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富工坊”助力农村妇女家门口就业问题研究——以长安镇为例
Research on How “Common Prosperity Workshops” Address Employment Opportunities for Rural Women Near Their Homes—Taking Chang’an Town an Example
DOI: 10.12677/mm.2025.1510269, PDF, HTML, XML,    科研立项经费支持
作者: 韩小萍: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浙江 嘉兴
关键词: 共富工坊长安镇农村妇女家门口就业Common Prosperity Workshop Chang’an Town Rural Women Job at the Doorstep
摘要: 共同富裕的提出推动我国社会和经济迅速发展,实现共同富裕,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解决妇女就业问题,是实现农村地区共同富裕的重点,也是亟待解决的难点。随着“共同富裕”建设步入深水区,农村妇女在家门口的高质量就业成为迫在眉睫的任务之一。本文以浙江省海宁市长安镇农村妇女为调查对象,从妇女就业支持、促进共同富裕的角度探究农村妇女家门口就业的现状和路径,通过访谈和问卷调查,深入调查并分析农村妇女就业困难的原因,并对家门口就业存在的不足进行全方位、深层次的分析,针对性地提出对应的措施,农村妇女家门口就业的典型经验,可为其它村庄推进共同富裕提供参考和借鉴,为政府及有关部门制定相关的就业帮扶政策提供实践支撑。
Abstract: The proposal of common prosperity has promoted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our society and economy, and the most arduous and onerous task of achieving prosperity lies in the countryside. Solving the employment problem of women is the key to achieving common prosperity in rural areas and is also a difficult problem that needs to be solved urg. With the construction of “common prosperity” entering the deep water area, high-quality employment for rural women at their doorstep has become one of the urgent tasks. This article takes rural women in Chang’an Town, Haining City, Zhejiang Province as the research object, explor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path of rural women’s employment at the doorstep the perspective of women’s employment support and promoting common prosperity, and deeply investigates and analyzes the reasons for the difficulties in rural women’s employment through interviews and questionnaire surveys and analyzes the shortcomings of employment at the doorstep in all aspects and deep levels, and proposes corresponding measures pertinently. The typical experience of rural women’s employment at the can provide reference and reference for other villages to promote common prosperity, and provide practical support for the government and relevant departments to formulate relevant employment assistance policies.
文章引用:韩小萍. “共富工坊”助力农村妇女家门口就业问题研究——以长安镇为例[J]. 现代管理, 2025, 15(10): 6-16. https://doi.org/10.12677/mm.2025.1510269

1. 研究背景

202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发布,浙江成为了共同富裕示范区。要全面实现共同富裕,农村是重点和难点所在。当前农村“空心化”和“三留守”现象突出,农村妇女已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主体[1],农村妇女就业问题日益受到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传统“男主外、女主内”观念虽深植民心,但在经济变迁下,工资性收入代替农业收入成为家庭主要经济来源,大量男性劳动力外出务工,农村妇女逐渐成为农村社会现阶段的主体,其角色作用不应再被传统偏见所限。农村妇女作为乡村振兴不可或缺的力量,社会各界要共同发力,多渠道、多方面加大对农村妇女就业教育的投资,全面提高农村妇女的综合素质,发挥她们的潜能;引导农村妇女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高她们对乡村振兴的认识和理解,使她们能够更加全方位、深层次参与到乡村振兴实践中,这有利于共同富裕的落实。自2022年起,浙江省妇联组织紧扣党政要求、妇女需求与自身职能,积极推动“巾帼共富工坊”建设,取得多方面成效。在此背景下,海宁市长安镇坚持党建引领,通过村企合作联建,成功推出全市首个“共富工坊”,该“共富工坊”依托党建引领与村企联建的运营模式,以灵活的工作时间、就近的工作地点为核心优势,充分体谅农村妇女的家庭现实需求,成功吸引了大量当地农村妇女利用闲暇时间参与就业,逐渐成为基层农村妇女推动共同富裕的重要实践平台。研究农村妇女家门口就业是希望能通过社会共同经验,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进行的问卷调查,分析影响长安镇农村妇女家门口就业的因素,通过对农村妇女家门口就业中存在的主观、家庭及用人单位等方面问题的原因分析,努力找到解决长安镇农村妇女就业问题的建议和对策。

