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研究的可视化分析
Visualiza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Research on the Construction of Rural Elderly Service System at Home and Abroad
DOI: 10.12677/ar.2025.128115, PDF, HTML, XML,    科研立项经费支持
作者: 张涵飞, 马 静, 王宇昕, 胡惠菊, 唐启群*:华北理工大学护理与康复学院,河北 唐山;张明豪:河南医药大学护理学院,河南 新乡
关键词: 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养老服务供给养老服务模式CiteSpaceCountryside Elderly Service System Elderly Service Provision Elderly Service Model CiteSpace
摘要: 目的:了解近20年国内外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研究热点,探析研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方法:以中国知网和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中2004~2024年发表的国内外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相关文献作为研究对象,利用CiteSpace6.3.R1软件对其进行知识图谱分析。结果:近20年来国内发文量呈现出波动上升趋势,作者和机构之间的合作较少;国外发文量呈现出快速平稳上升趋势,作者和机构之间的合作较为密切。国内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研究热点为养老服务、互助养老和老龄化等,研究趋势为社会保障、居家养老和乡村振兴等;国外研究热点为健康、供需和风险等,研究趋势为智慧养老、远程医疗和卫生政策等。结论:在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方面,国外注重智慧养老等新兴技术以及健康管理对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影响,而我国则更为注重农村养老服务模式和供给等基础领域的研究。将来关于我国农村智慧养老和健康管理等领域的研究应当给予更多的关注,并加强学者和机构之间的合作,不断完善农村养老服务体系,提升农村养老服务水平,助力积极老龄化和健康中国发展。
Abstract: Objective: To understand the research hotspot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elderly service system at home and abroad in the past 20 years, and to explore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development trend of the research. Method: Domestic and foreign literature related to the construction of rural pension service system published in 2004~2024 in CNKI and Web of Science Core Collection databases were us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nd CiteSpace 6.3.R1 software was used to analyze them for knowledge mapping. Results: In the past 20 years, the number of domestic publications has shown a fluctuating upward trend, with less cooperation between authors and institutions; the number of foreign publications has shown a rapid and steady upward trend, with closer cooperation between authors and institutions. The research hotspots of domestic rural old-age service system construction are old-age service, mutual care and aging, etc., and the research trends are social security, home care and rural revitalization, etc.; the research hotspots of foreign countries are health, supply and demand and risk, etc., and the research trends are smart old-age, telemedicine and health policy, etc. Conclusion: In term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rural pension service system, foreign countries focus on the impact of emerging technologies such as smart pension and health management o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rural pension service system, while China pays more attention to the research on basic areas such as the rural pension service model and supply. In the future, more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research in the fields of smart aging and health management in rural areas of China, and cooperation between scholars and institutions should be strengthened to continuously improve the rural elderly service system and enhance the level of rural elderly service, so as to help the development of active aging and healthy China.
文章引用:张涵飞, 马静, 张明豪, 王宇昕, 胡惠菊, 唐启群. 国内外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研究的可视化分析[J]. 老龄化研究, 2025, 12(8): 849-861. https://doi.org/10.12677/ar.2025.128115

1. 引言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已达2.9亿,占总人口的21.2%。随着老龄化程度的日益加深,相比城市养老而言,农村地区养老形势更加复杂[1],如何建立满足农村老年人需求和符合社会期望的养老服务体系是一个热点问题。近20年来学者们从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对积极老龄化、社会稳定和农村老人幸福度等方面的影响视角出发,对农村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设进行了较为扎实的学理探讨和实证分析[2]。但相较于国外,我国研究起步较晚,研究基础较为薄弱,现有研究成果主要集中于农村养老的供给方式[3]、养老服务体系[4]、养老模式[5]、养老保险制度[6]等几个方面。总体来看,目前关于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综述的研究成果多为定性描述,缺少定量的实证分析。因此,本研究基于CiteSpace可视化分析工具对国内外近20年来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研究热点和趋势进行可视图谱化和定量式分析,通过对比国内外研究,为推进我国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后续研究提供借鉴价值和参考。

