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CA的河北省历史文化名城旅游竞争力评价研究——以保定、邯郸、承德为例
A Study on the Evaluation of Tourism Competitiveness of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Cities in Hebei Province Based on PCA—Taking Baoding, Handan, and Chengde as Examples
DOI: 10.12677/gser.2025.144082, PDF, HTML, XML,   
作者: 刘泽琳, 李 婷:河北师范大学家政学院,河北 石家庄;张秋娈*:河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河北 石家庄;河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河北师范大学地理计算与规划研究中心”,河北 石家庄;轧宗程:河北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河北 石家庄
关键词: 旅游竞争力历史文化名城主成分分析法河北省Tourism Competitiveness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Cities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Hebei Province
摘要: 历史文化名城因其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备受游客青睐的旅游目的地。深入探究历史文化名城旅游竞争力,对于促进旅游产业健康发展、提升区域综合竞争力至关重要。本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从发展规模竞争力、持续竞争力及环境竞争力三个维度,深入剖析了保定市、邯郸市及承德市这三座历史文化名城的旅游竞争力评估体系,发现保定市旅游竞争力最强,邯郸市次之,承德市位列第三。基于此,本研究提出了针对性建议,旨在增强各历史文化名城的旅游竞争力,从而进一步提升整个地区的旅游吸引力。
Abstract: The famous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city has become a popular tourist destination because of its profound cultural heritage. It is very important to explore the tourism competitiveness of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cities for promoting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tourism industry and enhancing the regional comprehensive competitiveness. This paper uses the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method to deeply analyze the tourism competitiveness evaluation system of Baoding, Handan and Chengde, three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cities, from three dimensions of scale competitiveness, sustainable competitiveness and environmental competitiveness. It is found that Baoding has the strongest tourism competitiveness, Handan has the second, and Chengde ranks the third. Based on this, this study puts forward specific suggestions to enhance the tourism competitiveness of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cities, so as to further enhance the tourism attraction of the whole region.
文章引用:刘泽琳, 张秋娈, 李婷, 轧宗程. 基于PCA的河北省历史文化名城旅游竞争力评价研究——以保定、邯郸、承德为例[J]. 地理科学研究, 2025, 14(4): 851-862. https://doi.org/10.12677/gser.2025.144082

1. 引言

2024年2月,住建部与国家发改委联合发布的《历史文化名城和街区等保护提升项目建设指南(试行)》指出,历史文化名城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载体,其科学保护与文旅融合发展对城乡高质量发展具有战略意义[1]。同年5月,《国内历史文化游热潮解读报告》显示,历史文化旅游在节假日客流量同比增长超50%,印证了其市场活力与产业带动作用[2]。然而,现有旅游竞争力研究多聚焦乡村旅游、区域旅游及全域旅游[3]-[10],对历史文化名城的系统性分析仍较薄弱。河北省历史文化名城(如正定、邯郸)资源丰富,但旅游竞争力整体偏弱,亟需构建科学评估框架以优化发展路径。

现有研究在历史文化名城旅游竞争力领域已形成初步成果,但研究仍存在三方面局限:首先,理论体系尚未成熟,缺乏与遗产经济学、文化地理学等学科的深度交叉;其次,研究方法以静态分析为主,对网络点评数据、游客时空行为等动态指标的挖掘不足;第三,区域协同视角欠缺,特别是对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河北省历史文化名城群的竞合机制研究不足。未来应加强多学科理论融合,运用大数据分析方法,构建兼顾遗产保护与旅游发展的动态评价模型。

2. 研究区域概况

河北省位于中国北部,环绕着北京和天津两大直辖市,是连接华北、东北与西北地区的关键枢纽。其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地形多样,包括平原、山地和高原;交通网络发达,高速公路总里程已超过8000公里,高铁网络覆盖全省主要城市,从北京、天津出发,只需一两个小时即可到达河北多个热门旅游地,为游客提供了便利的出行条件。此外,河北省拥有承德、保定、正定、邯郸、山海关及蔚县六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这些城市位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区域,地理位置优越。根据2023年各省市公布的旅游公报数据统计,河北省年游客接待量达到8.44亿人次,排名全国第六,旅游收入排名全国第三[11],这一成绩无疑是对河北省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与显著经济效益的有力印证。河北省凭借其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积淀、壮丽多姿的自然景观以及独具特色的民俗风情,成功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游客前来探访体验,展现出蓬勃发展的旅游增长态势,进一步巩固了其在国内外旅游市场中的重要地位。

