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学院青年新教师的立德树人能力提升思考
Reflections on Enhancing the Ability of Moral Cultivation and Talent Development among Young Teachers in Independent Colleges
DOI: 10.12677/ae.2025.1591632, PDF, HTML, XML,   
作者: 张 震:湖北工程学院新技术学院人工智能系,湖北 孝感;唐意贤:湖北工程学院新技术学院城市设计系,湖北 孝感
关键词: 独立学院青年新教师立德树人思考Independent Colleges Young Teachers Moral Cultivation and Talent Development Reflections
摘要: “立德树人”是高等教育进入新时期后的一个基本特征。本文立足独立学院青年新教师步入校园职场这一特殊场景,结合当前高校教师立德树人师德师风建设这一重要背景,从时代交汇机遇、理解立德树人理念、践行立德树人路径三个方面进行了综合阐述。青年新教师应恪守职业道德,为高等教育更加美好的明天注入新鲜力量。
Abstract: “Moral cultivation and talent development” represents a fundamental characteristic of higher education in the new era. This paper, grounded in the unique scenario of young and new teachers entering the campus workplace in independent colleges and against the backdrop of the current emphasis on constructing professional ethics and conduct for university teachers in terms of moral cultivation and talent development, provides a comprehensive exposition from three perspectives: opportunities at the confluence of eras, understanding the concept of moral cultivation and talent development, and implementing the path to moral cultivation and talent development. Young and new teachers should adhere to professional ethics and inject fresh vitality into the brighter future of higher education.
文章引用:张震, 唐意贤. 独立学院青年新教师的立德树人能力提升思考[J]. 教育进展, 2025, 15(9): 6-10. https://doi.org/10.12677/ae.2025.1591632

1. 引言

“立德树人”是高等教育进入新时期后的一个基本特征。时至今日,新时期“立德树人”主体框架清晰可见,它具有成熟的价值根基、有力的制度规章、清晰的方向标准。对当下进入独立学院的青年新教师而言,他们面对的是一个治理初见成效的现代化教育新体系。有实证分析充分调研了436名独立学院教师在心理契约、工作满意度、职业怠倦三个方面的表现,显示青年新教师较之其他阶段教师具有更令人期待的职业指标表现,并指出树立正确的教师角色是构建合理心理契约的举措方针[1]。乘时代机遇之幸,青年新教师崭新的事业发展时点与新时期“好老师、大先生”的价值主张、多项师德师风规范性文件、立德树人的工作重心在历史发展的当下交汇,为我国教育事业的未来发展注入新鲜活力。

2. 青年新教师与新时期立德树人理念下的时代机遇

青年新教师事业发展与新时期“好老师、大先生”价值主张的历史交汇。2014年至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在北师大和清华大学提出了“四有好老师”和“三为大先生”[2]。青年新教师要对标“四有”要求做好老师:1) 做有理想信念的好老师。人当有人之为人的使命,尽人之为人的人生义务。人将抽象的理想落地为具象的现实,从而不断推动美好现实的实现;2) 做有道德情操的好老师。人要活泼有趣方显生命魅力。美的生命魅力是一个人柔顺的道德情操。人因自我约束而彰显道德水准,人因拿捏得当彰显情操魅力;3) 做有扎实学识的好老师。学为人师,身正为范。教师是社会分工中专门面向知识的职业。持敬业之心,履实职业之责,做好学问的梳理人;4) 做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仁爱心是一种理解心、包容心。秉持仁爱心,赋予了教师有教无类、广博兼爱的崇高情怀。青年新教师持仁爱之心,领略爱人必先自爱的爱人逻辑,做有爱会爱的施爱人。青年新教师要感受“三为大先生”人生导向:1) 感受为学示范的导向。观察大师如何治学是每个青年新教师的必修课。学前辈之所长,补己之所短。通过直观感受大师的治学风貌,确立自身的治学要点,不断弥补治学缺失;2) 感受为事示范的导向。通过感受大师做事风度明确做事拿捏深度。见识大师做事的条理性、变通性、巧妙性,学会适度把握做事松紧,不断提高做事的艺术魅力;3) 感受为人示范的导向。怎样做好一个完备的人是每个生命个体必须面对的人生课题。人的成长过程就是一个人不断完善自己的过程。通过感受大师的为人魅力,树立人向何处发展的参考标杆。回答好人生去往何处,不断增进为人内涵。

