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平台与网格化治理协同助力农村电商发展研究——以青田县为例
Research on the Collaboration between Digital Platforms and Grid Governance in Boosting Rural E-Commerce Development—A Case Study of Qingtian County
DOI: 10.12677/ecl.2025.1492933, PDF, HTML, XML,   
作者: 单娅林:武汉科技大学法学与经济学院,湖北 武汉
关键词: 农村电商数字化平台网格化治理Rural E-Commerce Digital Platform Grid Governance
摘要: 近年来,数字经济与乡村振兴战略深度融合,农村电商作为激活乡村产业活力的重要引擎,已成为县域经济增长的核心动力之一。国家持续出台政策推动“数字乡村”建设,而数字化平台作为农村电商的核心载体,其功能适配性与服务下沉能力直接决定电商助农的实效。在此背景下,如何打通农村电商“最后一公里”,解决产销对接不畅、资源整合不到位、服务覆盖不足等问题,成为学界关注的焦点。本文以浙江省青田县为例,作为全国著名侨乡,了解该县农村电商发展现状,针对发展中的问题进行逐项剖析,探索如何将网格化治理与数字化平台相结合,为促进青田县农村电商高质量发展提供优化路径。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deep integration of the digital economy and the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rural e-commerce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engine for activating rural industrial vitality and it is the core of county economic growth. The policies have been continuously introduced to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digital villages”. As the core carrier of rural e-commerce, the functional adaptability and service capability of digital platforms directly determine the effectiveness of e-commerce when helping farmers. In this context, how to bridge the “last mile” of rural e-commerce and solve problems such as poor production and sales connection, inadequate resource integration, and insufficient service coverage, which has become the focus in academic circles. This article takes Qingtian County, Zhejiang Province as an example, it is a famous hometown of overseas Chinese in China.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rural e-commerce development in the county and explores how to solve the existing problems. With the combination of grid governance and digital platforms, the paper hopes to provide an optimized path for promoting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rural e-commerce of Qingtian County.
文章引用:单娅林. 数字化平台与网格化治理协同助力农村电商发展研究——以青田县为例[J]. 电子商务评论, 2025, 14(9): 450-454. https://doi.org/10.12677/ecl.2025.1492933

1. 研究背景及意义

青田县,九山半水半分田,是浙江省山区23县之一。作为浙江省著名侨乡,青田县常住人口51.75万人,其中华侨38.1万人,遍布146个国家和地区,农村电商发展具有鲜明的特征:一方面,当地拥有杨梅、田鱼、石雕、红酒、咖啡等地域特色产品,亟需通过数字化平台拓展外销渠道;另一方面,县域内部分地区数字化平台建设薄弱、电商人才短缺等问题,制约了电商规模的进一步扩大。

网格化治理是近年来中国基层社会治理创新中形成的重要模式,其核心是通过空间单元的精细化划分、资源与服务的系统性整合,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网格化治理体系。实践表明,网格作为贴近农户的“神经末梢”,能够精准捕捉农村电商发展中的痛点需求,从农户的产品信息收集到电商服务的落地推进,从物流配送的末梢衔接再到交易纠纷的就地化解,网格化治理的精细化、信息化、协同化特点与农村电商的“下沉式”需求具有天然的适配性。例如,丽水市莲都区通过“丽水山耕”数字化平台建设项目,成功创建浙江省首批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示范建设县,累计争取省级乡村产业发展资金6000万元[1]。而网格化治理可以帮助相关部门更好地掌握农民需求、市场动态,通过电商平台推动农村经济多元化发展[2]。这种“网格 + 电商”的融合潜力,为破解农村电商发展瓶颈提供了新的治理思路。

因此,在国家推动数字乡村与基层治理创新的双重政策导向下,本文聚焦青田县农村电商发展,探索数字化平台如何借助网格化治理的组织优势赋能农村电商发展,既回应了农村电商服务下沉难的现实困境,也为同类山区县电商发展提供参考范例。

2. 青田县农村电商发展现状

2.1. 政策“全链条”支持

2020年,青田县积极响应上级政策,制定了《青田县促进电子商务发展的实施意见》和《青田县促进电子商务发展资金实施细则》,推动青田县电子商务蓬勃发展。2025年,青田县发布《青田县加快推进电子商务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的通知》,该政策在原有基础上增加了对直播人才、电商发展等方面的奖补政策,同时加强了电商企业的快递补助、推广补贴政策力度,旨在有效激发电商企业动力,为其提供更多精准化服务,促进电商产业高质量发展。以青田杨梅产业为例,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青田杨梅产业,制定《青田杨梅设施栽培万亩提升五年行动方案》(青政发〔2024〕49号),并开辟“杨梅高铁”“杨梅4小时登机”绿色通道,实现全国146个城市直达,还远销海外,是全省首批向西班牙出口的杨梅产品[3]

