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上消化道出血为临床常见急症,有着较高发病风险与死亡风险,呕血与黑便为常见症状表现,若症状比较严重,可能会发生休克,严重威胁生命健康。在治疗中会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合理选择治疗方式,治疗过程中需要配合有效护理措施,以达到增强整体治疗效果的目的,降低死亡风险,促进康复。因此,需要重视并加强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护理研究,在最大程度上提高护理效果,让患者尽早恢复正常生活。
Abstract: Upper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 is a common clinical emergency with high risks of both onset and mortality. Hematemesis and melena are common symptoms. If the symptoms are severe, shock may occur, seriously threatening life and health. During treatment, the treatment method will be reasonably selected based on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the patient. During the treatment process, effective nursing measures need to be combined to achieve the goal of enhancing the overall treatment effect, reducing the risk of death, and promoting recovery.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attach importance to and strengthen the research on the nursing of patients with upper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 in order to maximize the nursing effect and enable patients to return to normal life as soon as possible.
1. 前言
临床对于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主要会采取常规模式开展护理工作,虽然有助于治疗顺利进行,但是实际护理中缺乏个性化、全面性,导致护理效果得不到充分提高。随着现代医疗卫生事业持续发展,多种新型护理模式被逐渐应用到临床护理中,并在多种疾病护理中均取得了显著效果,这为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护理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与思路。在开展消化道出血患者护理工作时,应结合患者实际情况,积极引用相关新型护理模式,以全面提升护理水平,为患者提供更为满意的护理服务,减少住院时间并提高预后效果。
2. 上消化道出血概述
对于上消化道出血的定义,指的是人体屈氏韧带以上消化道部位(覆盖食管处、胃部、十二指肠处、胰胆等位置)发生病变后,出现明显出血变化情况。临床常见症状为黑粪与呕血,同时可能会伴随头晕、心慌以及乏力等情况,当病情得不到良好控制后,易引发休克,导致死亡。药物(止血药和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内镜(适用于部分消化性溃疡患者)、介入治疗(适用于无法耐受手术的患者)、手术(适用于严重出血且无法控制的患者)等方式均为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中常用方式,具体治疗中会结合具体状况,采取适当方式以控制病情,降低死亡风险[1]。
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对病情变化密切监测,结合出血量、血液颜色、血液气味等情况,合理判断病情严重程度,发现异常后及时通知医师,进行对应处理。同时,对于患者易出现呕吐情况,需要对口腔内呕吐物及时、有效清除,维持呼吸道通畅状态,有效预防误吸、窒息等并发症。此外,针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疾病特殊性,还需要考虑营养、心理、并发症等多方面情况,积极采取相应护理干预措施,有效减少疾病对患者心理与生理方面的不良影响,加速康复[2]。
3. 常规上消化道出血护理的作用与不足
常规护理模式下,主要会采取病情观察、维持呼吸道通畅、止血、饮食与语言安慰等措施,便于评估出血情况,降低误吸风险,控制出血,补充机体营养,减轻不良情绪[3]。但是实际护理中,不同患者之间存在不同情况,包括出血原因、病情严重程度、身体状况等均存在差异,常规护理措施缺乏个性化,不能对不同患者及家属的个性化需求有效满足。同时,在实际开展中,不能充分考虑到多因素对患者饮食、心理、病情等方面具体影响,护理方式较为单一,整体护理效果较差,达不到理想效果[4]。
