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山茶文具店》的概况及其在中国的译介
小说《山茶文具店》是日本当代畅销作家小川糸的代表作之一,2016年由幻冬舍出版单行本,2018年由幻冬舍文库出版文库本,同年湖南文艺出版社引进出版中译本[1] [2]。
无论在日本还是中国,《山茶文具店》都大受读者欢迎。在日本,该小说获得2017年度“书店大奖”第4名,该奖是日本唯一由书店(包括线上书店)工作人员票选的书籍奖,被认为是“日本平民文学奖中最具影响力与市场价值”的一个图书奖项。由于《山茶文具店》的畅销,日本NHK电视台根据小说制作了八集电视连续剧《椿文具店镰仓代笔物语》,于2017年4月开始在周五晚10点的黄金时段播出,受到了观众的喜爱和好评。在中国,在文艺爱好者聚集的豆瓣网上,截至目前已有56,000多人对该书进行了评价,评分高达8.3分(满分10分,一般认为超过8分则为佳作),更是当选为引进出版当年2018年度豆瓣温暖治愈书单第6名,在同类作品中可谓兼具人气和口碑。
小说《山茶文具店》由夏、秋、冬、春四章构成,从代笔人雨宫鸠子的视角出发,讲述了形形色色的委托人找她代写书信的故事,同时,她在此过程中受到启发,最终为自己写下一封给外祖母(前任代笔人)的信,解开多年心结,恰似冬去春又来,暖意满人间。
目前国内仅有王蕴洁翻译的中译本,该译者从事日语翻译多年,翻译过多部脍炙人口的日语佳作,其中有不少治愈系作品,如东野圭吾的《解忧杂货店》、三浦紫苑的《哪啊哪啊神去村》等。从国内读者对《山茶文具店》的评价来看,王蕴洁的翻译顺畅优美且充满温情,充分再现了书信的仪式感与魅力,传达了小说温暖治愈的主题。
本文通过对照日语原文与中文译文,从异化与归化的角度去分析译者采取的翻译策略,并对翻译策略的使用效果(利弊得失)进行探讨。
2. 异化翻译策略与归化翻译策略
异化翻译(foreignizing translation)和归化翻译(domesticating translation)的概念是著名翻译学者劳伦斯·韦努蒂(Lawrence Venuti)于1995年在其著作《译者的隐形——翻译史论》(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A History of Translation)中提出来的[3]。其后在国际上引起巨大反响,国内外翻译学者纷纷围绕这一概念探讨其理论与实践问题。
异化翻译是指在翻译时以源语文化为归宿,迁就源语文化的语言特点,吸纳源语独特的表达方式,尽量保留源语文化中有别于目的语文化的语言形式、习惯和文化传统[3]。使用异化翻译策略的目的在于凸显两种语言文化的差异性,保存和反映异域文化特征和语言风格特色,为译文读者保留源语的异国情调。异化翻译能保留源语的文化元素、表达方式等,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感受到源语的独特魅力。因而读者能够接触到更多元的文化表达,拓宽视野,增进对源语文化的理解与尊重。同时,异化翻译能够丰富目的语的文化内涵,促进文化交流与融合。然而,对于不熟悉源语文化的读者而言,异化翻译可能会显得生硬、难懂,过度强调保留源语的异国情调和文化特色,可能会影响译文的流畅性和可读性。
归化翻译是指在翻译时以目的语文化为归宿,把源语本土化,采取目的语读者所习惯的表达方式来翻译原文的内容[3]。使用归化翻译策略的目的在于使目的语读者对源语文本的陌生度降到最低,让译文读起来更加流畅自然、地道生动。归化翻译使译文更加贴近目的语读者的语言习惯和文化背景,提供如同阅读本国作家所写文字一般流畅自然的阅读体验,增强了译文的可读性,因而译文能够更容易被目的语读者接受。归化翻译还可以减少因文化差异引起的不适、误解乃至冲突,使译文更和谐,更易于为目的语读者所理解、接受和欣赏,从而提高译文的欣赏性。但是,过度的归化会导致源语中的文化信息扭曲或丢失,使译文不能准确传达原文的文化内涵。同时,归化翻译可能削弱文化的独特性和多样性,不利于目的语文化的多元发展。
