以上人数比值

医疗保险参保率

医疗保险参保率与家庭总人数比值

家庭总储蓄

家庭的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总额(万元)

适应力

社会资本

是否因节日、红白喜事等收到亲朋好友转移性收入(是 = 1,否 = 0)

财政补贴

家庭是否获得低保、临时补助、五保户、医疗救助金、扶贫款、 自然灾害补助金、农业补贴及其他社会救助金等(是 = 1,否 = 0)

人均消费支出

家庭总消费支出与家庭总人数比值(万元/人)

生存型消费支出占比

因食品、衣着、居住而产生的消费支出与家庭总消费支出比值

恢复力

人均家庭收入

家庭总收入与家庭总人数比值(万元/人)

家庭净资产

家庭总资产与总负债差值

资产负债率

家庭总负债与总资产比值

4.3.3. 控制变量

为了控制其他变量对家庭经济韧性的影响,本文增加以下控制变量:主要包括性别、年龄、教育程度[15]、婚姻状况、户口类型和健康状况。相关变量的具体含义如表2所示。

Table 2. Variable definition and meaning

2. 变量定义及含义

变量类别

变量名称

变量符号

变量定义

被解释变量

家庭经济韧性

rx_family

熵值法下的家庭经济韧性

解释变量

数字经济参与

SZ

熵值法下的数字经济参与

控制变量

年龄

age

16岁以上

性别

gender

男性 = 1,女性 = 0

婚姻状况

marriage

已婚 = 1,其他状态 = 0

健康状况

health

健康 = 1,其他 = 0

户口类型

account

农村户口 = 1,其他 = 0

5. 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

5.1. 描述性统计

本文选用的是stata软件来对数据进行回归分析。通过对相关的变量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分析结果如表3所示,对比可以发现,数字经济参与程度越高的家庭男性户主比例越大、教育程度越高、已婚比例越高、健康状况越好,且户主年龄越低。

Table 3. Descriptive statistics

3. 描述性统计

Variable

观测值

均值

标准差

最小值

最大值

SZ

29,114

0.348

0.304

0

0.922

rx_family

29,114

0.0850

0.0790

0.003

0.480

age

29,114

52.54

14.18

17

98

gender

29,114

0.721

0.449

0

1

marriage

29,114

0.906

0.291

0

1

account

29,114

0.152

0.359

0

1

health

29,114

0.493

0.500

0

1

Degree

29,114

2.853

0.793

1

5

5.2. 基准回归结果

表4的逐步加入控制变量的基准回归结果表明,在1%的显著水平下,数字经济参与对家庭经济韧性的系数为正值,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这表明提高家庭数字经济参与对家庭经济韧性具有显著增强作用。由此证明了本文的假说H1。

Table 4. Benchmark regression results

4. 基准回归结果

rx_family

(1)

(2)

(3)

(4)

(5)

(6)

SZ

0.0560***

0.0255***

0.0255***

0.0258***

0.0258***

0.0269***

(0.001 48)

(0.001 64)

(0.001 64)

(0.001 64)

(0.001 65)

(0.001 66)

age

−0.001 37***

−0.001 37***

−0.001 39***

−0.001 39***

−0.001 44***

(0.000 035 1)

(0.000 035 1)

(0.000 035 2)

(0.000 036 6)

(0.000 037 2)

gender

0.003 86***

0.005 65***

0.005 66***

0.005 89***

(0.000 976)

(0.001 01)

(0.001 02)

(0.001 01)

marriage

−0.0108***

−0.0108***

−0.0106***

(0.001 56)

(0.001 56)

(0.001 56)

account

−0.000 168

0.000 065 9

(0.001 28)

(0.001 27)

health

−0.007 55***

(0.000 908)

_cons

0.0656***

0.148***

0.145***

0.155***

0.155***

0.161***

(0.000 683)

(0.002 22)

(0.002 34)

(0.0027)

(0.002 79)

(0.002 88)

注:******分别表示在1%、5%、10%的显著性水平,括号内为稳健性标准误;下表同。

5.3. 稳健性检验

本文调整样本规模进行稳健性检验,目的是避免样本极端值对回归结果的影响,并对原始样本进行双侧5%截尾处理。如表5所示,回归结果系数为正,并且仍然显著,表明数字经济参与显著提高了家庭经济韧性,也表明回归结果稳健。

Table 5. Robustness tests

5. 稳健性检验

Variables

(1) rx_family

(2) rx_family

SZ

0.0617***

0.0308***

(0.001 06)

(0.001 16)

age

−0.001 42***

(0.000 026)

gender

0.005 49***

(0.000 708)

marriage

−0.004 03***

(0.001 09)

account

−0.002 78**

(0.000 89)

health

−0.001 94**

(0.000 634)

_cons

0.0564***

0.143***

(0.000 489)

(0.002 01)

N

29,114

29,114

6. 作用机制与异质性分析

6.1. 数字经济参与对家庭经济韧性的影响机制检验

基于前文分析,现参考江艇[16]的做法讨论数字经济参与对家庭经济韧性的影响中是否存在教育水平这一中介变量[17]。具体模型设计如下:

degree= α 0 + α 1 SZ+ α 2 X i + u i (2)

rx_family= γ 0 + γ 1 SZ+ γ 2 degree+ γ 3 X i + u i (3)

