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用户需求分析的汉语学习词典APP释义优化策略研究
A Study on the Optimization Strategies for Definitions in Chinese Learning Dictionary APPs Based on User Needs Analysis
DOI: 10.12677/ml.2025.139970, PDF, HTML, XML,    科研立项经费支持
作者: 刘 辰, 徐艳华:鲁东大学人文学院,山东 烟台
关键词: 外向型汉语词典APP词典编纂优化途径Outward-Oriented Chinese Dictionary APP Dictionary Compilation Optimization Approach
摘要: 在数字化时代,移动学习方式越来越受到学习者青睐,作为汉语学习重要参考工具的词典APP备受关注。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考察了留学生对外向型汉语词典APP的使用现状,并以JUZI汉语为例,剖析其存在的问题。研究发现,当前外向型汉语词典APP释义存在国别化意识不足、收词与释义未全覆盖、释义元语言意识薄弱以及多模态化程度不高等问题,从四个方面为外向型汉语词典APP提出优化建议,以期更好地服务于国际中文词汇教学。
Abstract: In the digital age, mobile learning methods are increasingly favored by learners, and dictionary APPs, as important reference tools for Chinese language learning, have attracted much attention. This article uses a questionnaire survey method to examine the current usage status of international students’ outward-oriented Chinese dictionary APPs, and takes JUZI Chinese as an example to analyze its existing problems. Research has found that there are issues with the lack of national awareness, incomplete coverage of vocabulary and definitions, weak awareness of semantic metalanguage, and low degree of multimodality in the definitions of current outward-oriented Chinese dictionary APPs. Optimization suggestions are proposed for outward-oriented Chinese dictionary APPs from four aspects to better serve international Chinese vocabulary teaching.
文章引用:刘辰, 徐艳华. 基于用户需求分析的汉语学习词典APP释义优化策略研究[J]. 现代语言学, 2025, 13(9): 216-222. https://doi.org/10.12677/ml.2025.139970

1. 引言

随着国际中文教育事业的不断推广与发展,世界各国学习汉语的人数迅猛增长。据《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23》,截至2023年底,全球范围内已有19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中文教学,81个国家将中文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全球除中国外学习中文的人数超过3000万。随着学习汉语的人数不断增多,汉语学习者对学习资源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尤其在数字化技术发达的今天,学习者对汉语学习起重要辅助作用的词典APP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传统纸质词典形式单一、容量有限,汉语学习词典APP以其跨时空、交互性、多模态化的优势,为汉语学习者自主学习提供更多便利。为了摆脱纸质词典“出版多应用少”而电子词典“应用广错误多”的尴尬处境[1]。杨玉玲教授带领团队开发了JUZI汉语APP,该词典是一款外向型汉语学习词典APP,集词典、学习、工具多功能于一体。然而,相比于较早面世的汉语词典类APP (例如Pleco),其使用率和受欢迎程度并不理想。不可否认宣传力度不足是导致用户对JUZI汉语词典APP不了解的一个主要原因,除此之外,探寻APP自身现存问题也十分必要。

本文以JUZI汉语APP为研究对象,结合面向用户的问卷调查,基于《国际中文教育水平等级标准》(以下称《标准》)词汇表,按照每个等级20%的比例随机抽样了2219个被释词,对其采用定量统计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拟从“国别化意识”“收词、释义覆盖率”“释义元语言意识”和“多模态化程度”四个方面对该词典APP现存释义问题进行探讨,以期为国内外向型汉语学习词典APP优化提供参考。

2. 外向型汉语学习词典APP使用现状调查

(一) 调查对象及调查方式

为深入了解外向型汉语学习词典APP的使用现状,我们对来华留学生进行了调查。调查对象来自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俄罗斯、阿富汗等8个国家,受访者汉语水平集中在HSK 2~6级,年龄区间为16~27岁。一共发放问卷70份,回收68份,有效率为97.1%,调研方式以线上填写问卷为主。

(二) 调查问卷设计

本次问卷题目分为三部分,共13道题目。1~3题为基本信息题,主要考察学生的国籍、年龄以及汉语水平;4~9题主要考察留学生汉语学习词典APP选择的偏好;第10题为测试问卷有效性的题目;11~13题旨在考察留学生对现有汉语学习词典APP的满意程度。

