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对当代大学生影响研究
Research on the Influence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on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DOI: 10.12677/ap.2025.158482, PDF, HTML, XML,    科研立项经费支持
作者: 巩羽霏, 高子涵, 杨婧懿, 朱育颉, 吴睿杰:浙江万里学院物流与电子商务学院,浙江 宁波
关键词: AI大学生教育成长轨迹AI College Students Education Growth Trajectory
摘要: 人工智能(AI)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对高校学生的学业及生活方式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样本量N = 912),分析了AI对大学生在学习、生活和就业方面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在促进大学生学习效率和丰富大学生的知识获取方式等方面,AI确实存在明显的优势;但是同时又会对大学生心理健康产生影响。本研究从学生的自身、高校指导和社会扶助三个层面出发,提出改进措施和办法。
Abstract: The ongoing advancements i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 have significantly impacted the academic performance and lifestyle of college students. This study employed a questionnaire survey (sample size N = 912) to analyze the effects of AI on college students’ learning, daily life, and career prospects. The findings indicate that AI offers clear advantages in enhancing learning efficiency, improves time management skills, and diversifies knowledge acquisition methods for college students. However, it also has potential impacts on the mental health of college students. The study proposes improvement measures from three perspectives: student self-awareness, university guidance, and social support.
文章引用:巩羽霏, 高子涵, 杨婧懿, 朱育颉, 吴睿杰 (2025). 人工智能对当代大学生影响研究. 心理学进展, 15(8), 342-349. https://doi.org/10.12677/ap.2025.158482

1. 引言

在各国竞相布局人工智能(AI)战略的背景下,我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已进入关键实施阶段。大学生作为我国当代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特殊而具有影响力的群体,他们始终站在时代前沿,引领社会风气,是AI技术的重要体验者、影响者和推动者。AI在当代大学生的成长过程中产生无法忽视的影响,并成为高校人才培养中不能回避的复杂现实。了解AI的使用又会如何影响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心理?进而提出有效的教育引导策略,是高校当前的亟需解决的重要课题。

2. 研究现状

2.1. AI对于大学生学习的影响

关于AI对于大学生的影响现状的研究,学者们主要从教育融合、职业发展、心理与社会适应等几个方向来研究。李艳等(2024)认为大部分大学生对于AI的使用熟悉,且在四大典型场景(课程学习、科研活动、日常生活以及升学求职)使用频率最高。周海月,王阳(2025)认为AI已经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这在大学生群体中体现得尤为明显,在生活消费场景中,电商平台依托AI算法构建的个性化推荐系统,精准捕捉学生消费偏好。龚红燕(2025)指出,AI对大学生有多方面帮助:能通过职业测评、个性化规划及职业信息整合助其精准定位生涯;可制定学习计划、建智能辅导与虚拟仿真平台强化专业学习与实践;还能提供心理疏导、智能求职服务(如模拟面试、简历优化)提升综合能力。

2.2. 关于AI对于大学生心理和教育的影响

心理素质教育使大学生具备自我认知、情感调节、人际交流、问题解决以及抗挫能力,实现恰当生活态度和价值取向。杜玮(2025)认为在人工智能技术迅猛发展的背景下,心理健康服务正迎来新的变革与机遇,聚焦了AI技术在心理健康服务的应用。介绍了西安文理学院与西安思源学院引入PEM-AI心理健康管理系统,实现学生心理健康的动态监测与精准干预等案例。AI时代,技术的革新给包括教育在内的社会各行各业不断带来深刻的影响。李卫红(2018)从AI的历史与发展、AI对实体学校与教育的冲击、AI时代大学生学习模式的变革三个方面,探讨了AI时代的到来对教育领域的重大影响与深刻变革,认为大学生需要适应AI的存在,且利用AI助力自身发展。金云波,龚盼盼,包莹莹,王梦娟(2024)认为一方面,使用ChatGPT有助于大学生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提升其学习效率、学习兴趣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为大学生提供及时的学习反馈和指导。另一方面,不恰当地使用ChatGPT也会导致大学生过度依赖技术,元认知能力退化、威胁隐私与数据安全以及催生学术造假等问题。周玲,王烽(2023)认为AI为实现学生全面发展、推行因材施教的个性化教学,以及重塑充满活力的课堂教学创造了更多的需求和可能。在未来,AI将助力教育发展,丰富学习资源,优化教学模式,建立数据库让学生更加了解自己,提高学习的效率。