2.2. 注重电商人才培养

青田县支持直播人才、电商人才、短视频号发展,根据平台数、粉丝数达到一定量级,从事电商销售并且当年度参与青田正能量形象宣传,分档给予账号运营主体一次性奖励[4]。同时,根据不同群体特点,分类开展电商培训,针对侨乡特色进口商品产业,开展葡萄酒营销师培训,针对电商人才领域开展商业摄影师培训,针对青田县级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开展“乡村振兴短视频直播人才”培训。除此之外,还设置了农产品专题培训、摄影培训等,不同类型的培训有效满足不同人群的差异化学习需求[5]

2.3. 数字化平台形态丰富

青田县电商公共服务中心的提升与改造,成为电商发展的重要支柱。青田县依托青田县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打造县域直播电商基地和公共直播间,培育青田本地主播参与青田洋货、本地土特产等系列产品的线上直播,在淘宝、抖音、快手等多平台持续运营。2021年,成立“青田县电子商务行业协会”和“青田县青年主播联盟”,有效完善电商生态链。随着网红经济和短视频直播平台迅速崛起,“花美男杂货铺”抖音直播账号应运而生,与此同时,直播蹦迪零食铺模式的创新推出也极大带动了青田红酒、哈蒙等具有青田地域特色产品的线上销售。

3. 青田县农村电商发展的制约因素

3.1. 基础设施与平台适配性不足,网格协同效能未释放​

农村电商的硬件、软件设施存在短板,网格的基层支撑作用未能充分发挥。一是平台与网格数据不通,电商平台的交易数据、物流平台的配送数据与网格采集的农户信息未能形成互通。很多农村地区物流信息化水平低、信息服务体系建设相对滞后,物流信息数据无法共享和沟通,造成信息不对称,影响农产品物流资源合理配置,这些因素都对电商发展产生直接影响[6]。二是网格服务电商能力有限,多数网格员缺乏物流调度、平台操作等技能,无法协助农户处理异常订单、物流跟踪等问题。部分网格代收点因缺乏数字化管理工具,仍采用手工记账,难以支撑电商规模扩张。

3.2. 人才供需错位与技术应用薄弱,网格赋能存在短板​

数字化平台想要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人才是最重要的[7]。青田县农村电商从业者中,农户学历水平低,许多人无法熟练使用智能手机,而具备直播运营、数据分析等技能的专业人才更是少之又少。例如青田县开展杨梅电商高素质农民培训班,为从事或有意向从事杨梅线上销售的农户设置视频拍摄、后期剪辑、直播带货等接地气课程[8]。其次,网格队伍电商素养不足,网格员的考核重心仍在社会治理领域,如矛盾调解、城市管理,对电商政策、售后服务等业务不熟悉。

3.3. 品牌化与质量监管滞后,平台与网格协同缺失​

品牌碎片化与同质化,青田杨梅、田鱼等产品虽有区域特色,但缺乏统一的品牌运营,市场上同一产品、多个包装、不同价格的乱象依然存在。且品牌故事挖掘不足,在电商平台的搜索热度远不及 “仙居杨梅”“千岛湖鱼”。抖音巨量算数数据显示,2025年5月至6月,仙居杨梅在抖音上的搜索指数平均值高达2.1万,单日最高指数更是达到了52501,而青田杨梅搜索指数为813,仅仅占仙居杨梅搜索指数的3.87% [9]。其次,平台与网格监管未有效结合,电商平台的质量抽检多为随机抽查,未与网格的日常巡查结合,导致售后问题频发且处理不及时,而快速、准确、周到的售后服务和支持是增加用户满意度、忠诚度,获取良好的客户口碑的重要支撑[10]

3.4. 主体间协同不足,侨乡资源激活不充分

青田县地处浙江东南部,有“中国石都”“华侨之乡”美誉。全县常住人口51.75万人,其中华侨人口38.1万人,是浙江省华侨人口最多的县。然而侨乡资源却未充分激活,青田38.1万海外侨胞的销售潜力未被有效挖掘,现有电商平台缺乏多语言服务与跨境物流对接功能,网格对侨眷的海外需求摸排不深入等问题依然存在。

4. 青田县农村电商发展的对策:以数字化平台为核心抓手,强化网格化治理赋能

4.1. 构建“平台 + 网格”协同体系,夯实电商发展基础

推进乡村电商网点的投入和建设,强化数字技术的协同区和乡村电商物流基础配套建设[11]。一是完善青田县电商服务网络,在现有的“社区电商”基础上,提升改造县级仓储物流配送中心、镇级电商公共服务分中心和村级电商服务站点。社区网格内电商服务站点,由网格员协调管理或指定专人负责包裹收发、订单录入等工作,并借助简易数字化工具扫码录入提升效率。同时,对接顺丰、邮政、京东物流的县域数字化平台,通过网格信息员收集农户发货需求,优化配送路线,降低农户物流成本,缩短发货时间。二是升级“网格 + 电商”供需数据库,统一数据标准,如杨梅产量、品质等级等,同步录入县级电商数据中台,平台根据数据自动匹配采购商需求,生成“供需对接清单”推送给网格,再由网格员信息员反馈给农户。

