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视域下桃源县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创新研究
Research on the Innov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Model of Rural Collective Economy in Taoyuan Count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摘要: 在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推进的背景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至关重要。桃源县积极响应政策,在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上取得阶段性成果,形成特色产业驱动、物业经济盘活等多种模式。但发展中面临内生动力不足、人力资源短缺、物力资源受限及发展活力欠缺等挑战。本研究通过文献研究、实地调研和案例分析等方法,提出强化党建引领、加强人才培育与引进、优化物力资源配置、创新发展机制等创新路径,旨在为桃源县农村集体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有效方案,也为其他地区提供借鉴。
Abstrac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in-depth promotion of the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collective economy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aoyuan County has actively responded to the policies and achieved phased results in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collective economy, forming various models such as the drive of characteristic industries and the revitalization of property economy. However, in the development, it faces challenges such as insufficient endogenous motivation, shortage of human resources, limited material resources, and lack of development vitality. Through methods such as literature research, field research, and case analysis, this study proposes innovative paths such as strengthening the leadership of the Party building, strengthening talent cultivation and introduction, optimizing the allocation of material resources, and innovating the development mechanism. The aim is to provide an effective solution 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rural collective economy in Taoyuan County and also serve as a reference for other regions.
文章引用:杨淑然, 丁娅楠. 乡村振兴视域下桃源县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创新研究[J]. 农业科学, 2025, 15(9): 1099-1105. https://doi.org/10.12677/hjas.2025.159137

1. 引言

在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的时代背景下,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成为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目标的关键环节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强农业、美农村、富农民的重要举措,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1]。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进一步指出:“探索资源发包、物业出租、居间服务、资产参股等多样化途径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为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桃源县作为农业大县,积极响应中央和省、市部署,将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深入实施农村集体经济“消薄攻坚、引领提升”行动,取得了阶段性成效。然而,在新的发展形势下,桃源县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仍面临诸多挑战,需要进一步探索创新发展模式,以实现可持续增长,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动力。深入研究桃源县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创新,不仅有助于解决当地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实际问题,也能为其他地区提供可借鉴的经验,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2]

2. 桃源县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现状

2.1. 总体发展情况

Table 1. Rural economic development trends in Taoyuan County

1. 桃源县农村经济发展态势

统计类别

具体数据

全县村级集体经营性收入总额

4826.54万元

村均集体经营性收入

11.82万元

较上年收入增长率

29.70%

100万元以上的村数量

1个

50~100万元的村数量

6个

10~50万元的村数量

218个

5~10万元的村数量

183个

原5万元以下已消薄村数量

98个

原薄弱村村均收入

9.02万元

近年来,桃源县在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方面成效显著。2022年,全县实现村级集体经营性收入4826.54万元,村平11.82万元,较上年增长29.7%。其中,100万元以上的村1个、50~100万元的村6个、10~50万元的村218个、5~10万元的村183个。尤为突出的是,98个原集体经营性收入5万元以下的薄弱村全部实现消薄,村平收入达9.02万元。这一系列数据表明,桃源县农村集体经济整体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在规模和质量上都有了较大提升。见表1

2.2. 现有发展模式

1. 资源导向型模式

依托自然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三阳港镇九庄堉村创新推行“前烟后稻”水旱轮作模式,通过科学规划种植周期,上半年种植烟叶实现经济增收,下半年种植水稻保障粮食安全,实现土地的高效循环利用;杨溪桥镇江里溪村、郑家驿镇游鹿溪村凭借丰富的楠竹资源,引入先进加工设备与技术,建立竹制品加工产业链,从原竹采伐到竹筷、竹工艺品等终端产品生产,形成完整产业闭环,将资源优势深度转化为经济优势。

2. 资产盘活型模式

具备区位优势的村庄积极探索闲置资产盘活路径。浔阳街道二里岗社区通过重新梳理和规范不合理的门面租赁合同,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提升租赁价格与管理效率;漳江阁社区、观音巷社区充分挖掘闲置厂房、门面的潜在价值,结合周边商业环境进行改造升级,以标准化物业管理模式对外出租,不仅实现了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还带动了周边就业与消费活力[3]

