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时代电商发展对电子信息行业创新生态的重塑效应研究
Research on the Remodeling Effect of the Development of E-Commerce in the 5G Era on the Innovation Ecosystem of the Electronic Information Industry
DOI: 10.12677/ecl.2025.1492984, PDF, HTML, XML,   
作者: 冯 敏:贵州大学大数据与信息工程学院,贵州 贵阳
关键词: 5G时代电子商务电子信息行业创新生态The 5G Era Electronic Commerce Electronic Information Industry Innovation Ecosystem
摘要: 本文聚焦于5G时代背景下,深入剖析电子商务发展对电子信息行业创新生态产生的重塑效应。通过阐述5G技术的特性,分析其如何推动电商发展,进而探讨这种发展对电子信息行业在产品创新、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及产业协同创新等方面的影响。研究表明,5G时代电商的发展为电子信息行业带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促使其创新生态发生深刻变革。
Abstract: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background of the 5G era and deeply analyzes the remodeling effect of the development of e-commerce on the innovation ecosystem of the electronic information industry. By elaborating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5G technology and analyzing how it promotes the development of e-commerce, it further explores the impact of such development on aspects such as product innovation,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business model innovation and industrial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in the electronic information industry. Research shows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e-commerce in the 5G era has brought brand-new development opportunities for the electronic information industry and driven profound changes in its innovation ecosystem.
文章引用:冯敏. 5G时代电商发展对电子信息行业创新生态的重塑效应研究[J]. 电子商务评论, 2025, 14(9): 830-836. https://doi.org/10.12677/ecl.2025.1492984

1. 引言

5G作为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以其高速率、低时延、大连接的特性,正深刻地改变着各行各业的发展格局[1] [2]。5G技术构建了以多元主体协同演化为核心的创新生态系统,依赖设备商、运营商、开发者及政策机构通过开放式标准(3GPP)和模块化架构实现价值共创。其扩散遵循技术采纳规律:消费者端依托“感知有用性”(TAM模型)快速普及,而企业端因复杂性和高成本面临“创新鸿沟”,需满足任务技术匹配与制度压力双重驱动。作为数字经济的基石,5G催生平台经济新范式,依托网络效应提升价值,但需平衡平台治理(API开放/数据隐私)避免管道化。三大视角相互交织,揭示5G成功的关键在于跨生态价值共创,其动态演化持续受技术迭代、政策及杀手级应用探索影响。电子商务作为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3],在5G技术的赋能下,迎来了新一轮的发展高潮。而电子信息行业作为支撑电商发展的关键基础,也在电商发展的反作用下,其创新生态发生前所未有的重塑。研究5G时代电商发展对电子信息行业创新生态的重塑效应,对于把握行业发展趋势,推动产业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2. 5G技术推动电商发展

5G网络本身就是连接用户(消费者/企业)和应用/服务提供商的基础平台。运营商作为平台所有者,需要平衡网络两侧的需求(如用户流量需求和应用开发者对网络能力的需求),设计有效的定价策略(如流量套餐、API调用费、对开发者的补贴)来促进平台增长和活力。5G还支撑了物联网平台、车联网平台等新型多边市场。

2.1. 高速率提升购物体验

5G网络的高速率使得电商平台上的商品图片、视频等加载速度大幅提升[4]。消费者在浏览商品时,几乎可以瞬间加载出高清的产品展示内容,无需等待。据相关测试,在5G网络下,电商平台页面的平均加载时间从4G时代的3~5秒缩短至1秒以内[5]。这不仅提高了消费者的购物效率,还极大地提升了购物的流畅性和愉悦感,减少了因等待时间过长而导致的客户流失。

2.2. 低时延支持实时互动

低时延特性使电商直播、实时客服等实时互动功能更加流畅[6]。在电商直播中,主播与观众之间的互动能够即时反馈,观众的提问和评论能够迅速被主播看到并回复,增强了直播的互动性和吸引力。以淘宝直播为例,在5G网络环境下,观众的评论发送到主播端的时延从4G时代的平均1~2秒降低至0.1秒以内[7],大大提高了直播的互动效果,促进了商品的销售。

