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课堂学生口语表达恐惧的调查研究
An Investigation Study on Students’ Fear of Oral Expression in Junior High School English Classes
DOI: 10.12677/ae.2025.1591710, PDF, HTML, XML,   
作者: 李 娜, 袁 毅*:陕西理工大学国际发展与教育学院,陕西 汉中
关键词: 口语表达恐惧方法效率Oral Expression Fear Strategies Efficiency
摘要: 调查发现,部分初中学生在英语课堂中畏惧用英语表达,逐渐形成了“哑巴”式的英语学习模式,这影响了英语学习的效果和初中英语教学目标的达成。我们通过问卷调查进行了研究和分析,总结了初中生英语口语表达恐惧的原因主要有:(1) 英语基础薄弱;(2) 害怕出错;(3) 心理因素;(4) 知识运用问题;(5) 语言环境。研究提出以下教学策略来帮助学生克服这种恐惧现象:(1) 听说优先,减少板书;(2) 创新作业模式——趣味配音、视频打卡、家庭互动作业;(3) 创新课堂提问和抢答模式;(4) 改善课堂纠错环节;(5) 奖励机制促进英语表达能力。本研究有助于教师引导初中生应对和解决英语口语表达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效率。
Abstract: The investigation reveals that some students of junior high school are afraid to express themselves in English classes which form the “dumb” English model gradually. This has affected the effectiveness of English learning and the achievement of the goals for English teaching in junior high school. We conducted research and analysis via a questionnaire survey and summarized the main reasons for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fear of speaking English: (1) Weak foundation in English; (2) Being afraid of making mistakes;(3) Psychological factors; (4) The issues of applying knowledge; (5) Language environment. The study proposes the following teaching strategies to help students overcome this fear phenomenon: (1) Prioritize the listening and speaking, and reduce the blackboard writing; (2) Innovate homework models-Fun dubbing, video check-in, and family interaction homework; (3) Innovate questioning and quick-response modes in the class; (4) Improve the error correction process in the class; (5) The reward mechanism promotes English expression capability. This research contributes to teachers to guide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dealing with and solving problems related to English oral expression, thereby stimulating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 and enhancing their efficiency in English study.
文章引用:李娜, 袁毅. 初中英语课堂学生口语表达恐惧的调查研究[J]. 教育进展, 2025, 15(9): 578-583. https://doi.org/10.12677/ae.2025.1591710

1. 引言

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是全球使用最广泛的语言之一。英语在国际旅游、国际会议、贸易往来、电影系列、外交活动等重要场合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初中英语学习中,英语口语表达和交际能力占重要位置。学习者对于二语学习的结果期待较高,担心无法有效传达想要表达的内容,带来信息差或受到别人的嘲笑,从而产生语言表达的恐惧或焦虑。学习者的情感因素对于外语教学至关重要,其作用绝不亚于认知因素。学习者在学习非母语的语言时,难免产生紧张心理[1]。斯温的输出假说认为,语言输入是二语习得的必要条件,但仅依靠语言输入,不足以让学习者达到准确表达的程度,只是对知识的掌握达到了理解层面。学习者在进行语言输出时,会检验到自己语言输入中的问题,觉察到自己的语言表达水平与目标能力之间的差距,从而刺激二语习得的认知过程。想要提高学习者的语言能力,不仅需要知识理解性地输入,更需要知识理解性地输出。初中英语课堂中,部分同学表现出来对于口语表达的恐惧和障碍,降低了英语学习的效率,阻碍了口语表达的发展。因此,深入调查并了解英语口语表达恐惧的原因,并“对症下药”,改变教师英语教学方法和模式,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加强英语口语表达和交际,告别“中文式英语”和“哑巴式英语”,这是本研究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2. 调查结果分析和分类

2025年2月,我们通过问卷星进行了线上问卷调查,标题为“初中英语课堂学生口语表达恐惧的调查研究”,受调查者为11~16岁的初中生,主要生源为陕西省两所学习水平不同的中学。问卷主要涉及四个主要和必答问题:“姓名”、“年级”、“英语课堂上老师提问时你是否感到英语表达恐惧”、“你为什么不敢流利大方地进行英语的回答与交流”。最终回收有效问卷820份,部分调查问卷内容详见表1,男女比例和数量以及所在年级比例和数量如表2所示,并采用人工智能AI对问卷的结果进行了分类,如表3所示。

Table 1. Partial survey questionnaire display

1. 部分调查问卷展示

序号

性别

年级

英语课堂上老师提问时你是否感到英语表达恐惧?