2. 数据来源与方法

2.1. 数据来源

选取中国知网和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作为数据检索源,应用主题检索,检索时间限定为2004年1月1日~2024年6月1日。中文文献检索策略:在中国知网中,语种限定为中文,以“农村 + 养老服务体系”、“农村 + 养老服务供给”和“农村 + 养老服务模式”为主题词进行检索,共检索出3461篇。英文文献检索策略:在Web of Science中,以检索式TS = (rural OR village OR countryside) AND (elderly care OR health service for the aged OR aging in place OR retirement community OR nursing home care) AND文献类型(Article) AND语种(English)进行检索,共检索出10,177篇。对检索出的结果进行筛选,排除会议摘要、报纸、新闻、资讯、征订启示等非学术类报道以及不相关的文献,通过NoteExpress进行去重,最终获得中文文献2869篇,英文文献8972篇。将纳入的文献以Refworks格式导出题录信息并保存。

2.2. 研究方法

CiteSpace是一款用于科学文献可视化分析的工具,它可以帮助研究者发现和理解科学文献中的研究热点、作者合作网络和研究趋势等重要信息。此外使用CiteSpace可以创建和分析关键词共现网络、引用网络、作者合作网络等,揭示文献之间的关系,从而帮助研究人员更好地理解学术领域的知识结构和知识演化[7]。本文基于CiteSpace 6.3.R1对纳入的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时间跨度为2004~2024年,时间切片选择1年,连线强度选择Cosine,无网络裁剪,其余均采用默认设置[8]

3. 结果

3.1. 国内外发文情况

2004~2024年国内外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领域研究的文献量如图1所示。国内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领域文献量在2004年到2022年快速增长,2022年文献量是2004年的117.67倍,2022年文献量为353篇,达到阶段性顶峰。国外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领域文献量较国内多,在2004年到2022年快速增长,2022年文献量是2004年的6.75倍,2022年文献量为952篇,达到阶段性顶峰。

Figure 1. Comparison of annual publications in Chinese and English

1. 中英文文献年度发文量比较

3.2. 国内外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研究的空间分布

3.2.1. 作者合著网络分析

以作者为节点,分别对国内外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领域的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节点大小通常代表作者的发文数量及学术影响力,节点间连线反映合作关系强度,连线的粗细则代表作者之间的联系强度[9]。2004~2024年国内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领域研究的作者合作网络见图2,得到节点484个,连线101条,网络密度为0.0009。形成了多个子网络结构,其中最大的子网络是以胡宏伟、张雪莲等人为首的网络结构。2004~2024年国外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领域研究的作者合作网络见图3,得到节点965个,连线552条,网络密度为0.0012。形成了多个子网络结构,其中最大的子网络是以Yaya,Sanni和Tesema,Getayeneh Antehunegn等人为首的网络结构。2004~2024年国内外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相关文献发文量较多的前10名作者见表1所示,其中国内发文量最多的学者为郑吉友和李俏等人;国外发文量最多的为Yaya,Sanni和Ahinkorah,Bright Opoku等人,且具有较强的学术合作趋势。

Figure 2. Authors’ collaborative network for research in the field of construction of domestic rural elderly service system from 2004 to 2024

2. 2004~2024年国内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领域研究的作者合作网络

Figure 3. Authors’ collaborative network of research in the field of construction of rural elderly service system in foreign countries from 2004 to 2024

3. 2004~2024年国外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领域研究的作者合作网络

Table 1. Top 10 authors with more publications in the literature related to the construction of domestic and foreign rural elderly service systems, 2004 to 2024

1. 2004~2024年国内外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相关文献发文量较多的前10名作者

序号

国内

国外

作者

发文量(篇)

作者

发文量(篇)