网络营销还能够满足不同国家和地区消费者的差异化需求,促进国际贸易市场的多元化发展。通过大数据分析,企业可以深入了解不同地区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偏好、文化背景等信息,从而针对性地开发产品、制定营销策略和提供个性化的服务。例如,亚马逊公司利用其强大的数据分析能力,根据不同国家用户的浏览和购买历史,为用户推荐符合其兴趣和需求的商品,实现了精准营销,提高了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同时也进一步拓宽了其在全球的市场份额。

2.3. 大连接实现万物互联购物

大连接能力让更多的智能设备接入网络成为可能[8],为电商带来了全新的购物场景。智能家居设备之间可以相互连接,消费者可以通过手机等终端设备远程控制家中的智能家电进行购物。例如,智能冰箱在检测到食材不足时,可以自动向电商平台下单购买相应食材,实现智能化、自动化购物。

3. 电商发展对电子信息行业产品创新的影响

5G标准的制定(3GPP)是开放式创新的全球协作结果。设备商、运营商、高校、研究机构共同贡献知识产权,推动技术快速迭代。同时,运营商通过开放API平台,吸引开发者在其网络上构建应用(如网络能力开放),体现了“由外而内”和“由内而外”的开放创新模式。

3.1. 促进个性化定制产品发展

5G高速率、低时延的特性使电商平台能够快速收集、分析海量消费者数据[9]。通过对消费者在浏览、搜索、购买等环节产生的数据进行深度挖掘,电子信息企业可以精准洞察消费者独特的需求、偏好与行为模式。例如,在电商平台上,消费者对电子产品的性能、外观、功能等方面的个性化需求被详细记录,企业依据这些数据,能够为不同消费者量身定制产品。以笔记本电脑为例,对于设计专业的消费者,企业可定制配备高分辨率显示屏、强大图形处理能力的电脑;对于商务人士,则可定制轻薄便携、长续航且安全性能高的款式。这种个性化定制产品不仅能更好地满足消费者需求[10],还能提升产品附加值与市场竞争力,极大地拓展了电子信息产品的创新空间。

3.2. 推动智能可穿戴设备创新

5G 网络的大连接和低时延特点,为智能可穿戴设备创新提供了有力支撑。在电商发展的推动下,智能可穿戴设备市场需求不断增长。借助5G网络,智能手表、智能手环等设备能够实现与其他智能设备的高速、稳定连接,实时同步数据[11] [12]。比如,智能手表可以实时将用户的心率、运动步数、睡眠质量等健康数据传输至手机或云端,供用户随时查看分析,也方便医疗人员远程监控。同时,电商平台作为销售和反馈的重要渠道,能让企业快速获取用户对智能可穿戴设备的意见和建议,促使企业不断优化产品功能。如根据用户反馈,增加新的运动模式监测、压力监测等功能,推动智能可穿戴设备向多功能、高性能方向持续创新。

3.3. 加速智能家居产品迭代

5G技术与电商的融合,为智能家居产品迭代带来了质的飞跃。5G的高速率和低时延保证了智能家居设备之间的通信高效稳定,实现设备的互联互通与协同工作。当消费者在电商平台购买智能家居产品后,这些产品能够快速接入家庭网络,实现智能化控制[13]。例如,智能空调可以根据室内外温度、湿度以及用户的习惯,自动调节运行模式;智能门锁与智能摄像头联动,当检测到异常情况时,能及时向用户手机发送警报。电商平台上丰富的用户评价和使用数据,能帮助企业快速了解产品的优缺点,从而针对性地进行产品升级迭代。企业可根据用户反馈,优化智能家居产品的操作界面,使其更加简洁易用,或提升设备的稳定性和响应速度,让智能家居产品更好地服务用户,提升用户体验。

4. 电商发展对电子信息行业技术创新的影响

电商的爆发性增长通过创造庞大的、复杂的技术应用场景和刚性需求,成为电子信息行业技术创新的核心驱动力之一,持续引领并加速了相关领域的技术突破和产业化进程,带来了革新性影响。