4. 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护理的研究进展分析
随着现代临床护理研究持续发展,多种新型护理模式涌现,并在临床多种疾病护理中的应用,均显示出不同特点与优势,极大地提高了临床护理水平,这为上消化道出血护理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方向与思路[5]。
4.1. 全方位系统护理应用分析
全方位系统护理模式,具有较强综合性,会将患者作为护理中心,综合考虑生理方面、心理方面、社会方面等多维度因素,采取全面护理措施。将其应用到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护理中,能够对患者全面评估,便于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风险、并发症,提高护理质量与安全性;针对不同患者实际情况,采取个性化与全面性护理措施,提高整体护理水平。郑悦[6]文中发现,全方位系统护理在上消化道出血护理中的应用,有助于提高患者饮食控制、情绪调节、戒烟酒、遵医用药、适当运动等依从性,提高整体护理质量及患者生活质量。分析原因可能为,给予生活饮食护理,及时补充蛋白质与维生素,维持机体营养,降低再次出血风险,加速胃黏膜修复。心理护理方面,通过环境护理,减轻环境对患者不良情绪的影响,减轻心理压力;通过语言鼓励与病案激励,帮助患者树立康复信心,避免过于担忧;配合健康教育,纠正并提高其认知,使其对饮食控制、情绪调节、戒烟酒、遵医用药、适当运动等作用与方法有正确认识,提高其遵医嘱行为,加强自我管理。用药护理,告知正确用药方法,密切关注用药不良反应并及时处理,确保用药有效性,加强病情控制。感染护理方面采取体位调整与口腔护理等措施,对误吸、窒息、肺部感染等有效预防,维持口腔卫生,降低口腔感染风险,提高生理舒适度。患者生理与心理负担减轻,病情得到良好控制,有助于提高生活质量水平。
4.2. 阶段性健康教育应用分析
阶段性健康教育为系统性健康宣教方式,会结合患者不同疾病阶段、康复阶段等,给予患者相应的健康教育,使健康教育具有连续性及针对性,可对患者理解疾病健康知识与健康行为实践等产生积极作用。将其应用到上消化道出血护理中,让患者逐步对上消化道出血相关健康知识有全面了解,不断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积极调整个人行为,降低并发症风险;便于患者了解治疗全程、不同阶段对应目标,提高依从性。张敬[7]研究中证实阶段性健康教育在上消化道出血护理中的应用可提高患者健康知识认知程度及依从性,同时有助于降低并发症与再出血风险。分析原因可能为,入院阶段,告知检查作用与注意事项、疾病健康知识,有助于减轻患者紧张情绪,主动配合完成相关检查,增强疾病认知,使其主动参与到治疗中。出血阶段详细解释疾病引起临床症状具体原因、防治方法、治疗与护理作用与优势,让患者对自身状况有正确与全面了解,减轻焦虑与恐惧情绪,帮助患者实现自我管理,强化病情控制,增强其康复信心,提高依从性。恢复阶段详细告知恢复阶段相关注意事项,给予饮食方面、用药方面、运动方面护理方法与注意事项,引导其形成健康饮食习惯,遵医嘱规范用药,坚持适量运动,从多方面改善行为,对病情控制产生积极影响,加速康复进程。
4.3. 循证护理应用分析
循证护理会将临床证据、患者具体需求、相关专业知识等作为基础,制定相应的护理决策,并进行相应的护理实践。将其应用到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护理中,能够详细评估患者病情发展,对疾病最新临床指南、研究成果等分析,制定个性化护理计划;同时,强调将科学证据作为基础,保证护理措施有效性、安全性,达到提高整体护理质量的目的。李焕[8]文中分析循证护理在上消化道出血护理中的应用,可缩短止血时间,降低出血频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分析原因可能为,创建循环小组,结合文献资料分析护理问题,分析循证证据、循证问题,制定出血控制、饮食干预、心理支持、并发症预防控制、运动干预等多方面护理计划。出血控制方面,将缩短止血时间与降低出血频率为目标,遵医嘱使用止血药物,强化病情变化监测,合理调整治疗方案,减少出血时间。饮食方面,有效增加铁质、蛋白质及维生素等较多的饮食占比,对营养状况有效改善,有助于增强凝血功能,减少出血率。经过有效心理干预,减轻心理负担,帮助树立良好心态,使其保持良好状态主动参与到治疗与护理中,提高患者满意度。合理评估并发症风险,积极采取预防措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加速康复。让患者通过适当运动干预,提高身体素质、增强免疫力,加强病情控制。
4.4. 预见性及针对性护理应用分析
