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类铁路院校《铁道概论》课程思政教学评价体系构建研究
Research on the Value-Oriented Education Evaluation System for the Introduction to Railway Course in Higher Vocational Railway Institutions
DOI: 10.12677/ae.2025.1581610, PDF, HTML, XML,    科研立项经费支持
作者: 马 记, 张巧慧, 王铁权: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高铁工程学院,陕西 渭南
关键词: 铁道概论课程思政评价体系Introduction to Railway Value-Oriented Education Evaluation System
摘要: 《铁道概论》是高职类铁路院校开设的一门涵盖铁道工程、机车车辆、供电系统、通信信号和运输组织的专业基础课。随着课程思政改革建设不断深入推进,构建符合课程特点的课程思政教学评价体系成为保证和提升课程思政教学质量的关键措施。本文基于当下课程思政改革建设研究成果共性,结合《铁道概论》改革建设的自身特性,构建了基于评价主体、评价维度和评价指标的课程思政教学评价体系,该体系将为高职类铁路院校《铁道概论》课程思政教学考核评价提供了参考。
Abstract: Introduction to Railway is a fundamental specialized course offered by higher vocational railway institutions, covering railway engineering, rolling stock, power supply systems, signaling & communication, and transportation organization. With the continuous advancemen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reform in curriculum development, establishing a teaching evaluation system tailored to the course characteristics has become a critical measure to ensure and enhance the quality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this course. Based on the common findings of current research in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reform, as well as the unique features of Introduction to Railway, the paper constructs a teaching evaluation system centered on evaluation subjects, evaluation dimensions, and evaluation indicators. The system provides a reference for assessing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Introduction to Railway at higher vocational railway institutions.
文章引用:马记, 张巧慧, 王铁权. 高职类铁路院校《铁道概论》课程思政教学评价体系构建研究[J]. 教育进展, 2025, 15(8): 1539-1544. https://doi.org/10.12677/ae.2025.1581610

1. 引言

在国家产业升级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双重要求下,“培养什么样的人,怎么培养人”,成为全国高职院校共同面对和需要解决的新时代问题。课程思政毫无疑问成为解决“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问题的重要抓手之一。铁道高职院校作为培养铁路行业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主阵地,其专业课程思政的建设对塑造学生职业精神、工匠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具有重要意义,更是关乎“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问题是否成功解决的关键所在。

《铁道概论》作为铁路类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目的在于使初学者对整个铁路行业有一个概括的了解和认识。课程全面系统地介绍了我国铁路运输业的基本概况、铁路运输设备和生产过程的基本知识,是开展思政教育的天然载体。然而,国内高职院校缺乏针对该课程思政教学效果的科学评价体系和评价。教育部2020年5月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中明确了“建立健全课程思政建设质量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并要求包括高职院校在内的不同层次高校应多维度的课程思政评价体系[1]。因此,笔者立足新时代职业教育改革发展要求,结合铁路行业人才培养特点,从“价值引领、师课协同、实施过程、实施成效”四个评价维度构建科学、系统的《铁道概论》课程思政教学评价体系,为提升铁路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整体效果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2. 理论基础

课程思政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需要综合考虑教育评价理论、课程思政研究以及职业教育特性等三个维度[2]。追溯经典理论,CIPP (背景–投入–过程–成果)模型奠定了“目标–过程–结果”的评价逻辑,而第四代评估理论则强调多元主体参与,为本研究设置学生评价、督导评价、同行评价、教师自评和企业评价提供了依据。国内学者现阶段研究主要集中在本科通识或专业核心课程的评价,缺乏对职业院校专业课程评价的研究。本研究提出价值引领、师课协同、实施过程、实施效能四维框架,以“价值引领”回应价值增值评价对学生思想政治成长的要求,“师课协同”吸纳CIPP投入维度中教师、课程资源匹配度理念,“实施过程”借鉴发展性评价的动态过程监测,“实施效能”则对应CIPP成果维度,弥补了现有研究在高职铁路课程思政评价上的不足。

3. 《铁道概论》课程思政教学评价体系构建的原则

3.1. 政治性原则

教育的功能首先要具有政治属性。课程思政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立什么样的德,树什么样的人”永远是课程思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课程思政建设将育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育才为基础的专业课程中,并深入挖掘各类课程中的思想政治元素,推动高等教育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价值引领等方面有机统一[3]。《铁道概论》课程思政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必须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专业教学全过程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铁路精神等思政元素润物细无声地融入课程内容,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行业归属感,循序善进引导学生深刻理解中国铁路发展成就及其在“交通强国,铁路先行”国家战略中的重要地位;要在课程思政教学评价指标中突出政治素养的要求,将学生的政治认同、职业理想、社会责任等纳入考核范畴。