4.1. 推动云计算与边缘计算融合

在5G时代电商的需求驱动下,电子信息行业加速了云计算与边缘计算的融合。电商平台产生的海量数据需要强大的计算能力进行处理,云计算提供了强大的计算资源,但在处理实时性要求较高的数据时,存在一定的时延问题。边缘计算则可以在靠近数据源的地方进行数据处理,减少数据传输时延。电子信息企业通过将云计算与边缘计算相结合,能够更好地满足电商平台对数据处理的需求。例如,在电商直播中,通过边缘计算对直播视频进行实时处理和分析,提取关键信息,再将处理后的数据上传到云计算平台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存储。

4.2. 促进人工智能技术优化

电商平台对人工智能技术的广泛应用,如智能推荐、智能客服等,推动了电子信息行业对人工智能技术的优化。为了提高智能推荐的准确性和智能客服的服务质量,电子信息企业不断改进人工智能算法,提高模型的训练效率和精度。例如,采用深度学习算法对电商平台上的用户行为数据进行分析,不断优化推荐模型,为用户提供更符合其需求的商品推荐。同时,通过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的优化,提高智能客服对用户问题的理解和回答能力。

4.3. 助力物联网技术升级

5G时代电商的发展对物联网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电子信息企业加大在物联网技术研发方面的投入,提升物联网设备的连接能力、数据传输速度和安全性。例如,研发更先进的传感器技术,提高物联网设备对环境数据的采集精度和范围;开发更高效的物联网通信协议,降低数据传输的能耗和时延;加强物联网设备的安全防护技术,保障用户数据的安全。这些技术的升级为电商在万物互联购物场景下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4.4. 刺激芯片技术创新

4.4.1. 性能提升需求

电商的蓬勃发展,使智能设备的使用场景和功能需求不断增加。消费者在电商平台购买的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设备,需要运行各种电商应用程序、处理大量数据,这促使芯片制造商不断提升芯片的运算速度、降低功耗,研发出更先进的制程工艺,如从7 nm向5 nm、3 nm等更先进制程演进,以满足设备高性能、低功耗的需求。

4.4.2. 集成化与多功能化

电商带动了物联网设备的广泛应用,各类智能穿戴设备、智能家居设备等对芯片的集成度和功能多样性提出了更高要求。芯片技术需要朝着集成更多功能模块、支持多种通信协议的方向发.Fi、GPS等功能,以满足物联网设备连接、数据处理等多方面的需求。

4.5. 推动通信技术升级

4.5.1. 网络基础设施建设

电商交易的爆发式增长,数据传输量呈指数级上升,对网络带宽和稳定性提出了更高要求。为了保障电商业务的流畅运行,通信运营商大力投入5G网络等新一代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加快光纤宽带网络的升级改造,提高网络覆盖范围和传输速度。

4.5.2. 低时延与高可靠性需求

直播带货、远程办公、在线教育等电商相关应用的兴起,需要通信技术提供更低的时延和更高的可靠性。这推动了通信技术在网络切片、边缘计算等方面的创新,通过将计算和存储资源下沉到网络边缘,减少数据传输距离,降低时延,提高系统的响应速度和可靠性。

5. 电商发展对电子信息行业商业模式创新的影响

电商发展深度重构了电子信息行业的商业模式,推动其从传统产品售卖转向以平台生态为核心、服务化订阅为支柱、数据驱动为引擎的创新模式,通过开放平台整合多元主体、以服务化模式创造持续收入、利用大数据实现精准运营与柔性定制,并促进软硬件服务融合,彻底重塑了行业价值创造与获取方式。

5.1. 推动平台化与生态化发展

5.1.1. 构建综合电商平台

电子信息企业纷纷搭建或入驻综合电商平台,将产品展示、销售、售后服务等环节整合于一体,如华为、小米等品牌在京东、淘宝等平台开设官方旗舰店,直接面向消费者,减少中间环节,提高销售效率和用户体验。同时,企业自身也打造综合性平台,如小米的米家平台,不仅销售自家产品,还引入众多生态链企业的智能产品,形成了丰富的产品生态。