异化翻译和归化翻译是两种不同取向的翻译策略,但并非完全对立,而是各有特点、互为补充。在翻译实践中,译者需要根据翻译目的、具体语境、目的语读者的接受效果,以及源语与目的语文化趋同程度等情况灵活运用,必要时须有所取舍。
3. 异化归化在译本中的应用
3.1. 词汇层面
(1) 书信相关词汇
小说《山茶文具店》由多封书信相关的故事串联而成,因此书信相关词汇比较多,译者对于不同的词汇采取了不同的翻译策略。
例1 脇付も結語も、書かなくてよいとされている。
也不需要在收件人名字左下方写上“亲展”“御中”等表达敬意的文字,更不需要结尾语。
译者对“脇付”进行了注释性翻译,没有选用某一个中文词汇进行翻译,而是用了一句话解释其内涵。一方面由于中文中没有对应的译词,另一方面也出于向读者解释“脇付”含义的需要。这是一种归化翻译策略,将日本书信相关词汇以中文读者容易理解接受的本土化语言表达出来。
例2 白い巻紙に薄墨でしたためた後は、いつもとは逆に、字が表になるように向きを反対にして巻いていく。
用淡墨在白色卷纸上写完内文,再从和平时相反的方向将卷纸折起,让文字露在外侧。
例3 個人宛ての改まった手紙であれば、巻紙に毛筆で縦書きをするのが基本とされる。
如果是写给私人的正式书信,基本上都是用毛笔写在卷纸上,并采用直书方式书写……
上述两例中,译者对“巻紙”这一词汇进行了异化翻译,直接照搬原文的汉字。虽然中文有“卷纸”一词,但通常指的是生活中用的卫生纸,而此处是指一种日本的信纸。而对于不了解日本书信的普通读者来说,此种翻译容易引起误解和困惑。因此,笔者认为此处不宜译为“卷纸”,而可采用归化翻译策略,译为“信纸”或“卷折式信纸”。
(2) 特色文化词汇
小说《山茶文具店》的故事主要发生在日本镰仓,明线是讲述“我”做代笔工作中遇到的人和事,暗线是“我”的成长变化与心路历程。而“我”的工作和生活中都有很多日本文化元素的事物出现,译者根据不同语境的需要,分别采用了归化、异化以及异化归化相结合的翻译策略。
例4 封筒の中央に薄い墨で宛名を書いて乾かしたら、完成したお悔み状を入れ、先代とスシ子おばさんの仏壇の特等席に立てかけた。大事な手紙を汚さないためである。
用淡墨在信封中央写上收件人的地址和姓名,等墨干后,再把完成的吊唁信装进信封,然后直立放在有着上代和寿司子姨婆牌位的佛坛上的特等席——这是为了避免弄脏重要的书信。
此处译者对“仏壇”进行了归化翻译,若不解释其为放着牌位的“佛坛”,而只是译为“上代和寿司子姨婆的佛坛”,普通的中国读者容易想到的是安置佛像的坛座,而非日本人家中摆设的放置已逝亲人牌位的佛坛。
例5 横須賀線が開通する前までは、一の鳥居から段葛が始まっていたそうだ。
据说在横须贺线开通前,比一般道路稍高的参道——“段葛”的起点是在第一鸟居的位置。
此处译者对“鳥居”采用了异化翻译,直接照搬日语汉字,对“段葛”采用了异化和归化相结合的翻译策略,既保留了原文的日语汉字,又插入了解释性内容。这是由于“鸟居”相对来说较为中国读者所熟悉,而“段葛”则较为陌生。由此可见,同样是特色文化词汇,根据读者的知识背景和熟悉程度,有时需要采用不同的翻译策略。
例6 ふたりは今、先代が自分で用意した永代供養墓に、仲良く入っている。
如今,她们两姐妹一起埋葬在上代为自己准备的永久供养墓中,即使没有后代祭拜,庙方也会永久祭祀、管理。
例7 完璧なおかっぱ頭なので、こけしのように見える。
她剪了个妹妹头,看起来像是头大身细的木偶娃娃“木芥子”。
对于以上两例的“永代供養墓”和“こけし”也和“段葛”一样,译者采用了异化归化结合的翻译策略。因为不管是“永久供养墓”还是“木芥子”,都是中国读者不熟悉的事物,不加以解释的话,就不便于读者理解原文想传达的意旨。
例8 当時は、ガングロの全盛期だった。
当时正是年轻女生流行把皮肤晒得黝黑的“一〇九辣妹”全盛时期。