3. 指标选取及数据来源

3.1. 指标选取

竞争力的概念可追溯至达尔文的进化论,他通过“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理论阐述了竞争在物种演化中的重要性。然而,竞争力作为一个正式概念,是由美国经济学家普拉哈拉德和哈默(Prahalad & Hamel)在20世纪末于《哈佛商业评论》上提出,他们指出企业的成功不再依赖于短期的产品开发或市场策略,而是基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表现[12]。随着时代的进步,这一概念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涵盖了各个行业,旅游业也不例外。旅游竞争力指的是旅游目的地或旅游产品在旅游市场中,相较于竞争对手,在吸引游客、创造经济效益以及提升地区形象方面的综合能力。本文将从发展规模竞争力、持续竞争力、环境竞争力三个方面建立指标体系,以中国河北省内极具代表性的市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定市、邯郸市与承德市作为深入探究的案例地,揭示在旅游发展中的优势与不足,旨在全面剖析并提升这些城市的旅游竞争力,并为其他历史文化名城提供有益的借鉴与启示。

本研究在构建指标体系时,主要借鉴了《历史文化名城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初探》[13]、《旅游产业核心竞争力与区域经济发展——以保定市为例》[14]以及《青藏高原县域旅游目的地竞争力评价及障碍分析》[15]等文献的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结合历史文化名城的独特属性,遵循数据的科学性、针对性、可量化性以及可获取性等原则,构建了历史文化名城旅游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表1)。

Table 1.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tourism competitiveness of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cities

1. 历史文化名城旅游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目标层

一级指标层

二级指标层

旅游竞争力A

发展规模竞争力B1

地区生产总值C1

全市接待游客C2

旅游收入C3

旅行社数量C4

星级酒店数量C5

持续竞争力B2

博物馆数量C6

公共图书馆数量C7

文化馆数量C8

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C9

AAA级以上景点数量C10

文物保护单位数量C11

旅游休闲街区数量C12

火车站主要线路数C13

续表

公路网密度C14

机场数量C15

环境竞争力B3

人均消费支出C16

人均可支配收入C17

常住人口C18

医疗卫生机构数量C19

PM2.5年平均浓度C20

污水处理率C21

专利授权数C22

普通高等学校在校人数C23

3.2. 数据来源

数据主要源自《邯郸市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保定市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及《承德市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以及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河北省文物局以及各地方文化和旅游局、统计局的官方网站所发布的信息。

4. 旅游竞争力对比分析

使用SPSS 27软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2023年的数据进行了系数相关性矩阵分析。结果显示,发展规模竞争力、持续竞争力、环境竞争力和旅游竞争力的相关系数绝对值大于0.3的比例分别为80%、94%、100%和67%,表明这些变量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均适合继续进行PCA分析[16]

4.1. 发展规模竞争力分析

1. 确定主成分数

Table 2. Total variance explained

2. 总方差解释

成分

初始特征值

提取载荷平方和

总计

方差百分比

累计%

总计

方差百分比

累计%

1

3.702

74.032

74.032

3.702

74.032

74.032

2

1.298

25.968

100.000

1.298

25.968

100.000

3

1.015E−16

2.031E−15

100.000

4

−5.003E−16

−1.001E−14

100.000

5

−1.669E−15

−3.338E−14

100.000

表2,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并以特征值大于1作为选取标准,提取了两个主成分,涵盖五个指标。第一个主成分的特征值为3.702,解释了原始变量总方差的74.032%。第二个主成分的特征值为1.298,解释了剩余的25.968%。这两个主成分共同解释了100%的总方差,确保了原始变量信息的全面保留。