5.1.2. 打造产业生态系统

电商发展促使电子信息行业打破传统边界,与上下游企业、合作伙伴构建产业生态系统。以智能手机产业为例,手机厂商通过电商平台与芯片供应商、软件开发商、应用服务商等紧密合作,共同打造集硬件、软件、应用于一体的生态系统,为用户提供更加便捷、丰富的服务。

5.2. 创新社交电商商业模式

5G技术的发展使得社交电商在电子信息行业得到了快速发展。电子信息企业通过与社交平台合作,利用社交网络的传播力和用户粘性,开展产品营销活动。利用电商平台的数据分析能力,电子信息企业可以实现精准营销,根据用户的兴趣、购买历史等向其推送个性化的产品推荐[14]。同时,社交电商的兴起也为电子信息产品营销提供了新渠道,企业通过社交媒体平台进行产品推广、口碑传播和用户互动,如在抖音、小红书等平台上发布产品评测、使用教程等内容,吸引用户关注和购买。

5.3. 优化供应链管理模式

5.3.1. 供应链协同与整合

电商平台为电子信息企业与供应商之间提供了高效的信息沟通渠道,实现了供应链的协同与整合[15]。企业可以实时共享需求预测、库存信息、生产计划等数据,使供应商能够提前做好原材料采购和生产准备,提高供应链的响应速度和灵活性。

5.3.2. 库存管理优化

借助电商平台的大数据分析,电子信息企业能够更准确地预测市场需求,优化库存管理。采用精益库存管理模式,减少库存积压和缺货现象,降低库存成本。同时,通过与物流企业的合作,实现库存的分布式管理,提高库存周转率和物流配送效率。

6. 5G时代电商发展对电子信息行业产业协同创新的影响

6.1. 加强企业与供应商协同创新

5G时代电商的快速发展,电子信息企业与供应商之间的联系愈发紧密,协同创新成为必然趋势。电商平台海量且多变的需求数据,要求电子信息企业能够迅速响应。企业为满足消费者对产品性能、功能和外观的多样化需求,需与供应商深度合作。以智能手机制造为例,手机厂商对芯片性能、屏幕显示效果等要求不断提升。为了实现这些目标,手机厂商与芯片供应商共同研发新一代芯片,与屏幕供应商合作开发高刷新率、高分辨率且低功耗的屏幕。双方在研发过程中,共享技术资源和市场信息,从芯片架构设计、屏幕材料选择等源头进行创新,大大缩短了产品研发周期,提升了产品竞争力。这种协同创新不仅使企业能够推出更具吸引力的产品,也帮助供应商拓展了业务领域,实现双方的互利共赢。

6.2. 促进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合作

5G时代电商的发展促使电子信息行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加强合作[16]。从芯片设计、制造,到电子设备的组装、销售,各个环节的企业通过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例如,华为公司与国内众多芯片设计企业、电子元器件制造企业合作,共同打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业链。这种合作不仅提高了产业链的整体竞争力,还推动了产业的协同发展。

6.3. 催生新兴产业与跨界合作

电商的发展催生了电子信息行业与其他领域的新兴产业和跨界合作。随着电商与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深度融合,智能家居、智能安防等新兴产业应运而生。在智能家居领域,电子信息企业与家电企业、互联网企业跨界合作。电子信息企业提供核心的芯片、传感器等技术,家电企业负责产品制造,互联网企业则利用电商平台和大数据分析,为用户提供智能化的家居控制解决方案和个性化服务。这种跨界合作打破了传统行业界限,整合各方优势资源,为消费者带来了全新的产品和服务体验,推动了电子信息行业的创新发展和产业融合。

6.4. 推动产学研合作深度融合

电商的快速发展为电子信息行业带来了新的技术挑战和机遇,这促使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之间的产学研合作进一步深化。高校和科研机构拥有前沿的技术研究成果和专业的人才资源,而企业则具备丰富的市场经验和产业化能力。