“ガングロ”来自“顔黒”,本意指晒黑的脸,在日本流行文化中特指一种皮肤黝黑、发色和妆容夸张的反叛传统审美标准的辣妹风格。因为这些辣妹喜欢在涩谷出没,故在国内一般称之为“涩谷辣妹”。“一〇九”是涩谷一家服饰百货公司的名字,不只是涩谷的地标,还是潮流服饰的集中地。而“一〇九辣妹”正是“涩谷辣妹”的一个分支,更强调色彩冲撞与繁复装饰。在这里,译者采用了归化翻译策略,既将“ガングロ”意译为“一〇九辣妹”,又在文中插入了简略的说明性文字,使读者能联系前文“我”穿着打扮的改变,想象到“我”高中时的叛逆情形——从一个朴素听话、练习书法的乖乖女,一下子变成了不良少女。
3.2. 句子层面
(1) 书信相关句子
小说《山茶文具店》中有许多书信相关的内容,中日书信的表达习惯有些不同,译者对此主要采取了归化翻译策略。
例9 また、死が「なお、重ねて」来るのを嫌うので、追伸もつけない。
同时,因为丧家都不喜欢死亡再度降临,所以也不能写以“此外”“又及”等词开头的附言。
此例译者采用了归化翻译策略,对原文的“追伸もつけない”进行了文内注释。即使用增译技巧,添加解释,说明附言的特点,与前文的忌讳形成呼应,便于读者理解。如只是按照原文字面直译为“不能写附言”,则会由于缺少对书信元素的注解而引起读者的困惑,影响阅读体验和文化理解。
例10 略儀ながら書中をもちまして、取り急ぎのお悔みとさせていただきます。
书此致哀,幸恕不周。
此句是非常典型的译者对书信语言采用归化翻译的案例。日语的书信句子需要通过敬语来表达郑重谦敬,往往会写得比较长,而中文则倾向于运用精简的语词表达同样的心情。因而翻译此类定式表达时,译者没有拘泥于原文的遣词造句,而是灵活选择中文语境中这一情形下惯用的语句转换表达,使译文形不似而神似,读来利落干脆而不失文采。
(2) 长定语句
多用长定语句是日语文章的共同特征,小说《山茶文具店》也不例外。译者对此主要采用归化翻译策略,调整句式以符合中文的表达习惯,但也有采用异化翻译策略的个别情况。
例11 中にはお菓子作りが得意で自ら作った手づくりの品を持参する人もいるかもしれない。
也许有人很擅长自己做,会带亲手制作的糕点……
例12 自分でお菓子を作って持って行かなくても、きちんと、お菓子屋さんで一生懸命選んで買ったお菓子にだって、気持ちは込められるんだ。
即使无法带自己亲手制作的糕点,只要在店里认真挑选,同样充满了真心诚意。
上面两例译者都采用了归化翻译策略,没有将原文中修饰“人”和“お菓子”的长定语译为修饰语,而是转换句式,将“有……的人”转换为“有人……”,“……的糕点”转换为动词谓语句。这是上代对“我”解释代笔工作意义时所打的比方,将信件比喻成糕点,自己做固然很有诚意,但因为不擅长而认真去拜托别人做也一样饱含真心。通过归化翻译,译文不仅结构清晰、意思明了,而且流畅自然,能让读者很好地理解上代想传达给“我”的理念——代笔人能够帮助别人传递心声、增益幸福,是一份有意义有价值的工作。
例13 けれど、もう一度新しい伴侶と共に人生を悔いることなく自分らしく生きていきたいと願う妻の意志に摇らぎはなく、……
但是,前妻希望能与新的伴侣共度未来的人生,无悔活出自我的意志也相当坚定。
例14 ですので、これはふたりがより幸せな人生を送るための、勇気ある決断だと思っていただけますと幸いです。
因此,如蒙各位认为我们为了追求幸福的人生,做出富有勇气的决定,我们将深感万幸。
上述两例中译者采用了不同的翻译策略,例13为异化翻译,例14则为归化翻译。
例13的译文保留了原文的长定语结构,只是对修饰语的顺序做了略微的调整,将最后的“妻の”放到了最前面。此处如采用归化翻译,则变成“前妻意志坚定地希望……”这样的主谓结构,看似更符合中文习惯,但实则不妥。此句在文中是从通知大家自己离婚一事的男性的视角出发所写的,信中主语几乎都是“我们”,讲述结婚的幸福、变故的产生、决定的过程等,此处突然变为“前妻”则显得突兀;且于他而言,不宜主观断言前妻的内心活动,采用客观的描述更为适合。因而,此处译者采用异化翻译是有必要的。