1

郑吉友

7

Yaya, Sanni

39

2

李俏

6

Ahinkorah, Bright Opoku

20

3

陆杰华

4

Bishwajit, Ghose

18

4

汪璐蒙

4

Seidu, Abdul-Aziz

17

5

王晓亚

4

Ohta, Ryuichi

11

6

胡宏伟

4

Tesema, Getayeneh Antehunegn

10

7

张雪莲

3

Kahn, Kathleen

10

8

刘艳斌

3

Seeley, Janet

9

9

卞瑞鹤

3

Budu, Eugene

9

10

陆春柳

3

Sano, Chiaki

9

3.2.2. 研究机构合作网络分析

以研究机构作为节点,分别对国内外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领域的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2004~2024年国内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领域研究的机构合作网络见图4所示,共得到节点395个,连线45条,网络密度0.0006,研究机构主要以各地高校和人口研究所为主。2004~2024年国外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领域研究的机构合作网络见图5所示,共得到节点557个,连线1542条,网络密度0.0100,研究机构主要以大学和卫生组织或机构为主。2004~2024年国内外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相关文献发文量较多的前10个机构见表2所示,其中国内发文量最多的研究机构为山东大学和吉林大学等机构;国外发文量最多的为University of London和Harvard University等机构。

Figure 4. Institutional cooperation network for research in the field of construction of domestic rural old-age service system, 2004~2024

4. 2004~2024年国内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领域研究的机构合作网络

Figure 5. Institutional cooperation network for research in the field of construction of rural elderly service system in foreign countries from 2004 to 2024

5. 2004~2024年国外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领域研究的机构合作网络

Table 2. Top 10 organizations with more publications in the literature related to the construction of domestic and foreign rural elderly service systems, 2004 to 2024

2. 2004~2024年国内外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相关文献发文量较多的前10个机构

序号

国内

国外

机构

发文量(篇)

机构

发文量(篇)

1

山东大学

32

University of London

420

2

吉林大学

28

London School of Hygiene & Tropical Medicine

262

3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26

Harvard University

259

4

山东农业大学

22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ystem

247

5

云南大学

20

University of Sydney

200

6

河北大学

19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197

7

西北大学

19

University of Toronto

189

8

华中师范大学

17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151

9

南昌大学

15

Johns Hopkins Bloomberg School of Public Health

139

10

南京大学

14

US Department of Veterans Affairs

135

3.3. 国内外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研究热点与前沿分析

3.3.1. 关键词共现分析

将关键词作为节点,分别对国内外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领域的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国内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领域研究得到节点532个,连线1721条,网络密度0.0122。国外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领域研究得到节点730个,连线3450条,网络密度0.0130。2004~2024年国内外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领域研究的高频关键词如表3所示。由表3可知,2004~2024年期间,国内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领域研究中出现频次较高且具有较高中心性的关键词是养老服务、农村、居家养老、农村养老、养老模式、老龄化、医养结合、互助养老、乡村振兴和农村社区等。国外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领域研究中出现频次较高且具有较高中心性的关键词是health、care、prevalence、mortality和services等。高频关键词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该领域的研究热点[9]

Table 3. High-frequency keywords for research in the field of rural elderly service system construction at home and abroad from 2004 to 2024

3. 2004~2024年国内外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领域研究的高频关键词

序号

国内

国外

关键词

中心性

频次

关键词

中心性

频次

1

养老服务

0.49

396

health

0.41

1132

2

农村

0.24

308

care

0.39

1104

3

居家养老

0.13

188

prevalence

0.21

949

4

农村养老

0.12

180

mortality

0.12

700

5

养老模式

0.13

166

services

0.14

608

6

老龄化

0.14

148

risk

0.10

568

7

医养结合

0.07

134

impact

0.18

510

8

互助养老

0.11

111

population

0.08

471

9

乡村振兴

0.03

82

risk factors

0.04

413

10

农村社区

0.03

68

access

0.06

401

3.3.2. 关键词聚类分析

Figure 6. Chronological chart of high-frequency keywords for research in the field of construction of domestic rural elderly service system