2. 成分矩阵

Table 3. Ingredient matrix

3. 成分矩阵

成分

1

2

全市接待游客C2

0.997

0.075

旅游收入C3

0.984

−0.178

星级酒店数量C5

0.967

0.253

旅行社数量C4

0.830

−0.558

地区生产总值C1

0.338

0.941

从上表3可以看出,全市接待游客、旅游收入、星级酒店和旅行社数量在第一主成分中具有显著影响,表明该主成分主要反映了旅游业的发展状况。而地区生产总值在第二主成分中的载荷较高,显示了第二主成分主要体现了地区经济发展的指标。

3. 发展规模竞争力综合得分及排名

Table 4.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scale competitiveness

4. 发展规模竞争力综合

城市

综合得分

排名

保定

1.657412807

1

邯郸

−0.594146898

2

承德

−1.063265908

3

从上表4的旅游发展规模竞争力得分排名可以看出保定市位居榜首,紧随其后的是邯郸和承德。保定市在旅游发展规模上的竞争力显著超越了两座同样拥有悠久历史文化的城市。首要原因在于,2023年保定市的旅游总收入相较于邯郸高出242.42亿元,比承德更是高出186.63亿元,这一数据直观地反映了保定市在旅游经济方面的强大实力,显示出其在吸引游客、创造经济效益方面的卓越能力。其次,保定市在游客接待量上也占据了明显优势。数据显示,保定市接待的游客人数远超过了邯郸,具体超出了38.08%的比例,这一数据进一步证明了保定市在旅游市场中的吸引力,以及其在旅游服务、旅游设施等方面的优秀表现。再者,从星级酒店的数量上也能看出保定市在旅游发展规模上的优势。相较于邯郸和承德,保定市的星级酒店数量更为丰富,而邯郸和承德则在这一方面基本相当。这意味着保定市在提供高品质住宿服务方面有着更强的能力,能够为游客提供更加多样化的住宿选择,从而进一步提升了其旅游竞争力。此外,保定市在旅行社数量上具有压倒性优势,其数量是邯郸市的2.7倍之多,这一差距直接影响了保定市在旅游市场中的接待能力和服务范围,进而对其整体旅游竞争力的提升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4.2. 持续竞争力分析

1. 确定主成分数

Table 5. Total variance explained

5. 总方差解释

成分

初始特征值

提取载荷平方和

总计

方差百分比

累计%

总计

方差百分比

累计%

1

7.453

74.534

74.534

7.453

74.534

74.534

2

2.547

25.466

100.000

2.547

25.466

100.000

3

1189E−15

1.189E−14

100.000

4

3.669E−16

3.669E−15

100.000

5

1.780E−16

1.780E−15

100.000

6

2.567E−17

2.567E−16

100.000

7

−8.401E−18

−8.401E−17

100.000

8

−2.210E−16

−2.210E−15

100.000

9

−3.890E−16

−3.890E−15

100.000

10

−4.943E−16

−4.943E−15

100.000

根据上表5,提取了两个主成分,涉及十个指标。第一个主成分的特征值为7.453,解释了原始变量总方差的74.534%。第二个主成分的特征值为25.466,解释了剩余的25.968%。这两个主成分合计解释了100%的总方差,从而保留了原始变量的全部信息。

2. 成分矩阵

Table 6. Ingredient matrix

6. 成分矩阵

成分

1

2

文物保护单位数量C11

0.983

−0.182

文化馆数量C8

0.983

0.183

公路网密度C14

0.977

0.214

公共图书馆数量C7

0.968

0.249

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C9

0.907

−0.420

火车站主要线路数C13

0.851

−0.525

博物馆数量C6

0.835

0.551

AAA级以上景点数量C10

−0.377

0.926

机场数量C15

−0.525

−0.851

旅游休闲街区数量C12

−0.983

0.184

从上表6可以看出,文物保护单位、文化馆、博物馆、公共图书馆、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休闲街区的数量,以及公路网密度在第一主成分中具有显著影响,表明该主成分主要反映了文化遗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等指标。而3A级以上景点以及机场数量在第二主成分中的载荷较高,显示了第二主成分主要体现了旅游资源的丰富性。

