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网络技术赋能电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路径研究
Research on the Path to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the E-Commerce Economy Empowered by Next-Generation Network
DOI: 10.12677/ecl.2025.1493005, PDF, HTML, XML,   
作者: 黄凌云:贵州大学大数据与信息工程学院,贵州 贵阳
关键词: 电商经济高质量发展5GIPv6物联网边缘计算E-Commerce Economy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5G Ipv6 IoT Edge Computing
摘要: 数字经济深化使电子商务成为消费升级与产业转型的重要引擎,但传统电商在网络承载与时延、数据流通效率、终端接入能力以及安全与隐私保障等方面存在结构性瓶颈。本文提出“网络基础设施–平台运行机制–经济绩效”的三级联动分析框架,系统揭示新一代网络技术的赋能机理:5G通过低时延与网络切片缓解高并发拥堵,IPv6以端到端直连与寻址扩展提升跨域与多终端连接效率,物联网(IoT)依托全链路感知与分级防护重构仓储与物流流程,并与边缘计算共同形成“端–边–云”协同。结合阿里巴巴、京东、顺丰等公开数据的案例观察,结果表明技术赋能并非单点性能改进,而是通过体系化部署和机制性重构显著提升平台韧性、协同效率、用户体验与安全合规,进而带动经济绩效整体跃升。据此,本文提出与四类瓶颈一一对应的对策:IPv6全面升级、“5G + 电商”示范工程、IoT数据安全分级标准与产学研融合创新联盟。研究的主要贡献在于构建并验证了技术–平台–绩效联动的系统解释框架,为数字基础设施赋能电商高质量发展提供可操作的政策与实践路径。
Abstract: With the deepening of the digital economy, e-commerce has become a key driver of consumption upgrading and industrial transformation. However, traditional platforms still face structural bottlenecks in network capacity and latency, data circulation efficiency, terminal connectivity, and security and privacy protection. This paper proposes a three-layer analytical framework—network infrastructure, platform mechanisms,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to systematically reveal the empowering mechanisms of next-generation network technologies. Specifically, 5G alleviates high-concurrency congestion through low latency and network slicing; IPv6 enhances cross-border and multi-terminal connectivity with end-to-end addressing and scalability; and the Internet of Things (IoT), supported by edge computing, reconstructs warehousing and logistics through full-chain sensing and tiered protection, forming an “end-edge-cloud” collaborative model. Case evidence from Alibaba, JD.com, and SF Express demonstrates that empowerment is not limited to isolated performance improvements but arises from systemic deployment and structural reconfiguration, which significantly enhance platform resilience, coordination efficiency, user experience, and security compliance, thereby driving overall economic performance. Accordingly, the study proposes four targeted measures aligned with the identified bottlenecks: a comprehensive IPv6 upgrade initiative, “5G + E-commerce” pilot projects, an IoT data-security tiering standard, and an industry-academia-research innovation alliance. The main contribution of this paper lies in constructing and validating a systematic technology-platform-performance framework, providing actionable theoretical and policy insights for advancing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e-commerce under the digital economy paradigm.
文章引用:黄凌云. 新一代网络技术赋能电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路径研究[J]. 电子商务评论, 2025, 14(9): 996-1003. https://doi.org/10.12677/ecl.2025.1493005

1. 引言

随着数字经济的不断深化,电子商务已成为推动消费升级和产业结构转型的重要引擎。近年来,我国电商规模持续扩大,网络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稳步提升,在促进就业、带动产业升级和推动国际贸易等方面发挥了日益重要的作用。然而,电商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诸多现实挑战,如网络基础能力不足、平台系统响应迟缓、供应链协同效率不高、用户体验亟待优化等,这些结构性瓶颈制约了电商经济进一步迈向高质量发展的进程。