6. 国内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领域研究的高频关键词时序图

运用对数似然率算法对2004~2024年国内外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领域研究的关键词进行聚类分析,绘制出高频关键词时序图,如图6图7所示,高频关键词时序图可以更为直接地观察到各个聚类之间存在的关系以及聚类文献的时间跨度和动态演化过程,聚类的规模越大,编号越小[10]。以Silhouette (S)值和modularity (Q)值为依据评判聚类效果[11]。S值越接近1,网络的同质性越高,当S值大于0.7时,聚类结果具有较高信度,S值大于0.5时说明聚类是合理的。Q值的区间为0~1,当Q值大于0.3时,说明聚类的社团结构显著[12]。国内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领域研究的高频关键词聚类S = 0.708,大于0.7,Q = 0.487,大于0.3,说明该聚类效果良好。国外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领域研究的高频关键词聚类S = 0.782,大于0.7,Q = 0.365,大于0.3,说明该聚类效果良好。2004~2024年国内外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领域研究的高频关键词聚类见表4所示,其中国内的研究热点主题为养老服务、居家养老、农村养老、农村、机构养老等,国外研究热点主题为antenatal care、older adults、prevalence、access、palliative care、quality of care、chronic disease、public health、national health insurance等。

Figure 7. Chronological chart of high-frequency keywords of foreign research in the field of construction of rural elderly service system

7. 国外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领域研究的高频关键词时序图

Table 4. Clustering of high-frequency keywords for research in the field of rural elderly service system construction at home and abroad from 2004 to 2024

4. 2004~2024年国内外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领域研究的高频关键词聚类

关键词聚类

国内

#0养老服务,#1居家养老,#2农村养老,#3农村,#4机构养老,#5对策,#6互助养老,7老龄化,#8老年人,#9乡村振兴,#10养老方式

国外

#0 antenatal care, #1 older adults, #2 prevalence, #3 access, #4 palliative care, #5 quality of care, #6 chronic disease, #7 public health, #8 national health insurance

3.3.3. 研究前沿分析

在关键词共现的基础上,通过Burst detection绘制出国内外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领域研究的关键词突现图,如图8图9所示。突现词可以简洁明了地展示出某个领域的研究前沿和研究趋势[13]。由图8可知,国内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领域研究中乡村振兴和居家养老的突变强度最大,该方向是国内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领域未来一定时间内的研究趋势。从关键词突现的时间来看,农村养老服务体系社会保障的研究是最先开始的,2007~2016年期间以社会保障、机构养老、老龄化和居家养老为主,2013~2018年期间以社会养老、模式和多元化为主,2021~2024年期间以乡村振兴、农村地区和智慧养老为主。由图9可知,国外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领域研究中public health、health policy的突变强度最大,该方向是国内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领域未来一定时间内的研究趋势。从关键词突现的时间来看,注重老人身体健康的养老服务体系研究是最先开始的,2004~2018年期间以malaria、infection、united-states、delivery为主,2020~2024年期间telemedicine、health policy、care utilization、public health、long-term care、health equity为主。

Figure 8. High-frequency keywords of domestic research in the field of construction of rural elderly service system emergence map

8. 国内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领域研究的高频关键词突现图

Figure 9. High-frequency keywords of foreign research in the field of construction of rural elderly service system emergence map

9. 国外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领域研究的高频关键词突现图

4. 讨论

4.1. 国内外研究现状比较

可视化分析结果显示,近20年来,国内外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领域的发文量在整体上呈现稳定上升趋势,但与国外相比,我国起步较晚,相关研究基础较为薄弱;发文量较少,且合作并不密切;国外学者发文量较多,并形成了较为复杂的合作网络。在研究机构方面,国外研究机构多为各地大学和卫生组织,注重多学科协同研究,具有较强的学术合作趋势;国内研究机构多为高校,具有稳定的研究背景和丰富的研究资源,但各机构相互之间合作较少,尚未形成大规模的跨学科研究团队。在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方面,国外部分发达国家步入老龄化较早,因此相关的研究成果较为丰富和完善。Victoria E [14]认为想要最终解决农村养老问题,单纯依靠家庭成员照顾和供养老人的方式无法长期有效,必须借助社会力量,建设合理的健全的农村养老服务体系才行之有效。美国经济学家Weisbrod,Burton [15]认为,农村养老服务的供给主体是市场和政府,但偶尔也会存在市场活力不足、政府财政没有余力的情况,需要让公益性的组织来负责农村养老服务体系的供给。Thang P等人[16]研究表明养老模式不再是机构或养老的单一形式,农村社区或居家养老正不断兴起。通过发文量比较和高频关键词可知,相较于国外,国内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研究开始较晚,且相关学者更为关注农村养老服务模式和供给等基础性研究,对于整体的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研究较少。孟艳春[17]在其研究中将当前我国的养老方式按照主体责任的不同划分为:老人自养模式、子女赡养的家庭养老模式、机构养老的社会养老三种方式。龙玉其和张琇岩[18]认为虽然我国的养老方式朝着社会化养老的趋势发展,但家庭养老对于大多数老人来说仍是最期望的养老方式,在老人的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等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闫铭[19]在研究中指出要想建设完善的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则要继续在养老服务政策、模式、人才队伍、养老服务投入等方面努力,从而促进农村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设。

