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追求健康与美的现代社会,损美性疾病如黄褐斑、痤疮、脱发及瘢痕等,不仅对患者的外貌产生负面影响,还可能引发焦虑、自卑等心理问题,严重降低生活质量。中医倡导“天地人美”“形神俱美”,主张“以内养外”“以神养颜”“以德驻颜”,桃红四物汤作为活血化瘀的经典方剂,在损美性疾病的治疗中显示出一定的应用价值,现整理近十年与桃红四物汤治疗损美性疾病相关文献,以阐述桃红四物汤的应用价值。
Abstract: In modern society, where the pursuit of health and beauty prevails, aesthetic-impairing diseases such as chloasma, acne, alopecia, and scars not only have a negative impact on patients’ appearance but may also trigger psychological problems like anxiety and inferiority, seriously reducing their quality of lif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advocates the concepts of “beauty in harmony with heaven, earth, and human beings”, “beauty of both form and spirit”, and emphasizes “nourishing the exterior from the interior”, “cultivating beauty through spirit”, and “retaining beauty through virtue”. As a classic prescription for promoting blood circulation and removing blood stasis, Taohong Siwu Decoction has shown unique advantages in the treatment of aesthetic-impairing diseases. This paper collates the relevant literature on Taohong Siwu Decoc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aesthetic-impairing diseases in the past decade to elaborate on its application value.
1. 桃红四物汤的概况
桃红四物汤出自于清代吴谦的《医宗金鉴》,在四物汤的基础上,加入桃仁、红花,化裁而成桃红四物汤,着重增强方剂的活血祛瘀功效,用于治疗瘀血阻滞所致的多种病症。此后,历代医家不断拓宽其应用范围,明代王肯堂在《证治准绳》中已将活血化瘀理论应用于皮肤病症的治疗;清代叶天士提出“久病入络”学说,此学说为损美性疾病的治疗奠定了更为坚实的理论基础[1]。桃红四物汤由桃仁、红花、当归、川芎、白芍、熟地黄六味中药组成。方中取桃仁、红花为君药,二者相须为用,活血化瘀之力增强,能疏通血脉,消散瘀滞;当归补血活血,熟地黄滋阴补血,二者共为臣药,补血养阴,濡养肌肤;川芎为血中气药,能活血行气,白芍养血敛阴,二者作为佐药,全方祛瘀而不伤正,补血而不留瘀,符合损美性疾病“久病多瘀、血虚失养”的核心病机,在黄褐斑、痤疮等损美性疾病中发挥重要优势[2]。尽管现代医学在损美性疾病的治疗方面已形成多种干预方案,但在改善整体症状、减少复发率等方面仍存在一定局限性,而中医药以其独特的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理论体系,结合活血化瘀、调和气血等治法,为治疗损美性疾病提供了新思路和新选择。综上,基于“活血化瘀”、“久病入络”理论和损美性疾病“瘀血阻滞、血虚失养”的病机特点,源自《医宗金鉴》的桃红四物汤通过活血化瘀与养血润肤的协同作用,在临床上损美性疾病的治疗中展现出了独特优势,下面将从临床上常见损美性疾病来具体阐述。
2. 黄褐斑
黄褐斑作为临床上最常见的损美性疾病之一,病因大多归因于肝、脾、肾三脏受损,而引发一系列的气滞血瘀,肌肤失养。《诸病源候论》中记载:“气血不和,或涩或浊,不能荣于皮肤,故变生黑皯”[3]。《外科正宗》中陈实功提出:“黧黑斑者,水亏不能制火,血弱不能华肉,以致火燥结成斑黑,色枯不泽”[4]。因此,临床上治疗黄褐斑多从活血化瘀入手,常选用桃红四物汤,并可辅以疏肝、健脾、补肾之法[5],使气血畅行的同时,也使肌肤得到充分滋养,以减轻色斑的沉着,淡化斑块。
邹婕凡[6]等将月经失调伴黄褐斑患者96例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48例,参照组常规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以桃红四物汤,结果显示两组黄褐斑均较前有所改善,但研究组黄褐斑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参照组(P < 0.05)。欧阳小妹[7]等通过选取2018年3月~2019年9月100例黄褐斑伴月经不调门诊患者,并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予以口服维生素C、维生素E胶囊,并在黄褐斑处涂抹复方维甲酸霜,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水煎剂桃红四物汤口服,观察4周,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高于对照组(82%),P < 0.05;通过对比治疗前后皮损、黄褐斑面积、月经不调评分差异,结果为观察组、对照组评分均降低,其中观察组治疗前后评分差异显著大于对照组。