在学术研究层面,国内外学者围绕新一代网络技术与电子商务融合发展开展了广泛探索,相关成果大体可以归纳为三类。第一类研究聚焦于单项技术的应用,例如探讨5G在提升物流配送实时性、支持电商直播和移动支付中的作用[1]-[3],强调其高带宽与低时延特性对用户体验优化的重要性;分析IPv6在跨境电商与全球供应链中的应用,指出其在终端寻址能力和跨境追踪效率方面的优势[4] [5];以及研究物联网(IoT)在智慧仓储、无人零售与个性化推荐等场景中的价值[6] [7],认为其能够强化数据采集与实时反馈,进而提升电商全链路管理水平。第二类研究倾向于从宏观层面讨论数字经济与电商发展的关系,主要集中于信息通信技术进步对电商产业规模扩张和结构升级的推动作用,强调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在电商生态体系中的基础性地位,同时关注电商平台如何借助信息技术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并催生新业态[8]。第三类研究尝试将新技术与电商经济质量提升联系起来,例如探讨5G与人工智能在智能客服、精准推荐中的结合,或分析物联网与区块链在供应链溯源和交易安全中的应用,认为这些技术能够提升用户满意度、运营效率与平台可信度[9]-[11]

尽管已有研究在技术应用和产业宏观层面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仍存在若干不足:其一,大多数成果集中于单一技术的场景化分析,缺乏对多种网络技术协同作用的系统性研究框架,难以揭示不同技术间的互补效应与联动机制;其二,现有研究多停留在应用层面的描述,较少深入剖析技术赋能电商的内在作用机制及运行逻辑,例如技术如何推动平台架构重构、提升供应链协同效率、改善用户体验等问题尚未得到系统阐释;其三,在研究方法上,多数成果偏向案例分析或趋势展望,缺乏统一的理论框架和逻辑模型来解释新一代网络技术对电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系统性支撑。由此可见,当前学界对新一代网络技术如何促进电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认识尚不全面,亟需开展更加系统深入的研究。

基于上述背景与研究不足,本文以“高质量发展”为切入点,提出“网络基础设施–平台运行机制–经济绩效”的三级联动分析框架,系统探讨新一代网络技术赋能电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路径。本文旨在揭示技术供给、业务创新与经济效益之间的内在逻辑,为电商平台优化与政策制定提供理论参考与实践启示。

2. 电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涵与挑战

2.1. 高质量发展的界定

在数字经济时代背景下,“高质量发展”已成为电子商务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战略目标[6]。与传统“规模驱动”,“流量导向”的粗放式增长模式不同,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在于追求效率提升、结构优化、智能创新与可持续协同等多重价值的有机统一。具体而言,电商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应包括以下几个关键维度:

首先是系统运行效率的提升,即通过技术手段优化平台架构、加快信息流通、降低资源冗余,从而实现更高的运营效能。其次是智能化水平的增强,表现为电商平台对用户需求的精准识别、对供应链的动态响应以及对交易行为的智能预测。第三是系统韧性的增强,即面对突发事件(如大促、高并发流量、物流中断等)时具备自我调节与恢复能力。第四是用户体验的持续优化,包括页面响应速度、个性化推荐精准度、安全支付保障等。最后是绿色与可持续性发展,强调在降低能耗、减少碳排放、优化物流路径等方面的系统性改进。

因此,高质量电商经济不再单一追求交易总量的增长,而是追求在稳定、安全、高效、绿色等多个维度协同演进的全局优化状态。

2.2. 电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结构性瓶颈

尽管我国电商经济保持高速发展,但在迈向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仍面临一系列深层次的结构性瓶颈。这些瓶颈不仅表现在具体的业务环节,更反映了电商基础设施与新发展阶段需求之间的矛盾。其主要问题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 网络拥堵与延迟问题加剧,制约用户体验与交易效率

随着电商平台用户数量和交易规模的持续增长,尤其是在“双11”等大型促销节点,系统并发访问量呈爆炸式增长。2024年天猫“双11”订单创建峰值达到58.3万笔/秒[12],远超部分平台的峰值承载能力,导致网页加载缓慢、支付延迟和物流信息更新滞后等现象频繁发生。这种网络拥堵不仅降低了用户体验,还直接造成交易失败率上升,进而影响平台的整体营收与品牌信誉。实质上,这是电商经济进入高频、高并发时代后,传统网络架构难以适配的典型表现。