4.2. 研究热点分析

根据得到的高频关键词词频结果并结合相关文献内容,本研究认为2004~2024年的国内外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领域共同研究热点为老龄化、养老模式、互助养老、养老服务、农村养老、供需、健康和照护。

4.2.1. 推广互助养老模式,扩大农村养老服务的有效供给

推广互助养老模式在当前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中具有重要意义[20]。随着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挑战[21],需要寻找更为持续和有效的养老方式作为农村养老服务体系的补充。而互助养老模式通过社区组织、志愿者和邻里间的相互帮助,能够有效地满足农村老年人的养老需求,提高养老服务的覆盖率和质量,扩大农村养老服务的有效供给[22]。严红[23]的研究指出,互助养老模式能够有效地开发老年人力资源,降低社会资源的消耗。齐鹏[24]研究表明“农村幸福院”互助养老模式能够实现农村养老理念积极化、养老方式自治化、养老服务个性化和养老角色多重化,有利于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Yu W等人[25]的研究显示,互助养老模式能够扩大农村养老服务的有效供给,满足农村老年人的需求,使得农村养老服务体系的供需更为平衡。未来我国在推广互助养老模式,扩大农村养老服务的有效供给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加强对农村社区组织和社会资本的培育和支持,提高其在互助养老中的作用和地位;建立健全农村养老服务政策体系,为互助养老提供法律和政策保障;加强对互助养老模式的实践效果评估,不断完善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4.2.2.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完善农村养老服务体系,提高养老服务质量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不断加剧,农村地区面临的老龄化问题尤为突出[26]。因此,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完善农村养老服务体系,提高养老服务质量显得尤为重要。这不仅关乎农村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也涉及社会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然而,国内对于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研究仍显不足[27],当前大多数研究关注城市养老问题,忽视了农村地区的特殊需求和挑战。胡颖廉等人[28]研究显示,农村地区养老服务体系的不完善、养老服务供给不足等问题依然存在。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在应对人口老龄化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Soar J等人[29]研究显示,通过建立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推动智慧养老和远程医疗等措施,能够有效的应对老龄化带来的挑战,提高养老服务的质量和效率。未来国内可以加大政府投入,完善农村养老服务基础设施,提高养老服务的供给能力。同时,借鉴国外经验,有计划的推动智慧养老和远程医疗等技术手段在不同经济水平农村地区的应用,提升农村养老服务的质量。最后,加强对农村地区养老服务的政策支持和组织协调,促进农村养老服务体系的完善。

4.3. 研究前沿及趋势

根据得到的高频关键词突现图结果并结合相关文献内容,本研究认为2004~2024年的国内外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领域共同研究前沿及趋势为社会保障、老龄化、农村地区、智慧养老、远程医疗、卫生政策、模式和乡村振兴。

4.3.1. 健全农村养老社会保障制度,促进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随着人口老龄化和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家庭的空巢化与小型化格局日益凸显[30],农村老年人的养老问题成为了各界学者关注的重点,完善农村养老社会保障制度也已成为建设农村养老服务体系的一大重点。但目前我国在农村养老社会保障制度方面仍存在一些不足,农村养老社会保障制度的覆盖面和保障水平相对较低,与城市地区存在明显差距。位涛[31]的研究显示,农村地区的社会保障政策缺乏针对性和灵活性,无法有效满足老年人的养老需求。相较于国内,国外一些发达国家相关研究开始较早,在农村养老社会保障制度方面取得了一定成就。Mehl P等人[32]研究显示通过建立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发展社区养老服务等举措,提高了农村老年人的养老保障水平,促进了农村养老服务体系的发展。因此,今后我国应当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确保老年人能够获得稳定的养老金待遇,为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加强对农村社区养老服务的投入和支持,建立多层次、多样化的养老服务体系,满足不同经济水平农村老年人不同层次的养老需求。最后,加强对农村养老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和革新,提高其覆盖面和保障水平,促进农村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设。

