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当前信息化和全球化的发展,大学生的认知与价值观都受到很大的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为了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2020年教育部发布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纲要要求高校将思政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体系中,各专业课程要根据自身专业特色与优势,深入挖掘专业知识体系中蕴含的思想价值与精神内涵,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为高校思政教育明确了方向,并为专业课程开展思政教育提供了指导意见。《市场调查与预测》作为工商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要求学生掌握市场调查的基本理论知识,熟练掌握及运用调查和预测方法进行分析与预测。同时该课程综合实践性强,依据《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要求专业课程中应引导学生深入实践,关注现实问题,将课程实践与思政教育结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培养思政意识。如何在《市场调查与预测》课堂教学中既传授专业知识和提升学生实践技能,又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思政意识,是现阶段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协同育人教学改革面临的新课题。
2. 课程教学改革研究现状
目前已有众多学者对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的教学改革开展了相关研究。宋宝香等在课程教学中运用微课等线上网络教学方式,丰富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1]。曾婕采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通过课前自主学习、课中内化吸引和课后考核评价过程,有效提升教学效果[2]。柯晶琳探索赛教融合模式,将全国大学生市场调查与分析大赛和课程教学相结合,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3]。高凤伟等提出依托学科竞赛的专创融合课程教学模式,旨在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4]。余红剑等以赛教融合方式实施“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项目教学改革[5]。孟璐将项目教学法应用于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中,细化调查内容形成项目,引导学生根据项目要求进行实践,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6]。周妮笛等从知识、能力和价值等方面将课程内容进行了分解,构建了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思政建设内容体系[7]。蔡昌艳等将政治教育、价值观、中华优秀文化、创新思维等课程思政元素融入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中[8]。
综上,国内学者对《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的教学改革,主要侧重于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项目驱动教学法、赛教融合教学模式、思政元素融入课程内容等方面展开了尝试与探索,研究大多聚焦于教学方法的创新优化。基于对已有研究的梳理,本文可能的边际贡献在于:(1) 将OBE理念与课程思政双向融合,以“成果导向”为核心,将学生的能力培养与价值塑造作为最终目标,逆向设计课程教学体系。传统方法工具型课程侧重技能传授,而本文结合OBE理论,明确了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思政素养目标的具体内涵,三者有机结合,弥补了已有研究目标导向性上的不足,使课程教学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还能塑造学生的正确价值观,实现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的三位一体,为高校类似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参考依据。(2) 丰富了教学内容,融入课程思政元素。通过案例分析、项目实践与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实现课程思政元素的融入,强化学生团队协作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和增强家国情怀。(3) 创新“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 + 赛教融合项目式教学”模式。在教学中自然融入思政元素,通过团队协作解决实际问题,既提升教学效果,又提高思政元素融入的可操作性,强化价值认同,推动专业课程技能培养与课程育人的深度融合。
3. “OBE理念 + 课程思政”双向融入课程教学的可行性分析
3.1. OBE理念与课程教学
OBE (Outcome-Based Education)即成果导向教育,核心教育理念是以学生学习成果为导向,逆向设计教学目标并优化教学内容。在实施OBE理念时,主要思考以下“四个关键问题”:学生应达成哪些学习成果?这些成果为何重要?如何确保学生能够实现这些成果?以及如何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效?