(2) 数据流通受限、处理效率低下,阻碍智能化业务发展

在数字驱动的电商生态中,实时推荐、动态定价和个性化服务对数据处理的速度和效率提出了更高要求。然而,当前大多数平台仍依赖中心化的数据架构,导致信息传输路径过长、处理周期偏慢。例如,京东在跨境电商业务中曾出现物流追踪信息延迟,影响了用户对订单状态的实时感知。虽然在2024年“双11”期间,京东通过系统优化将跨境物流追踪信息更新时延降低约35% [13],但整体而言,数据流通效率不足仍是制约电商智能化发展的重要瓶颈。这种问题的根源在于,数据规模与计算需求的几何级增长,与现有基础设施处理能力之间存在显著落差。

(3) 终端多样性与连接能力不足,带来接入瓶颈与协同困难

电商形态的演进推动了终端的多元化发展,智能手机、可穿戴设备、智能家居以及IoT终端纷纷接入电商生态。工信部《2024年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显示,全国联网设备数量已超过100亿台[15]。然而,传统IPv4地址空间有限,无法满足多样化终端的接入需求;同时,多设备环境下的数据交互标准不统一,易造成信息孤岛与协同效率低下。以顺丰为例,在仓储环节,如果机器人、传感器和调度系统之间缺乏高效互联,就会出现路径冲突和效率下降的问题。2024年“双11”期间,顺丰投入5000余台仓储机器人进行路径优化,才显著提升了拣货效率[14]。这说明终端多样化带来的接入与协同瓶颈,已成为电商平台运营效率提升的重要障碍。

(4) 安全与隐私合规挑战日益突出,影响用户信任与行业可持续性

在电商高度依赖数据的背景下,信息安全与隐私保护问题日益凸显。据《2024年中国网络安全年报》,电商类应用在信息泄露事件中占比达到21.4%,高于金融和医疗行业[16]。近年来,多起电商平台数据泄露事件引发社会关注,不仅损害了用户信任,也增加了企业的合规风险。特别是在跨境交易和多终端接入场景中,数据传输链条更长,安全风险更为复杂。如果缺乏有效的隐私保护与合规机制,不仅可能引发法律责任,还会对行业的长期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安全与合规问题不仅是技术问题,更是电商经济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制度性挑战。

总体来看,网络拥堵与延迟、数据流通效率不足、终端接入瓶颈以及安全与隐私风险,构成了制约电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四大结构性问题。这些问题并非孤立存在,而是相互叠加,共同作用于电商生态系统。一方面,它们体现了电商业务规模和复杂性快速提升与网络基础设施能力不足之间的矛盾;另一方面,也揭示了电商经济在转型升级过程中必须直面的深层次挑战。对这些瓶颈的深入剖析,为后续探讨新一代网络技术如何发挥支撑与赋能作用奠定了逻辑基础。

综上所述,电商经济在迈向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面临着网络拥堵与延迟、数据处理效率不足、终端接入受限以及安全与隐私风险等多重结构性瓶颈。这些问题不仅制约了电商平台的运行效率和用户体验,也在更深层次上反映出当前基础设施能力与新发展阶段需求之间的错配。因此,如何突破上述瓶颈,构建能够支撑高并发、多终端、智能化与安全化需求的新型网络基础,成为推动电商经济持续升级的核心命题。新一代网络技术(如5G、IPv6、物联网)的快速演进与应用,为破解这些结构性难题提供了可能路径。接下来,将从适配性视角出发,系统分析新一代网络技术如何针对电商经济的关键需求发挥支撑作用,并进一步揭示其在推动电商平台架构优化与绩效提升中的价值。

3. 新一代网络技术的适配性分析

电商经济在迈向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网络拥堵与延迟、数据处理效率不足、终端接入能力有限以及安全与隐私风险等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制约了平台运行效率与用户体验。新一代网络技术的兴起为解决这些挑战提供了重要契机。5G、IPv6与物联网(IoT)分别在低时延与高带宽、海量寻址与安全传输、全链路感知与智能协同等方面展现出独特优势(见表1)。基于此,有必要从适配性视角对三类技术进行系统分析,并探讨其在电商场景中的实现路径,以揭示新一代网络技术推动电商经济转型升级的作用机制。

Table 1. Adaptability analysis of next-generation network technologies to the key demands of e-commerce