3. 持续竞争力综合得分及排名

Table 7. Comprehensive score of sustainable competitiveness

7. 持续竞争力综合得分

城市

综合得分

排名

保定

1.303440972

1

邯郸

1.023077781

2

承德

−2.326521145

3

表7可以看出,持续竞争力的排名仍旧是保定市第一,其次是邯郸、承德。但是,其中保定和邯郸的差距明显缩小,而承德持续竞争力的得分仍然较低。下面分析一下保定和邯郸在持续竞争力方面的优势。

一是在旅游资源方面,本研究主要统计了非物质文化遗产、3A级以上景点、文物保护单位等指标。保定和邯郸在上述三类指标中的占比显著较高(保定的资源数量分别为117、45、133;邯郸为资源数量142、28、148),远超承德市的数量,具有显著优势。尽管承德市作为首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并制定了《承德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但实际操作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如保护与开发之间的矛盾、公众参与不足、政府管理职能交叉及主体责任不明确等,导致其旅游资源的品牌优势未能充分发挥。

二是在旅游目的地的可达性方面,保定、邯郸、承德三地的公路网密度存在显著差异。具体而言,保定的公路网密度最高,每平方公里达到3公里,为游客提供了极为便捷的交通条件。无论是自驾游还是乘坐公共交通,游客都能轻松抵达各类旅游景点。这种高度的可达性不仅缩短了游客的旅行时间,还极大地提升了旅游体验。邯郸的公路网密度为每平方公里2.4公里,虽然略低于保定,但仍然保持了较高的可达性水平。邯郸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便捷的公路网络使得游客能够轻松穿梭于各个历史文化遗址之间,感受邯郸深厚的文化底蕴。相比之下,承德的公路网密度相对较低,每平方公里仅为0.622公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游客出行,给游客带来不便。

4.3. 环境竞争力分析

1. 确定主成分数

Table 8. Total variance explained

8. 总方差解释

成分

初始特征值

提取载荷平方和

总计

方差百分比

累计%

总计

方差百分比

累计%

1

7.072

88.395

88.395

7.072

88.395

88.395

2

0.928

11.605

100.000

3

6.791E−16

8.489E−15

100.000

4

2.921E−16

3.651E−15

100.000

5

1.015E−16

1.269E−15

100.000

6

−1.170E−16

−1.462E−15

100.000

7

−2.707E−16

−3.383E−15

100.000

8

−5.125E−16

−6.406E−15

100.000

根据上表8,提取了一个主成分,涉及八个指标。第一个主成分的特征值为7.072,解释了原始变量总方差的88.395%,即解释了8个原始变量的88.395%,从而保留了原始变量的大部分信息。

2. 成分矩阵

在进行环境竞争力分析并提取主成分时,仅提取了一个主成分,该成分能够反映原始数据的88.395% (见表9)。

Table 9. Ingredient matrix

9. 成分矩阵

成分

1

人均消费支出C16

0.991

医疗卫生机构数量C19

0.989

常住人口C18

0.977

普通高等学校在校人数C23

0.943

污水处理率C21

0.934

专利授权数C22

0.904

PM2.5年平均浓度C20

0.892

人均可支配收入C17

0.885

3. 环境竞争力综合得分及排名

Table 10. Comprehensive score of environmental competitiveness

10. 环境竞争力综合得分

城市

综合得分

排名

保定

1.802903814

1

邯郸

0.856382048

2

承德

−2.659285862

3

表10,从环境竞争力的综合得分来看,保定位居首位,而邯郸和承德紧随其后,各有千秋。保定在经济、自然、科技创新和社会文化发展等多个领域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其强大的经济实力为环境保护和科技创新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保定也注重社会文化的全面发展,使得城市整体环境竞争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承德虽然在常住人口和医疗卫生机构数量上与另外两个城市存在一定的差距,且科技创新指标专利授权数和普通高等学校在校人数也相对较低,但其自然环境指标却相对优良。全市PM2.5年均浓度仅为每立方米25微克,这不仅体现了《承德市中心城区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强化攻坚措施》的显著效果,也彰显了承德在环境保护方面的杰出成就,为旅游业发展带来了明显优势。