3.2. 客观性原则

《铁道概论》课程思政教学评价体系构建的全过程应始终坚持评价维度、评价方法和评价主体的客观性。评价维度应包括学生对铁路基础知识的理解与应用能力、对铁路行业发展趋势的把握以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与践行情况。评价方法则应采用多元化的手段,如课堂表现评估、项目作业评审、小组讨论观察及期末考试成绩等,以确保评价结果的公正性和准确性。同时,还应注重评价过程中的透明度和反馈机制,及时向教师和学生提供详细的评价报告,帮助他们了解自身的优势与不足,从而不断改进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评价主体应包括学生评价、督导评价、同行评价、教师自评和企业评价,不同评价主体存在认知偏差、评价诉求、参与程度等方面的差异,需要厘清优势劣势,建立反应真实情况的客观评价文化。

3.3. 发展性原则

《铁道概论》课程思政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是需要动态适应课程与铁路行业自身发展内在需求和高职院校教学质量提高的外在需求的。因此,课程思政教学评价体系在动态完善过程中应首先鼓励学生持续学习和自我提升,通过设置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和评价标准,激励学生不断探索铁路领域的新知识、新技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其次,应关注铁路行业的最新动态和发展趋势,及时更新适应铁路行业发展的教学内容和评价指标,这有助于学生更好地了解未来职业发展的需要,提高就业竞争力;最后,应保持评价体系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随着教学改革的持续深入和课程内容的不断更新,评价体系也应进行相应地调整和优化,满足不断变化的教学需求。

3.4. 可操作性原则

《铁道概论》课程思政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是要通过一系列指标来说明各相关主体的内容的。因此,在课程教学评价体系构建过程中应力求选取简便、具体、清晰、客观的评价指标,避免过于繁杂[4]。在实际操作中,这些指标应易于操作和推广,便于迅速、精确地进行评价,并能及时得出结果。此外,各项指标应具有兼容性和可观察性,具备一定的内在逻辑。对于难以量化的指标,应尽量转化成具体可观测的指标,以便于量化和操作,确保指标具有较强的实际操作性。

4. 《铁道概论》课程思政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

4.1. 《铁道概论》课程思政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方法

《铁道概论》课程思政教学评价体系采用“文献分析–专家咨询–实践验证”三阶段递进式方法构建,确保了指标的科学性与可操作性[5]。首先通过系统梳理近三年课程思政评价相关文献和铁路行业特色文献,提取出课程思政评价共性指标并补充了专业指标,形成了初步评价框架。随后组建由课程思政专家(6人)、铁路高职院校教学管理者(15人)和一线专业课教师(20人)组成的德尔菲小组,将初步评价框架以微信、QQ和邮箱等方式发送给上述人员进行前后两轮的意见征询,请他们给出对评价指标的意见经过两轮专家咨询对指标进行筛选与修正:首轮侧重指标必要性,删除无关指标;第二轮,增加专业特色指标。在指标筛选过程中采用“三维过滤法”,从理论适配性、测量可行性和行业相关性三个维度对指标进行严格筛选[6]。在权重设定方面,基于专家咨询结果采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各维度权重。

4.2. 《铁道概论》课程思政教学评价体系框架

《铁道概论》课程思政教学评价体系框架如图1所示。

课程评价体系采用多元主体协同参与模式,涵盖学生评价、督导评价、同行评价、教师自评及企业评价等多个维度。通过构建校院两级联动机制,在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基础上,构建了“五维一体”的协同评价机制,通过科学配置各评价主体的权重比例和评价重点,实现了评价效益的最大化。

评价维度分为价值引领、师课协同、实施过程和实施效能四个维度,共计100分,采用四进制,85分及以上为优秀,75~84分为良好,60~74分为合格,60 (不含60)分以下为不及格。价值引领维度主要考察《铁道概论》课程思政建设的建设理念和目标定位;师课协同维度主要是对教师队伍和课程资源进行评价,教师队伍主要考察团队教师课程思政意识和能力、课程资源主要考察课程思政的教学资源建设情况;实施过程维度主要以教师和学生两个层面为切入点,评价主体为教师评价、学生评价、同行评价和督导评价等;实施成效维度主要针对教师课程思政能力提升和学生成长方面进行评价,评价主体为教师评价、学生评价、同行评价和企业评价等。思政课程建设的全过程,通过构建“课前准备–课中实施–课后评价–循环改进”的闭环体系,实现了从“重建设轻评价”到“建评并重”的转变,形成了系统化、可持续的课程质量提升机制。

