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赋能课程思政融合的路径探索——以“中级财务会计”课程为例
Exploring Pathways for Online-Offline Hybrid Teaching to Enable Curriculum-Based Ideological-Political Education Integration—A Case Study from “Intermediate Financial Accounting”
摘要: 文章探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赋能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思政的融合路径。在思政教育重要性日益凸显及线上教育发展的背景下,此融合具有现实意义。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提供创新技术支持与模式保障,破解传统课程思政建设困境。针对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思政建设存在的问题,可通过推进课程思政评价体系改革,实施上下贯通的思政内容设计改革,以线上线下混合模式驱动思政元素与专业知识在多场景融合等路径,实现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有效整合,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会计人才。
Abstract: The paper explores the pathways for integrating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to the Intermediate Financial Accounting course through online-offline hybrid teaching. Against the backdrop of the growing prominence of ideological educ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online learning, this integration holds significant practical value. The hybrid teaching model provides innovative technological support and methodological assurance, addressing the challenges inherent in traditional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urriculum development. To tackle existing issues in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mediate Financial Accounting course, several approaches can be adopted: advancing the reform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valuation system, implementing a coherent and vertically aligned design of ideological content, and leveraging the hybrid teaching model to foster the fusion of ideological elements and professional knowledge across multiple scenarios. These strategies collectively contribute to the effective integration of professional education an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ultimately cultivating high-quality accounting talents who possess both professional ability and political integrity.
文章引用:柴明洋, 沈银萱.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赋能课程思政融合的路径探索——以“中级财务会计”课程为例[J]. 教育进展, 2025, 15(10): 404-409. https://doi.org/10.12677/ae.2025.15101849

1. 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新时代背景下,“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成为人才培养的根本问题。为落实中央关于加强思政教育的重要部署,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2020年)明确提出,立德树人是检验高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必须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有机融合。2023年,《关于进一步加强财会监督工作的意见》进一步为培养新时代“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会计人才指明了方向、提出了质量要求。在此背景下,财会类专业课程思政建设不仅需紧扣《纲要》精神,更需将会计职业道德深度融入专业教育,这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而课堂教学主渠道的育人效能提升成为关键。与此同时,信息技术革命深刻重塑教育生态,线上教育资源凭借其综合性、互动性、及时性和便捷性优势,为思政元素的创新融入提供了广阔空间。探索如何有效整合线上线下资源,构建混合式教学模式,赋能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思政深度融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 传统课程思政建设困境与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赋能范式

课程思政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路径,其建设质量直接影响高校人才培养的价值导向。然而,传统以线下讲授为主的课程思政模式,仍存在多重困境,难以充分发挥育人效能,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凭借技术与场景优势,为破解这些困境提供了重要支撑。

传统课程思政首先面临内容融入与专业教学脱节的问题,思政内容常以碎片化形式嵌入课程,缺乏系统化、隐性的价值引导设计,导致学生产生疏离感[1]。其次,在教学时空与互动维度上存在局限,线下课堂受课时、场地限制,思政教育多集中于课堂讲授环节,学生课后缺乏持续学习与交流的渠道,难以形成“课前–课中–课后”的闭环引导[2]。再者,育人方式与学生认知需求不匹配,传统模式以教师单向灌输为主,忽视学生主体性,而当代大学生更倾向于沉浸式、互动式学习,导致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不足不足[3]。此外,传统课程思政还存在评价与反馈机制滞后的问题,对学生思政素养的考核多依赖主观评价,缺乏基于数据的动态监测与个性化引导,难以精准把握育人效果[4]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出现,为突破上述困境提供了新范式。该教学模式依托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可通过慕课、微视频等线上资源实现思政内容的系统化呈现和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借助在线讨论、实时互动等功能拓展思政教育的时空维度,并通过学习通、智慧树等平台构建专业学习、思政引导与数据反馈互相融合的一体化机制,从而为课程思政的深度融合提供技术支撑与模式创新[5] [6]。当前,各高校已开展有益尝试:哈尔滨工程大学材料科学课程通过分解教学目标、建设思政资源库,将中国材料发展史、科学家事迹、“大国重器”等融入教学,激发学生专业认同感与责任感,并引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思考问题,依托学习强国、智慧树等平台促进学生深度研讨[7]。河南工业大学材料力学课程则巧妙将思政元素融入微课视频与思考题,并在课堂重难点引入科技前沿案例,实现思政教育与价值引领[8]。上海理工大学微观经济学课程将改革开放实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优势等思政内容与专业知识有机融合,并利用超星学习通平台实现作业、测验、答疑等环节的线上化管理[9]。这些实践表明,区别于传统以专业知识为核心的混合式教学或单纯思政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思政的核心特征在于:不仅要求“互联网+课堂”的专业知识传授,更强调将思政元素系统、深入地融入线上与线下并行的专业课程建设全过程。

3.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契合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思政的内在需求

作为实践性强的专业核心课,中级财务会计当前教学偏重专业能力,思政教育系统化融入不足,存在以下问题:重技术细节轻价值引领;课时紧张致伦理、社会责任探讨不足;理论讲授多,学生代入感弱;法规准则敬畏缺乏真实案例与反思;职业责任感塑造不够。虽引入学习通等线上工具,但如何将思政元素有效嵌入线上线下学习全流程仍是关键课题。