4.4. 旅游竞争力分析

1. 确定主成分数

Table 11. Total variance explained

11. 总方差解释

成分

初始特征值

提取载荷平方和

总计

方差百分比

累计%

总计

方差百分比

累计%

1

2.642

88.066

88.066

2.642

88.066

88.066

2

0.358

11.934

100

3

4.499E−16

1.500E−14

100

根据上表11,提取了一个主成分,涉及三个指标。第一个主成分的特征值为2.642,解释了原始变量总方差的88.066%,即解释了3个原始变量的88.066%,从而保留了原始变量的大部分信息。

2. 成分矩阵

在进行旅游竞争力分析并提取主成分时,仅提取了一个主成分,该成分能够反映原始数据的88.066%。因此:其成分矩阵中各指标对应的载荷系数如下表12所示:

Table 12. Ingredient matrix

12. 成分矩阵

成分

1

环境竞争力B3

0.987

持续竞争力B2

0.957

发展规模竞争力B1

0.866

3. 旅游竞争力综合得分及排名

Table 13. Comprehensive score

13. 综合得分

城市

综合得分

排名

保定

1.279731296

1

邯郸

0.265803403

2

承德

−1.545534205

3

从上表13可以看出,三座历史文化名城中,保定的旅游竞争力位居首位,其次是邯郸,排在第三位的是承德。这一排名反映了发展规模竞争力、持续竞争力、环境竞争力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体现。

首先,旅游竞争力最强的是保定市。从全文的分析来看,保定在旅游竞争力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其发展规模竞争力、持续竞争力和环境竞争力一直位居榜首,因此,在整体旅游竞争力排名中也名列前茅。这主要归因于保定在旅游收入、旅行社数量、博物馆数量、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文物保护单位数量、公路网密度、人均可支配收入、常住人口、专利授权数以及普通高等学校在校人数等方面的表现均优于另外两座城市,从而导致三座城市的竞争力得分存在显著差异。

其次,邯郸市虽然在旅游竞争力整体得分上稍逊一筹。但在持续竞争力上凭借丰富的文化遗产资源脱颖而出,特别是在非遗和文物保护单位数量上超越了保定。彰显了其在保护与传承文化遗产方面的卓越努力与成效。在环境竞争力方面,邯郸与保定之间的差距并不显著,两者在经济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等方面均保持了较高的水准,为游客提供了舒适宜人的旅游环境。

最后,承德市旅游竞争力位列第三。尽管承德在整体旅游竞争力的排名上稍显落后,但在持续竞争力方面,尤其是在3A级以上景点数量和旅游休闲街区数量上,承德展现出了显著的优势。该市成功整合了观光、餐饮、娱乐、购物和住宿等多种旅游业态,为游客精心打造了一场丰富多彩的旅游盛宴,充分满足了游客的多元化需求,有效延长了游客的驻留时间,并促进了旅游消费的增长。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本文围绕发展规模竞争力、持续竞争力及环境竞争力这三大核心维度,建立了一套历史文化名城旅游竞争力的指标体系,该体系下设23个二级指标。通过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保定、邯郸、承德这三座历史文化名城的旅游竞争力进行了深入剖析,并据此精确计算出了各城市的旅游竞争力得分。基于原始数据与实际情境的综合考量得出以下结论:

在发展规模竞争力方面,保定市排名居首位,超过邯郸和承德。这主要归功于2023年保定市的旅游总收入分别比邯郸高出242.42亿元,比承德高出186.63亿元;游客接待量超出邯郸38.08%;星级酒店数量最多;旅行社数量为邯郸的2.7倍。这些优势共同凸显了保定市在旅游经济、市场吸引力及服务设施方面的卓越表现。

