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视域下电商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
Research on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E-Commerce Econom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arxist Economic Theory
DOI: 10.12677/ecl.2025.1492926, PDF, HTML, XML,   
作者: 方 惠:南京邮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南京;徐 楠:河北师范大学商学院,河北 石家庄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电商经济高质量发展创新Marxist Economic Theory E-Commerce Economy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Innovation
摘要: 本文从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视域出发,深入探究电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问题。通过阐述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相关原理,分析其与电商经济发展的内在联系,揭示电商经济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层面的特征与发展规律。同时,剖析当前电商经济发展面临的诸如技术创新不足、市场垄断、物流体系不完善等困境,基于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提出针对性的发展策略,包括强化技术创新驱动、优化市场生产关系、完善流通体系等,旨在为电商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支撑与实践指导。
Abstract: This articl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arxist economic theory, deeply explores the issue of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e-commerce economy. By elaborating on the relevant principles of Marxist economic theory, it analyzes the intrinsic connection between this theor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e-commerce economy, and reveals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development laws of e-commerce economy at the levels of productive forces and production relations. At the same time, it analyzes the current difficulties faced by the e-commerce economy, such as insufficient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market monopoly, and imperfect logistics system. Based on Marxist economic theory, it proposes targeted development strategies, including strengthening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driven development, optimizing market production relations, and improving the circulation system, aiming to provide theoretical support and practical guidance for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the e-commerce economy.
文章引用:方惠, 徐楠. 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视域下电商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J]. 电子商务评论, 2025, 14(9): 400-405. https://doi.org/10.12677/ecl.2025.1492926

1. 引言

在数字技术迅猛发展的当下,电商经济作为一种新兴经济形态,已成为推动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从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视角审视,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而电商经济正是数字技术推动下生产力变革的产物。马克思指出:“随着大工业的发展,现实财富的创造较少地取决于劳动时间和已耗费的劳动量,较多地取决于在劳动时间内所运用的动因的力量,而这种动因自身——它们的巨大效率——又和生产它们所花费的直接劳动时间不成比例,相反地却取决于一般的科学水平和技术进步,或者说取决于科学在生产上的应用。”[1]电商经济依托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改变了传统的生产、流通与消费模式,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极大提升。

我国电商经济发展迅速,市场规模持续扩大,交易品类日益丰富,在促进消费、拉动内需、推动产业升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据相关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网络零售额达到15.5万亿元,连续12年成为全球最大网络零售市场[2]。电商经济已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新引擎。然而,在电商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如技术创新瓶颈、市场垄断与不正当竞争、物流配送效率低下等,这些问题制约了电商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因此,从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视域深入研究电商经济高质量发展路径,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2. 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相关原理概述

2.1.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理论

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是人类改造自然、获取物质生活资料的能力[3],包括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三个要素。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着社会的进步,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和产品分配关系。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当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发展时,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引发社会变革。在电商经济中,数字技术作为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推动了电商产业的兴起与发展,同时也促使生产关系发生深刻变革,如电商平台与商家、消费者之间新型关系的形成。

2.2. 价值理论

马克思的价值理论指出,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二重性,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4]。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在电商经济中,虽然商品的交易形式发生了变化,但价值规律依然发挥着作用。电商平台通过优化供应链、降低交易成本等方式,影响着商品的价值实现过程。例如,一些电商企业通过大数据分析精准把握消费者需求,优化生产与配送环节,减少了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提高了商品的价值竞争力。

2.3. 流通理论

马克思的流通理论认为,流通是社会再生产过程的重要环节[5],包括商品的买卖、货币的流通以及与之相关的各种经济活动。流通环节的顺畅与否直接影响着社会再生产的顺利进行。在资本主义经济中,流通费用包括纯粹流通费用和生产性流通费用,纯粹流通费用如簿记、买卖等费用,不增加商品价值,而生产性流通费用如运输、保管等费用,参与商品价值的创造。在电商经济中,物流配送、信息传递等流通环节至关重要,电商平台通过创新物流模式、提升信息流通效率等方式,降低流通费用,提高流通效率,促进商品的快速流通与价值实现。

3. 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视域下电商经济发展现状

3.1. 电商经济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国电商经济保持高速增长态势。在市场规模方面,网络零售规模持续扩大。“2024年,全国网上零售额155,225亿元,比上年增长7.2%。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130,816亿元,增长6.5%,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26.8%;在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中,吃类、穿类、用类商品分别增长16.0%、1.5%、6.3%。”[6]电商经济的发展也带动了相关产业的繁荣,如物流、支付、信息技术等。在消费端,消费者购物习惯逐渐向线上转移,线上消费的便捷性、丰富性吸引了大量消费者。同时,电商经济在促进就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社会提供了众多就业岗位,涵盖电商运营、客服、物流配送等多个领域。

