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2025年,国务院印发了《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为高校增强高等教育实力、建设自强卓越的高等教育体系指明了方向。纲要指出要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促进人工智能助力教育变革[1]。本科教育是高等教育的基础,推进高等教育的发展要坚持“以本为本”,把本科教育放在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在本科教育全过程管理中,本科生源质量对高校的发展建设影响深远,不仅是招–培–就全过程管理的重要因素,也对学校声誉产生影响[2]。作为高校与高考考生最重要的衔接之一,同时也贯穿本科教育全过程管理,本科招生工作开始得到各高校的不断重视。随着互联网高速发展,尤其是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相关技术的迅速发展,如何使用信息化技术开展招生宣传和招生录取工作是高校招生单位在新形势下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2. 高校本科招生信息化建设的意义
2.1. 提升招生数据处理工作的效率与质量
招生工作涉及数据处理的部分,包括招生计划数据和考生录取数据的收集、汇总、清洗、统计及分析等,覆盖招生宣传、分配招生计划、录取审核及年度总结等招生工作管理全过程。传统工作中,大量数据处理工作需要人工处理,不仅耗费大量时间精力,而且数据处理的准确性不够高。通过信息化建设,如各类系统、标准数据库数据等,处理工作进一步标准化及智能化,大大降低人工处理产生错误的概率及减少数据处理的时间。
2.2. 推进开展招生宣传工作
通过信息化建设,高校招生单位可以让本科招生网、招生小程序、微信公众号等渠道更全面、快捷、友好地展示学校和专业的介绍、招生计划、招生章程与简章、通知与公示、宣传行程、录取查询等信息,为考生及家长了解高校的招生信息提供便利,同时也促进了招生的公开和透明、提升教育的公平性[3]。
2.3. 推动招生工作改革创新
随着招生数据信息化,在招生宣传工作中,参与宣传的老师在个人权限范围内能够更便捷地获取相关招生及录取信息;在招生政策制定和招生计划分配工作中,招生单位老师可以通过数据大屏、智能统计分析等方式,对相关宣传服务工作进行优化、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2.4. 助力高校本科教育高质量发展
2025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构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服务体系的意见》,提出要完善招生计划、人才培养与就业联动机制[4]。通过信息化技术,高校可以进一步收集学生本科教育相关信息,生成本科教育管理学生画像,让招生、培养、就业深化联动,根据学生个人情况及需求,定制化生成全过程人才培养方案。本科培养质量的提升也会进一步给招生工作带来正反馈,相关培养数据及分析对招生宣传和招生策略制定也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持[5]。
3. 高校本科招生信息化建设的现状与问题
目前,来源计划系统和全国录取系统是教育部统一建设管理的本科招生信息化系统,分别用于招生计划编制及高考录取工作,是最主要的两个官方管理系统。以上两个系统可以获取招生计划和考生录取数据,但受制于系统本身,仍无法覆盖本科招生管理全过程。为满足高校本科招生工作需求,如招生宣传、统计分析、数据共享等,各高校招生单位往往仍需自行建设其他信息化系统[6]。
各高校根据实际情况建设本科招生网、本科招生微信公众号、本科招生微信小程序等信息系统,主要用于展示学校、专业信息、招生计划、录取分数等招生信息。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展示学校招生信息的渠道及方式也越来越丰富,但不同媒体系统的信息展示格式要求、后台数据库格式和字段等不尽相同,类似甚至相同的信息仍需要繁琐的人工处理后才能导入系统使用,从而给招生单位信息系统维护人员造成越来越大的维护压力。
根据各类招生工作的需要,不少高校建设录取数据管理系统、特殊类型招生报名考务系统及招生宣传管理系统等各类信息系统。在招生工作智能化的同时,因各类系统建设时间不同、开发人员不同等因素,系统间存在系统配置需求冲突、数据不能一键同步、数据冗余、数据展示不够全面、数据使用能力弱等问题[7]。