4.3.2. 完善智慧养老服务模式,提高农村养老服务水平

随着新信息技术时代的到来,智慧养老事业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31]。智慧养老服务模式能够提供更便捷、高效、个性化的养老服务,满足农村老年人多样化的需求,提高农村养老服务水平,从而使得农村养老服务体系更为完善。但当前我国农村老年人口规模不断增加,老龄化速度进一步加快,处于探索期的智慧养老服务模式尚不成熟,在农村地区应用较少[33]。王立剑等人[34]研究显示,农村地区智慧养老服务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缺乏相关技术支持和人才储备。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在智慧养老服务模式方面取得了一些研究进展。Moraitou M等人[35]研究显示,通过智能家居、健康监测、远程医疗等技术手段,能够为农村老年人提供全方位的养老服务。因此国内应当加强智慧养老服务模式的研究与应用,加大对智慧养老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力度,提高技术的普及率和可用性。同时,有计划地依次加强不同经济水平农村地区智慧养老基础设施的建设,完善相关配套服务,确保老年人能够享受到高质量的智慧养老服务,提高农村养老服务水平,完善农村养老服务体系。

5. 结论与展望

本研究通过对中国知网和Web of Science中2004~2024年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国内外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相关文献发文量整体呈上升趋势。相较于我国注重农村养老服务模式和供给等基础性研究,国外研究者在此基础上更为注重智慧养老等新兴技术以及老年人健康管理对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影响,更为前沿、广泛且成熟。在未来研究中,应当参照国际热点及前沿,注重作者、机构、学科间的合作交流,增加相关研究领域的深度与广度,加快我国农村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设,提升农村养老服务水平。