你为什么不敢流利大方地进行英语的回答与交流?

1

九年级

不会说,单词组织不到一起

2

九年级

英语单词意思混淆

3

九年级

因为我有些英语单词不知道怎么读,有些句子语法不知道怎么用

4

九年级

话语组织以及语法存在问题

5

九年级

怕说错了,其他同学取笑。

6

九年级

我敢流利大方地交流

7

九年级

一是很少有英语交流环境,二是说错怕人笑话。

8

九年级

胆小、怯场、恐惧

9

八年级

胆小,害怕别人嘲笑

10

八年级

我会大方地进行英语的回答与交流。只是当我处于被 老师提问那种氛围时,我会不由自主紧张

11

七年级

我没有这种现象,很喜欢上英语课

12

七年级

口语学习薄弱,没有人交流的机会,都是课堂上学习和课堂上互动。

...

...

...

...

...

819

七年级

因为平时没有英语交流环境,所以总怕回答错误,不 自信

820

七年级

那是担心表达不够准确、用词不当,怕不能很好地理解对方意思或者让对方理解我的意思。但我一直都在学习进步呢

Table 2. Basic information of the survey participants

2. 调查对象基本信息

性别

比例(%)

调查人数

55

451

45

369

总计

100

820

年级

比例(%)

调查人数

七年级

59.76

490

八年级

16.59

136

九年级

23.66

194

总计

100

820

Table 3. The classification of the survey results on students’ fear of oral expression in junior high school English classes

3. 初中英语课堂学生口语表达恐惧的调查结果分类

分类

出现次数

占比

说明

基础薄弱

307

0.3744

涵盖了单词积累少、记不住单词、语法不会、英语基础差等导致交流困难的原因,是学生不敢交流的重要因素,反映出知识的学习储备不足对口语表达的制约。

害怕出错

205

0.25

包含怕说错、怕答错、怕发音错误等,体现了学生对错误的担忧,这种担忧影响他们在课堂上开口交流,侧面反映出了学生对自身表现的高期望和对错误的恐惧。

心理因素

137

0.1671

如不自信、紧张、社恐、胆小、害羞、怕被别人嘲笑,怕说错被老师责骂等心理方面的原因,表明心理状态对学生口语交流的阻碍,尽管有一些知识储备,但不良的心理因素也会抑制口语的表达。

知识运用问题

83

0.1012

如单词组织困难、语法运用不熟练、句子读不通顺、不会连词成句等,反映出学生在知识转化为实际交流能力上的不足,知识运用灵活性的欠缺影响表达的流畅性和积极性。

语言环境

45

0.0549

主要有缺乏语言交流环境,说明没有良好的英语交流环境,缺乏锻炼,进而最终不敢交流。

能够流利的表达

43

0.0524

这部分学生没有英语口语表达恐惧的现象,能够流利大方地进行英语交流,我们需要对这类同学的良好现象进行保持和鼓励。

通过对调查问卷的分析和分类,目前我们所了解的学生口语表达恐惧的因素主要有五大类:基础薄弱、害怕出错、心理因素、知识运用问题以及语言环境,在受调查的820份问卷中,有5.24%的学生并没有表现出英语口语表达恐惧的问题,这类学生能够流利大方地进行英语交流,因此,我们要积极培养这类学生更高的英语学习能力,借鉴和吸收这类学生身上所具备的英语学习素养和方法,对比两类不同的学生,提出优质的、合适的、创新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3. 降低初中生英语课堂口语表达恐惧的策略