3.2. 电商经济中的生产力发展特征

从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视角看,电商经济中的劳动者具备更高的知识与技能水平,需要掌握信息技术、数据分析、网络营销等多方面知识。劳动资料方面,数字化平台、智能设备等成为重要的生产工具,如电商平台利用大数据分析消费者行为,精准推送商品信息,提高销售效率[7]。劳动对象也发生了变化,除了传统的商品,消费者的注意力、数据资源等成为新的劳动对象。例如,电商企业通过收集和分析消费者数据,挖掘潜在消费需求,开发新的产品与服务。电商经济中的生产力呈现出数字化、智能化、高效化的特征,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和资源配置效率。

3.3. 电商经济中的生产关系变革

在生产资料所有制方面,电商平台作为重要的生产资料载体,其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关系较为复杂。一些大型电商平台由企业控股,掌握着平台的核心资源与运营权,而众多商家则依托平台开展经营活动。在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上,电商经济打破了传统的地域限制,实现了生产者、销售者与消费者之间的直接互动,缩短了供应链环节,改变了传统的商业关系。在产品分配关系上,电商经济通过平台规则和算法,影响着商家的销售业绩与利润分配,同时也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与优惠。例如,一些电商平台推出的促销活动,改变了商品的价格与利润分配格局[8]

3.4. 电商经济中的价值创造与流通

在价值创造方面,电商经济通过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缩短了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从而创造了更多的价值。例如,电商企业利用大数据分析优化生产流程,减少了生产环节的浪费,提高了产品质量与生产效率。在价值流通方面,电商平台打破了传统的时空限制,降低了流通费用。通过在线交易、电子支付等方式,减少了纯粹流通费用;通过优化物流配送体系,提高了生产性流通费用的使用效率,加速了商品的流通速度,促进了价值的快速实现。譬如,“阿里巴巴集团旗下的菜鸟网络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与物联网技术优化物流配置,大幅度提升了配送效率,通过精准预测客户需求、智能调配车辆与人员、实时监控货物状态,有效降低了运营成本、提升了客户体验,推动了物流行业的智能化转型与发展。”[9]

4. 电商经济高质量发展面临的困境

4.1. 技术创新不足与生产力发展瓶颈

当前,部分电商企业技术创新投入不足,缺乏核心技术竞争力。一些小型电商企业在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应用等方面能力较弱,难以精准把握消费者需求,影响了产品创新与服务质量提升。从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来看,技术创新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因素,技术创新不足制约了电商经济生产力的进一步提升,阻碍了电商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例如,在智能物流领域,“我国一部分中小型企业缺乏技术的自主研发能力,对信息技术具有较强的依赖性但是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持运作。”[10]

4.2. 市场垄断与不正当竞争对生产关系的破坏

在电商市场中,存在部分大型电商平台凭借其市场优势地位,实施垄断行为,如限制商家入驻其他平台、进行“二选一”等,破坏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这种垄断行为扭曲了生产关系,限制了中小商家的发展空间,影响了市场资源的合理配置。“电商行业的垄断对良好的市场竞争秩序的建设、社会创新的激励、供给侧改革的顺利进行以及金融体系的安全稳定等也产生了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11]从马克思主义生产关系理论来看,公平、合理的生产关系是生产力发展的保障,市场垄断破坏了正常的生产关系,阻碍了电商经济的健康发展。例如,一些大型电商平台通过垄断流量,迫使商家支付高额的广告费用,增加了商家的经营成本,压缩了利润空间,不利于电商市场的可持续发展[12]

4.3. 物流体系不完善对流通环节的制约

物流作为电商经济流通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仍存在配送效率低、成本高、服务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一些偏远地区物流配送不及时,影响了消费者的购物体验;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导致物流资源配置不合理。根据马克思主义流通理论,物流体系的不完善增加了流通费用,延长了流通时间,制约了商品的流通速度与价值实现效率,影响了电商经济的整体发展质量。例如,在生鲜电商领域,由于物流冷链技术不完善,导致生鲜产品损耗率高,增加了企业的运营成本,降低了消费者的满意度。

4.4. 消费端问题与价值实现障碍

在消费端,存在消费者权益保护不足、消费信息不对称等问题。一些电商平台存在商品质量虚假宣传、售后服务不到位等现象,消费者在购买商品后难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13]。同时,消费者在面对海量商品信息时,难以准确判断商品的真实价值,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从马克思主义价值理论来看,这些问题影响了消费者对商品价值的认可与购买意愿,阻碍了商品价值的实现,不利于电商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例如,消费者因担心商品质量问题而减少购买行为,导致商品积压,影响了企业的资金周转与生产经营。