基金项目

河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青年基金项目(项目编号:SQ2024022)。

NOTES

*通讯作者。

参考文献

[1] 赵浩华. 嵌入性理论视角下农村互助养老发展困境与破解[J]. 当代经济研究, 2024(2): 94-104.
[2] 陈浩天, 李玲睿. 近十年来中国农村养老服务的研究趋向与价值前瞻——基于CiteSpace知识图谱的可视化分析[J]. 西北人口, 2021, 42(5): 80-90.
[3] 韩振燕, 张雨晴. 我国农村居家养老研究进展与前沿趋势——基于CiteSpace的知识图谱分析[J].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2023, 40(11): 861-866.
[4] 林宝.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养老服务政策新进展[J].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21, 25(1): 91-99.
[5] 高爽, 杨陆, 彭涛. 国外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研究进展[J]. 护理学杂志, 2021, 36(3): 17-20.
[6] 郑晓冬, 上官霜月, 方向明.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政策效果的研究综述[J]. 农业经济问题, 2020(5): 79-91.
[7] 李杰, 陈超美. CiteSpace: 科技文本挖掘及可视化[M]. 北京: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18.
[8] 卫安乐, 冯文. 基于CiteSpace的国内外老年人多重慢病研究的可视化分析[J]. 医学与社会, 2023, 36(7): 1-6.
[9] 倪东颖. 基于文献计量分析的本科医学教育研究热点分析[J]. 医学与社会, 2020, 33(6): 126-130.
[10] Li, J. and Chen, C.M. (2016) CiteSpace: Technology Text Mining and Visualization. Capital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Trade Press.
[11] 陈悦, 陈超美, 刘则渊, 等. CiteSpace知识图谱的方法论功能[J]. 科学学研究, 2015, 33(2): 242-253.
[12] 邓鹏鸿, 陈鸣声. 我国慢性病患者卫生服务利用研究现状及热点分析[J]. 医学与社会, 2023, 36(12): 73-78.
[13] 吴敬静, 潘红玉, 贺正楚. 中国消费升级研究的发展脉络与演进趋势[J]. 消费经济, 2021, 37(5): 89-96.
[14] Bumagin, V.E. and Hirn, K.F. (1990) Helping the Aging Family: Aguide for Professionals. Scott Foreman Corporation, 351-353.
[15] Weisbrod Burton, A. (1986) Toward a Theory of the Voluntary Nonprofit Sector in a Three-Sector Economy. Russel Sage.
[16] Pham, T., Nguyen, N.T.T., ChieuTo, S.B., Pham, T.L., Nguyen, T.X., Nguyen, H.T.T., et al. (2019) Gender Differences in Quality of Life and Health Services Utilization among Elderly People in Rural Vietnam.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Public Health, 16, Article 69.
https://doi.org/10.3390/ijerph16010069
[17] 孟艳春. 中国养老模式与优化路径探析[J]. 河北学刊, 2011, 31(1): 129-132.
[18] 龙玉其. 从形式公平走向实质公平——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反思与前瞻[J]. 长白学刊, 2019(2): 117-124.
[19] 闫铭. 关于加强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思考——以甘肃省民勤县为例[J].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22(2): 121-124.
[20] 邹昀瑾, 郭彬, 陈功. 资本嵌入与互助共享: 政策试验何以推动城市社区治理创新——基于“时间银行”的案例考察[J]. 城市发展研究, 2024, 31(2): 98-105.
[21] 原新, 范文清. 以人口高质量发展应对老龄化城乡倒置的挑战[J].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 41(2): 83-95.
[22] 顾永红, 刘宇. 代际补偿与有效供给: 社区代际互助养老长效运行机制探索[J]. 社会保障研究, 2023(5): 25-36.
[23] 严红. 农村内生式互助养老可持续发展的实践逻辑研究[J]. 农业经济问题, 2024(3): 103-115.
[24] 齐鹏. 农村幸福院互助养老困境与转型[J].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 22(3): 105-116.
[25] Yu, W., Wang, Q. and Qiao, Z. (2024) Study on the Time and Scale of Mutual Aid for Aging Care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Active Aging. Frontiers in Public Health, 11, Article 1196411.
https://doi.org/10.3389/fpubh.2023.1196411
[26] 何国华, 赵勇, 王浩, 等. 人口特征对中国经济社会需水影响及峰值预测[J]. 水科学进展, 2024, 35(2): 220-231.
[27] 黄惠, 卢义桦. 农村养老服务体系的构建原则与运行机制[J]. 南京社会科学, 2023(12): 74-82.
[28] 胡颖廉, 宁学斯. 共责异构: 农村养老服务的有效模式[J]. 社会政策研究, 2024(1): 72-87+134.
[29] Soar, J. and Seo, Y. (2007) Health and Aged Care Enabled by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nals of the New York Academy of Sciences, 1114, 154-161.
https://doi.org/10.1196/annals.1396.040
[30] 陆杰华, 孙杨. 中国农村老龄健康: 特征、成因与应对方略[J].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 41(2): 49-67.
[31] 位涛. 完善城乡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对策研究[J]. 农业经济, 2024(1): 118-120.
[32] Mehl, P. and Hagedorn, K. (1994) Transforming the Old-Age Insurance System for Farmers in the New Federal States by the Federal Governments Concept for Further Development of the Social-Security System for Farmers. Landbauforschung Volkenrode, 44, 77-90.
[33] 夏诗园, 王向楠.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养老保险的制度变迁、耦合机制和挑战应对[J]. 经济研究参考, 2023(2): 78-87.
[34] 王立剑, 朱一鑫, 马伟. 智慧健康养老产业的现实需求与发展进路[J].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 44(3): 31-39.
[35] Moraitou, M., Pateli, A. and Fotiou, S. (2017) Smart Health Caring Home: A Systematic Review of Smart Home Care for Elders and Chronic Disease Patients. In: Advances in Experimental Medicine and Biology, Springer, 255-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