2. 文献回顾

2.1. 农村妇女就业意愿现状

近年来,农村妇女就业意愿的现状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相关学者对此方面进行的研究日益增多。妇女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生力军,长期以来在社会生产活动参与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下,妇女就业与发展大势向好,但仍存在就业法律法规尚需完善、就业的充分性有待提升、就业性别歧视仍未消除等现实问题[2],这些问题无一不影响着农村妇女的就业意愿。尽管在如此不利的就业大环境下,由于受外界环境和家庭收入需求的影响,农村妇女仍然表现出克服困难、积极争取就业和创业的强烈愿望[3]。有学者调查发现,随着经济与科技的飞速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的持续推进,越来越多的农村妇女突破传统家庭角色的限制,积极主动参与进经济生产活动当中,成为推动乡村振兴和乡村建设的重要力量。

2.2. 农村妇女就业意愿影响因素研究

2.2.1. 个人因素对农村妇女就业意愿影响

个人因素是影响农村妇女就业意愿的重要方面,包括年龄、受教育程度、自身能力水平等。在已有文献中,学者们通过理论和实证分析的方法,对个人因素在农村妇女就业意愿中的重要作用进行了深度地讨论。有学者认为,农村妇女的年龄与就业意愿这两者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他们认为,农村妇女年龄越小,越容易外出就业。其原因可能是农村妇女年龄越大越习惯沿用传统的耕作方式,而年纪轻的妇女体力精力较好,思想较先进,更容易接受外界的新事物[4]。除此之外,农村妇女自身受教育程度与妇女就业意愿有正向影响,并且影响程度较大。高学历的妇女不仅受过更多的专业技术培训,就业竞争力更强,同时受传统思想影响较少,就业的观念比较先进,相对学历低的妇女更愿意且更容易找到工作[5]

2.2.2. 家庭因素对农村妇女就业意愿影响

家庭因素是影响农村妇女就业意愿的另一重要因素,包括家庭结构、家庭责任、配偶收入等。家庭作为农村妇女生活的重要环境,其情况对她们就业意愿具有显著影响。郭晶,张天舒基于Logit模型对农村妇女就业意愿因素的研究进一步发现,配偶收入对妇女就业有着明显的负向影响。造成该现象的原因有多种,其中“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思想为主要原因。该思想在农村地区影响广泛且深入人心,使得妇女们下意识地将经济来源重担放在男性的身上,自己则选择全身心地做一名家庭主妇,这种现象随男性收入的增加而更加普遍。同时,家庭规模和结构的不同也可能影响着农村妇女的就业意愿。虽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部分土地回收或流转,但是仍有部分以农业生产为重要收入来源的农村家庭,农业活动占据了妇女们绝大部分时间精力,使得她们在兼顾其他职业发展时面临更大困难,从而降低了她们的就业意愿。

2.3. 我国农村妇女就业困难原因的研究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就业问题一直以来是人们关注的焦点,而妇女作为就业的弱势群体,其就业状况更加严峻。近年来,农村妇女的就业问题一直在社会上保持着较高的热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2.3.1. 家庭给农村妇女带来的负担

部分地区尤其是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的农村地区,妇女需要背负沉重的家庭压力。选择留在农村的大部分女性都是放心不下家中的老人和小孩,照顾家庭会消耗妇女们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沉重的家庭负担使得农村妇女根本没有时间去寻找其他的就业方式[6],导致他们提升自我价值和接受教育的空间受到挤压。有学者提出如果有专业机构可以提供照顾孩子的服务,妇女们就有足够的精力投入就业准备,在劳动力市场上也就更容易获得就业机会[7]

2.3.2. 农村妇女文化水平有限

农村妇女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受教育年限短,使得女性文化素质较低的现状在农村尤为突出,这一现状使得农村妇女学习劳动技术能力有限,无法紧跟社会快速发展的进程,在职业岗位上缺乏竞争力[8],就业难度加大。