例14对句式进行了转换,将“这是……的决定”转换成了以“我们”为主语的主谓宾结构的从句,这是一种顺应中文表达习惯的归化翻译策略。这使译文更加亲切自然,拉近信件“读者”与寄信人的心理距离,也就实现了寄这封“离婚声明”信的初衷——对亲朋好友的温暖守护表达感谢并希望大家理解支持两人今后迈向不同的人生。
(3) 含状语从句的句子
小说《山茶文具店》中出现了多处含状语从句的句子,主要有目的状语、程度状语及方式状语等。译者对此主要采用归化翻译策略,调整语序,将在原文中位于谓语句节前面的状语从句放到后面,以符合中文表达的逻辑和习惯。
例15 白い巻紙に薄墨でしたためた後は、いつもとは逆に、字が表になるように向きを反対にして巻いていく。
用淡墨在白色卷纸上写完内文,再从和平时相反的方向将卷纸折起,让文字露在外侧。
例16 時には、親しい友人らに頼んで間に入ってもらい、幸福な結末が訪れるよう、最善の道を模索したつもりです。
也曾请亲密的友人提供协助,努力寻求最完善的方式,希望走向圆满的结局。
上述两例是包含目的状语从句的句子,划线部分是目的,其后是为了实现目的所采取的行动。中文句子通常按时间先后的逻辑描述事物的发生,先采取行动,而后才能实现目的。而日语的谓语总是殿后,即行动在后,目的在前。因此,需要采用归化翻译策略,调换行动和目的的顺序,使译文贴合中文表达逻辑,让读者阅读得更为顺畅。
例17 印刷所から上がってきた紙は、頬ずりしたくなるほどに美しく刷られていた。
从印刷厂送回来的成品非常精美,让人忍不住想要用脸颊磨蹭……
这是含程度状语从句的案例,划线部分是程度,其后是被修饰的谓语句节。译者采用了归化翻译策略,先翻译后面的谓语句节,再翻译程度状语从句,这和中文先核心主干、后补充说明的表达逻辑相一致。同时,原文使用了无主被动句,直译则为“……纸被印刷得很精美”,不符合中文的表达习惯。译者使用意译的翻译方法,将其转换为“……成品非常精美”,也是一种归化翻译策略。
例18 生まれたばかりの夜という生き物に餌をあげるみたいに、浜辺では子どもたちが花火に火をつけ遊んでいる。
小孩子在海边放烟火嬉戏,就像在喂食“刚出生的夜晚”这种动物。
这是含方式状语从句的案例,划线部分是方式,其后是被修饰的谓语句节。和例17一样,为了符合中文先核心主干、后补充说明的表达逻辑,译者先翻译了后面的谓语句节,后翻译方式状语从句,采用的也是归化翻译策略。
4. 结语
本文从异化归化的视角出发,主要就词汇和句子两个层面,考察了《山茶文具店》中译本的翻译策略。总体来看,译者采用了归化为主的翻译策略,这一策略倾向在句子层面尤为突出。而词汇层面,译者采用异化归化相结合的翻译策略的现象也不少见。笔者认为,译者在处理词汇和句子时的翻译策略差异,原因可能在于以下两点。一方面,句子的内容和逻辑相对较为宏观,对读者的阅读体验影响较为明显,如日语常用的长定语句,以及状语前置的语言习惯等,如不进行归化调整,会较大地影响中文的流畅度,进而影响读者的接受度。而《山茶文具店》本身是面向一般大众的通俗读物,顺应读者的接受习惯则十分重要,因此句子层面宜采用归化翻译策略。另一方面,词汇翻译较为微观,对整体的阅读体验影响较小,且一些专门性的、含有特色文化的词汇,中文中原本没有对应的说法,此时异化翻译就成了一种必然,而为了便于读者理解这些外来的新事物,译者选择结合归化翻译也在情理之中了。总而言之,《山茶文具店》的中译本受到了广大读者的喜爱,是一个比较成功的翻译案例。本文通过对其翻译策略的深入考察,探讨了译者异化归化策略的使用效果及原因,希望能为今后同类小说的翻译实践提供参考。
基金项目
湖南科技学院科学研究项目“小川糸的治愈系小说《山茶文具店》在中国的翻译与传播”(项目编号23XKYZC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