电商平台为产学研合作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应用场景和数据来源[17]。企业通过电商平台收集大量的用户数据和市场反馈,与高校、科研机构共享,共同开展针对性的研究。例如,针对电商物流中的智能仓储和配送问题,企业与高校合作,利用高校的算法研究优势和科研机构的技术研发能力,开发智能仓储管理系统和物流路径优化算法。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研究成果在企业的电商业务中得到应用和验证,加速了科技成果的转化,推动了电子信息行业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7. 结语

5G时代电商的发展对电子信息行业创新生态产生了全方位的重塑效应。在产品创新方面,促进了个性化定制产品、智能可穿戴设备和智能家居产品的发展;在技术创新方面,推动了云计算与边缘计算融合、人工智能技术优化、物联网技术升级、芯片技术创新和通信技术升级;在商业模式创新方面,推动平台化与生态化发展、创新社交电商商业模式和优化供应链管理模式;在产业协同创新方面,加强了企业与供应商、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新兴产业与跨界以及产学研之间的合作。电子信息行业应抓住5G时代电商发展带来的机遇,积极推动创新生态的持续优化,实现行业的高质量发展。同时,政府和相关部门也应出台相应的政策,为电子信息行业在5G时代的创新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和支持。未来,随着 5G技术的进一步普及和应用,电商与电子信息行业的融合将更加深入,创新生态也将不断演变和完善,值得进一步关注和研究。

参考文献

[1] 胡兆波, 王雪, 赵殿伟. 5G移动通信技术及运用研究[J]. 科技资讯, 2024, 22(21): 15-17.
[2] 党博文. 102024移动通信市场分析[N]. 通信产业报, 2024-12-09(010).
[3] 陈亚男. 数字经济背景下电子商务模式发展困境与具体对策[J]. 商场现代化, 2024(18): 27-29.
[4] 景武堂, 万浩浩, 苗长丰, 等. 5G远程机器人手术的应用现状及展望[J]. 机器人外科学杂志(中英文), 2025, 6(1): 1-5.
[5] 班欣. 5G背景下直播电商平台搭建的构思[J]. 装备制造技术, 2024(11): 160-162+175.
[6] 靳文雅, 陈淑娟. 赋能与融合: 5G时代电商直播的发展之路[J]. 声屏世界, 2021(19): 66-67.
[7] 姜文革. 广播电视工程中5G+8K技术的运用分析[J]. 中国宽带, 2025, 21(9): 76-78.
[8] 徐苏翔. 运筹当下, 决胜未来——迎接5G时代的海量连接[J]. 中国电子商情(基础电子), 2019(Z1): 41-42.
[9] 马爱玲. 基于物联网的5G通信技术的应用探究[J]. 中国宽带, 2024, 20(10): 70-72.
[10] 艳芝, 王双进, 卢宏亮. 消费者对个性化定制产品的接受意愿研究——基于风险视角[J]. 天津商业大学学报, 2017, 37(4): 46-54.
[11] 魏朝, 季烨, 李昂. 可穿戴设备在热射病中的应用进展[J]. 中国医疗设备, 2024, 39(10): 165-169+180.
[12] 邓开连, 刘晓洁, 高生, 等. 浅析5G技术在智能可穿戴设备中的应用[J]. 物联网技术, 2021, 11(6): 65-67.
[13] 李翠. 5G背景下智能家居网络融合研究[J]. 家电维修, 2024(10): 77-79.
[14] 李楠. 基于大数据的电子商务平台精准营销策略探讨[J]. 全国流通经济, 2024(22): 20-23.
[15] 李亮, 陈宁娟, 侯君瑞, 等. 农产品供应链平台建设理论架构与实践探索[J]. 农业科技管理, 2024, 43(6): 89-95.
[16] 王梓琪, 周国富, 徐莹莹. 数字经济如何赋能产业链韧性提升[J]. 统计学报, 2024, 5(5): 1-15.
[17] 支菊芳. 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设立对零售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效应研究[J]. 商业经济研究, 2024(24): 159-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