欧阳小妹等认为,桃红四物汤不仅能调理女性月经不调,且能缩小黄褐斑面积。杜晓霜[8]等通过收集2023年1月~12月气滞血瘀型黄褐斑患者86例,按照随机数字法每组各分43例,对照组予以口服维生素C片、维生素E软胶囊,并涂抹防晒霜及氢醌乳膏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口服桃红四物汤、外用玉容散化裁治疗,观察8周,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经表皮失水量(TEWL)、角质层含水量以及严重程度指数(MASI),结果:治疗后两组严重程度指数(MASI)、经表皮失水量(TEWL)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 < 0.05),角质层含水量均较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 < 0.05),结论:桃红四物汤联合玉容散化裁通过改善皮肤的屏障功能、缩小黄褐斑面积、减轻黄褐斑严重程度,能有效治疗气滞血瘀型黄褐斑。谢雨莎[9]等对桃红四物汤治疗黄褐斑作用机制进行分析与实验,发现桃红四物汤中所含核心活性成分有叶酸、槲皮素、(+)-儿茶素、木脂素、β-胡萝卜素、胆固醇、木犀草素、黄芩苷、β-谷甾醇、山奈酚,并可能通过调控ALB、VEGFA、CD4、ESR1、CREB1等靶点,以达到抗氧化、抗感染、抗凝血、抗黑素等作用。欧阳小妹等和杜晓霜等的研究提示对于气滞血瘀型黄褐斑,延长疗程可能更有利于修复皮肤屏障功能,而短期疗程则适用于轻中度患者的快速症状控制。
3. 增生性瘢痕
增生性瘢痕是在皮肤创伤愈合过程中,胶原纤维过度增生、排列紊乱所致的病理性瘢痕组织,是一种因皮肤创伤修复异常而导致的纤维化疾病。《医林改错》[10]有云:“瘀血在经络脏腑之间,则周身作痛,在皮里膜外,则结成瘢痕。”《素问》[11]云:“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中医认为,瘢痕的病因病机复杂,但其核心在于“瘀”与“虚”。皮肤乃一身之表,若因刀伤、烫伤或疮疡等受损,则致皮肉伤损,络脉断裂,血不循常道而外溢,则成离经之血,即为“瘀血”。瘀血内停,阻塞经络,气血运行受阻,新血难以滋养受损肌肤,遂使局部组织失于正常濡润与修复,进而导致瘢痕组织增生、坚硬。同时,创伤之后,机体气血耗伤,若患者素体虚弱,气血不足,则无力推动瘀血消散,从而进一步加剧瘢痕的形成与发展,形成“瘀不去则新不生,虚不补则瘀难化”的恶性循环状态。目前,临床治疗增生性瘢痕多采用手术切除、激光治疗、局部药物注射等手段,但存在复发率高、不良反应明显、费用高昂等局限性。现代研究表明,桃红四物汤作为中医活血化瘀的经典方剂,广泛运用于临床,为增生性瘢痕的治疗提供了安全、有效的中医药解决方案。
李梦菲[12]等人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8例痤疮凹陷性瘢痕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予以CO2点阵激光治疗,观察组予以CO2点阵激光结合桃红四物汤治疗,两组患者共治疗4个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渗液消退时间、红肿消退时间、瘢痕愈合时间相比于对照组患者用时更短,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94.12%)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76.47%),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8.82%)低于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29.41%),以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吴茂烟[13]等选取80例痤疮凹陷性瘢痕,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普通激光模式治疗,观察组予以CO2点阵激光模式联合桃红四物汤治疗,各治疗4个月,观察组渗液消退、红肿消退、瘢痕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 < 0.05),灰度差异率低于对照组(P < 0.05),面部红斑、水肿、色素沉着等不良反应发病率均低于对照组(P < 0.05)。钱则尔[14]等利用数据库分析,结果显示桃红四物汤可以通过PI3K-Akt、Ras、MAPK信号通路等从而抑制增生性瘢痕的发生。李梦菲等和吴茂烟等均采用CO2点阵激光联合桃红四物汤口服,疗程均为4个月,但前者在剂型上未明确是否为水煎剂,可能对药物成分的释放与吸收产生影响。不过,两项研究均显示,联合治疗疗效显著优于单纯激光治疗,可见联合治疗具有协同作用。
4. 抗衰