2.3.3. 受到传统就业观念的影响

“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观念会导致农村妇女就业的困难加大,部分学者认为由于农村地区的男劳动力外出务工,农村妇女需要承担起大部分农业生产和家庭照顾的工作,减少就业的时间和机会[9]。不仅如此,妇女们在就业时还会受到就业歧视,有学者指出农村妇女在就业过程中容易受到用人单位的消极阻碍,这使农村妇女们就业的难度大大提升[10]

3.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3.1. 数据分析

2025年7月7日~2025年8月1日,调查小组主要通过线下调研的方式,向245名在“共富工坊”工作的农村妇女发放了问卷。对获得的245份问卷数据进行了处理,通过缺失值和异常值排查删除45条不符合条件的数据,得到有效问卷200份,共计200条调查数据,再将数据经过处理把各项指标满意度评价等级转为数值形式,非常满意、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和非常不满意分别用数值5、4、3、2、1来进行表示方便我们进行数据分析。

样本数据的可靠性即信度,一份问卷在多次测量的结果下会呈现同样的结果。可采用克伦巴赫信度系数(Cronbach’s Alpha)来衡量本问卷的信度。当问卷的内部一致性较高时,表明本问卷的信度较高,其信度由以下标准确定:当克伦巴赫信度系数大于0.8时,说明该量表的信度非常好;当克伦巴赫信度系数范围在0.7~0.8之间时,说表明该量表的信度较好;当克伦巴赫信度系数范围在0.6~0.7之间时,说明该量表的信度一般,但也可以接受;当克伦巴赫信度系数小于0.6时,说明该量表的信度不高,需要对量表进行调整。通过SPSS软件首先对量表所有题项采用总体克伦巴赫系数检验,如表1所示,各个维度克隆巴赫系数均大于0.8,总体信度为0.780,表明该量表总体信度非常好。

Table 1. Reliability analysis

1. 信度分析

变量

克隆巴赫Alpha

项数

运营管理

0.902

4

工作环境

0.916

4

收入与福利

0.903

3

工作时间安排

0.890

3

总体

0.970

14

检验问卷效果即效度检验,用于测量数据的真实性和有效性。测量结构效度首先借助SPSS软件进行KMO检验与Bartlett球形检验,检验结果见表2

Table 2. KMO and Bartlett sphericity test results

2. KMO和Bartlett球形检验结果

KMO取样适切性量数

0.934

巴特利特球形度检验

近似卡方

3205.099

自由度

91

显著性

0.000

表2可知,本文问卷KMO系数度量值为0.934,Bartlett球形检验近似卡方值为3205.099,自由度为91,Sig值无限接近于0,⼩于显著水平0.05,说明所得样本效度较高,量表⾮常适合做因子分析。

Figure 1. CFA confirmatory factor analysis

1. CFA验证性因子分析

根据表3的模型适配检验结果可以看出,CMIN/DF (卡方自由度比) = 3.321,在3~5的范围内,IFT,TLI和CFI的检验结果均达到0.8以上的良好水平。通过如图1所示的验证方法,综合本次分析结果可以说明,CFA模型具有良好的适配度。

在CFA模型具有良好适配度的前提条件下,将进一步检验量表各个维度的收敛效度(AVE)和组合信度(CR)。检验流程通过建立的CFA模型计算出各个测量题型在对应维度上的标准化因子载荷。然后通过AVE和CR的计算公式计算出,各个维度的收敛效度值和组合信度值,根据标准,AVE值最低要求达到0.5,CR值最低要求达到0.7,才能说明具有良好的收敛效度和组合信度。