OBE理念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依据学生达成学习目标和能力目标为教学导向,区别于传统以教为中心的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在设计教学目标时,OBE理念强调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旨在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新性,注重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OEB理念融入课程教学时,主要体现在教学设计环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关注学生“学到了什么”和“能做什么”,即学生达到的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知识目标要求学生熟悉和理解市场调查的基本理论,掌握市场调查与预测方法的基本原理;而能力目标则要求学生能够熟练运用市场调查技术和方法进行数据收集,具备资料整理和审核、数据分析预测、市场调查报告撰写等能力。
3.2. 课程思政与课程教学
2020年5月教育部发布《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要求高校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立德”旨在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树人”则是要培养能够承担民族复兴使命的新时代人才,使其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立德和树人并驾齐驱,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传授知识和技能,还要深入挖掘课程中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培养学生优良的思想道德品质和塑造正确的价值观,实现育人和育才的统一。
教育部发布的《高等学校工商管理类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明确了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包括人文精神目标和专业素养目标。《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目标参考国家标准,结合课程思政内容,制定了课程素养目标,培养学生正确识别、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塑造学生的爱国精神、责任意识、严谨认真态度和团队合作精神等优良品质。通过明确的教学目标,鼓励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勇于开拓创新。
3.3. “OBE理念 + 课程思政”双向融入课程教学可行性
《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通过双向融入“OBE理念 + 课程思政”,实现育才与育人目标的统一。一方面实现“育才”目标,OBE理念以学习成果为导向,强调以学生为中心,逆向设计课程体系,课程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注重学习内容的实用性,培养学生能解决实际问题,提升实践能力,以达到学以致用,充分发挥专业课程的育才作用。另一方面实现“育人”目标,课程教学中在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将思政元素融入到课程体系中,通过素养目标强化学生的德育培养,实现知识传授与德育引导的融合,发挥专业课程中育才的作用。通过这种育才与育才的统一融合,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宗旨。具体如图1所示。
Figure 1. Feasibility of the bidirectional integration of “OBE Concept + Cours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to course teaching
图1. “OBE理念 + 课程思政”双向融入课程教学可行性
3.4. “OBE理念 + 课程思政”的双向机制
OBE理念与课程思政的双向机制可以从以下两个维度展开:
一是OBE的“成果”内涵被课程思政中“立德树人”丰富为“全人教育”。OBE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以学习成果为导向,其核心成果通常聚焦于知识与能力的提升,而课程思政的“立德树人”目标为OBE“成果”提供了更深层次的拓展,OBE理念下的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将“立德树人”贯穿于教学全过程,使“成果”从单一技能导向转向“全人教育”,即知识、能力和素养目标的统一。
二是OBE的逆向设计与持续改进机制为“思政目标”落地提供路径。OBE从学习成果出发,逆向设计课程思政素养目标,通过案例分析等方法,将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程,通过课堂讨论、实验项目实施等过程性评价,最终调查报告和理论考核等总结性评价评估课程目标达成度,并有针对性提出改进措施,持续优化课程设计。
4. “OBE理念 + 课程思政”双向融入课程教学设计
4.1. “OBE理念 + 课程思政”双向融入课程教学思路设计
基于课程思政教育的要求,结合《市场调查与预测》的课程特点,对该课程的教学大纲进行优化,将OBE教育理念和思政元素融入教学过程中,主要围绕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三个核心方面进行有机融合(如图2所示)。在设定教学目标时,基于《市场调查与预测》是工商管理专业的核心主干课程,设定目标是确保其能够促进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依据《高等学校工商管理类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对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设计了“知识掌握、能力培养、素养提升”综合人才培养模式,使学生能在知识、能力与素养三个维度得到全面发展。在教学内容方面,对课程的专业知识进行了全面梳理,并深入挖掘专业理论中的思政元素,构建一个专业知识与思政元素有机融合的教学体系。在教学方法上,采用案例研究、学生互动讨论等互动式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参与、思考、讨论及练习等教学活动,增强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充分利用短视频、在线开放课程(MOOC)等资源,结合学习通、智慧教室等现代教学技术,使得课程中的思政元素融入更加丰富和生动,有效提升课堂的吸引力。