(三) 调查结果分析

目前市面上可供学生选择的APP型汉语学习词典有很多,按释义语言可分为英汉双语词典APP、母语–汉语词典APP、纯汉语词典APP三种。调查结果显示,41.17%的受访者选择英汉双语词典APP,41.18%的受访者选择母语–汉语词典APP,仅有17.65%的受访者选择纯汉语词典APP。通过上述数据不难发现,大多数学生希望通过母语或英语释义来确保词义理解的准确性,少部分群体则希望减少母语干扰,培养用汉语思考的能力。

词汇量的选择上,17.65%的学生期望词典词汇量在5000个以上,44.12%的学生期望词汇量在3000~5000个,26.47%的学生期望词典词汇量在1000~3000个,只有11.76%的学生认为1000以下的词汇量足以满足学习需求。总体而言,学习者认为词典收词量越多越好。

学生对词典释义辅助作用的认可度方面,8.82%的学生认为完全没有帮助,14.01%的学生认为偶尔有帮助,38.24%的学生认为大多情况下有帮助,35.29%的学生认为非常有帮助,说明该工具在二语学习过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总体来看,学生对现有汉语学习词典APP释义的满意度占44.12%,但仍有55.88%的学生表示不满意。不满意的原因主要为“例句的语境不明确”“例句远离日常生活,不适用”“例句太难,理解不了”“例句数量较少、不全面”(详见图1)另外,有70.58%的受访者表示汉语词典APP的多模态化程度不足,严重影响了其对释义的理解。

Figure 1. Survey on the reasons for dissatisfaction of international students with Chinese dictionary APPs

1. 留学生对汉语词典APP的不满原因调查

3. 外向型汉语词典APP现存问题

目前汉语学习词典APP质量参差不齐,JUZI汉语作为一款外向型汉语学习融媒词典,具有较强的代表性,本文抽样考察了该APP中2219个被释词,发现存在如下几个问题:

(一) 国别化意识不足

包佳佳、王东海对留学生词典偏好的调查发现,55.26%的二语学习者偏爱APP型母语–汉语词典[2],丁贵珍调查也显示,30.36%的学习者希望母语释义[3]。这些学习者来自不同的国家,拥有不同的母语背景,因此外向型汉语学习词典APP具有国别化意识十分必要。

Pleco为APP型英汉双语词典,有90%以上的英语母语者选择使用[4],在英语为母语的国家市场上占据主导地位。JUZI汉语作为综合型国际中文学习平台,有一定的国别化意识,主页可以选择14个国家语言,但释义、例句等并未真正做到国别化,仍然是“中文 + 英文”。邢红兵提到通过母语中介习得目的语词汇是二语者早期习得词汇的重要手段[5]。在我国“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与全球的教育合作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尤其是东南亚地区,学习汉语的人数占海外使用汉语总人数的一半以上。另外,国际中文教育正面临低龄化趋势。这部分群体语言基础薄弱,传统中英双语释义的词典APP并不能给予其真正帮助,因此他们对母语释义的需求尤为迫切,国别化词典的编纂工作也亟须推进。

Figure 2. Comparison of missing words across different levels

2. 各等级收词缺失情况对比

Figure 3. Comparison of missing interpretations across different levels

3. 各等级释词缺失情况对比

(二) 收词、释义未全覆盖

杨玉玲、陈贤德认为,数字时代可以突破篇幅所限的问题,因此电子词典应尽量多收词[6]。笔者对《标准》中抽取的2219个被释词进行考察,发现JUZI汉语APP未收录的词数有62个,占总数的0.03%。其中,各等级收词均有遗漏,且数量占比相差不大,详见图2。无中文释义的词数有347个。中文释义可以帮助学习者建立汉语思维,用汉语理解汉语,这恰恰是高等水平汉语学习者所需要的,与之相反的是,JUZI汉语中近26%的高等词汇缺失中文释义,详见图3

(三) 释义元语言意识薄弱

从理论上看,词典释义用词难度应该低于被释词,否则将不利于二语学习者理解。杨玉玲、段彤彤针对外向型学习词典配例难度控制,提出≤i原则[7]。笔者认为,外向型汉语词典APP释义同样适用该原则。

本文以汉语二语文本难度自动分级平台为工具,对2219个被释词的释义文本难度进行统计,由于该系统一次最多只能处理10,000个字符,因此我们对7~9级词释义难度等级统计只能分3次进行,最终取3次统计结果的平均值。结果如表1所示:

Table 1. Statistics on the difficulty level of JUZI Chinese interpretation texts

1. JUZI汉语释义文本难度等级统计

1级词释义

2级词释义

3级词释义

4级词释义

5级词释义

6级词释义

7~9级词释义

平均难度

难度系数

2.4114

2.6138

2.6895

2.7228

2.7857

2.8115

2.8597

2.6992

难度等级

五级难度

六级难度

六级难度

七~九级难度

七~九级难度

七~九级难度

七~九级难度

六级难度

表1可以看出,初等、中等词汇释义用词难度皆高于被释词,违背了≤i原则。释义文本平均难度系数为2.6992,难度等级为六级,依此来看,其适用对象应是中等以上水平的二语学生,初等水平学生则较难从词典释义中获得实质性帮助。

(四) 多模态化程度不高

Figure 4. Distribution diagram of definitions and illustrations for each level

4. 各等级释义配图分布图

数字化时代背景下,国际中文教育正逐步向数字化和在线化转型。杨玉玲认为,词典多模态化是提高释义可理解性、准确性和用户解码速度的必要手段[8]。汉语词典APP相对于纸质词典,在释义多模态化方面更占优势,可以整合图片、视频、音频等多种媒体形式。但仅就JUZI汉语词典释义配图覆盖率来看,结果并不理想。从图4不难发现,初、中、高等词汇释义配图覆盖率分别约占35%、30%、25%,仍停留在插图作为释义的辅助形式层面,并未充当释义的表征元素。同时,统计发现,JUZI汉语词典释义并未融合视频形式,尤其体现在高等词汇的诠释上。高等词汇涉及很多成语、俗语、惯用语,这些语言单位结构凝固,语义透明度不高,蕴含着深厚的历史内涵和文化意义,学生掌握起来比较困难,而仅靠文本模态的释义形式很难全面展示其内涵,也缺乏趣味性和时效性。

4. 外向型汉语学习词典APP优化建议

针对上述JUZI汉语的现存问题,结合问卷调查结果,不难发现当前外向型汉语学习词典APP在释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优化空间,具体来说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改进:

(一) 构建国别化交互板块

用来满足不同使用群体的词典势必会缺少针对性和实用性,因此外向型汉语学习词典APP在设计时,应该贯彻国别化意识。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要坚持“以用户为中心”的基本原则[9]。从用户视角出发,精准定位不同的用户群体,了解其对词典APP界面设计、内容编排、功能配置上的需求;从中介语语料库出发,利用对比分析和偏误分析结果,针对不同母语背景的汉语学习者开发定制化的语言资源。例如,欧美学生在汉字书写和成语理解上要比日韩学生困难得多,因此针对他们的学习板块需要更多的多模态资源,通过视觉、听觉等多感官刺激,增强学生对汉字的记忆和中国文化的理解。二是可以在APP内设置交流模块。鼓励用户交流心得,进而洞察不同学生的学习困难,及时获取并响应教学一线的需求,不断优化和完善产品,实现真正的国别化体验。三是发挥自然语言处理和人工智能技术在辅助人工翻译上的应用优势,提高国别化APP型汉语词典的编纂效率。

(二) 确保收词基础性和时效性

外向型汉语学习词典收词立目必须基础,要把学习者需掌握的基础性、通用性词汇全部收录在内。《标准》作为国际中文教育总体设计、教材编写、课堂教学和成绩测试的主要依据,为学习者应掌握的词汇数量和内容制定了具体的量化指标,因此,在编纂外向型汉语学习词典时,要把《标准》作为首要参考。当然,收录词汇还应充分考虑学习者的实际需求,王治敏提出构建面向全球一线教学的汉语基础词汇资源,是国际中文教育等级标准的有效补充,笔者建议二者加强合作,使收词工作更加科学、全面。

外向型汉语学习词典收词立目也要与时俱进。随着社会不断发展,新的词汇和表达方式不断涌现,这些新词新义往往反映了社会的最新动态,对于学习者来说具有重要的学习价值。因此,外向型汉语学习词典要关注新词新义,收录语料库中高频稳定使用的新词语,保持自我更新的能力。

