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冯晓玲, 张婷婷. 中医妇科学[M]. 北京: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21: 68-173.
|
[2]
|
黄帝内经[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1963.
|
[3]
|
栾星仪. 陈艳教授补肾活血法序贯治疗肾虚型月经过少经验[D]: [硕士学位论文]. 北京: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6.
|
[4]
|
邢玉, 刘艳霞. 月经过少病古代文献研究[J]. 北京中医药, 2015, 34(4): 291-293.
|
[5]
|
魏英俊, 田永衍. 中药人工周期疗法在妇科杂病中的应用概况[J]. 甘肃中医学院学报, 2015, 32(5): 67-70.
|
[6]
|
夏桂成. 运用阴阳学说调治月经周期中的疾患[J]. 上海中医药杂志, 1983(5): 24-25.
|
[7]
|
吴继妹. 中药周期疗法治疗月经过少的临床观察[J].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8(18): 63+126.
|
[8]
|
柳静, 胡荣魁, 谈静. 基于心-肾-子宫轴学说调治月经过少[J]. 江苏中医药, 2021, 53(7): 9-11.
|
[9]
|
魏英俊, 田永衍. 中药人工周期疗法在月经病中的应用现状与启示[J]. 甘肃中医学院学报, 2015, 32(3): 60-63.
|
[10]
|
张志英. 中药周期疗法治疗月经过少临床观察[J]. 新中医, 2013, 45(8): 111-112.
|
[11]
|
李娜, 闫早兴, 金季玲. 金季玲治疗月经过少经验[J]. 湖北中医杂志, 2019, 41(8): 28-30.
|
[12]
|
郑泳霞, 罗颂平. 罗颂平教授治疗月经过少经验介绍[J]. 新中医, 2016, 48(1): 165-167.
|
[13]
|
滕玉良, 滕劲松. 中医周期疗法治疗青春期月经失调36例[J]. 浙江临床医学, 2003, 5(4): 300-301.
|
[14]
|
陈立前, 刘文琼. 刘文琼教授关于治疗月经过少的经验总结[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 19(35): 227, 232.
|
[15]
|
梁燕. 总结周春芳导师治疗月经过少的临床经验[J]. 贵州医药, 2025, 49(1): 105-106.
|
[16]
|
刘丹萍, 谭万信. 谭万信教授诊治月经过少经验撷英[J]. 中医临床研究, 2022, 14(36): 115-117.
|
[17]
|
刘霞, 吕军影, 谢爱泽. 黄李平教授用逍遥散化裁治疗月经病临床病例举隅[J]. 承德医学院学报, 2018, 35(4): 313-315.
|
[18]
|
肖潇, 刘艳霞, 邢玉, 等. 益肾疏肝汤治疗卵巢储备功能下降所致月经过少病[J]. 中医学报, 2023, 38(3): 616-621.
|
[19]
|
刘云仙. 中医针灸治疗月经不调的临床应用[J]. 中医临床研究, 2020, 12(29): 109-111.
|
[20]
|
张海杰. 针灸周期疗法治疗月经过少98例[J]. 中国针灸, 2010, 30(8): 642.
|
[21]
|
杜一娜. 针刺治疗肾阳虚型月经过少的临床观察[D]: [硕士学位论文]. 哈尔滨: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17.
|
[22]
|
王燚焱, 魏艳蓉, 柏博, 等. 调和肾阴阳法结合针灸周期疗法治疗月经过少31例[J]. 中医研究, 2020, 33(3): 64-66.
|
[23]
|
李耀新. 火龙灸的临床研究进展[J]. 中医临床研究, 2017, 9(32): 134-136.
|
[24]
|
邓米娜, 霍敏贻, 吴梅花, 等. 火龙灸治疗月经过少的临床研究[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1, 19(6): 125-127.
|
[25]
|
张博. 耳穴贴压法治疗肾虚型月经过少的临床观察[D]: [硕士学位论文]. 哈尔滨: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16.
|
[26]
|
金慧芳, 金亚蓓, 吴姝雯, 等. 长短疗程穴位埋线治疗肾虚血瘀型原因不明月经过少的疗效对比[C]//中国针灸学会. 新时代新思维新跨越新发展——22019中国针灸学会年会暨40周年回顾论文集. 武汉: 医药卫生科技, 2019: 5.
|
[27]
|
尚艳杰, 李皎洁. 透穴埋线治疗肾虚血瘀型月经过少60例疗效观察[J]. 黑龙江中医药, 2017, 46(2): 58-59.
|
[28]
|
许晓康, 贾春生, 王建岭, 等.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穴位注射疗法效应特点研究[J]. 针刺研究, 2012, 37(2): 155-160.
|
[29]
|
刘媛媛, 庄素卿. 穴位注射治疗月经过少临床观察[J]. 上海针灸杂志, 2010, 29(12): 776-777.
|
[30]
|
王唪义, 许云祥, 喻巧云, 等. 陈贵珍天癸针法调节女性生殖内分泌疾病临床经验撷要[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23, 29(1): 140-143.
|
[31]
|
谭淑婷, 宋莉, 杨春霞. 穴位埋线与中药联合治疗月经过少的有效性[J]. 中医临床研究, 2020, 12(17): 126-128.
|
[32]
|
郑彦平. 艾灸联合一贯煎加减治疗月经过少[J]. 中医学报, 2019, 34(11): 2459-2462.
|
[33]
|
黄力婧, 张志华, 区景云. 耳穴贴压法联合益经汤加减治疗肾虚型月经过少的临床效果[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2, 15(23): 162-165.
|
[34]
|
唐文婕, 陈旦平, 许江虹, 等. 育肾方联合微波治疗仪对肾虚型月经过少患者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影响[J]. 河北中医, 2019, 41(12): 1835-1839.
|
[35]
|
黄翎, 张奕梅, 苏雅丽. 循经络仿生物电刺激治疗人流术后月经过少50例[J]. 中国针灸, 2015, 35(10): 995-99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