评价指标按照评价维度分为四个一级指标,每个一级指标下有分为两个二级指标,二级指标下有设置若干个具体观测点,从而构建起层次分明、逻辑严密的综合评价体系。这种结构化设计既确保了评价的全面性和系统性,又能通过逐级分解将抽象目标转化为可量化、可操作的具体标准。

Figure 1. Schematic diagram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evaluation system framework for the “Introduction to Railway” course

1. 《铁道概论》课程思政教学评价体系框架示意图

4.3. 《铁道概论》课程思政教学评价体系评价指标及观测点

基于上述理论、原则及构建方法,《铁道概论》课程思政教学评价体系最终形成包含4个一级指标、8个二级指标、20个观测点的评价体系,详见表1

Table 1.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evaluation form for the “Introduction to Railway” course

1. 《铁道概论》课程思政评价表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具体观测点

得分

价值引领

(20分)

建设理念

(10分)

思政元素与专业知识的有机融合度(5分)

铁路行业核心价值在教学目标中的体现程度(5分)

目标定位

(10分)

行业价值观内化达成度(5分)

铁路特色能力融合度(5分)

师课协同

(20分)

教师队伍

(10分)

课程思政教学队伍梯队建设情况(5分)

团队取得课程思政教学的具体成效状况(5分)

课程资源

(10分)

铁路特色思政案例库建设完整度(5分)

思政资源与章节知识点的匹配度(5分)

实施过程

(30分)

教师层面

(20分)

思政元素与专业知识的融合自然度(5分)

铁路专业术语的思政解读深度(5分)

信息化思政手段的创新性(5分)

根据课堂反应情况实时调整教学节奏的灵敏度(5分)

学生层面

(10分)

课堂互动中自主关联价值观的频次(5分)

课后反思作业的情感倾向值(5分)

实施效能

(30分)

教师发展

(15分)

思政教学能力的迭代提升情况(5分)

思政研究成果的转化率(5分)

组建或参与课程思政教学团队的情况(5分)

学生发展

(15分)

对国家“交通强国”战略和铁路行业认同状况(5分)

在教师启发下是否感知课程中思政元素(5分)

能辩证分析铁路发展中的伦理问题(5分)

4.4. 《铁道概论》课程思政教学评价体系改进措施

通过评价主体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结合《铁道概论》课程思政教学目标的达成度,不断循环改进评价体系各层级指标和观测点,提高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和真实性,对所构建的课程思政教学评价体系的优点、特点进行深刻总结,找出需要改进的地方加以改进,使《铁道概论》课程思政教学评价体系更具实效性和全面性,以期保持《铁道概论》课程思政教学质量不断提升。

5. 结语

本研究以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开设的专业基础课《铁道概论》课程为研究对象,在前期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与实践的基础上,以分析构建课程思政评价指标为切入点,从价值引领、师课协同、实施过程和实施效能四个维度构建了《铁道概论》课程思政教学评价体系,共包括4个一级指标,8个二级指标和20个具体观测点。通过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该评价体系能够为《铁道概论》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和建设提供有效的参考数据和改进方向,真正实现了以评促建、以评促改的目的。但是,《铁道概论》课程思政教学评价体系的建设处于起步阶段,缺乏专业的管理部门和管理制度指导,缺乏更为细致的评价指标,以及缺乏对评价指标的可信度和有效度的检验,这也是接下来课题组需要研究的任务。课题组通过多周期教学实践和成果固化,将会构建更加客观、科学且符合《铁道概论》课程特点的思政教学评价体系,也将完善思政教学评价实践活动,并做好结果统计分析。

基金项目

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23JG-05。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EB/OL].
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7056/202006/t20200603_462437.html, 2020-05-28.
[2] 徐国庆. 职业教育课程论(第二版) [M].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5.
[3] 刘彩钰. 本科《管理学》课程思政教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大庆: 东北石油大学, 2023.
[4] 孙亚伦. 高校课程思政教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D]: [硕士学位论文]. 大庆: 东北石油大学, 2023.
[5] 李志义. 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 中国高等教育, 2018(10): 42-45.
[6] 高德毅. 课程思政评价的核心维度[J]. 中国高等教育, 2021(6):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