高校招生单位通过录取数据管理系统等手段,对招生数据进行清洗、统计、分析,为招生宣传策略制定、招生计划分配等工作提供数据支撑。但在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方面仍有较大改善空间,招生数据对教育教学的支撑作用还有待提升[8]。招生数据分角色共享不够完善,校内各部门数据一般使用学籍数据,而学籍数据往往不包含所有的录取数据信息,且可访问用户有限。受智慧校园建设等实际情况,招生单位往往也不能直接获取使用在校生的培养、就业相关信息。
招生录取信息涉及学生个人隐私,随着对信息安全要求的不断提高,招生单位及招生工作人员在使用信息化系统提高工作质量与效率的同时,也必须要保证信息化系统的安全性、招生数据源一致、招生数据共享满足最小必要原则等[9]。
4. 高校本科招生信息化综合管理平台框架
高校本科招生工作按主要业务类型可大致分为招生宣传、招生考试及高考录取三个部分。通过分析深圳大学本科招生工作业务需求,结合学校招生单位相关信息化系统建设情况,为进一步推进高校本科招生信息化建设,本文提出了一个高校本科招生信息化综合管理平台框架,如图1所示。目前,学校招生单位已建设招生报名及考试管理系统、高考录取管理系统、寒招管理系统并投入日常工作使用,对本科招生网、本科招生微信小程序、智能问答系统进行迭代升级或重做升级,计划针对进一步加强数据共享能力及提升咨询服务质量等问题计划开发其他功能平台,逐步将各本科招生信息化系统打通。
Figure 1. Framework diagram of comprehensive informatization management platform for undergraduate admissions in universities
图1. 高校本科招生信息化综合管理平台框架图
4.1. 招生报名及考试管理子平台
近年来,运动训练、高水平运动队、大部分艺术类专业等特殊类型招生均改为统一报名考试,但仍有部分高校有综合评价、外语类保送生、港澳自主招生等需要由高校自行组织报名及组织考试的招生类型。通过高校招生报名及考试管理子平台,高校招生单位实现各类考试网上报名、资格审核、考务安排、成绩管理、录取确认、数据统计等报名考试全过程管理。
网上报名模块可以实现报名资料完整性验证、报名数据标准化、识别部分可量化报名条件是否满足要求等需求;资格审核模块可以实现线上分账户审核考生报名材料;考务安排模块提供分配考场、考生考试确认、生成准考证等功能;成绩管理模块用于导入考生成绩、设置考生录取状态、成绩查询等;录取确认模块提供拟录取考生最终确认录取结果;数据统计模块提供实时、支持多条件筛选的数据统计功能,通过表格、图示等方式展现。较传统招考工作流程,招生报名及考试管理子平台前置了部分报名资格筛查工作、大大减少考生因线下报名导致的旅途奔波、实现无纸化办公节约成本、提高与考生沟通的效率、降低工作人员统计数据的时间成本。以深圳大学港澳自主招生报名系统为例,通过系统逻辑检查考生报名材料是否提交完整及填写字段是否符合字段要求等方式前置报名资格筛查,通过系统实现考试确认、拟录取确认及利用站内消息功能通知考生较通过国际长途电话或电子邮件与考生联系的方式极大地提高了沟通的效率。
4.2. 高考录取管理子平台
当年考生录取数据是高校新生数据的源头,准确、全面地收集考生录取数据是高校招生录取工作的最重要的工作之一,也为新生入校后的管理工作提供了最重要的基础信息。高考录取管理子平台最主要的功能之一就是提供当年新生录取数据的收集工作,提供一键导入数据功能,实现自动化数据清洗及标准化处理等操作。高校的新生录取数据绝大部分由全国录取系统下载获得,该部分数据直接使用全国录取系统的下载原始数据导入;其他新生录取数据,如港澳自主招生数据,需要高校招生单位自行标准化后导入高考录取管理子平台。
除高考录取数据导入模块,高考录取管理子平台还有新生档案模块、录取通知书打印模块、录取数据统计分析模块、录取查询接口、招生计划数据接口、教务处学籍数据接口、招生宣传数据接口。新生档案模块能够通过导入新生录取数据或图片进而批量生成新生相关档案材料,大大减轻工作人员通过人工下载学生档案耗费的时间成本。录取通知书打印模块提供定制化编辑录取通知书模板、批量生成录取通知书打印文件功能,打印时直接调用源数据,降低数据错漏的风险。录取数据统计分析模块提供自动化多种类别常规统计,如分省市科类录取统计、分省市专业录取统计、分中学录取统计、基础状态数据库相关统计表等。录取查询接口用于提供本科招生网及其他宣传平台的录取及邮寄查询功能需要的数据,并能够实时提供录取进程情况。招生计划数据接口用于对接来源计划系统,可直接导入教育部下达计划数据,便于后续统计分析数据。教务处学籍数据接口用于移交新生学籍数据,按照高校学籍数据库模板,标准化数据后进行同步。招生宣传数据接口用于将新生录取数据和各类基础统计数据,按照各宣传子系统需求同步数据。以上各数据接口功能,确保了数据源头一致、减少数据跨平台同步时人工处理操作,大大提升数据处理的准确性、时效性、可用性。以深圳大学实际工作需要为例,为充分利用录取数据、准确及时公布录取结果并按照学籍信息数据库标准进行录取数据标准化,人工使用代码编程的方式处理数据,利用高考录取管理子平台进行数据标准化可将单次时间由数十分钟缩短至不到五分钟,极大提高了录取数据导入的工作效率,可以使招生工作人员在紧张的录取期间处理其他重要事宜。