在持续竞争力方面,保定市排名为第一,邯郸市次之,承德市第三。主要原因在于保定和邯郸在非遗、3A级以上景点、文物保护单位及旅游休闲街区等资源上优势显著,资源数量远超承德。尽管承德作为历史文化名城,但由于保护与开发之间的矛盾等问题,限制了其资源优势的充分发挥。在旅游目的地的可达性方面,保定和邯郸的公路网密度相对较高,为游客提供了便捷的交通条件;而承德的公路网密度最低,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游客的出行便利性。

在环境竞争力方面,保定市领先,邯郸、承德次之。保定在经济、自然、科技和社会文化等多方面表现突出,全面提升环境竞争力。相比之下,承德市虽然在常住人口规模、医疗卫生机构数量以及科技创新指标方面与保定和邯郸存在一定的差距,但其自然环境方面的卓越表现却令人瞩目。承德市以其清新的空气质量而闻名,PM2.5年平均浓度保持在极低的水平,充分显示了承德在环境保护和大气污染治理方面的显著成效,为承德打造了一个宜人的生态环境,使之成为国内外游客心中的理想休闲度假胜地。

在旅游竞争力方面,保定市最强,其全面优势体现在发展规模、持续性和环境竞争力等多个维度,加之在旅游收入、旅行社数量、文化遗产资源等方面的卓越成就,使其稳居榜首。邯郸市则在持续竞争力方面凭借丰富的文化遗产资源脱颖而出,但在发展规模上相较于保定市存在显著差距。承德市虽然在旅游竞争力排名中位列第三,但在持续竞争力和环境保护方面展现出明显优势,特别是3A及以上景点数量和空气质量方面,成为吸引游客的关键因素,对提升旅游竞争力具有积极作用。

5.2. 提升建议

1. 保定:强化品牌,注重可持续

保定旅游竞争力较强,在发展规模竞争力、持续竞争力和环境竞争力上均展现出显著优势。为巩固并扩大这一优势,保定需持续强化其城市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首要任务是加大宣传推广力度,利用多元化的传播媒介与创新营销策略,如抖音、小红书等新兴社交媒体平台,以及在线旅游服务平台如去哪儿网和途牛网,发布丰富的旅游资源和优惠活动,吸引游客。同时,组织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节庆活动,如“魅力保定·多彩非遗”系列文化展示和“保定太行步道冬季主题活动”等,展现保定深厚的文化底蕴与自然风光,提升城市形象与知名度。此外,保定高度重视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将生态保护与文化遗产保护置于首位。在推动旅游业快速发展的同时,采取严格的环保措施,保护自然环境,确保生态系统平衡。对于历史遗迹和文化遗产,实施科学管理与保护策略,通过数字化、智能化手段提升保护水平,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游客提供丰富多元的文化体验,为持续竞争力与环境竞争力的增强提供有力支撑。

2. 邯郸:深挖文化,多样化产品

邯郸旅游竞争力排名位于保定之后,但其在持续竞争力方面展现出了强劲的实力。特别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文物保护单位数量上,邯郸更是超越了旅游竞争力排名第一的保定,彰显出其在文化遗产资源方面的显著优势,也为未来旅游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和无限可能。为了进一步提升邯郸的旅游竞争力,可以从以下几个维度进行深入探索与实践:首先,邯郸需深入挖掘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力求将厚重的文化遗产转化为多元化的旅游产品,为游客提供前所未有的文化体验。例如,邯郸可以依托其独特的“赵文化”为核心,通过精心设计的古代生活场景模拟,如复原赵国宫廷的日常生活、农耕文化的展示等,让游客身临其境地感受古代邯郸的风貌。同时,结合传统手工艺品的现场制作与展示,如邯郸特色的剪纸、刺绣等,不仅能够吸引游客的眼球,更能让他们亲手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此外,通过编排历史故事剧、情景剧等形式,将邯郸的历史故事生动再现,使游客在观赏中深入了解邯郸的历史文化。此外,还应加大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通过构建更加全面和细致的保护机制,确保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得到及时且科学的修缮与维护,从而有效保障这些珍贵遗产的历史真实性与文化独特性得以长期保存与传承。

