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2024年4月29日下午至夜间,受深厚的高空槽、中低层切变线和强暖湿气流共同影响,剑河县出现了历史罕见的极端强对流天气过程,普降暴雨大暴雨,部分乡镇出现风雹天气,最大风速达到25.1 m/s,最大冰雹直径7 mm,是今年影响剑河县范围最大,程度最强的强对流天气过程。此次过程气象局提前叫应预警,地方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加强巡查防守,有效应对了柳川镇南脚村山体滑坡自然灾害,让受威胁群众4户24人成功避险,被应急管理部风险监测和火灾综合防治司作为典型案例予以肯定并通报表扬。本文从此次天气特点,服务情况,预报预警发布,联防联动几个方面对此次天气过程进行了分析,总结了成功经验和不足,为今后气象服务工作积累经验。
Abstract: From the afternoon to the night of April 29, 2024, due to the combined influence of a deep high-altitude trough, a mid-to-low-level shear line, and a strong warm and humid airflow, Jianhe County experienced an extremely rare severe convective weather event. Widespread heavy rain and torrential rain weather, occurred widely, and hailstorms occurred in some towns. The maximum wind speed reached 25.1 m/s, and the largest hail diameter was 7 mm. It was the most extensive and intense severe convective weather event affecting Jianhe County this year. During this process, the Meteorological Bureau issued early warning, and the local Party committee and government attached great importance to it, strengthening patrols and defenses. They effectively responded to the landslide natural disaster in Nanjiao Village, Liuchuan Town, enabling 24 people from 4 threatened households to successfully avoid danger. This was recognized and commended as a typical case by the Risk Monitoring and Comprehensive Fir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Department of the Ministry of Emergency Management.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weather process from several aspects, including weather characteristics, service conditions, forecast and early warning issuance, and joint prevention and response. It summarizes successful experiences and shortcomings, accumulating experience for future meteorological service work.
1. 引言
近年来,随着全球变暖引起的气候变化,强对流等极端天气也呈多发频发重发态势,气象工作关系生命安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做好气象工作意义重大、责任重大,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气象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近年来,气象工作者们不断地对灾害性天气过程的服务情况进行了分析总结,对服务指标进行了相关研究,为更好地开展气象服务提供了科学依据。刘静等[1]深入分析2016年6月30日~7月6日湖北省暴雨天气过程预报预警服务、应急联动等环节的工作及效果,认为此次过程的气象服务能赢得社会各界及广大民众的肯定,主要是由于预报准确、预警及时、暴雨灾害应急启动早、部门联动响应快和社会媒体高度参与;王华等[2]从预报预警发布早、会商群防联动密、多渠道加密服务、党委政府组织落实和部门联动等方面对山东省2018年8月18~20日的台风大暴雨过程气象服务进行分析。安承德等[3]从过程发生前虽未预报准确,但通过加强天气监测,做好短临气象服务,及时开展预报预警和“三个叫应”服务工作有效弥补了预报上的不足来进一步总结和归纳2020年5月20日石阡县强降水天气过程。