青年新教师事业发展与新时期师德师风建设规章的历史交汇。当下教育氛围正在向完备的法制化、规范化迈进,已经形成了清晰的法制框架。《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从三个大类六个方面在爱国爱岗、育人治学、做人做事上给出了行为规范。《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中明确给出了十个方面的为事准则,其中公平诚信、廉洁自律更是围绕当前时代发展中的负面典型产物提出的针对准则。《关于全面落实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的意见》则是在研究生教育舆论事件频发的背景下,规范研究生导师向四有好老师发展的引导性文件。而《关于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则是着重对当下教育伦理中涉及的法律未确定、社会声音有争议的若干问题划出了“红七条”,使得价值模糊问题有了清晰的书面声明。《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进一步从体制机制着手设立专门的教师工作部,从职能管理角度确立了师德师风建设的专门部门。一系列行政法规的出台,不断地为教育领域的缺失垮塌之处添砖补玉。青年新教师应借教育事业发展“补钙”机遇期,在更加现代化、规范化、法制化的教育事业中创造人生成就。

青年新教师事业发展与新时期“立德树人”教育工作重点的历史交汇。《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的出台,标志着“立德树人”正式成为教育工作的首要标准[3]。青年新教师面对的是一个更加强调道德考察、树人考察的职场新环境,面对的是一个更加强调为人育人的教育新氛围,面对的是一个更加回归教育本真的事业新阶段。

3. 青年新教师与新时期立德树人理念的贯通

青年新教师应主动践行新时期师德内涵。围绕独立学院教学环节,师生评价陷入双向不满困境[4]。打破负面循环,关键在师德引领。新时期师德内涵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政治品德、公民品德、职业道德[2]。1) 青年新教师应牢牢把握政治品德。青年新教师是社会主义祖国的教师,培养社会主义祖国的建设者。青年新教师受祖国所托,育祖国的未来脊梁。青年新教师面对的是价值多元的大学生文化,接触的是学术自由的前沿理论,容易在多元自由的文化氛围中迷失价值定位。青年新教师要树立坚定的政治信念,立稳于多元自由的文化氛围当中,高举为社会主义祖国服务的旗帜,确立人生的立足点与归宿点;2) 青年新教师应恪守较高的公民品德。虽然教师已成为一门专门的职业,师生关系也从传统权威型转向,但是教师作为社会标杆的存在孕育在每个公民的潜在意识当中。从社会期盼的角度上讲,教师角色肩负着人之栋梁、社会之黎明、祖国之复兴的殷切念想,是维系社会希望之所在。教师负面形象案例往往给社会带来“天下不太平”、“价值沦丧”的价值绝望。因此,青年新教师要恪守较高的公民道德,为社会希望的保持贡献一份光亮;3) 青年新教师应充分履行职业道德。教师作为一种职业存在,必须参与教书育人的工作。认真教学、用心育人。青年新教师在专业发展上要有治学信念,引导学生“亲师信道”,树立学问理想。青年新教师要做每个学生的园丁,因材施教,理解每个学生的情感。