1. 新一代网络技术与电商关键需求的适配性分析

技术类型

5G技术支持要点

IPv6技术支持要点

物联网技术支持要点

低交互时延

毫秒级时延,保障直播购物、增强现实(AR)/虚拟现实(VR) 体验实时流畅

端到端直连减少转发延迟

实时采集用户与商品状态数据,快速响应

流量分发与承载

高带宽支撑峰值访问(如双11)

大地址空间 + 组播机制提升内容分发网络(CDN)效率

终端分布式数据汇聚 优化流量分发

海量终端接入

支持百万级并发连接

消除地址瓶颈,支持多场景接入

各类传感器、智能终端无缝接入

安全与隐私保障

网络切片保障业务隔离

原生IPSec加密与身份认证

数据分级安全与设备端防护

3.1. 缓解网络拥堵与延迟

5G技术凭借大带宽与毫秒级低时延特性,为电商平台在大促高峰期的极端并发环境下提供了稳定的技术支撑。结合网络切片与边缘计算,平台可将部分计算任务下沉至本地节点,显著缓解中心服务器压力,提升系统韧性与实时响应能力。IPv6的端到端直连机制进一步减少中间转发环节,有助于降低跨节点延迟,改善直播带货和沉浸式购物的交互体验。实现路径在于构建“核心节点–边缘节点–终端”三级分布式架构,核心节点负责全局调度,边缘节点负责近端处理,终端直接与边缘交互。同时,平台需与运营商合作建立电商专属网络切片,确保高峰业务的优先通道。

3.2. 优化数据流通与处理效率

电商业务对数据实时性要求极高。IPv6的直连传输与组播机制可提升跨境及多节点环境下的数据传输效率;IoT技术通过分布式采集与本地化处理,在数据源头实现快速反馈,从而缩短整体处理链条,减轻中心服务器负担。例如,仓储IoT设备能够实现路径优化和订单调度,形成“端–边–云”协同架构,显著提升业务响应速度。实现路径包括在跨境仓储和物流节点部署边缘计算中心,并逐步推动电商平台由中心化数据库向分布式架构转型。同时,应在推荐引擎、库存管理等关键业务中试点“IPv6 + 边缘计算 + IoT”的联动处理模式。

3.3. 支撑海量终端接入

IPv6提供几乎无限的地址空间,能够消除IPv4在大规模接入中的瓶颈;IoT技术则保证传感器、智能设备和可穿戴终端的无缝互联与协同。两者结合,使电商平台能够构建“多终端、全场景”的消费生态,支撑智能家居购物、可穿戴设备下单与自动化仓储物流等应用。实现路径在于建立统一的设备接入与认证机制,依托IPv6地址空间为不同终端提供唯一标识,并通过IoT中间件实现协议兼容与数据标准化,避免形成“信息孤岛”。大型电商平台可率先构建统一接入平台,并逐步向第三方商户与物流伙伴开放,推动生态互联。

3.4. 提升安全与隐私保障

电商数据在身份认证、支付与物流环节均存在安全风险。5G的网络切片能够实现业务隔离,IPv6原生支持IPSec (Internet Protocol Security)加密与身份认证,IoT 提供分级安全机制与设备端防护,从而实现多层次安全防护。这种多维度保障不仅降低了数据泄露风险,也增强了用户对平台的信任。实现路径包括建立电商数据分级保护制度,对身份信息、交易数据、物流数据等不同类型的数据采取差异化加密与访问控制措施。平台可利用5G网络切片为金融交易和用户认证等高敏感业务构建独立通道,同时在IoT设备端推行固件更新与多重认证机制,全面降低安全风险。

总体来看,5G、IPv6与IoT的适配性优势分别针对电商经济发展中的网络拥堵、数据处理效率不足、终端接入瓶颈和安全隐私风险等问题提供了解决路径。其实现过程不仅依赖技术升级,还需要架构重构、标准化治理及与运营商和生态伙伴的协作。这表明,新一代网络技术对电商经济的赋能并非单一的性能改进,而是通过体系化部署与机制性改革推动的结构性重构,为电商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长期支撑。

