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在数值代数与矩阵分析中,特殊矩阵类的性质及其应用一直是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其中,对角占优矩阵及其推广形式因其良好的非奇异性、可逆性、稳定性等数值性质,以及在线性方程组求解、矩阵逆的估计、线性互补问题解的误差界估计等方面的广泛应用而备受关注。随着研究的深入,对角占优矩阵的概念被拓展到块矩阵情形。1962年文献[1]首次提出了块对角占优矩阵的概念,并且把经典的Gerschgorin圆盘定理推广到了分块矩阵上。
此后,块对角占优矩阵的理论不断丰富,作为对角占优矩阵的推广,在微分方程数值解、控制理论和经济学模型等领域展现出重要作用。特别是在H-矩阵的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许多学者研究了不同块H-矩阵的子类,如块
-矩阵类[2]、块S-矩阵类等[3],并探讨了它们的性质应用。然而对于某些具有特定结构的矩阵子类,其性质仍需进一步探索。
本研究基于文献[4]-[6]的理论基础,提出块严格局部双对角占优矩阵的新定义,并建立相应的广义块对角占优矩阵判定准则,拓展了现有判定方法的适用范围。通过数值算例对比分析,验证了新判定准则的有效性。
2. 预备知识
设
是
复矩阵的集合,
,
。设
,且分块如下:
, (1)
其中
为
阶方阵,
,
,且
非奇异。设
,
,在本文中矩阵范数取
。定义
则
。
分块矩阵
的块比较矩阵
,
,其中
定义2.1 [1]设
分块如(1)式所示。如果
,称
为块(严格)对角占优矩阵,记为
。如果存在一个
阶正对角矩阵
,使得
,即存在
,
,
,使得
,
,
,
则称
为块H-矩阵,记为
。
定义2.2 [7]设
且分块如(1)式所示,令
,
,
,如果存在
,使得
(或存在
,使得
),且
,
,
成立,则称
为严格
型块对角占优矩阵,记作
。
引理2.1 [8]设
且分块如(1)式所示。若
,则
。
引理2.2 [9]设
且分块如(1)式所示。若
,则
。
引理2.3 [7]设
且分块如(1)式所示。若
,则
。
引理2.4 [7]设
且分块如(1)式所示。若
,其逆矩阵的无穷范数上界满足:
其中
,
。
3. 主要结果及其证明
我们首先定义一类新的块严格局部双对角占优矩阵,然后利用矩阵自身定义来构造不同的正对角矩阵,并通过不等式的放缩,给出块H-矩阵的新判据。首先,对集合
进行重新划分,记
,
,
,
以及
。
定义3.1 设
分块如(1),存在
,对
当
,
时,有
(2)
成立,则称
为块严格局部双对角占优矩阵,记为
。
定理3.1 设
是形如(1)的分块矩阵,若
,则
。
证明 对
,令
,
。
(1)
,则记
,
由定义3.1知,
于是,有
(2)
,
由(2)式可知
,则存在正数
。
构造正对角矩阵
(3)
令
则当
时,
当
时,
综上可知对
,
,则矩阵
为
矩阵,故
是块H-矩阵,即
。
推论3.1 设
是形如(1)的
矩阵,若
的对角元均为正,则
。
证明 若
,由定理3.1可知,存在一个正对角矩阵
,使得
是
矩阵。因此
是一个块H-矩阵。又矩阵
和矩阵
对角元素均为正,故
也是对角元素为正的矩阵。易知
,即
。
引理2.1 可以用来计算
矩阵的逆的无穷范数上界,结合定理3.1式(3)给出的正对角矩阵
,得到以下结果。
定理3.2 设
是形如(1)的
矩阵,则
, (4)
其中,
,
,
如下定义:
,
,
。
证明 记
,
如式(3)所定义,由定理3.1知矩阵
为
矩阵,即
为块H-矩阵。因为
,所以
。由
的构造知
。 (5)
再由引理2.1知,
。
而当
时,
当
时,
,
故
。 (6)
综合引理2.2、(5)、(6),即可得结论(4)。
而当分块形式(1)中的
,
,即集合
,
为点H-矩阵时,由定理3.1与定理3.2可得如下推论。
推论3.2 设
满足如下条件:存在
,对
当
,
时,有
成立,则称
为严格局部双对角占优矩阵,记为
,并且
其中
,
,
,
;
,
;
。
接下来,将考虑
矩阵的逆的无穷范数上界最优值的取得条件,为方便表达,先给定一些符号。设
是形如(1)的
矩阵,记
由定理3.2,
。同时,令
则可得
。
定理3.3 设
是形如(1)的
矩阵,若
则有
若
则可得
证明 结合文献[10]第三节命题3.1中结论,以及本文定理3.2,即可推出以上
矩阵的逆的无穷范数上界的简单充分条件。
4. 数值算例
在本节中,将通过数值算例分析
矩阵与现有块H-矩阵子类之间的关系,并对
的逆矩阵的无穷范数上界估计式与现有定理结果进行对比。
例1 考虑矩阵
经计算有
。
根据定义2.2,令
,
,通过计算可得
,
,
,
,
则
,
,使得
。
不符合定义2.2中
矩阵的条件。故由引理2.3无法判定该矩阵为块H-矩阵。
而当
,
时,由本文记号,经计算可得
,
,
;
故
,又
,
。
所以矩阵
满足本文定义3.1中
矩阵的条件,因此由定理3.1可知
为块H-矩阵。
其次,例2进一步说明
矩阵也不一定满足
矩阵的条件。
例2 考虑矩阵
经计算有
。
根据定义2.2,令
,
,通过计算可得
,
;
,
。
则
,
,使得
,
符合定义2.2中
矩阵条件,故由引理2.3可以判定该矩阵为块H-矩阵。
而令
,
,经计算
,且
而
,
。
所以
不满足本文定义3.1中
矩阵的条件,因此由定理3.2无法判定
为块H-矩阵。
综合例1与例2,可以发现
矩阵与
矩阵之间不存在相互包含关系,即:
,
例3 考虑矩阵
,
,
,
。
将矩阵
划分成每个子块均为40 × 40阶的分块矩阵
。
经计算有
。
根据定义2.2,令
,
,通过计算可得
由引理2.4可得
。
而由本文定理3.2,令
,经计算,
此时
,
,当
取1.0001时,取得最佳上界
。从例3来看定理3.2所得上界优于引理2.4所得上界。
基金项目
吉首大学研究生科研项目(Jdy24042)。
NOTES
*通讯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