3. 研究方法

3.1. 问卷调查实施过程

为了解大学生人工智能(AI)的现状,本研究主要从大学生对人工智能的认知,大学生对人工智能的运用情况和人工智能对大学生的影响等方面进行调研。在问卷调查方面,为全面分析AI技术对大学生群体的多维度影响,调查问卷包含4大模块(基础信息、AI认知、学习应用、生活影响)的内容,通过线上的问卷星以及线下的纸质问卷进行发放,保证覆盖面广、有代表性且按时回收;其次也包含不同性别,不同年级和不同专业的调查对象,确保数据采集的准确性。样本专业分布如图1所示。

Figure 1. Sample professional distribution bar chart

1. 样本专业分布条形图

3.2. 访谈实施过程

访谈部分采取代表性访谈法,共访谈了三个大学生,其调研的对象是具有代表性的在校大学生,覆盖文、理、工等多个专业领域,旨在得出较为客观和全面的研究结果。结合访谈目的制订了访谈大纲,主要是询问了大学生对于人工智能的认知程度、使用频率、带来的影响、带来的改变等等。访谈运用线上及线下的方式开展,同时契合了受访者时间和环境的要求,提高了访谈的质量和效率。从访谈文本出发采用内容分析法,按照一定的主题体系对访谈的内容做系统归纳,通过具体的案例展现出受访者的实际感受,以此补充和完善问卷的结论,在此基础上能够更进一步地理解AI对学生所产生的影响。

以上的方法综上所述,可从多角度、全方位地探究AI对大学生成长的影响,为高校育人提供参考依据与具有针对性的策略建议。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4.1. 人工智能对大学生学习行为的影响

图2数据可知,大学生对AI的接受度与使用频率整体较高。不同专业学生均普遍使用AI工具,其中文科学生在每日、每周及每月的AI使用频次上显著高于其他专业群体,文科学生在学习中使用AI工具的频率最高,每天使用的比例为26.98%,每周使用的比例为31.75%。这可能与文科课程的学习需求和AI工具的辅助功能有关。这一数据表明,专业属性对大学生采纳AI技术的行为存在一定影响。不同专业使用AI频率如图2所示。

Figure 2. Different majors use the frequency crossover analysis chart of AI

2. 不同专业使用AI频率交叉分析图

Figure 3. AI learning usage by different majors

3. 不同专业使用AI学习情况

其中28.51%的学生每周使用AI工具进行学习,成为使用频率最高的选项。这表明AI工具在学习中的应用逐渐普及,尤其是在每周的学习安排中。在使用AI工具辅助学习的受访者中,选择“查找资料”的比例最高,达到26.40%。这表明受访者普遍将AI工具视为获取信息和资料的重要手段,反映出AI在学习过程中的实用性。在使用AI工具辅助学习的用户中,不同专业的大部分学生使用AI进行写作帮助,这表明用户在学习过程中,写作支持是AI工具的重要应用场景。大学生对AI工具的使用普遍持积极态度,尤其是在学习方面,AI的应用已成为一种趋势。调查中,查找资料和写作帮助被广泛认同为AI工具的主要用途,反映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信息获取和写作支持的强烈需求。在所有专业方向中,文科专业用户对写作帮助和查找资料的使用比例最高,分别达到57.14%和51.19%。这表明文科专业的用户在语言处理和翻译方面对AI工具的需求较大,可能与其学习和研究内容的特性有关。