衰老是机体在自然发育中的必要进程,是生理功能衰退与形态结构老化的综合表现,在皮肤等美学敏感部位尤为显著,常包括胶原流失、弹性减低、皱纹形成、皮肤松弛、色素沉着等,西医主要因细胞衰老、氧化应激、端粒缩短、炎症反应等多种因素所致。中医认为,抗衰的核心同样与“瘀”与“虚”有关。《景岳全书》[15]有云:“气血者,人之所以赖以生者也”,气血调和是维持机体年轻态的关键。随着年龄增长,或因劳逸失度、情志失调等,可致气血渐亏,气的推动、温煦作用减弱,则血失于濡养,进而使血行迟缓,形成瘀血。瘀血阻滞经脉,气血无法顺畅到达肌肤、脏腑,肌肤失却濡养,便会出现面色憔悴、皱纹丛生等衰老之象。同时,气血亏虚又难以化解瘀血,瘀血停滞进一步耗伤气血,形成“因虚致瘀,瘀又伤虚”的恶性循环,加速衰老进程。目前,临床抗衰常采用外用护肤品、医美手术、口服抗氧化药物等方法,但存在效果短暂、可能引发皮肤敏感等不良反应、花费较高等局限性。现代研究表明,桃红四物汤作为中医养血活血的经典方剂,在抗衰领域的应用得到关注,为抗衰这一损美性相关问题的改善提供了安全、有效的中医药途径。
张小卿[16]等人借助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技术展开研究,结果显示桃红四物汤所含的类黄酮类成分,具备抗氧化、延缓衰老及清除自由基的作用,可对弹性蛋白酶、胶原蛋白酶及酪氨酸酶的活性产生抑制,进而实现肌肤紧致、弹性增强及面部色素沉积减少的效果。与此同时,该方剂中的核心成分β-谷甾醇能够发挥对抗光老化的效能,而三萜皂苷类化合物则在防护UVB诱导的光氧化损伤方面具有保护作用。赵婧琪[17]等人实验发现,桃红四物汤通过减少炎性浸润、胶原纤维束断裂,使表皮厚度降低,皮肤结构更完整;通过增加LC3II、beclin-1水平,降低P62水平,增强细胞自噬,从而抑制紫外线诱导,来抑制皮肤损伤老化。孙然[18]等通过HE染色、Masson染色发现桃红四物汤能抑制皮肤的角化、增厚角质层从而有效改善皮肤表皮;通过增加小鼠真皮中的胶原纤维含量、密度以及皮肤中的血流量、血流速度,抑制iNOS蛋白的表达,升高CD206蛋白的表达从而增强机体代谢,改善皮肤光老化。赵婧琪等和孙然等人的研究,均通借助动物实验探讨其机制,所用剂型同为中药配方颗粒,但剂量按体重换算,与临床人用剂量存在差异,未来需进一步开展临床剂量–效应关系研究。
5. 痤疮
痤疮作为临床常见的损美性皮肤病,其发病多与血热瘀滞、经络不通相关,桃红四物汤作为经典活血化瘀方剂,在临床的痤疮治疗中运用广泛,方中桃仁、红花活血化瘀力强,可疏通局部壅滞脉络,消散痤疮所致的结节、囊肿等;熟地黄、白芍滋阴养血,可弥补血热伤阴;当归、川芎补血活血行气,确保局部血行通畅,使肌肤充分得到气血的滋养。现代研究证实,桃红四物汤能调节激素水平、抑制痤疮丙酸杆菌、减轻炎症,以缓解丘疹、脓疱等症状,亦能降低瘢痕的风险,显著改善患者痤疮症状。
李晓霞[19]等将门诊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阿达帕林凝胶外涂,重则辅以口服米诺环素,实验组在此基础上服用中药汤剂茵陈蒿汤合桃红四物汤治疗,治疗2月后结果发现对照组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8、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和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均高于实验组,实验组中医证候评分、皮损情况(颜色、数目、痒痛等)、DLQ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张灵金[20]等收集门诊40例瘀热痰结型聚合型痤疮,并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实验组,对照组予以桃红四物汤加味口服及外用,实验组予以维胺酯胶囊口服,治疗3个疗程后发现,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并且发现桃红四物汤能降低痤疮患者血液粘稠度,从而改善局部的微循环,以达到消炎作用。孙景涛[21]等收集门诊囊肿型痤疮患者,并将对照组40人采用常规西药治疗(口服A酸胶丸 + 局部注射醋酸曲安奈德),观察组41人采用口服桃红四物汤治疗,治疗2个疗程,结果发现治疗总有效率两者相当,但痤疮复发率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说明桃红四物汤与常规西药治疗囊肿型痤疮均有疗效,但桃红四物汤不易复发,治疗上更具有明显优势。孙晨[22]通过对门诊40例寻常型痤疮患者服用桃红四物汤,结果发现桃红四物汤不仅能抑制痤疮生长,且能淡化痤疮瘢痕,临床治疗效果明显。孙景涛等使用桃红四物汤加减水煎剂口服治疗囊肿型痤疮,总有效率相当,但复发率显著低于西药组;而张灵金等采用加味桃红四物汤口服联合外用,总有效率达95%,提示联合外用剂型可能增强局部抗炎、活血效果。
6. 结语
综上所述,桃红四物汤作为化瘀补血的经典方,在损美性疾病方面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并且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其可以通过改善血液循环、抗炎抗氧化、调节免疫、调节激素水平等来治疗损美性疾病。中医方面,桃红四物汤活血化瘀之力强劲,扶正而不滞邪,祛瘀而不伤正,不仅能改善局部症状,并且能调理整体机能,减少复发率,做到“天地人美”、“形神俱美”。另外,桃红四物汤作为活血化瘀方剂,方中桃仁、红花破血行瘀之力较强,故孕妇禁用,月经过多或有出血倾向的人群慎用。桃红四物汤临床上还可用于肥胖、脱发等,期望以后有更多关于此类的高质量研究来进一步验证其可靠性,为中医美容提供一定的参考方向。
本文通过总结桃红四物汤在治疗损美性疾病的作用机制及临床运用,为后续广泛运用桃红四物汤提供理论依据,使桃红四物汤在中医美容中有着更广阔的运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