5. 电商经济高质量发展策略

5.1. 强化技术创新驱动,提升电商经济生产力

加大对电商技术研发的投入,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开展产学研联合创新。政府通过税收优惠、财政补贴等政策手段,引导企业增加技术创新投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例如,支持电商企业在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关键技术领域的研发应用,利用大数据精准分析消费者需求,实现个性化定制生产,提高产品与服务的质量和效率,提升电商经济的生产力水平。加强电商人才培养,优化教育体系,开设与电商技术相关的专业课程,培养既懂信息技术又懂电商运营的复合型人才,为电商经济技术创新提供人才支撑。

5.2. 优化市场生产关系,营造公平竞争环境

加强反垄断监管,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严厉打击电商市场中的垄断行为与不正当竞争行为,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政府应加强对电商平台的监管,规范平台的市场行为,防止平台利用垄断地位损害商家和消费者利益。例如,对实施“二选一”等垄断行为的电商平台进行严格处罚,保障中小商家的平等竞争权利,优化电商市场的生产关系。建立健全电商行业自律机制,引导电商企业树立正确的经营理念,加强行业协会建设,通过行业规范与自律公约,促进电商企业之间的公平竞争与合作,推动电商经济的健康发展。

5.3. 完善流通体系,提高电商经济流通效率

加大对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优化物流网络布局,提高物流配送的覆盖率与效率。政府应加强对农村、偏远地区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支持,鼓励物流企业在这些地区布局物流网点,降低物流配送成本。例如,建设农村物流配送中心,发展农村电商物流,解决农村地区物流配送“最后一公里”问题。推动物流技术创新,应用智能物流设备、物联网技术等,提高物流配送的智能化水平。通过引入智能仓储管理系统、无人配送技术等,提高物流作业效率,降低物流损耗,提高电商经济的流通效率,促进商品价值的快速实现。

5.4. 保障消费者权益,促进商品价值实现

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度,完善消费者投诉与维权机制。电商平台应建立健全售后服务体系,加强对商家的监管,确保商品质量与售后服务符合标准。例如,设立消费者维权专项资金,对消费者因商品质量问题遭受的损失进行及时赔偿,提高消费者的购物信心。加强消费信息披露与监管,规范电商平台的商品信息发布行为,确保消费者获取真实、准确的商品信息,减少信息不对称。通过加强消费者教育,提高消费者的辨别能力与维权意识,促进商品价值的顺利实现,推动电商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6. 结语

本文从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视域出发,对电商经济高质量发展进行了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中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理论、价值理论、流通理论为分析电商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当前电商经济发展呈现出规模持续扩大、生产力数字化智能化、生产关系变革等特征,但也面临着技术创新不足、市场垄断、物流体系不完善、消费端问题等困境。基于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提出了强化技术创新驱动、优化市场生产关系、完善流通体系、保障消费者权益等促进电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策略。通过这些策略的实施,能够提升电商经济的生产力水平,优化生产关系,提高流通效率,促进商品价值实现,推动电商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 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 (下) [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80: 217.
[2]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我国连续12年成为全球最大网络零售市场[EB/OL].
https://www.gov.cn/lianbo/bumen/202501/content_7001116.htm, 2025-07-20.
[3] 胡良贵.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M]. 成都: 四川民族出版社, 2005: 203.
[4] 马克思, 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 [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09: 60.
[5] 蔡秉玺, 周文夫. 新编政治经济学教程[M]. 北京: 中国经济出版社, 1991: 269.
[6] 中商产业研究院. 2024年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及网上零售额统计分析[EB/OL].
https://cj.sina.com.cn/articles/view/7962326780/1da9776fc001015a3u, 2025-07-21.
[7] 薛杰伟. 我国跨境电商发展特点研究[J]. 中国商论, 2023, (17): 39-42.
[8] 田敏, 张闯, 斯浩伦. B2B电商平台: 研究现状、分析框架与未来研究方向[J]. 管理现代化, 2024, 44(3): 181-193.
[9] 江小琴. 数字经济背景下电商企业创新发展研究[J]. 营销界, 2024(18): 78-80.
[10] 徐琳. 现代物流信息化的发展现状及问题研究[J]. 商业经济, 2021(3): 83-85, 97.
[11] 朱淼, 支援, 吴甜等. 新经济时代电子商务行业的垄断及其负面影响[J]. 现代商业, 2023(3): 23-26.
[12] 肖潇. 疯狂低价竞争之中, 电商平台的“囚徒困境”如何打破? [EB/OL].
https://www.21jingji.com/article/20241125/herald/8350b7e1d6434f24b44d23fb79a91b66.html, 2025-07-21.
[13] 谢鹏. 电子商务中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研究[J]. 法制博览, 2025(1): 139-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