Table 3. CAF model fitting test

3. CAF模型适配检验

指标

参考标准

实测结构

CMIN/DF

1~3优秀,3~5良好

3.321

IFT

>0.9优秀,>0.8良好

0.883

TLI

>0.9优秀,>0.8良好

0.849

CFI

>0.9优秀,>0.8良好

0.882

根据表4的分析结果可以看出,本次效度检验中,各维度的AVE值均达到0.5以上,CR值均达到0.7以上,可以说明各个维度均具有良好的收敛效度和组合信度。

Table 4. Convergence validity and combined reliability test of each dimension

4. 各维度收敛效度和组合信度检验

Estimate

AVE

CR

YY1

<---

运营管理

0.846

0.735

0.892

YY2

<---

运营管理

0.827

YY3

<---

运营管理

0.92

YY4

<---

运营管理

0.762

HJ1

<---

工作环境

0.767

0.717

0.929

HJ2

<---

工作环境

0.873

HJ3

<---

工作环境

0.912

HJ4

<---

工作环境

0.891

SR1

<---

收入福利

0.883

0.756

0.943

SR2

<---

收入福利

0.861

SR3

<---

收入福利

0.863

SJ1

<---

工作时间

0.878

0.722

0.913

SJ2

<---

工作时间

0.905

SJ3

<---

工作时间

0.782

针对所提出的理论模型及假设,进一步利用AMOS版本软件绘制研究模型分析路径图并测量路径系数,如图2所示。

Figure 2.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

2. 结构方程模型

接下来我们将检验结果汇总,如表5所示:

Table 5. Path relationship test results of factors affecting the satisfaction of rural women’s employment near their door

5. 农村妇女家门口就业满意度因素SEM路径关系检验结果

Estimate

S.E.

C.R.

P

满意度

<---

运营管理

0.078

0.04

1.956

0.05

满意度

<---

工作环境

−0.054

0.048

−1.126

0.26

满意度

<---

收入福利

1.379

0.076

18.123

***

满意度

<---

工作时间

−0.381

0.043

−8.875

***

持续工作意愿

<---

运营管理

0.062

0.037

1.663

0.096

持续工作意愿

<---

工作环境

0.14

0.046

3.022

0.003

持续工作意愿

<---

收入福利

1.304

0.079

16.495

***

持续工作意愿

<---

工作时间

−0.631

0.047

−13.322

***

YY1

<---

运营管理

1

YY2

<---

运营管理

0.911

0.06

15.191

***

YY3

<---

运营管理

0.947

0.055

17.109

***

YY4

<---

运营管理

0.817

0.067

12.135

***

HJ1

<---

工作环境

1

HJ2

<---

工作环境

1.158

0.09

12.911

***

HJ3

<---

工作环境

1.192

0.089

13.393

***

HJ4

<---

工作环境

1.152

0.092

12.555

***

SR1

<---

收入福利

1

SR2

<---

收入福利

1.093

0.071

15.322

***

SR3

<---

收入福利

1.047

0.068

15.403

***

SJ1

<---

工作时间

1

SJ2

<---

工作时间

0.965

0.056

17.371

***

SJ3

<---

工作时间

0.782

0.059

13.245

***

MY3

<---

满意度

1

MY2

<---

满意度

0.941

0.036

26.431

***

MY1

<---

满意度

0.957

0.034

28.03

***

SY3

<---

持续工作意愿

1

SY2

<---

持续工作意愿

1.083

0.046

23.541

***

SY1

<---

持续工作意愿

1.082

0.045

23.876

***

***代表在0.1%的显著水平下显著。

根据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在本次研究的路径假设关系检验中,收入福利显著的正向预测满意(β = 1.379,p < 0.001),因此假设H1成立,运营管理对于满意度的预测作用不显著(β = 0.078,p > 0.05),因此假设 H2 不成立。工作时间显著的负向预测满意度(β = −0.381,−8.875,p < 0.001),除了工作环境外,其他各维度持续工作意愿与满意度的预测结果相关性一致,工作环境对持续工作意愿的预测结果与对满意度的预测结果相关性完全相反,由此得出结论,运营管理维度在两者均是预测作用不显著,收入福利呈现显著的正向预测,工作时间呈现显著的负向预测。

3.2. 分析结论

通过对问卷数据的分析,对长安镇“共富工坊”农村妇女家门口就业现状有了更加深入地了解。收入福利是影响就业满意度和持续工作意愿的最关键因素,其正向作用显著,表明在一定程度上经济对农村妇女就业决策具有决定性影响;除此之外,农村妇女的就业满意度还受到工作时间安排的显著影响,特别是工作时间的零碎化现象。调查研究发现,在一定程度上,工作时间越零碎,就业满意度反而越高,两者呈现出负相关关系。这一现象的背后反映了农村妇女因承担繁重的家庭照料责任而导致的时间碎片化问题,使得她们不得不寻找一份工作时间安排灵活且零碎的工作。值得注意的是,良好的工作环境能显著提升农村妇女持续工作的意愿,说明改善硬件设施有助于稳定就业。而运营管理对满意度无显著影响,可能因其与实际工作体验关联较弱,或当前管理水平尚未达到明显影响效果。