4. 电商经济赋能路径:技术–平台–绩效的逻辑演进

新一代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正在深刻改变电商平台的运行逻辑与价值创造方式。从底层通信基础设施,到平台运行机制,再到经济绩效表现,技术进步表现出显著的系统耦合效应,构成推动电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路径。为揭示这一演进机制,本文构建了“网络基础设施–平台运行机制–经济绩效提升”的三级联动分析框架,以系统视角阐释电商经济由量变到质变的内在动力。

4.1. 网络基础设施的演进

网络基础设施的演进显著推动了平台系统结构的再造。在传统架构中,电商平台普遍依赖中心服务器进行统一数据处理和服务调度,存在响应延迟大、计算压力集中、系统扩展性差等问题。而随着5G技术和边缘计算能力的融合发展,平台开始具备将部分服务逻辑下沉至边缘节点的能力,实现更加分布式、灵活化的系统部署模式。这种结构变化显著提升了系统的实时响应能力和运行韧性。IPv6在支持终端海量接入的同时,提升了网络通信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为平台在多设备、多场景下构建统一连接框架提供了制度基础。而物联网的接入能力使平台在用户侧、物流侧、商品侧实现了实时感知与数据反馈,有助于打造贯通各环节的动态协同网络。

4.2. 平台运行机制的重构

平台机制的重构则为服务能力与协同效率带来了显著提升。电商平台能够基于新型网络架构构建更精准的智能推荐系统、更敏捷的库存调度流程以及更精细的用户服务策略。借助IoT设备采集的数据流和IPv6端到端传输能力,平台在物流跟踪、供应链管控、用户行为预测等方面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实时性与准确性。平台的服务响应方式也在发生转变,从原先的“静态调用”逐步演进为“主动预测”,服务的个性化、动态化程度不断提高。此外,技术的集成使平台之间、平台与商户之间的信息交互更加顺畅,整体系统的协同效率得到有效释放。

4.3. 经济绩效的系统提升

随着平台机制的优化,电商经济的多项关键绩效指标实现同步改善。交易处理能力增强,系统稳定性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得到优化,用户满意度与黏性持续上升。在安全方面,基于IPv6的加密与身份认证体系降低了数据泄露与恶意攻击风险,为构建可信赖的电商生态提供了保障。与此同时,IoT与智能调度技术的结合推动物流配送更加高效与有序,不仅缩短了履约周期,也减少了能源消耗与碳排放,符合绿色化与可持续发展要求。这表明,技术赋能通过作用于平台机制,最终转化为整体经济绩效的系统跃升。

综上所述,电商经济的技术赋能路径体现为“技术–平台–绩效”的三级联动。其核心并非单纯依靠技术替代传统流程,而是通过深度嵌入运行机制,实现结构优化与功能再造,进而推动经济绩效的全面提升。这一逻辑路径揭示了新一代网络技术在电商高质量发展中的作用机理,也为数字基础设施赋能实体经济提供了具有推广价值的分析框架。

5. 新一代网络技术赋能电商经济的对策建议

结合前文对电商经济结构性瓶颈的分析以及新一代网络技术的适配性探讨,可以发现,破解网络拥堵、数据处理效率不足、终端接入受限和安全隐私风险等问题,需要技术、制度与组织多维度的协同。为此,本文提出以下针对性对策建议。

5.1. 推动IPv6全面升级,缓解终端接入瓶颈

在电商经济进入多终端、跨场景发展的背景下,IPv4地址空间已难以支撑庞大的接入需求,导致连接不畅与跨境追踪效率低下。应加快推进IPv6在电商领域的全面部署,由政府牵头制定行业改造路线图,明确升级时间表与实施标准。同时,针对中小电商企业在系统改造过程中的资金和技术压力,可通过专项补贴或云端迁移支持予以缓解。通过上述措施,不仅能够解决接入能力不足的问题,还可提升跨境电商业务的透明度与传输安全性。

5.2. 经济绩效的系统提升

电商平台在大促高峰期普遍面临并发量过高、页面延迟与支付失败等问题。为解决该瓶颈,应依托5G的低时延和网络切片能力,在重点地区建立“5G + 电商”示范工程,探索沉浸式购物、实时支付和智慧物流等场景的应用。同时,可通过边缘计算实现计算任务的下沉,缓解中心服务器压力,提升系统韧性。为降低中小企业的技术门槛,建议出台针对云原生和边缘计算服务的补贴政策。通过示范–总结–推广的模式,逐步形成行业标准化解决方案,从而有效缓解网络拥堵问题。