3. 承德:优化基建,增强游引力

承德虽然在旅游竞争力方面相较于保定和邯郸稍显不足,在发展规模、持续竞争力和环境竞争力方面均有待提升,但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旅游资源为其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当前承德应着重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努力:一方面,承德应加速推进旅游交通、住宿、餐饮等配套设施的升级改造。为游客营造便捷舒适的旅游环境。这将有助于提升游客的满意度和忠诚度,吸引更多游客前来游览。另一方面,承德应致力于加强区域内资源整合,通过深入挖掘自然与人文资源,打造独具特色的旅游品牌。全面优化现有旅游资源,提升景点的吸引力和服务质量。此外,承德还可以通过积极与周边热门旅游城市如秦皇岛等建立紧密联系,共同开发旅游产品。通过整合自然景观资源和文化资源,承德与秦皇岛等周边城市可以携手打造特色旅游线路,如“山海联动”旅游线路,让游客在承德体验山地生态与皇家园林的魅力,再到秦皇岛享受海滨休闲的惬意。并通过各自的旅游渠道进行推广,吸引更多游客前来体验,实现资源共享与优势互补,提升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NOTES

*通讯作者。

参考文献

[1]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与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 历史文化名城和街区等保护提升项目建设指南(试行) [Z]. 2024-02-23.
[2] 肖维波. 《国内历史文化游热潮解读报告》发布 打卡博物馆成新风尚[EB/OL].
https://mp.weixin.qq.com/s/gg_renREmIKSFoPEEuRvvg, 2024-05-21.
[3] 保继刚, 等. 城市旅游: 原理∙案例[M]. 天津: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5: 41-49.
[4] 赵秋皓, 金平斌, 王冰冰, 等. 基于多源数据与机器学习的乡村旅游竞争力评价研究——以杭州市临安区为例[J]. 地理科学进展, 2023, 42(8): 1541-1555.
[5] 鲁庆尧, 朱长宁. 乡村旅游竞争力分析及提升路径研究——以江苏为例[J]. 税务与经济, 2022(5): 101-107.
[6] 李涛, 刘金元, 杜鹏. 新旧动能转换下山东省乡村旅游竞争力分析[J]. 数学的实践与认识, 2019, 49(18): 300-307.
[7] 张跃, 杜洁莉. 港珠澳大桥对粤港澳大湾区区域旅游一体化发展影响的计量研究[J]. 热带地理, 2023, 43(7): 1275-1287.
[8] 李刚. 京津冀城市群区域文化旅游竞争力评价及对策[J]. 社会科学家, 2022(4): 68-74.
[9] 熊鹰, 张茜, 侯珂伦, 等. 全域旅游视角下环洞庭湖城市旅游竞争力及区域合作[J]. 经济地理, 2020, 40(7): 211-219.
[10] 林明水, 廖茂林, 王开泳. 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竞争力评价研究[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8, 28(11): 83-90.
[11] 数说四方. 31省份2023年旅游数据: 云南河南江苏游客数前三, 河北湖南收入亮眼, 甘肃很经济[EB/OL].
https://mp.weixin.qq.com/s/vOZLX9NQajmqW4mcv5Ibpw, 2024-06-14.
[12] 王秀丽.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分析与评价体系研究[D]: [博士学位论文]. 北京: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06.
[13] 王银爱, 殷敏, 张洪. 历史文化名城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初探[J].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1, 33(3): 81-85.
[14] 孟祥伟. 旅游产业核心竞争力与区域经济发展[D]: [博士学位论文]. 天津: 河北工业大学, 2010.
[15] 郑鹏, 刘壮, 陈家怡, 等. 青藏高原县域旅游目的地竞争力评价及障碍分析[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23, 37(2): 177-185.
[16] 赖国毅, 陈超编, 著. SPSS17.0中文版常用功能与应用实例精讲[M]. 北京: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