访谈结果同样表明,有位汉语言的大三学生经常运用AI在网上进行搜寻资料以及利用AI进行写作,可提供思路,节约写作时间。不同专业使用AI学习情况如图3所示。

4.2. 人工智能对大学生生活方式的影响

图3所示,在日常生活中大多数人都用过智能家居服务系统,采用健康管理的占到了40.13%,是应用最多的;据了解30.81%的学生认为智能设备可以方便生活。比如有的工商管理专业的同学就利用物联网系统将家里的所有家居设备都连接起来,以后回到家后就可以在手机上选择自己想用的电器,并通过语音指令打开或关闭相应的家电,从侧面提高了自己生活空间的利用率和舒适度。大二年级的工商管理专业的女生就分享了自己使用智能家居感受,她利用智能音箱实现了对家中所有灯光、空调、洗衣机等电器的操控,这一生活方式让她非常满意。智能设备使用场景如图4所示。

Figure 4. Scenarios bar chart of intelligent device usage

4. 智能设备使用场景柱状图

4.3. 人工智能发展对职业规划的影响

Figure 5. Bar chart of opportunities brought by the development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5. 人工智能的发展带来的机遇条形图

随着人工智能(AI)的发展,其对学生就业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同时也会提供更多的机遇。根据图4数据调查,目前有50.22%的大学生认为人工智能可以创造新的职业领域,50.55%的大学生认为人工智能的发展可以提高自己的就业竞争力,另外有40.75%的大学生认为人工智能可以帮助他们获得更多的实习机会。由此可得出,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会在大学生未来就业发展方面带来更多的机遇,学校应该加强AI人才的培养,供企业选择,为学校的发展提供动力。人工智能的发展带来的机遇如图5所示。

4.4. 人工智能对大学生心理与社交的影响

人工智能(AI)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社交方面提供帮助。根据图5,51.54%的学生认可使用AI辅助做心理问题可以缓解压力;18.2%的学生认为人工智能在心理与社交方面没有明显影响,利用平台上的AI软件认识新朋友;但同时也有43.42%的学生担心,AI会降低自己与人交流、建立人际交往的概率,从而会导致大学生感到孤独。比如一名大三心理学专业的学生利用AI平台的虚拟心理咨询的方式,帮助自己实现对学习上的压力所带来的焦虑情绪的一种释放。因此,尽管AI赋予人们更多的可能性和可选性,但仍应当关注其对心理与社交造成的影响,告诫人们不要只停留于虚拟的屏幕之下。AI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潜在影响如图6所示。

Figure 6. Pie chart of the potential impact of AI on college students’ mental health

6. AI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潜在影响饼状图

5. 结论与建议

5.1. AI技术对大学生成长轨迹的多方面影响

1) 学习方面:借助AI技术平台,大学生能从中得到许多智能辅导软件和在线课程推荐工具,提高自主学习效率,真正发挥出大学生主观能动性;但是过于依赖AI的辅导功能和学习方法,同样会影响他们独立思考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2) 生活方面:AI技术诸如智能校园管理平台或生活服务助手,给大学生带来了方便快捷,但也可能带来隐私安全以及信息安全问题。

3) 就业方面:AI技术出现为大学生创造了许多新工作机会,如:AI工程师和数据分析员等等,却也有许多传统型工作被破坏掉了。大学里面的学生需要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以及知识跨度性才能够跟上就业市场的需求。

4) 心理健康方面:AI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可能给大学生带来心理压力,如对技术的焦虑、对未来的不确定性等。部分学生可能因过度使用AI技术而出现社交隔离等问题。

5.2. 研究建议

5.2.1. 学生层面

1) 提升AI技术理解与应用能力

(1) 参加课程与讲座:鼓励学生参加有关人工智能的相关课程以及相关领域的讲座,“AI基础与进阶”系列,每学期适当安排一些相关课程,并且所上的内容包括:AI的基本概念、python编程、机器学习基础知识、深度学习等方面的知识;每月开展一次有关AI技术方面的讲座,并邀请相关行业的权威人士或者学者来进行相关方面的成果发布或者是应用实例介绍。

(2) 参与自主学习与项目实践: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引导他们利用AI工具进行自主学习,并培养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施“AI引导式学习项目”,每个项目持续一学期,学生需围绕特定主题(如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进行自主学习,并提交项目报告。设立“AI学习小组”,每组5~8人,定期举行小组会议,讨论学习难点和解决方案。