青年新教师要积极理解新时期师德队伍建设内涵。围绕独立学院师生比不协调,教师在科研、教学、学工方面忙于多级多头应付,导致师生关系陷入日渐淡薄的困境[4]。打破衰退进程,关键在革新职业观念。青年新教师要积极争做高素质教师、充当好“三个角色”、配合师德建设“四个方面”的工作,理解师德师风建设作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第一标准的意义。1) 青年新教师要积极争做高素质专业教师。当前我国致力于建设一批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新时期教师队伍。青年新教师要主动建立较高道德水准意识,在专业领域刻苦作为。青年新教师要经得住基层锻炼,在一线收获经验和体会,为未来人生发展提供充分素材。青年新教师要长苞活力,做前沿知识的活跃参与者、年轻学生交流的共情者;2) 青年新教师要充当好“三个角色”:党和国家发展的支持者、先进知识的传播者、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青年新教师要研究关系国家发展的“真问题”,做国家智库的贡献者,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提供理论支持。青年新教师要传播先进文化知识,既做前沿知识的搬运工,又做积极舆论的发声人。青年新教师要用心引导学生健康成长,理解学生冲突情感,耐心疏导学生困惑;3) 青年新教师要配合师德建设“四个方面”的工作。新时期教育部提出了一系列加强师德建设的举措,涵盖四个方面的内容:教师队伍思想政治、教师职业道德、师德师风全过程建设、全社会尊师重教。作为青年新教师,除了明确自身的政治站位、履行职业道德、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外,还要关注自身师德师风在职业发展全周期中的贯穿体现,做表里如一、终身守德的高素养人才;4) 青年新教师要充分理解师德师风建设作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第一标准的意义[5]。师德师风建设作为评价第一标准,是解决当前教育发展问题的根本要求,是教师自身内涵发展的内在要求,是推动教师队伍建设的必然要求。青年新教师要明确师德师风建设的意义所在,将自身素养建设放置在教育事业发展的潮流中、教师内在提升的评价导向中、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建设中。

青年新教师要积极响应师德建设的相关要求。围绕独立学院学风监控,管理工作浮于表面,陷入疲态无效困境[4]。打破无力困境,关键在增强响应能力。新时期师德建设要求体现在“四个统一”、“三个道德”、“两个转化”当中。1) 青年新教师要遵循“四个统一”以提升个人职业素养:教书育人统一,言传身教统一,问道社会统一,自由规范统一。青年新教师做既教书又育人的好老师,做既有观点又躬身亲为的好老师,做既坚守学问又回馈社会的好老师,做既有自由思想又守则规范的好老师。2) 青年新教师要坚持“三个道德”: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青年新教师要始终树立道德基准,在此基础上构建做人、治学、教学的上层建筑。3) 青年新教师要积极面对高等教育建设的“法制化”、“规范化”。依法治校是高校治理过程的手段遵循。道德说教法制化、规范化也是新时期高等教育从建设理论向规范政策方向发展的落地举措。青年新教师应当依照依法治校原则,积极阅读、了解、学习师德师风规范化文件,形成系统的师德师风观念。

青年新教师既要做有德之人又要做树“有德”之人。围绕独立学院学生自律性差、自信心弱、个性自由、热衷才艺的特点,学生积极性陷入调控困境[4]。打破“一放即乱、一管即僵”,关键在培养有德之人。1) 青年新教师要统筹好职业道德和专业道德的关系。青年新教师要做有职业道德的好老师。教师是先进知识的承载者。知识习得的过程规律遵循厚德载物的基本原理。教师要能获得广博的先进知识,就必须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水平。做既教书又育人的好老师。做有德之人是教师角色的必须要求。教师角色对学生群体而言具有示范性,蕴含着“其身正,不令而行”的内在逻辑。青年新教师要做专业道德的好老师。教师要立足专业,保持对专业领域的进取心和对前沿先进知识的追随热情。职业道德是获取知识、行为示范的前置基础,专业道德则是教师做大学问的根本动力。职业道德与专业道德互为促进,共同构成新时期师德内涵。2) 青年新教师要树立个性培养和全面发展共生之人。首先,我国教育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学生培养过程要向国家培育目标看齐。其次,教育事业自古以来的培养共识是全面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符合教育事业的长期发展经验。另外,保持学生个人内心的探索,驱动学生自发地叩问世界规律,才是学生培育成人的最终体现。最后,全面发展有助于学生发现自己的优秀个性,个性的发展有助于反哺学生全面发展的诉求。3) 青年新教师要厘清立德树人价值、目标、实践三阶段。青年新教师要明确立德树人的价值根基,要立“树人”之德,将培育人、引导人作为职业道德的基本准则。青年新教师要明确立德树人的目标所在,要培养德育智育全面发展的人。青年新教师要明确立德树人的实践期望,要培育“有德”之人。