2024年4月29日下午至夜间,剑河县出现了历史罕见的极端强对流天气过程,普降暴雨大暴雨,部分乡镇出现风雹天气,最大风速达到25.1 m/s,最大冰雹直径7 mm,最大降雨量133.4 mm,最大小时雨强47.5 mm,是今年春季影响剑河县范围最大,程度最强的强对流天气过程。此次强对流天气,剑河县气象局严格按照州委州政府“四早”机制和黔东南州气象部门“71126312”气象应急服务机制,密切监视天气变化,及时发布预报预警信息,提前开展“三个叫应”服务工作,县委、县政府根据气象信息进行工作部署,有效应对了柳川镇南脚村山体滑坡自然灾害,让受威胁群众4户24人成功避险。通过对本次天气过程的降雨特点以及开展的预报、预警、“三个叫应”等服务情况进行归纳总结和思考[4],以期为今后开展气象服务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2. 天气实况和灾情
2.1. 天气实况
4月29日15时~30日8时,剑河县出现强对流天气,全县共出现8站大暴雨;20站点暴雨,最大降雨量133.4 mm (南寨南包),最大小时雨强47.5 mm (久仰久顺)。大部分乡镇出现6至7级大风,2乡镇出现9至10级大风,最大风速为25.1 m/s (观么坪下)。南哨、久仰、柳川等乡镇局地出现小冰雹,最大冰雹直径7 mm。具体雨情见表1。
Table 1. Rainfall details of Jianhe county from 15:00 on April 29, 2024 to 8:00 on April 30, 2024 (unit: mm)
表1. 2024年4月29日15时至30日8时剑河县雨量明细表(单位:mm)
乡镇名 |
站名 |
雨量 |
小时雨强 |
乡镇名 |
站名 |
雨量 |
小时雨强 |
南寨镇 |
南包 |
133.4 |
36.9 |
南哨镇 |
九虎 |
84.9 |
20 |
久仰镇 |
久顺 |
125.4 |
47.5 |
太拥镇 |
八万山 |
84.1 |
33.9 |
柳川镇 |
关口 |
121 |
25.3 |
南哨镇 |
章汉 |
84 |
28.4 |
太拥镇 |
太平 |
118.1 |
38.6 |
观么镇 |
坪下 |
83.1 |
22 |
太拥镇 |
太拥 |
114.1 |
37.1 |
仰阿莎街道 |
思源 |
81.6 |
15.8 |
柳川镇 |
柳川 |
113.1 |
27.6 |
革东镇 |
五河 |
81.1 |
19.2 |
磻溪镇 |
磻溪 |
100.8 |
32.5 |
仰阿莎街道 |
县城 |
77.3 |
17 |
磻溪镇 |
前锋 |
100.6 |
29.1 |
南寨镇 |
南寨 |
74 |
17.9 |
南哨镇 |
南哨 |
99.7 |
31.3 |
南加镇 |
柳基 |
68.2 |
17.9 |
久仰镇 |
久仰 |
99.4 |
32.8 |
南加镇 |
南加 |
61.1 |
16.2 |
太拥镇 |
白道 |
99.1 |
45.9 |
岑松镇 |
岑松 |
61 |
24.9 |
敏洞乡 |
敏洞 |
94.4 |
29.6 |
南明镇 |
凯寨 |
58.2 |
21 |
南哨镇 |
乌莱 |
90.1 |
24.4 |
南明镇 |
大洋 |
56.5 |
24.6 |
观么镇 |
观么 |
90.1 |
29.3 |
南明镇 |
南明 |
52.8 |
24.6 |
2.2. 灾情及影响
据剑河县应急管理局统计,此次强对流天气共造成我县受灾2063户8824人,经济损失共计674.59万元。其中:因灾农房损毁受灾1653户7120人;农业受灾410户1704人;全县因灾农房一般受损1650栋,受灾1650户7104人;农房严重受损1栋,受灾1户6人;农房倒塌2栋,受灾2户10人。共转移受威胁群众172人。其中,4月30日18时43分左右,柳川镇南脚村发生滑坡地质灾害,由于县气象台提前发布预警,提前叫应柳川镇及自然资源局等部门,乡镇和村及时开展隐患排查,发现问题后及时组织4户24人提前转移,成功避险,无一人伤亡。
3. 气象服务情况
3.1. 预报服务情况
针对此次过程,县气象局密切跟踪天气变化提前3天于26日15时发布《气象信息报告》(第39期),提出“28日夜间到29日全县将有一次强对流天气过程”。并于28日16时发布《气象信息报告》(第40期),对强对流开始时间、结束时间、集中时段、落区、强度进行细致预报。29日14时发布《气象信息报告》(第41期),提出“29日傍晚到夜间全县多云转雷阵雨,雷雨中局地伴有短时强降雨、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部分乡镇有大到暴雨,个别乡镇大暴雨,请注意防范”。从29日10时开始,先后发布大风蓝色、雷电黄色、雷雨强风黄色、冰雹橙色、暴雨黄色、暴雨橙色预警8条。自29日14时起加密制作《气象信息快报》16期,及时向县委县政府及相关部门报告降雨和强对流天气情况。
3.2. 应急响应情况
根据气象预报结论,县气象局于4月29日12时00分启动了气象灾害(暴雨) IV级应急响应,全局严格按照气象灾害IV级应急响应工作流程开展各项工作。于21时15分将气象灾害(暴雨) IV级应急响应提升为II级应急响应。主要领导、值班领导、分管领导均到业务平台指挥调度此次过程服务。值班人员24小时在岗监测值班值守。同时,气象局加强协同联动,及时向应急、自然资源、水务、交通、交警、教育、农业、住建等部门通报最新气象信息。
3.3. 监测预警与部门联动情况