4. 农村妇女家门口就业率不高的因素

4.1. 工作时间零碎化

通过对长安镇“共富工坊”的实地调研发现,尽管这些就业项目专门面向本村镇农村妇女设置工作岗位,旨在实现村民就近就业,但实际就业率却未达预期。通过我们走访观察和深入分析,发现造成这一现象的核心原因在于农村地区根深蒂固的传统性别角色观念。在当地普遍存在的“男主外、女主内”思想影响下,男性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导致女性不得不承担起家庭照料和子女教育的全部责任。这种模式使得农村妇女需要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处理家务劳动、赡养老人以及辅导孩子学习等家庭事务,严重挤压了她们就业的时间和精力。由于无法兼顾工作与家庭的双重需求,许多妇女即便面对家门口的就业机会,也不得不选择放弃工作,以优先履行其主要的家庭照料职责。

4.2. 就业消息较为落后

长安镇“共富工坊”当前的就业信息传播机制仍存在不足。虽然“共富工坊”依托长安镇零工市场进行就业信息的发布和传播,但是由于零工市场本身的宣传覆盖面有限,未能有效渗透至各村各户,导致部分潜在劳动力仍依靠传统口口相传方式获取招工信息,无法及时就业;同时,对于年龄较大或文化素质较低的群体而言,由于不了解长安镇零工市场的就业流程,加之缺乏相关专业人员协助,难以通过该零工市场顺利获得工作。

4.3. 工资水平低

调研数据显示,在长安镇“共富工坊”就业的农村妇女月收入普遍集中在1000~2000元区间。这一收入水平主要受两方面因素影响:一是工资采用计时制,时薪大约仅为9~13元;二是受家庭牵绊,妇女们通常无法全天在岗,日均工作时间较短。对于已退休的年长农村妇女而言,这类灵活就业模式能够提供一定的补充收入,具有较高吸引力。然而,对年轻农村妇女来说,这样的收入水平难以满足家庭基本开支需求。在权衡经济压力后,她们往往更倾向于选择外出务工,以获取更高的劳动报酬。

5. 促进农村妇女家门口就业的有效途径

5.1. 弹性工作时间,优化工作流程

长安镇“共富工坊”在就业时面对工作时间零碎化的问题,可以通过一系列专业措施来有效解决。以下是具体的解决措施。

5.1.1. 实行灵活工作制

长安镇“共富工坊”相关负责人可以采用“工时储蓄”制度,允许农村妇女可以相对自由调剂工作时间。当家庭事务繁忙时可适当减少工时,待事务处理完毕后再补足差额。这种弹性机制既保障了工坊总体生产进度,又兼顾了农村妇女照顾家庭的实际需求,有效提升工作积极性和持续性。

5.1.2. 优化工作流程与任务分配

管理人员可制定详细的作业标准和流程,将工作任务进一步细分为简单的任务单元,并根据紧急程度和重要性进行排序,确保员工在细碎的时间内能高效、准确地完成,保证关键任务得到优先处理。也可以为员工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包括每日、每周甚至每月的任务清单和时间表。促使员工合理安排时间,减少因时间零碎而导致的任务延误。

5.1.3. 完善托管配套设备

为有效解决农村妇女在“共富工坊”就业时的育儿负担,可在工坊内专门设置儿童临时看护点,通过该举措,可以显著提升农村妇女的有效工作时间。在设立看护点的同时也需要注重里面的布局设施,首先在安全方面,采用全墙面软包处理和防滑地垫铺设,避免儿童活动时发生磕碰或滑倒等意外;其次在空间布局上,运用半开放式玻璃隔断设计,既实现了看护区与工作区的分隔,又能让工作中的妇女们随时观察到孩子的状态。这样的设计既确保了儿童的安全照护,又减少了农村妇女因照顾孩子而投入的时间和精力,使她们能够更专注地投入生产工作。