Figure 2. Design of the teaching approach integrating “OBE Concept + Cours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a bidirectional manner
图2. “OBE理念 + 课程思政”双向融入课程教学思路设计
4.2. “OBE理念 + 课程思政”双向融入课程教学内容设计
结合OBE理念的成果导向教育,基于《市场调查与预测》的课程目标,对教学体系进行了全面梳理,将课程内容划分为五个项目:制定市场调查方案、设计调查问卷、整理分析调查数据、撰写和汇报调查报告、市场预测。同时,依据课程思政的目标导向,将企业案例、市调大赛学生优秀作品、社会热点、科学精神等思政元素内容融入课程教学,具体内容见表1所示。
Table 1. Design of bidirectional integration of “OBE Concept + Cours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to course teaching content
表1. “OBE理念 + 课程思政”双向融入课程教学内容设计
教学内容 |
知识目标 + 能力目标 |
思政元素融入 |
思政素养目标 |
项目1:制定市场调查方案 |
知识目标: 1. 熟悉市场调查基础知识 2. 掌握市场调查方案设计流程及内容。 能力目标: 具备市场调查方案设计的能力 |
教学案例: 1. 西安杨森公司采乐洗发水市场调查方案 2. 大学生烘焙类食品消费习惯调查及产品定制调查方案 |
1. 树立正确“三观”,深刻理解市场调查在企业生产和运营中的重要性
及其作用; 2. 正确认识市场调查的流程,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3. 培养诚实守信和实事求是的精神。 |
项目2:设计调查问卷 |
知识目标: 1. 掌握调查方法 2. 掌握调查问卷主要内容及问卷设计应注意事项 能力目标: 1. 合理选择调查方法 2. 能合理设计调查问卷 |
教学案例: 1. 大学生对华为手机品牌认知及购买行为的调查问卷 2. “屏”传乡韵:短视频赋能乡土文化传播现状及长效传播效应研究 |
1. 培养设计调查问卷的专业能力; 2. 通过了解我国民族企业,提升民族自豪感; 3. 关注国情民情,培养擅于发现问题、积极思索的能力。 |
项目3:
整理分析
调查数据 |
知识目标: 1. 了解数据的来源 2. 掌握调查数据收集、整理与分析的方法 能力目标: 1. 具备数据审核的能力 2. 会运用EXCEL、SPSS等统计分析,具备数据分析能力 |
教学案例: 1.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人口/经济普查公报等 2. 统计数据违法案例 3. 统计法、数据安全法 |
1. 关注国家发展和时事民生,
增强文化自信和社会责任感。; 2. 培养实事求是、认真细致、严谨的工作态度和职业素养; 3. 培养实地调研技能与沟通技巧;
团队协作精神和勇于探索的态度。 4. 遵守合理合法使用数据的原则,
不泄露调查数据,尊重并保护被调查对象的隐私和权益。 |
项目4:撰写和汇报市场调查报告 |
知识目标: 1. 熟悉调查报告主要内容; 2. 掌握市场报告报告撰写的
规范。 能力目标: 1. 具备调查报告撰写的能力; 2. 能够汇报调查报告主要内容。 |
教学案例: 1. “钟灵毓秀 曲水流觞”传统文化类综艺节目传播特征及
传播效果分析; 2. “春蚕不死,夕阳正红”
——“银发知播”短视频知识传播特征及持续传播效应研究。 |
1. 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市场调查活动,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
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培养学生科学的辩证思维,客观
认识我国经济社会的进步与挑战; 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 4. 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及表达沟通
能力。 |
项目5:市场预测 |
知识目标: 掌握市场预测方法的特点及
运用。 能力目标: 熟练运用市场预测方法。 |
教学案例: 中国智能机器人发展趋势
预测。 |
1. 培养学生辩证思维观; 2. 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和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 |
项目一制定市场调查方案,结合市场调查的特点引入企业或市场案例《西安杨森公司采乐洗发水市场调查方案》,学习全国大学生市场调查大赛优秀获奖作品《大学生烘焙类食品消费习惯调查及产品定制》中的调查方案,培养学生正确认识市场调查对企业生产经营的作用与价值,并熟悉市场调查的流程与规范。项目二设计调查问卷,参考学习《大学生对华为手机品牌认知及购买行为的调查问卷》和大学生市调作品《“屏”传乡韵:短视频赋能乡土文化传播现状及长效传播效应研究》的问卷,引导学生了解民族企业,关注国情民情,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项目三整理分析调查数据,结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及统计数据违法案例,强调统计法、数据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培养学生实事求是、诚实守信的道德素养。项目四撰写与汇报市场调查报告,借鉴与学习全国大学生市场调查大赛优秀获奖作品《“钟灵毓秀 曲水流觞”传统文化类综艺节目传播特征及传播效果分析》和《“春蚕不死,夕阳正红”——“银发知播”短视频知识传播特征及持续传播效应研究》,激发学生对市场调查的正确认知,培养学生对调查的兴趣和专业自信,锻炼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项目五市场预测,引入中国智能机器人发展趋势预测等案例,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激发学生关注国情民生,培养学生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树立勇于探索的创新意识。
4.3. “OBE理念 + 课程思政”双向融入课程教学方法设计