3. 文旅融合型模式

凭借独特的自然景观与人文资源,打造乡村旅游品牌。枫树乡维回新村以“伯赞故里,维美乡村”为核心定位,深度挖掘翦伯赞文化底蕴与维吾尔族民俗风情,建成集花海观光、民俗体验、文化研学于一体的国家4A级景区“枫林花海”;沙坪镇赛阳村依托秀丽山水,开发徒步探险、生态露营等特色旅游项目;热市镇龙家嘴村则以田园风光为基底,打造农事体验、农家餐饮等乡村旅游产品,通过文旅融合有效带动村集体增收与美丽乡村建设。

4. 股份合作型模式

深入推进“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改革实践。杨溪桥镇江里溪村整合村内土地资源与集体资金,以入股形式与企业合作,明确约定每年按固定比例进行分红,保障村民与集体稳定收益;热市镇刘坪村创新采用“村集体经济组织 + 农户入股”模式,通过建立详细的股权量化方案,清晰界定各方收益分配比例,强化村集体、企业与农户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实现多方共赢发展[4]

5. 市场经营型模式

利用优越的地理位置与交通条件,大力发展市场贸易。泥窝潭乡五马寨村新建现代化农贸市场,完善冷链物流、摊位管理等配套设施,吸引周边农户与商户入驻;陬市镇观音桥村与企业合作修建综合市场,涵盖农产品批发、零售等多种业态;热市镇刘坪村则通过举办“土特产年货节”,搭建农产品展销平台,集中展示销售当地特色农副产品,有效活跃农村市场,显著提升村集体经营性收入。

3. 桃源县农村集体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

3.1. 人力资源短缺

1. 劳动力流失

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流严重是桃源县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据统计,桃源县2022年户籍总人口94.65万人,16~59岁54.89万人,外出农民工30.66万人。大量青壮年劳动力的流失,使得留在镇村务工务农的人员减少,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缺乏足够的劳动力支持,尤其是一些需要大量人力投入的产业项目难以开展。见表2图1

Table 2. Population structure and migrant workers in Taoyuan County (2022)

2. 2022年桃源县人口结构与农民工流动情况

统计类别

具体数据

户籍总人口(万人)

94.65

16~59岁人口(万人)

54.89

外出农民工数量(万人)

30.66

外出农民工占16~59岁人口比例

55.85%

Figure 1. Population structure and migrant workers in Taoyuan County (2022)

1. 2022年桃源县人口结构与农民工流动情况

2. 专业人才匮乏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需要懂市场、会经营、素质高的管理型人才以及懂农业、爱农村、有技术的专业人员。然而,在桃源县,这类人才短缺现象十分突出。缺乏“头雁”引领,使得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在市场竞争中难以把握机遇,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策略,限制了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规模和质量提升[5]

3.2. 物力资源受限

1. 集体留存资源少

在桃源县,多数村将集体土地、山林、水库等资产全部包产到户或组,导致村集体直接经营的资源很少。全县一百多万亩耕地中,未承包到户的仅几万亩;几百万亩林地中,未承包到户的也是极少数。村集体留存资源的匮乏,使得发展集体经济时可利用的资源基础薄弱,难以开展大规模、高效益的产业项目。

2. 资源开发价值低

少数村庄虽拥有集体资产,但由于地处偏远,交通不便,导致开发利用价值不大。全县408个村集体经济组织中,经营较好的村居主要集中在县城区及中心集镇。偏远地区的资源难以吸引外部投资和市场关注,即使有发展项目,也面临成本高、收益低的困境,制约了农村集体经济的均衡发展[6]

3.3. 发展活力欠缺

1. 资金技术支撑不足

一些村庄底子薄基础弱,虽有发展想法和项目,但缺乏启动资金。尽管桃源县在衔接资金等专项资金方面对发展村集体经济给予了一定保障,但仅靠上级财政补助资金,没有社会资本投入,难以形成合力做大做强 。同时,部分村庄缺乏专业的技术指导团队,在产业发展过程中没有特色,盲目跟风,导致同质化经营,形成低层开发、低效经营的局面,无法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7]