预见性及针对性护理措施,通过对病情发展、健康状况全面分析,对患者治疗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合理预测与评估,并根据不同患者实际情况提早采取对应预防护理措施,有效提高护理质量,降低相关并发症风险。将其应用到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护理中,可通过全面评估,及早识别出血风险,制定针对性预防护理措施,有效降低出血率。孙丽[9]研究中证实预见性及针对性护理在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护理中的应用,有助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与心理状况,降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分析原因可能为,创建专科护理小组,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包括身体状况、心理状况等,合理评估后期治疗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制定对应预防方案。针对患者可能会因为缺乏疾病知识出现不良情绪、或缺乏家属与社会支持、缺乏自我管理能力、缺乏康复信心等因素,采取预防性心理支持。如尽早了解患者疾病认知程度、社会与家庭关系、自我管理能力水平等,积极采取全面健康宣教,在最大程度上提高疾病认知水平;加强患者家属之间沟通与交流,鼓励家属多陪伴关心患者,定期组织病友交流活动与专题讲座活动等,帮助获取家属与社会支持;利用视频播放、幻灯片播放等方式告知自我管理方法,增强自我效能,减轻心理负担。针对不同患者饮食干预,首先需要全面评估出血控制情况、既往饮食习惯及营养状况,对于可能存在的营养不良与消化不良,需提前准备易于消化、富含营养的食物,如软食、半流食,避免粗糙、刺激性食物,降低营养不良风险,促进消化。针对不同机体状况,制定个性化运动方案,对于处于出血活动情况,要求绝对卧床休息,避免病情加重。同时给予预见性运动准备指导,给予运动健康教育,采取循序渐进方式开展适当运动,避免运动过度,改善机体状况,减少相关并发症发生风险,提高生活质量水平。
4.5. 优质护理理念应用分析
优质护理理念作为一种新型的、先进的护理理念,会将患者作为中心部分,在整体护理过程中强调给予患者尊重,重视患者个人需求,结合实际情况给予个性化、全面性、连续性护理。该种护理理念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能够通过个性化护理措施,对患者合理需求有效满足,针对患者生理与心理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对应护理干预,提高生理与心理舒适度,提高患者对护理方案满意度。李维玉[10]等研究中探讨了优质护理理念用于上消化道出血急救患者护理中,有助于缩短出血停止时间与住院时间,减少输血量,减轻不良情绪,提高生活质量,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分析原因可能为,对患者病情进行全面、客观评估,早期发现并处理潜在风险问题,避免出现休克加重或者休克等问题,有助于降低不良反应风险。帮助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减轻胃肠道负担有助于病情恢复,给予合理饮食控制,达到减少胃肠道刺激的目的,预防再次出血,且有助于控制出血源,降低出血速度,使出血尽早结束。强化健康宣教,使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得到明显提升,主动改善个人行为,避免诱发出血因素,提高患者对抗疾病信心,让患者更好地配合完成护理与治疗,提高整体治疗效果,减少住院时间。焦虑与抑郁为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常见心理问题,对康复进程造成不良影响。优质护理理念下的心理护理,积极应用多种方式帮助患者改善心理健康,有助于提高生活质量及患者满意度。
4.6. 人文化护理应用分析
人文化护理的应用,重视患者情感、心理及社会需求,强调给予人格尊严、权利、情感及心理需求等各方面充分尊重,提高康复环境舒适度、安全性及温馨程度,让患者对医务人员信任感得到增强,有效维持身心健康。具体应用中,重视与患者之间保持良好沟通与交流,针对患者存在的需求与担忧,进行合理满足与有效解释,提高信任度;采取舒适环境护理及疼痛护理,满足患者生理舒适度需求。鲍玲[11]等文中发现人文化护理可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康复产生积极影响,在增强康复效果与降低并发症风险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分析原因可能为,上消化道出血可能导致患者出现明显恐惧、焦虑等负面情绪,进一步影响饮食、睡眠等生活习惯,降低预后效果。人文化护理的应用通过提供情感支持、心理疏导,降低负面情绪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包括饮食与睡眠等,有效提高生活质量水平。良好的医患沟通能够为治疗提供一定保障。人文化护理强调以患者为中心,对患者进行耐心倾听,针对个人病情进行一对一详细解释,有效提高疾病认知程度,拉近护患之间距离,有助于建立互信关系,使患者治疗依从性和信任度提升,有助于提高康复效果。此外,通过提供安全与舒适环境、适当娱乐活动等措施,有助于增强患者归属感,帮助患者保持良好身心状态,有助于预防相关并发症。
5. 总结
在开展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护理工作中,需重视多种新型护理模式的应用,结合实际情况,合理选择全方位系统护理、阶段性健康教育、循证护理、预见性及针对性护理、优质护理理念、人文化护理等,对常规护理模式进行优化与改进,提高护理水平与质量。同时,还需要积极关注其他新型护理模式在临床中的应用,比如急诊护理、临床护理路径、症状护理、焦点式心理护理、双向质量反馈护理等,充分发挥护理效果,为患者生命健康提供一定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