5.2. 加强宣传力度,提高就业认知

作为政府,应该重视就业信息宣传的作用,针对农村妇女获取消息渠道局限性的问题,需要通过政府部门不断深入地宣传,才能保障农村妇女了解相关的就业信息。加大就业信息宣传力度的主要手段有以下两个方面:首先,长安镇政府应该优化长安镇零工市场的服务和宣传体系,在巩固线下人力资源市场现有功能的基础上,配备相应的工作人员进行辅助,确保操作的便捷性;同时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短视频软件等工具,对线上零工平台进行推广,吸引更多潜在劳动者。其次,应该提高对就业宣传的重视程度,要对长安镇政府宣传部门的工作人员加大业务培训,确保工作人员能够进一步的了解到农村现状,能够清楚的认识到当下最有效的宣传方式,促使他们能够对宣传策略进行不断地更新与完善,精准对接妇女们的实际需求,切实有效地就业信息推广到村中去。

5.3. 扩展销售渠道,提高资金收入

5.3.1. 对接电商平台

为切实帮助农村妇女通过电商手段增收,需重点打造线上销售平台。组织村民开展各个平台的直播带货,扩宽产品覆盖面;通过采用专场主题直播方式,重点推介特色产品等;同时应配套建设功能完善的线下电商服务基地,并邀请专业运营团队定期指导,以保障直播运营的持续性。

5.3.2. 打造品牌化产品

为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和文化附加值,可深度结合长安镇独特的地域文化元素,通过设计创意包装和衍生周边等行为,打造品牌化产品。这既保留了产品的核心价值,又通过与长安镇文化融合扩大了产品的影响力,实现了产品价格与文化效益的双提升。

6. 总结

在“共同富裕”背景下,要想促进农村妇女家门口就业就必须紧贴实际状况,积极主动提出相对应的解决措施。提高农村妇女家门口就业率是一项循序渐进的工程,需要政府、企业、村干部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和关注,通过发展托幼组织、加强宣传力、加大资金扶持、扩大就业机会等多方面的措施,为农村妇女打造更舒适的就业环境,从根本上提高妇女家门口的就业。

基金项目

项目来源: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省级。

项目名称:“共富工坊”助力农村妇女家门口就业现状、问题及建议研究——以长安镇为例。

项目编号:S202513294002。

参考文献

[1] 李晓园, 张雪琴, 陈武, 等. 共同富裕背景下农村妇女内生发展能力演进的机制及其影响——一项关于帮扶车间的探索性研究[J].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 56(5): 45-55.
[2] 杨苗. 浅谈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视域下我国的妇女就业问题[J]. 中国培训, 2024(3): 19-20.
[3] 沈茂英, 郭正模, 高九云, 等. 农村妇女就业现状和就业对策研究——以成都为例[J]. 西北人口, 2008(4): 37-42.
[4] 柯文静. 中西部地区农村留守妇女外出就业意愿影响因素分析[J]. 湖北农业科学, 2017, 56(23): 4657-4659, 4663.
[5] 郭晶, 张天舒. 基于Logit模型农村妇女就业意愿影响因素评价——以山东省鱼台县唐马镇宋庄村为例[J]. 安徽农业科学, 2020, 48(14): 250-253.
[6] 段巧玲. 家庭养老压力对农村留守妇女生存状况的影响研究[J].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20, 31(14): 182-183.
[7] Korupp, S.E., Ganzeboom, H.B.G. and Van Der Lippe, T. (2002) Do Mothers Matter? A Comparison of Models of the Influence of Mothers’ and Fathers’ Educational and Occupational Status on Children’s Educational Attainment. Quality and Quantity, 36, 17-42. [Google Scholar] [CrossRef
[8] 马玉清.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妇女就业对自身及家庭地位的影响研究[J].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22, 33(17): 261-263+282.
[9] 刘越, 姚顺波. 农村已婚女性就业现状及其影响因素[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 16(5): 129-135.
[10] 倪佳欣, 安宏甫, 张懿嘉. 宁夏农村妇女就近就业问题研究——以灵武市特色果林基地为例[J]. 山西农经, 2021(9): 8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