2. 激励机制不完善

在桃源县集体经济发展中,虽然积极探索奖励对发展集体经济作出突出贡献的有功人员,但实施细则尚未出台。激励导向不够明确,没有充分调动村民参与集体经济发展的积极性。对于在集体经济发展中表现优秀的人员和团队,缺乏足够的物质和精神奖励,难以形成良好的发展氛围和动力机制。

4. 桃源县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创新路径

4.1. 强化党建引领,激发内生动力

发挥党组织核心作用:深化“集体经济 + 党建”模式,以热市镇龙家嘴村、沙坪镇赛阳村为示范,通过党组织统筹协调,整合村内闲置土地、劳动力等资源,搭建多方利益沟通平台,科学制定3~5年集体经济发展规划。利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活动,通过政策宣讲会、案例分享会等形式,系统解读中央及地方支持集体经济发展的政策文件,结合本地实际分析发展机遇与路径,提升干部群众对集体经济的认同感。建立党员联系户制度,每名党员结对帮扶5~10户村民,定期走访收集意见建议,形成问题台账并及时解决,增强发展凝聚力[8]

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实施“头雁工程”,从返乡创业人员、退伍军人、大学生村官中选拔懂经济、善管理的优秀人才担任村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优化干部队伍年龄、学历结构,确保45岁以下干部占比不低于40%,大专以上学历占比达60%以上。建立“理论培训 + 实践锻炼 + 外出考察”的立体化培训体系,每年组织不少于4次集中理论培训,邀请高校专家、行业精英授课;安排干部到集体经济发展先进地区驻点学习1~2个月,参与项目实操;依托本地特色产业项目开展实践锻炼,提升干部市场分析、项目管理等能力。完善绩效考核机制,将集体经济收入增长率、资产保值增值率等核心指标纳入考核体系,考核结果与干部晋升、奖惩挂钩,对连续两年考核优秀的干部优先推荐参加乡镇干部选拔,强化激励约束。

4.2. 加强人才培育与引进,优化人力资源配置

1. 本土人才培育

实施“乡村人才振兴计划”,联合本地职业院校、龙头企业开设订单式培训课程。针对农村劳动力开展分层分类培训,对有种植养殖基础的村民,开展科学化、标准化种植养殖技术培训;对有电商创业意向的村民,开设短视频制作、直播带货、店铺运营等课程;对旅游资源丰富的村落,开展旅游服务礼仪、导游讲解等培训,每年培育不少于200名实用型人才。设立总额500万元的创业扶持基金,为返乡创业者提供最高30万元的低息贷款,配套技术指导、市场对接等服务,通过“能人领办合作社”“致富带头人 + 农户”等模式,发挥“能人效应”带动集体经济发展[9]

2. 人才引进机制

制定“桃源英才”人才新政,对符合条件的高层次人才提供免费人才公寓、子女优先入学、个人所得税地方留存部分全额返还等优惠政策。建立“周末工程师”“候鸟专家”等柔性引才机制,与高校、科研院所签订合作协议,鼓励专家利用节假日、寒暑假到村开展技术指导、项目合作;设立产业顾问岗位,邀请行业资深人士担任集体经济发展顾问,通过技术咨询、方案设计等方式,为集体经济发展注入智力资源。

4.3. 优化物力资源配置,提升资源利用效率

1. 整合集体资源

开展农村集体资产清查“百日攻坚”行动,组织专业人员对村集体土地、房屋、山林等资产进行全面摸排,建立动态更新的资源数据库。通过土地流转、股份合作等方式,整合分散的土地资源,打造10~15个特色产业园区,例如茶叶产业园、果蔬种植园等,推动产业集群发展。探索“村集体 + 企业 + 农户”合作模式,明确各方权责利,实现资源共享、利益共赢。

2. 提升资源开发价值

加大对牛车河、杨溪桥等偏远地区基础设施投入,新建和改造农村公路300公里,实现5G网络全覆盖,降低资源开发成本。深入挖掘本地农耕文化、民俗文化等资源内涵,开发农耕体验、民俗节庆等特色旅游产品,发展生态农业、康养旅游等新业态。例如,依托桃花源景区,打造“农业观光 + 康养度假”旅游线路,提升资源附加值。