3.1. 听说优先,减少板书

此教学方法以成都市实验外国语学校(原成都市48中)为例,在许多社交平台中我们可以看到,该学校部分班级的学生英语水平在全省甚至全国相当突出,尤其是英语口语水平非常地道,有学生因为口语语调像奥巴马而备受评委的关注。听说领先,遵循学习者二语学习规律,无论是听说课型还是读写课型,在成都实验外国语学校的英语课堂上,听和说是学生操练的技能,更是学习的主要途径[2]。《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也将“表达与交流”作为语言能力的学习目标之一,在中学英语课堂中,合适合理的板书设计可能会对教学产生一定的促进作用,但部分非必要的板书可以通过老师口述并反复讲解,学生通过多次聆听,在表达环节便可能自然习得并运用,而非反复完成手头作业,这种方法可能效果并不理想,未能真正掌握在交流中的运用能力。

基于调查结果的分析,约有5.49%的学生认为自己口语表达障碍,是由于平时缺乏英语语言环境,“缺乏语言环境”的出现次数为45,因此,教师在平时有限的课堂时间里,要创设较多的英语口语表达环节,摒弃传统的“老师教学生学”的教学模式,增加更多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锻炼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增强英语的实用性和交际性。

3.2. 创新作业模式——趣味配音、视频打卡、家庭互动作业

为了锻炼学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创设更多的英语口语表达环境,还可以通过改变作业模式进一步得到实现。教师可以将传统的英语书面作业,如抄写背诵英语单词、句子、语法,转向英语趣味配音、视频打卡、家庭互动等口语趣味作业,适当布置书面作业加以辅助,但英语学科的重点要放在口语的锻炼和输出当中,同时,这种方法也能减轻学生的学业压力,符合“双减”政策中减轻学生过重作业压力的要求,激发他们对于英语学习的兴趣,减少对英语学习的迷茫和“英语学习无用”的想法。

以英语趣味配音为例,个人作业时长初步可以控制在5~8分钟内,选取符合初中生英语水平和身心发展,以及符合《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对于初中生文化意识的培养等配音内容,让学生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习俗和节日,时间不宜过长,重在坚持,培养英语口语学习兴趣,如《冰雪奇缘》《圣诞节》《感恩节》《寻梦环游记》《小马宝莉》等视频趣配音。

视频打卡和家庭互动也是一项口语作业,例如,在学完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I Think the Mooncakes Are Delicious”之后,要求学生将自己当堂学到的关于嫦娥的故事用英语讲给家长听,同时与家长进行互动和评价,将以上全部内容都呈现在视频当中并上交打卡,相当于一次简短的英语演讲和互动评价,老师可以选出优秀作品进行展示和奖励,这种创新的作业模式能够激发学生对英语口语学习的兴趣,而非局限于刻板的抄写与背诵等作业形式。

3.3. 创新课堂提问和抢答模式

课堂中的提问与抢答环节,可采用让学生坐姿作答的方式,这样既可以节省课堂时间,也可以缓解有些学生因为目光聚焦而引起的社恐行为,避免影响学生英语口语表达的发挥。调查问卷的结果显示,有16.7%的学生因心理因素而影响了他们的英语口语表达,其中一项是有关“社恐”,社交恐惧是指个体在社交场合(尤其是那些需要自我展示并易于受到他人关注、审视与评价的情景中)产生明显而持久的害怕、窘迫与回避情绪。而课堂提问和抢答是需要进行自我展示的环节,以“站着”的方式回答问题难免会产生紧张情绪,从而阻碍了更好地发挥自己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因此,我们选择让学生以坐姿作答的方式进行回答,缓解学生的社交恐惧心理。当我们感到自己处于安全环境时,我们才有精力去探索世界,发展各方面的能力;相反,如果我们评估自己处于危险或压力之中,我们的注意力则会转向如何“战斗”或“逃跑”,此时个体的发展往往受到抑制。

综合各类因素,为了减少初中生英语口语表达的阻力,不让个体在英语口语表达方面的能力和发展受到抑制,这种坐姿作答的方式可能会适合一部分学生的习惯,同时,教师要注重课堂秩序的维持,让课堂秩序在积极活跃的氛围中有序进行。