5.3. 建立IoT数据安全分级标准,提升平台合规与信任度

电商平台的安全与隐私保护问题日益突出,尤其在物联网环境下,数据类型多样且传输链条更为复杂。为此,应尽快推动电商领域IoT数据安全分级标准的制定,明确不同类别数据的保护等级与加密要求。在政策层面,可设立专项基金,资助企业和科研机构开展标准研制与应用试点,并鼓励龙头企业率先推行分级安全管理机制。通过标准化与政策引导相结合,可有效降低数据泄露风险,提升用户信任度,满足监管合规要求。

5.4. 构建产学研融合创新联盟,促进技术转化与人才培养

电商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不仅依赖技术突破,还依赖复合型人才与跨界协同。为解决数据处理效率不足与人才短缺的双重矛盾,应推动建立“电商 + 新一代网络技术”产学研融合创新联盟,整合政府、行业协会、高校与龙头企业的资源。联盟可定期组织技术对接与成果转化,推动5G、IPv6、IoT在电商领域的应用创新。同时,应联合高校开设复合型人才培养项目,重点培养兼具电商运营与网络技术能力的人才储备。此举不仅能够缩短技术从研发到应用的周期,也有助于形成电商经济发展的智力支持体系。

总体而言,上述对策建议紧密对应电商经济发展中的主要结构性瓶颈:IPv6升级针对接入问题,5G示范缓解拥堵难题,IoT安全标准回应隐私挑战,产学研联盟解决数据效率与人才短缺。不同措施在实施路径上既相互独立,又可形成协同效应,共同推动新一代网络技术与电商经济的深度融合。通过这些针对性与可操作性兼具的建议,电商平台有望在网络基础设施、应用场景和制度保障三个维度实现全面优化,从而加快迈向高质量发展的进程。

参考文献

[1] 陆燕, 瞿燕萍, 沈璐旸, 等. 5G在智能物流AGV应用中的优势和案例分析[J]. 通信世界, 2025(11): 48-49.
[2] 5G时代如何发展电子行业跨境电商供应链[J]. 中国电子商情, 2024(22): 3.
[3] 魏晓亮. 5G支持下的移动电子商务模式发展研究[J]. 现代商业, 2025(6): 64-67.
[4] 王林, 孟凡博, 郝亚飞. “IPv6+”技术助力智能化专线产品发展[J]. 通信世界, 2025(11): 42-47.
[5] 李宽省, 王弢. 基于IPv6与5G技术的医院物流机器人应用研究[J]. 医院管理论坛, 2024, 41(3): 93-96, 78.
[6] 吕蕊, 蔡伟, 黄家志, 等.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发电厂物资仓储管理系统研究[J]. 电子设计工程, 2025, 33(16): 178-182.
[7] 王银. 基于物联网标识技术的智慧供应链管理[J]. 产业创新研究, 2025(14): 48-50.
[8] 冯博. 电子商务环境下网络安全技术的应用与优化[J]. 产业创新研究, 2025(12): 82-84.
[9] 刘舒扬. 智慧农业环境下智能技术优化电商农产品溯源系统的探索与研究[J].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23, 34(18): 242-245.
[10] 刘贤亮, 周志丹. 基于“区块链 + 物联网”的跨境电商进口产品信息追溯模型构建分析[J]. 物流科技, 2020, 43(3): 78-80, 85.
[11] 刘傲宇. 基于RFID技术和5G通信的电商物流实时追踪方法[J]. 长江信息通信, 2023, 36(8): 51-53.
[12] 阿里巴巴集团. 2024年天猫双11数据简报[EB/OL].
https://www.alibabagroup.com, 2024-11-12.
[13] 京东集团. 京东2024年双11物流与订单数据报告[EB/OL].
https://www.jd.com, 2024-11-15.
[14] 顺丰控股. 顺丰2024年双11智慧物流运行数据简报[EB/OL].
https://www.sf-express.com, 2024-11-16.
[15] 工业和信息化部. 2024年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R]. 北京: 工业和信息化部, 2024.
[16] 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 中国网络安全年报(2024) [R]. 北京: 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中心,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