4.2. 打造“人才 + 技术”赋能矩阵,破解能力瓶颈

聚焦人才匮乏与技术应用不足的短板,首先需要转变农户的传统观念,提高农户对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的认知,体会数字化应用给农民收入及农村发展带来的好处[12],分层开展数字技能培训,针对农户,由社区联合电商平台开展AI短视频制作、直播带货等实操培训。针对网格员,开设电商政策解读、售后服务、纠纷调解等基础性课程,使其了解产品信息、物流对接等基本流程,能进行初步引导和转介。此外,保障网格员承担额外电商服务职责的合理机制,提高其积极性。同时,依托侨乡资源,开发多语言版电商店铺模板,适配海外侨胞的采购需求。

4.3. 实施“品牌 + 质量”双提升工程,增强核心竞争力

强化农特产品品牌建设不仅能拓宽更多销售渠道,还能进一步带动乡村经济、社会效益等[13]。一是打造青田特色的公共品牌。整合杨梅、田鱼、石雕等特色产品,通过抖音、微博、小红书等平台开展线上主题营销活动,如开展杨梅电商节活动。由网格员协助农户拍摄种植日常、产品加工过程等短视频,增加产品曝光量。此外,打造具有青田特色的品牌IP,统一包装设计与品牌故事,社区网格协助筛选优质产品入驻,实现“品牌准入”与“网格推荐”的有效结合。二是完善“网格调解 + 平台服务”纠纷机制,建立电商纠纷处理机制,网格员接到售后争议,如农产品质量、物流破损等问题时,通过基层智治系统上报事件,并上传证据,如产品照片、物流记录等,平台根据问题类型进行分流,县级社会治理中心对超期未解决的问题进行督办,必要时协调县级资源介入。

4.4. 推动“主体 + 资源”整合联动,激发发展活力

立足“侨”资源特色,充分发挥海外青田华侨华人资源[14]。借助侨联组织、海外侨团的力量,系统梳理侨商网络、海外仓、数字驾驶舱等优势资源,为青田电商企业的“走出去”与“引进来”提供大力支持。同时,加强政府部门与侨乡进口商品城的跨部门联动,促进侨乡资源与电商深度融合。在社区网格化治理层面,安排网格员定期摸排侨胞侨眷资源,建立“侨商电商名录”,通过数字化平台邀请海外侨商参与选品,网格员协助农户进行产品介绍、样品展示等。

5. 结论

在数字经济时代,电商经济已成为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数字化平台与网格化治理的深度融合,在一定程度上破解了山区县农村电商发展瓶颈,两者结合产生的乘数效应,不仅引领农村电商升级转型,更打通了社区网格化治理资源向经济发展动能的有效转化。未来,青田县可进一步深化“数字化平台 + 网格化治理 + 侨乡资源”的特色模式,实现青田县电子商务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 赵应苟, 吴俊锋, 陈颖, 等. 浙江丽水莲都区“丽水山耕”数字化平台建设研究[J]. 农业工程技术, 2023, 43(22): 2-3.
[2] 胡梦棣. “网格化 + 大数据”助推乡村振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 当代农机, 2025(3): 34-35.
[3] 娄钰静, 邹秀琴, 毕波. 2024年青田县杨梅产业发展情况与分析[J]. 中国果业信息, 2025, 42(1): 21-22.
[4] 青田县经济商务局. 赋能电商发展, 青田发布新政“全链条”帮扶[EB/OL].
http://www.qingtian.gov.cn/art/2025/6/17/art_1229365860_508281.html, 2025-06-17.
[5] 青田县经济商务局. 2025年6月青田县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实施及资金拨付情况[EB/OL].
http://www.qingtian.gov.cn/art/2025/7/21/art_1229602868_508815.html, 2025-07-21.
[6] 刘慧婕. 乡村振兴视域下山西农产品电商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 山西农经, 2025(15): 97-99.
[7] 经惠童, 姜丽媛. 数字化平台助力吉林省农村电商发展的路径分析——以“稷原丰村”为例[J]. 山西农经, 2023(18): 166-169.
[8] 青田县经济商务局. 青田杨梅电商高素质农民培训班成功举办[EB/OL].
http://www.qingtian.gov.cn/art/2021/12/16/art_1229609761_486839.html, 2021-12-16.
[9] 洪小微. 青田杨梅网络营销策略优化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长沙: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24.
[10] 周羽林郎. 基于乡村振兴背景下地方特色农产品品牌数字化传播路径研究[J]. 上海商业, 2023(6): 55-57.
[11] 何园园.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电商数字化转型的探究[J]. 中国商论, 2025, 34(7): 93-96.
[12] 李秋燕. 我国农村电子商务数字化升级模式探析[J]. 中国市场, 2022(18): 7-9.
[13] 吴暇, 韩塞北. 吉林省农村电子商务现状调研与优化机制[J].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22, 41(9): 48-50.
[14] 熊江红, 徐辉. 乡村振兴视域下浙南侨乡咖啡产业发展对策研究[J]. 八桂侨刊, 2024(3): 51-6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