根据防汛救灾“四早”工作机制,气象部门密切跟踪监测此次强对流天气过程发展演变,开展递进式预报服务。29日16时,发现上游凯里市已出现10级大风,同时上游县(市)雨强较大,气象台台长立即要求值班员与州台会商发布雷雨强风、冰雹等预警信号,并与县自然资源局、县水务局、县交通运输局联合会商研判,分别于16时联合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黄色预警、城镇内涝气象风险黄色预警、交通气象灾害风险预警各1期,提醒各部门、乡镇(街道)及社会公众加强对强对流天气过程的防范。
过程来临后,县气象台加强信息报送,逐小时、逐半小时发布气象信息,于18时29分提前发布暴雨黄色预信号,并通过电话叫应13个乡镇(街道)、应急、自然资源、水务、交通等部门30次。20时30分,剑河县南寨镇、柳川镇降雨量即将达到60 mm,根据结合上游实况及雷达分析,认为柳川、南寨、久仰等乡镇未来雨量将超过100 mm。主要领导立即电话叫应县委书记、县长及常务副县长,报告目前全县雨量及未来天气趋势,重点报告柳川、南寨、久仰等乡镇未来雨量将超过100 mm,预测最大降雨量将在130~150 mm之间。县领导高度重视,县防汛抗旱指挥部于4月29日21时启动了防汛IV级应急响应,12时12分县气象台将暴雨黄色预警提升为暴雨橙色预警。
根据气象部门叫应服务,29日21时剑河县县长通过腾讯会议组织全县召开强对流天气应对防范工作紧急调度会,会上县气象局主要负责人通报当前剑河县的降雨情况及未来天气形势,并指明柳川、久仰、南寨等乡镇雨量即将超过100 mm,提出了相关的建议和应对防范措施,杨胜朝县长根据气象信息做相关部署安排,要求各相关单位、乡镇加强值班值守,安排人员加强驻守执勤,并及时关注各村寨情况,强化地质灾害隐患点、山洪灾害易发区、危险边坡、临江临河临溪村寨、山塘水库、低洼易涝区等高风险区域的巡查防守工作,发现隐患及时组织人员撤离。县应急局、各乡镇根据气象信息及时在各QQ群、微信群进行工作调度。开展“预报预警服务时序图”与柳川镇降水对应情况见图1所示。
Figure 1. Weather service sequence diagram for severe convection weather in Jianhe county in April 29, 2024
图1. 2024年4月29日强对流天气剑河县气象服务时序图
4. 成功经验
4.1. 强化气象预警先导作用
此次强对流天气过程,县气象局提前发布强对流天气过程天气预报,并严格按照“6312”递进式气象服务机制开展预报预警服务。加大预报及服务密度,严密监视天气发展趋势开展短时临近天气预报服务,并针对我县上游县市天气情况开展服务,及时向地方党委、政府、各相关部门及各乡镇(街道)发布预警信息,及时开展三个叫应服务,提醒建议有关部门和各乡镇注意灾害防范,为政府部门提前部署安排,防范灾害发生,提前转移受灾群众。
4.2. 强化政府主导作用
地方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收到气象部门预报预警信息及“三个叫应”后,县政府及时召开强对流天气视频调度会,在会上针对当前天气情况及未来天气趋势,对各部门、各乡镇工作逐一进行安排部署。要求立即开展隐患排查和跟踪,责任落实到人。乡镇政府及时根据天气信息调度各村寨开展地质灾害隐患点、山洪、中小河流风险点监测巡查、工作,发现隐患立即组织撤离。
4.3. 强化部门联动作用
气象部门积极与县自然资源局、县水务局、县交通运输局联合会商研判,分别于16时联合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黄色预警、城镇内涝气象风险黄色预警、交通气象灾害风险预警各1期,各部门强化地质灾害隐患点、山洪灾害易发区、危险边坡、临江临河临溪公路、码头、山塘水库、低洼易涝区等高风险区域的巡查防守调度工作,地灾隐患点监测员及时巡查发现隐患上报,乡镇、自然资源局、应急局及时组织柳川镇南脚村4户24人提前转移,成功避险山体滑坡地质灾害。确保了应急调度工作的高效进行。
4.4. 强化社会参与作用
社会公众接到气象预警信息后主动传递气象信息,村民及时向村、乡镇报告险情,群众积极配合转移避险,提前10小时完成转移,无一人伤亡,有效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5. 存在不足及展望
5.1. 存在的不足
一是预报能力不足导致大暴雨出现漏报,即在预报中只报到大雨,而实况为8站出现大暴雨20站暴雨。二是短临监测能力不足,业务人员对雷达回波监测运用能力不足,导致暴雨预警提前量较低。三是区域协作联防工作存在不足,上下游区县需进一步加强联动。
5.2. 展望
① 提高预报预警能力。业务人员要进一步加强自身预报能力,需要充分利用雷达、卫星云图、地面观测资料等各种气象资料,提高预报准确率。
② 进一步完善服务机制。加强以往极端天气过程具体影响的分析和总结,进一步梳理完善本地气象灾害预警服务指标、不断修订“三个叫应”标准和气象服务流程等服务机制[5] [6]。
③ 加强部门联动。进一步加强上下游区县气象部门间的协作联防,上级气象部门对下级气象部门针对性指导,强化各相关部门间密切联系和信息共享。
④ 加强气象工作的宣传。充分利用3.23世界气象日、5.12全国防灾减灾日、全国科普日等契机和各类媒体加强气象科普宣传,进一步加强社会气象防灾减灾能力[3],提升群众对气象灾害防范意识,增强自救、互救能力。
NOTES
*第一作者。
#通讯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