2) 增强心理调适能力

(1)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让学生能正确认识和应对人工智能给自身带来的心理方面的压力,学习适应与懂得运用“AI时代的心理调适”系列课程(两课/学期),学习人工智能技术给人带来什么样的心理压力,掌握一些压力管理和情绪调节技巧。

(2) 鼓励心理咨询:学校的“AI心理咨询角”可以对学生采用“AI心理咨询角”的方式开展个性化的心理服务,缓解学生因AI技术使用引起的心理压力。

5.2.2. 高校层面

1) 把人工智能技术引进到教育教学中来

(1) 建立“智能辅助教学平台”:汇聚在线资源,按学生具体情况个性化推送路径、答疑解惑,切实发挥提高教学效果,改善学生学习体验的功能作用。

(2) 创建虚拟实验室:以部分专业的相关课程开设“AI编程实验室”、“机器学习实验平台”等,让学生可以参与到虚拟实验室的实验操作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2) 建立AI 实践平台

(1) 建立“AI创新实践中心”:提供AI开发设备、软件资源、教学平台及专业指导老师,给学生更多的实践机会;每年举办一次“AI创新大赛”,并鼓励同学参加比赛,将参赛的经验应用到实际工作中。

(2) 搭建实习实训基地:和知名企事业单位共建“AI实习实训基地”,给学生创造实习和就业机会,实现校企产教融合。

5.2.3. 社会层面

1) 加强AI监管

(1) 确立监管条例与平台:政府出台相关政策,明确AI技术的使用范围、安全标准、数据保护等要求。建立“AI技术监管平台”,实时监测AI技术的应用情况,对违规行为进行及时处理。

(2) 加强公众监督:要让大众重视并开始对AI技术加强监督,在全社会形成报信、揭发、检举不良情况的良好风气。

2) 推动AI技术普及

(1) 普及计划与示范项目:可落实AI技术普及计划,投入专项资金用于开展AI技术宣传培训推广应用活动;开展AI技术示范项目建设,在医疗、教育、交通等领域推广应用AI技术,提高社会认同感和认可度。

(2) 推动企业支持:鼓励企业增加AI技术的研发投入,并且给企业提供一定的税收优惠以及补贴,同时还要推进AI的技术发展。

3) 开展AI公众教育

(1) 建立“AI公众教育基金”:资助AI科普活动、在线教育平台上的教育资源及社区教育工作等,每一年举办一次“AI科技节”,集中展现AI技术领域的最新成就与最新的实践应用,并把公众吸引到身边来。

(2) 设置“AI体验区”:可在全国各城市社区中心、图书馆等公共场所设置“AI体验区”,以接待群众到现场学习了解,获取服务咨询;或结合线上平台在线指导答疑等方式为更多人提供便捷的服务。

基金项目

2024年浙江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智启未来”——AI与当代大学生的成长轨迹(S202410876029)。

参考文献

[1] 杜玮(2025). 当AI遇上心理健康服务. 陕西日报, 2025-03-27(010).
[2] 龚红燕(2025). 基于生涯发展的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提升的AI介入路径探究. 大众文艺, 2025 (11), 189-191.
[3] 金云波, 龚盼盼, 包莹莹, 王梦娟(2024). 强人工智能时代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基于ChatGPT的审思.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44(1), 105-111.
[4] 李卫红(2018). 人工智能时代大学生学习模式变革. 中国成人教育, (21), 75-77.
[5] 李艳, 许洁, 贾程媛, 翟雪松(2024). 大学生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现状与思考——基于浙江大学的调查. 开放教育研究, 30(1), 89-98.
[6] 周海月, 王阳(2025). 人工智能正“悄悄”融入榆林人的生活AI赋能, 生活有“智”更有“质”. 榆林日报, 2025-04-02(001).
[7] 周玲, 王烽(2023). 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教育启示: 让每个人成为他自己. 中国电化教育, (5), 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