为实现OBE理念和课程思政双向融入课程教学,对教学方式进行了创新与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基于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方式。课前预习阶段,教师提前一周通过学习通、智慧课堂等线上教学平台发布课程预习资料、案例讨论等内容,布置预习任务;并通过平台的公告功能告知学生预习内容和思考问题,引导学生带着问题预习和思考。课堂教学时,学生通过学习通APP或linkwall微信小程序等扫码签到。在讲授过程中,教师采用随机点名、抢答、随堂练习、主题讨论等多种教学方式,增强课堂互动性和学生参与度,并结合课程内容融入思政元素的案例,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讨论。同时,教师可以通过学习通的随堂练习或智慧课堂的课堂推题等功能,及时了解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掌握程度,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和辅导。课后,学生可以通过学习通复习教师上传的课件和资料,在线提问和提交作业,教师则通过平台及时线上答疑和反馈,巩固学习效果。通过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有效地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引导学生思考,教师及时辅导反馈,真正实现了“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辅导”的教学理念,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以达成知识目标和素养目标的实现。
二是基于赛教融合的项目式教学方式。全国大学生市场调查与分析大赛是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排行榜A级学科竞赛之一,与《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教学相结合能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实践技能。根据大赛的标准,课程的实验教学划分为四个主要项目:制定市场调查方案、设计调查问卷、收集分析调查数据和撰写汇报调查报告。在实践环节,模拟竞赛环境,按照比赛规则给学生分配任务。学生3至5人一组,以团队合作的方式开展实验项目,要求学生根据选题制定调查方案,设计问卷收集数据,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并撰写详细的调查报告,最后汇报展示整个调查实施过程和分析结果。教师在整个过程中对学生提供指导,监督学生的调查实践活动,及时解决学生在调查中遇到的问题。通过赛教融合的教学模式,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力,发挥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培养学生在市场调查中的诚信、实事求是的态度,以及勇于探索的创新意识,有效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达成能力培养目标的实现。
5. “OBE理念 + 课程思政”双向融入课程教学效果分析
为了检验“OBE理念 + 课程思政”双向融入课程教学实施效果,本文采用实验法进行教学效果分析。本次实验选取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教学班工商管理1801班和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教学班工商管理1901班作为实验对象,工商管理1801班34人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工商管理1901班38人作为实验组采用“OBE理念 + 课程思政”双向融入教学。两组学生年龄相仿、专业相同、课程教学安排相同。通过后测对比知识掌握、能力提升和思政素养培养进行量化效果差异分析。
5.1. 学生学习成绩分析
对课程期末考试理论成绩进行分析,实验组工商管理1901班平均分83分,对照组工商管理1801班平均分78分,实验组平均分比对照组高8分。80及以上学生占比实验组为65.79%,而对照组为52.94%。这表明“OBE理念 + 课程思政”双向融入课程教学改革有效提升了学生对市场调查与预测知识的掌握。
5.2. 能力提升分析
通过对比学生实验成绩,实验组工商管理1901班平均分90.7分,对照组工商1801班平均分90.2分,实验组平均分比对照组高0.5分。虽然平均分差距不大,但是90分以上学生占比实验组为71.05%,对照组为70.59%.说明实验组学生团队协作能力较强,分工明确,积极探索,善于发现问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强。
5.3. 学生思政素养分析
思政素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严谨认真、团结合作、责任意识等优良品质。结合学生课堂讨论与发言、访谈价值观认同和协作解决问题能力评估量化分值,实验组思政目标达成度89.47%,而对照组思政目标达成度仅为67.65%。表明思政素养有效提升,塑造学生正确价值观有所成效。
6. 讨论与结论
OBE理念与课程思政双向融入《市场调查与预测》的课程教学改革,不仅提供了创新思路和参考借鉴,也进一步推动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专业课程教学中的落实。《市场调查与预测》作为实践性、方法性较强的课程,结合OBE理念与课程思政,将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思政素养目标三者有机结合,既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又塑造学生的正确价值观。丰富教学内容,通过案例分析、项目实践与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实现课程思政元素的融入。创新“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 + 赛教融合项目式教学”模式,突破了传统理论课程的思政融入方式,通过项目式教学模式将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结合,在实践教学中潜移默化地融入思政元素。
OBE理念与课程思政双向融合为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了创新思路,但在实践中仍面临一些挑战。一是师资能力适配性问题。OBE理念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以成果为导向的教学设计,这对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但是部分教师因长期习惯于传统教学模式,缺乏OBE理念的教学实施能力,可能导致教学设计流于形式。二是教学评价体系的复杂性。OBE理念强调以学习成果为导向,涵盖知识、能力、素养等多维度评价体系,但当前对课程思政素养目标的评价仍存在量化困难,实际中客观衡量学生思政素养的提升仍具有挑战性。三是价值观协调难题。课程思政要求将文化自信等核心价值观融入专业教学,但若课程思政元素与专业知识脱节,过于强调思政元素而忽视专业知识技术传授,可能引发学生对“形式主义”的质疑。
本文探讨了对“OBE理念 + 课程思政”双向融入课程教学改革,但更多聚焦短期教学效果,缺乏对学生量化改进效果的长期数据支撑。OBE与课程思政的双向融合需在实践中不断改进与优化,最终实现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的有机统一。
基金项目
本文系黄冈师范学院2022年度教学研究一般项目(项目编号:2022CE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