4. 青年新教师践行新时期立德树人理念的实施路径

青年新教师应紧扣课程思政践行立德树人。1) 将课程思政作为立德树人的方法论。课程思政是铸魂育人的关键环节。将思政融入专业教育,在扎实肥沃的专业土壤上培育“能担当,有操守”的栋梁之材;2) 遵循“学习进阶”科学理念实施课程思政。美国科学教育研究者提出“学习进阶”理念,强调逐步积累、日趋成熟的认知过程[6]。课程思政应贯彻“学习进阶”本质[7]。通过贯彻“学习进阶”理论,将爱国报国宏大目标转化为自立自强基本品质,将漫灌式道德说教转化为进阶式品质养成,为课程思政实施过程提供科学理念支撑;3) 引入ADDIE模型构建课程思政教学实践。该模型将教学过程划分为分析、设计、开发、实施、评价五个环节,可应用于课程思政教学设计[8]。通过分析思政元素、设计融入时宜,开发课堂活动、实施讲授过程、评价思政效果,形成结构化的教学实施流程,为德育落地提供科学手段保障。

青年新教师应围绕“三德”举措弘扬立德树人。面对高校教师师德建设的现实困境,以“以德育德、以规立德、立文化德”的三位一体协同模式作为有效举措被提出[3]。作为青年新教师,应当从三个方面积极作为配合:1) 青年新教师要恪守政治道德、公民道德、职业道德,做有德之人。通过自身道德言传身教,做道德的坚守者、引导者、感化者。2) 青年新教师要严格尊崇依法治校的理念,将师德建设意见作为行动规范指南,做法律法规的拥护者、执行者、信仰者。3) 青年新教师要积极参与道德文化建设,做道德文化舆论的发声者、坚守者、倡导者。

本文立足独立学院青年新教师步入校园职场这一特殊场景,结合当前高校教师立德树人师德师风建设这一重要背景,从时代交汇机遇、理解立德树人理念、如何争做好老师三个方面进行了综合阐述。文章首先梳理了青年新教师面对的初见成效的师德师风建设新局面,然后分析了各项师德师风建设举措与青年新教师自身参与的关系,最后针对践行立德树人理念的实施路径给出了行动建议。青年新教师是校园筑梦主力军、社会期盼寄托者、祖国繁盛托举人。每一位青年新教师应恪守职业道德,为高等教育更加美好的明天注入新鲜力量。

参考文献

[1] 刘蓓. 独立学院教师心理契约、工作满意度与职业倦怠的实证分析——以共青“科教城”五所独立学院为例[J]. 高教学刊, 2020(28): 11-14+18.
[2] 王新清. 从“好老师”到“大先生”: 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基本路径[J]. 中国高教研究, 2021(9): 31-37.
[3] 陈亮, 杨娟. 新时代高校教师立德树人的逻辑框架与推进策略[J]. 高校教育管理, 2021, 15(4): 13-25+53.
[4] 杨越. 我国高等教育中独立学院学风建设研究——以杭州Q学院为例[D]: [硕士学位论文]. 上海: 复旦大学, 2012.
[5] 王继红, 匡淑平. 新时代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现实挑战与优化策略[J]. 思想理论教育, 2020(5): 92-95.
[6] 张颖之. 理科课程设计新理念: “学习进阶”的本质、要素与理论溯源[J]. 课程·教材·教法, 2016(6): 115-120.
[7] 周智鑫. 人工智能课程思政的内涵、设计与实践[J]. 计算机教育, 2025(4): 171-176.
[8] 王凯欣, 张新朝, 石丽娟. 基于ADDIE模型的人工智能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与实践[J]. 计算机教育, 2024(12): 99-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