3. 科学规划资源利用

引入国内知名规划团队,对集体资源进行全面评估,编制《桃源县农村集体资源开发利用总体规划》。建立资源动态监测机制,利用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实时掌握资源开发利用情况,结合市场需求每季度调整开发策略。设立资源保护红线,严禁过度开发,实现资源可持续利用。

4.4. 创新发展机制,增强发展活力

1. 多元融资渠道

由县财政出资1亿元,联合社会资本设立5亿元规模的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基金,重点支持具有市场前景的集体经济项目。推动金融产品创新,与本地农商行合作开展集体资产抵押贷款业务,允许村集体以土地经营权、房屋等资产作为抵押物获取贷款;探索供应链金融模式,为集体经济组织上下游企业提供融资服务,拓宽融资渠道[10]

2. 技术创新驱动

与湖南农业大学、省农科院等科研院校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共建5~8个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引进先进种植养殖技术、农产品加工技术。建设农村数字经济平台,开发智慧农业管理系统,实现农作物生长监测、病虫害预警等功能;搭建农村电商平台,整合本地特色农产品资源,通过直播带货、社区团购等方式拓展销售渠道,提升产业科技含量。

3. 完善激励机制

制定《桃源县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奖励实施细则》,明确奖励标准与程序。设立“集体经济发展贡献奖”,对年度集体经济收入增长超过20%的村,给予村集体10~50万元奖励,对表现突出的个人和团队颁发荣誉证书并给予物质奖励。优化村干部薪酬结构,将绩效工资占比提高至60%,与集体经济发展指标挂钩,强化激励效果。

5. 结论与展望

本研究通过对桃源县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现状的深入分析,发现其在总体发展上取得了一定成绩,形成了特色产业驱动、物业经济盘活、乡村旅游带动、资产参股分红、土地服务创收、市场经营获利等多种发展模式。然而,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内生动力不足、人力资源短缺、物力资源受限、发展活力欠缺等挑战。为应对这些挑战,提出了强化党建引领、加强人才培育与引进、优化物力资源配置、创新发展机制等一系列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创新路径。通过这些创新路径的实施,有望进一步激发桃源县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潜力,实现可持续增长,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有力支撑。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持续推进,桃源县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将迎来更多机遇。在政策支持下,通过不断创新发展模式,加强资源整合与利用,提升人才素质和技术水平,完善激励机制,桃源县农村集体经济有望实现更大突破。未来,应持续关注市场动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不断探索新的发展路径和产业项目,推动农村集体经济向多元化、规模化、现代化方向发展。同时,注重村集体经济发展与农民利益的紧密结合,实现共同富裕目标,打造乡村振兴的桃源样板,为其他地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提供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N]. 人民日报, 2021-03-13(001).
[2] 李宏.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理论阐释、发展模式与实践路径——基于广东省实践的思考[J]. 南方论刊, 2025(4): 29-31.
[3] 丁芳, 藏志勇. 新质生产力驱动下的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与创新路径研究[J]. 山西农经, 2025(5): 52-54.
[4] 黄玺铭. 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研究——以汝城县为例[J]. 智慧农业导刊, 2025, 5(5): 120-124.
[5] 徐姗姗. 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背景下的农村发展路径探索[J]. 乡镇企业导报, 2025(4): 9-11.
[6] 徐冠清, 崔占峰, 朱玉春. 财政扶持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分异”与治理绩效评价——“经营型”和“债权型”集体经济的比较分析[J]. 中国农村观察, 2025(1): 85-106.
[7] 曹清, 高原, 万瑞鑫, 等. 崇州市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及对策研究[J]. 市场瞭望, 2024(17): 16-18.
[8] 袁海胜, 吕清梅, 梁业胜, 等. 广西边境地区农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模式探索——以广西靖西市为例[J]. 商展经济, 2024(15): 177-180.
[9] 牛玮婷. 基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探究[J]. 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24(4): 18-20.
[10] 岳强.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重点与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研究[J]. 山西农经, 2024(14): 137-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