4.3. 招生宣传管理子平台
近年来,招生宣传逐渐成为高校招生工作中最主要的工作,良好的招生宣传是提高生源质量的重要途径。新形势下,考生及家长通过线上方式了解高校和专业的招生情况越来越普遍,招生工作人员也需要依靠招生宣传信息化系统提高招生宣传工作的质量与效率。因此,建设一个综合性、智能化的招生宣传管理子平台是高校招生工作的必然发展趋势。招生宣传管理子平台包含本科招生网、本科招生微信小程序、寒假回母校招生宣传管理系统、招生宣传行程管理系统、智能问答系统、智能电话系统等。
高校的本科招生网及本科招生微信小程序通过学校概况、学院专业介绍、培养特色、国际交流、升学就业、通知公告、招生政策、招生计划、往年录取及录取查询等向考生及家长展示学校的各类信息,其中招生计划、往年录取及录取查询通过数据接口从高考录取管理子平台获取数据并向社会公众展示或提供考生个人查询服务。除了利用数据接口实现计划和录取数据自动化同步外,微信小程序及其他自媒体平台在建设时,也需要在展示内容框架结构、展示内容形式等方面与本科招生网尽量保持相同,便于招生单位在多种线上渠道同步展示招生信息。
寒假回母校招生宣传管理系统,简称寒招管理系统,用于高校在校生利用寒假回高中母校招生宣传活动,提供报名申请、组队管理、申请物资、记录总结、申请评优及义工等功能。以深圳大学为例,通过寒招管理系统管理各项活动流程,近年来系统每年可为约5000名在校生提供服务,组建1000多支返母校队伍,管理发放10万件宣传物资。招生宣传行程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为向招生组老师提供各招生组权限内的各类录取信息统计数据或可视化图表,登记招生组宣传活动行程并可同步至线上宣传平台等,提高了招生组老师查询数据的效率,便于考生及家长了解查看高校的线上线下招生宣传活动的安排情况。随着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新一代智能问答系统利用DeepSeek等技术大大提升了回答的响应速度及准确性。智能电话系统通过软件将来电分流至虚拟电话线路和智能AI电话,大大缓解了招生录取高峰期招生热线接通困难的压力。
4.4. 新生人像比对系统
根据各省级教育厅文件要求,在新生入学资格复查时,要通过“人像比对”等技术严防冒名顶替。目前,因部分学生使用非第二代居民身份证,如临时身份证等,人像比对系统无法识别该类证件,需要进行现场人工处理。系统支持活体检测功能,可读取身份证内的存储信息,可实现考生高考照片、身份证照片及现场人脸照片进行三方比对。新生人像比对结果可同步至学籍信息相关字段。
4.5. 短信群发系统
招生宣传工作和招生报名考试工作中,需要不定时地向参与招生工作的老师、在校生及报名考生的考生发送通知消息和接收回复,降低人工电话沟通的时间成本,提高沟通效率。考虑到通知消息中通常含有敏感词,且需要保证一定的时效性、可用性,招生单位自行建设短信群发系统是具有必要性的。
5. 结语
通过研究分析近年来高校招生工作信息化建设的情况及存在的问题,结合深圳大学本科招生工作的实际情况,提出本文的高校本科招生信息化综合管理平台框架。框架中大部分子系统功能已经部署运行,在今后的工作中,招生单位将继续完善其他预计实现的功能。随着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招生工作的信息化建设是提高招生工作质量与效率的必然要求,也是推动教育现代化建设中的一环。在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虽然仍存在或将会面对各种问题及困难,但为推进招生工作的高效开展、助力高校本科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招生单位老师应不断学习、继续利用相关信息化技术手段,坚持不懈地推进高校本科招生工作信息化建设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