3.4. 改善课堂纠错环节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秉着“完成胜过完美”的原则,积极地鼓励学生勇敢表达,不怕出错,凡是能表达、敢表达出来的行为,就是“完美”的表现;不要太注重学生口语表达结果的“完美”程度,即没有词汇、语法错误,流利表达,句子复杂,发音标准等,老师应当充分给予学生肯定与赞扬,减少责备与不满,同时注意在纠错过程中与学生交流的方式方法、面部表情、手势语等;根据我们的调查结果显示,在心理因素这一类中,有部分学生害怕说错被老师责骂,才产生了口语表达恐惧的现象,从侧面反映出,学生自身或者老师对自己表达和表现的高标准、高期望。

学生在英语语言输出过程中,可以发现语言输入当中存在的问题,语言的输入与输出存在着互动关系,二语学习者通过与他人交流,在输出的同时,也得到了相应的输入,使输入与输出互动,输入与输出互相促进、互相提高[4]。语言输入与输出关系更加要求教师鼓励学生在课堂中积极大胆地发言与交流,而不是一味地进行知识的灌输。

所以,教师应当改善课堂纠错环节,多提供课堂口语表达的机会,让学生自己在不断表达当中发现不足并及时改正,在不断完成的过程中,其实就是在日臻完美,完成胜过完美这一句话里包含了执行力,不怕试错的勇气[5],也包含了着眼于当下,积极行动就是逐步趋近“完美”的最好过程,这种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口语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于英语的不断学习与改进。

3.5. 奖励机制促进英语表达能力

在教学实践中,合理且适当的奖励机制,有助于促进学生的英语学习和口语表达,例如,对于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弱的同学,即使不能够流利地回答和表达,教师也应当给予这类同学口头的表扬,如:“That’s excellent.”,“I notice your oral practice is much better than last time.”,“Keep it up next time.”同时基于初中生心理特征,提供适合初中生的实物奖励来刺激学生更加积极地表现,如表扬信、英语打卡本、英语星徽章、英语书签等,潜移默化的融入英语学习因素,以奖励机制来促进英语表达能力的提高,让学生感受到来自老师的肯定和认可,内心受到鼓舞,克服口语表达恐惧的自卑、胆小、害怕被老师责骂、害怕被同学嘲笑等因素,共同提高英语学习的效率。

4. 结论

课堂是学生英语语言学习和表达的核心环节,为了使初中生克服课堂中英语口语表达的恐惧,让学生不再惧怕英语学科的学习,更流利自信地表达以及走向国际化的舞台,基于本次调查和研究,我们将尝试使用以上五种策略,并结合实际情况来调整和改善初中生课堂中这种不良现象,不过,策略的有效性有待进一步教学实践检验的假设。本次调查研究仍存在许多问题,如:问卷的内容设计较为简单,不够详细;问卷的发放形式单一,不够多样;缺少大量的线下访谈等。未来,我们会扩大调查研究的范围,细化调查问卷的内容设置,丰富调查研究的方法,提高样本代表性,更加深入探究和寻找更优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来降低初中生课堂中英语口语表达恐惧的不良现象。学生唯有在舒适、放松、安全的环境下,才敢于表现自己,最终才能实现英语学习的真正意义和价值。

NOTES

*通讯作者。

参考文献

[1] 陈明. 初中生英语口语学习焦虑的现状及干预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南京: 南京师范大学, 2019.
[2] 何宗慧, 白仕全. 中学英语课堂教学观察与思考——以成都实验外国语学校为例[J]. 现代职业教育, 2016(27): 21-23.
[3] 孔敏. 用精神分析容器理论解决青少年“社恐”问题的策略[J]. 中小学班主任, 2025(9): 104-106.
[4] 曹火群, 肖美良. 论英语学习中输入和输出的互动关系[J]. 疯狂英语(教师版), 2007(11): 12-15+40-41.
[5] 迷镇. 完成胜过完美[J]. 互联网周刊, 2018(2): 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