Effect= α 1 γ 2 / α 1 γ 2 + γ 1 (4)

其中 degree 为中介变量教育水平, rx_family 为被解释变量家庭经济韧性。 SZ 为解释变量数字经济参与, X i 为控制变量, u i 为误差,服从正态分布。

表6可得:数字经济参与对家庭经济韧性的影响是显著的,相关系数是0.0269;中介变量教育水平与数字经济参与的关系是显著的,相关系数是0.570;自变量数字经济参与、中介变量教育水平与家庭经济韧性的关系也是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显著,但从表6第(3)列可以发现其相关系数为0.0254,小于0.0269,由此可得教育水平在数字经济参与对家庭经济韧性中起部分中介效应作用。由此可知,假设2成立。

Table 6. Mediator effect test

6. 中介效应检验

Variables

rx_family

Degree

rx_family

SZ

0.0269***

0.570***

0.0254***

(0.001 66)

(0.015)

(0.0017)

age

−0.001 44***

−0.0192***

−0.001 39***

(0.000 037 2)

(0.000 337)

(0.000 039 2)

gender

0.005 89***

0.0685***

0.005 71***

(0.001 01)

(0.009 19)

(0.001 02)

marriage

−0.0106***

0.0156

−0.0107***

(0.001 56)

(0.0141)

(0.001 56)

health

−0.007 55***

0.0957***

−0.007 80***

(0.000 908)

(0.008 23)

(0.000 910)

account

0.000 065 9

−0.555***

0.001 54

(0.001 27)

(0.0115)

(0.001 32)

Degree

0.002 65***

(0.000 647)

_cons

0.161***

3.637***

0.151***

(0.002 88)

(0.0261)

(0.003 72)

N

29,114

29,114

29,114

6.2. 异质性分析

6.2.1. 地区异质性

进一步研究数字经济参与对不同地区家庭经济韧性是否存在差异性影响,本文将样本划分为东、中、西、东北部四个地区进行了分组检验。具体结果如表7所示,可以看出数字经济参与对东、中、西、东北部农村家庭经济韧性均产生显著正向影响,其中数字经济参与对东部地区家庭经济韧性的影响最大,原因应是东部地区经济发达,数字经济发展迅速,该地区的家庭接触到的数字金融产品与服务更多。中部地区数字经济参与对家庭经济韧性的影响最小,中部地区介于东、西部之间,部分数字金融基础设施有待完善,提高其影响力。

Table 7. Heterogeneity test results

7. 异质性检验结果

(1) 东部

(2) 中部

(3) 西部

(4) 东北部

SZ

0.0322***

0.0150***

0.0170***

0.0248***

(0.002 37)

(0.004 42)

(0.002 95)

(0.004 94)

age

−0.001 51***

−0.001 38***

−0.001 50***

−0.001 28***

(0.000 054 6)

(0.000 102)

(0.000 069)

(0.000 11)

gender

0.003 12*

0.006 86**

0.002 21

0.0206***

(0.001 55)

(0.002 66)

(0.002 01)

(0.002 67)

marriage

−0.006 07*

−0.0253***

−0.001 87

−0.0238***

(0.002 72)

(0.005 18)

(0.003 43)

(0.004 78)

account

−0.003 81*

0.0105**

−0.002 39

0.003 38

(0.001 74)

(0.004 01)

(0.002 98)

(0.005 31)

health

−0.008 64***

−0.0127***

−0.004 54**

−0.003 32

(0.001 31)

(0.002 39)

(0.001 75)

(0.002 44)

_cons

0.163***

0.175***

0.160***

0.144***

(0.004 48)

(0.008 88)

(0.006 08)

(0.008 21)

N

13,794

4943

7078

3299

6.2.2. 性别异质性

表8显示了地区异质性的回归结果。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参与对男性户主家庭经济韧性的影响比女性户主的家庭经济韧性更显著,但差距比较小。并且,由北京大学国家发展院的研究分析的数字经济的发展可能进一步加深家庭时间分工的性别差异,尽管数字经济发展提高了女性的工作效率,但男性在数字技术运用上的相对优势可能使其效率提升幅度更大,反而强化了家庭中时间分配的性别差异。

Table 8. Heterogeneity test results

8. 异质性检验结果

(1) 男性

(2) 女性

SZ

0.0272***

0.0262***

(0.0019)

(0.003 24)

age

−0.001 42***

−0.001 46***

(0.000 044 1)

(0.000 071 1)

marriage

−0.0112***

−0.0103***

(0.003 17)

(0.002 29)

account

−0.002 53

0.0129***

(0.001 44)

(0.0038)

health

−0.007 28***

−0.008 11***

(0.001 05)

(0.001 76)

_cons

0.166***

0.161***

(0.004 23)

(0.005 52)