(三) 平衡释义用词难度和丰富性

释义在词典编纂中占据着核心地位[10]。对于外向型汉语学习词典而言,词典释义用词难度要尽量低于被释词,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提取释义元词。除蔡永强、杨玉玲提出的“以多部外向型汉语词典释义语料库为基础”外,还要以《大纲》作为调整依据,留学生实际使用的词表为补充,得出外向型汉语词典的释义元词表。释义句型也可参照此方法,提取出释义元句,并结合用户需求,借助专业的评估工具对其进行量化分析,尽量减少使用高难度句型解释低难度词汇的情况。但不能一味追求难度低的释义而忽略用词丰富性,可以适当用一些难度 > i的词汇,保证学习者能看懂词典释义和例句中70%~80%的内容即可[11]

(四) 开发辅助释义的多模态信息库

通过调查发现,初等水平的学习者较难从词典释义中获得实质性帮助,这是因为初等词汇往往是一些基本概念,作为语言学习的起点,在释义时难免会违背≤i原则。而意义的构建和传递是多模态的,APP型词典可以通过开发多模态信息库来提高释义的可理解性,使词典从静态释义文本转化成动态语义情景。AIGC生成的音频可以达到人类发声对文本感知与理解的效果[12],因此可以利用其在语音合成和视频生成等方面的优势,开发多模态信息库,提高APP型汉语词典的多模态化程度。

在具体实施时,不同词汇在模态选择上应有所区分。对于表示具体物象的名词,例如“杯子”,直接提供相应的图片即可,不必过分强调其性质如何,而JUZI汉语将其释义为“用来装饮料或者其他液体的筒状容器,一般不太大,有的有把手”,这样的文字描述反而给学习者带来负担;对于抽象名词、功能性词语,例如“重大”“虽然”,释义元词(句)有时会降低释义准确性,这种情况则采用多模态资料辅助文字释义;而对于蕴含中华文化的词语,如“中秋节”“亡羊补牢”等,则可以通过网站链接的方式提供相应的文化背景知识,包括图片、视频、虚拟现实素材等,加深学习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

5. 结语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进一步了解学习者用户需求,并结合定量研究,理清目前外向型汉语词典APP存在的问题及成因,进而从构建国别化交互板块、确保收词基础性和时效性、平衡释义难度和用词丰富性、开发多模态信息库四个方面提出优化建议。由于受样本规模限制,未全面考察不同母语背景、不同年龄层次学习者的需求,后续可以扩大调查范围,从而使提出的优化建议更具有参考价值。

基金项目

省部级国家语委研究型基地项目(ZDI145-91)。

参考文献

[1] 杨玉玲. 融媒时代外向型汉语学习词典编纂理念与实践[J].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2): 167-177.
[2] 包佳佳, 王东海. APP型词典在来华留学生中的应用调研及编纂建议[J]. 辞书研究, 2021(5): 49-59+126.
[3] 丁贵珍. 留学生汉语外向型词典APP使用情况调查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昆明: 云南师范大学, 2018.
[4] 何姗, 朱瑞平. 汉语学习者使用词典APP进行自主学习的质性研究——以Pleco为例[J].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 35(1): 59-64.
[5] 邢红兵. 基于联结主义理论的第二语言词汇习得研究框架[J]. 语言教学与研究, 2009(5): 66-73.
[6] 杨玉玲, 陈贤德. “大词汇小语法”下的外向型汉语学习词典收录单位及实现路径[J]. 汉语学习, 2024(2): 82-91.
[7] 杨玉玲, 段彤彤. 外向型汉语学习词典配例难度控制原则及编写建议——以《当代汉语学习词典》为例[J]. 国际中文教育(中英文), 2023, 8(3): 66-75.
[8] 杨玉玲. 融媒词典《JUZI汉语》的研发理念与实现路径[J]. 语言战略研究, 2024, 9(3): 61-72.
[9] 亢世勇, 詹今慧, 李璐溪. 汉语融媒体学习词典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 41(4): 1-6.
[10] 蔡永强. 外向型汉语学习词典的释义用词[J]. 辞书研究, 2018(4): 58-68.
[11] 杨金华. 论外向型汉语学习词典编纂的四项基本原则[J]. 辞书研究, 2016(1): 45-51+93-94.
[12] 欧志刚, 刘玉屏, 覃可, 等. 人工智能多模态教学资源的生成与评价——基于AIGC在国际中文教育的应用[J]. 现代教育技术, 2024, 34(9): 37-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