N

20,992

8122

7. 结论与政策建议

在互联网时代,数字经济飞速发展,数字经济参与有助于增强家庭经济韧性。本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利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 2019年的微观数据,分析了数字经济参与对家庭经济韧性的影响。主要结论有:第一,数字经济参与对家庭经济韧性有显著正向影响,在进行5%的截尾处理后仍然稳健;第二,数字经济参与通过教育水平作用于家庭经济韧性;第三,数字经济参与对东部、中部、西部、东北部地区以及男性户主家庭经济韧性的边际效应更大。

基于上述结论,本文有以下建议:首先,增强家庭经济韧性的关键是提高数字经济参与能力,完善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具体而言可以通过加大对5G网络、光纤宽带、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的投资,特别是在农村和欠发达地区,确保家庭能够稳定接入互联网,降低数字鸿沟,鼓励企业开发适合家庭用户的数字应用,如在线教育平台、远程医疗服务、数字支付工具等,提升家庭在数字经济中的参与度。其次,教育水平在提升数字经济参与能力和增强家庭经济韧性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为了增强家庭经济的韧性,政策制定者应聚焦于提升居民家庭的获得教育资源,提高教育水平的能力,例如为低收入家庭提供教育补贴或奖学金,鼓励家庭成员接受继续教育和职业培训,提升其就业能力和收入水平,最终推动家庭实现家庭收入来源和投资的多元化。最后,应着力加强中国中西部地区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通过推动移动支付、数字信贷、线上保险等基础金融服务在中西部地区的普及,提高金融服务的普及率。同时,在东部地区,应致力于提升数字金融服务的质量,并推动数字金融产品的创新,应该支持金融科技企业开发个性化、智能化的金融产品,如智能投顾、数字资产管理,以适应和满足更高层次的金融需求,增强家庭经济韧性。推动东中西部地区在数字金融领域的资源共享与协同发展,形成互补优势,提升整体家庭经济韧性。

NOTES

*通讯作者。

参考文献

[1] Phadera, L., Michelson, H., Winter-Nelson, A. and Goldsmith, P. (2019) Do Asset Transfers Build Household Resilience? 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138, 205-227.
https://doi.org/10.1016/j.jdeveco.2019.01.003
[2] 李晗, 陆迁. 无条件现金转移支付与家庭发展韧性——来自中国低保政策的经验证据[J]. 中国农村经济, 2022(10): 82-101.
[3] Cissé, J.D. and Barrett, C.B. (2018) Estimating Development Resilience: A Conditional Moments-Based Approach. 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135, 272-284.
https://doi.org/10.1016/j.jdeveco.2018.04.002
[4] Smith, L.C. and Frankenberger, T.R. (2018) Does Resilience Capacity Reduce the Negative Impact of Shocks on Household Food Security? Evidence from the 2014 Floods in Northern Bangladesh. World Development, 102, 358-376.
https://doi.org/10.1016/j.worlddev.2017.07.003
[5] 司传宁, 张晓帆. 数字金融素养与家庭经济韧性——基于CHFS微观数据的分析[J].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2024, 44(12): 52-67.
[6] 彭艳玲, 周红利, 苏岚岚. 数字经济参与增进了农民社会阶层认同吗?——基于宁、渝、川三省份调查数据的实证[J]. 中国农村经济, 2022(10): 59-81.
[7] 张凌霜, 易行健, 杨碧云. 商业保险、数字经济参与和家庭金融风险承担——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的经验证据[J]. 世界经济文汇, 2023(3): 58-77.
[8] Hong, C.Y., Lu, X. and Pan, J. (2020) FinTech Adoption and Household Risk-Taking: From Digital Payments to Platform Investments. 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
[9] 朱晶晶. 数字经济参与对家庭养老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基于CHFS微观数据的分析[J]. 农村金融研究, 2024(8): 30-42.
[10] 罗荷花, 周志豪. 普惠保险对居民家庭经济韧性的影响研究[J]. 现代金融, 2024(7): 52-59.
[11] 庞金波, 顾宇轩. 数字金融能否提升农户家庭经济韧性?——基于CHFS数据的实证研究[J].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24, 45(5): 826-837.
[12] 胡子豪, 熊学萍. 收入风险对家庭经济韧性的影响研究[J]. 新金融, 2025(3): 67-76.
[13] 杨丽莎, 徐凯欣, 王雲民. 数字金融素养对农村家庭经济韧性的影响研究[J]. 金融发展研究, 2025(3): 74-83.
[14] 刘子兰, 叶谊锋. 城乡养老保险统筹对农村家庭经济韧性的影响[J]. 中国经济学, 2025(1): 189-217, 253-255.
[15] 杨甜婕, 戚塍育, 谢巧燕. 保险数字化转型与家庭经济韧性——基于新闻文本的实证研究[J]. 宏观经济研究, 2025(1): 49-71, 122.
[16] 江艇. 因果推断经验研究中的中介效应与调节效应[J]. 中国工业经济, 2022(5): 100-120.
[17] 孔凡斌, 谢泳欣, 徐彩瑶, 等. 乡村数字治理参与能否提升农村家庭经济韧性?——基于农户数字素养调节效应的实证分析[J]. 农业经济与管理, 2025(2): 99-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