课程在传统线下授课基础上,通过线上提供丰富案例、法规解读、职业规范故事,线上预习或拓展承载背景知识,线上微视频、情景模拟、真实案例库增强代入感等诸多途径,不断增强学生的价值引领[10]。在强化职业操守方面,弘扬诚实守信、实事求是的职业作风,筑牢职业道德根基。在法规认知层面,帮助学生理解财会领域的国家战略、法律法规与政策,树立遵纪守法、敬畏准则的职业信念。在科学思维训练过程中,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指导学生建立逻辑思维、人文科学思维和批判性思维,塑造诚信、独立、客观、公正的职业品格。在引导实践担当方面,鼓励学生关注社会实践与现实问题,明确新时代财会人员的角色定位与责任担当。最终目标在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科学观和社会责任观,为其未来从事会计、审计及财务工作奠定坚实的专业与思想基础。

4.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赋能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思政融合的路径

(一) 推进课程思政评价体系改革

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思政评价改革体系,是混合式教学赋能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思政融合的关键环节。课程思政改革成效不能仅凭主观感受,必须建立一个贯穿教学全过程、多主体参与、深度与广度相结合的多维评价体系。首先,在评价主体上,实现从“教师单一评价”到“师生多元互评”的协同转变。教师依托微视频观看完成度等线上平台数据与线下课堂观察,对学生个体的思政目标达成度进行过程性与总结性评价。同时,通过在线匿名反馈问卷,征集学生对思政案例、视频等教学素材的合理性、契合度与接受度的评价,由此形成“反馈–优化”的改进机制。其次,在评价内容上,注重深度与广度的有机结合。通过线上测验、课后作业和期末试卷中的嵌入式试题,全面考察学生将专业知识与法治法规、诚信责任、科学精神等价值取向相融合的能力。这种设计不仅实现了思政元素对知识体系的广度覆盖,更推动了学生的价值认知从基础的理解知晓,向深度的内化认同与践行逐层强化,最终形成稳定的职业判断能力和价值取向。最后,在评价方式上,采用差异化、全过程评价。根据课程特点制定专属评价标准,过程性评价贯穿教学始终,利用线上平台记录学生参与思政讨论、作业完成等情况;结果性评价则通过章节报告、期末考试等形式,综合考查学生对思政知识的运用能力与价值观的内化程度。

(二) 实施上下贯通的思政内容设计改革

第一,自上而下挖掘思政元素。贯彻中央和教育部最新精神,结合财会职业需求与课程内容,从国家、行业、个人层面挖掘中国历史文化、法治、道德等思政元素。第二,自下而上了解学生需求。通过问卷及课堂调研,把握学生兴趣点与偏好方式,为“寓德于教、寓学于乐”奠定基础。再次,整合课程思政内容。基于挖掘结果与学生需求,围绕历史文化与爱国情怀、科学精神及辩证思维、合作意识、职业伦理法制等模块设计内容,以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为主线,涵盖家国情怀、法治意识、道德修养、科学素养、社会责任等要素。第三,设计教育资料库。利用可获取数据,如上市公司案例、历史故事、事件等,以文字、视频或实践活动等学生喜爱形式呈现。第四,建立思政元素与内容的对应关系,明确线上线下适用场景,构建并持续更新课程思政教育资料库,为教学提供丰富素材。

(三) 驱动思政元素与专业知识的多维融合

在专业知识与思政元素互相分离的困境下,融合关键在于结合中级财务会计具体知识点与特点,精准挖掘具有关联性与教育意义的思政素材,找准专业知识与思政元素的“融汇点”,实现育人元素的自然渗透。以线上线下混合教学为驱动模式,辅以国内国际双视角、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在教学方法设计上,基于课堂讲授,融合视频材料、学习通案例库、小组讨论及财经新闻报导等场景,将思政素材嵌入中级财务会计各章节知识的教学过程。同时,根据素材的内容形式和线上线下适用性,合理匹配融入思政要素,实现专业知识教育与思政教育在线上线下两个渠道的有效整合。各章节内容的融合设计见表1

Table 1. Integration practic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the online-offline hybrid intermediate financial accounting course

1. 线上线下混合的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思政融合实践

授课

知识点

思政素材

(思政教育资料库)

思政呈现

线上线下

适用场景

总论

甲骨文上的会计符号;四柱结算法;北宋诞生的世界第一张纸钞“交子”

历史文化和爱国情怀

微视频、线上作业

存货

康美药业存货造假;康得新存货舞弊与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失败的严重后果

职业伦理与法制、诚信责任

学习通案例库、财经新闻

固定资产

大型LNG船、C919大飞机等大国重器的建造;大亚湾核电站与固定资产弃置费用的预提

爱国情怀与科技精神

微视频、线上作业

无形资产

新能源汽车的技术创新“出海”;碳资产与数据资产;乐视网资产泡沫

合作意识和协作精神、奋斗精神、科学精神

微视频、学习通案例库、线上作业

投资性房地产

新中国土地改革与土地公有制;金融审慎监管与保险公司投资性房地产的计量纠偏

科学精神和辩证思维、会计谨慎的职业精神

学习通案例库、线上作业、小组讨论

长期股权投资

北京国有资本公司的耐心资本投资与京东方公司创新的“久久为功”;合肥模式下政府资本与蔚来汽车“结缘”

社会责任、科学精神和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学习通案例库、微视频、线上作业

资产减值

上市公司并购“狂飙”与商誉资产减值;证监会、公安部等六部委加大对资产减值操纵和以财务“洗澡”掩盖造假行为的打击力度

职业伦理与法制、会计谨慎的职业精神

微视频、财经新闻、学习通案例库

金融工具

中航油炒作石油期货指数产生巨亏的反思;2008美国金融危机与金融工具双刃剑效应;以通用电气为代表的美国制造业过度金融化导致实体产业衰落的启示

社会责任、科学精神和辩证思维、职业伦理与法制

微视频、财经新闻、学习通案例库、线上作业

负债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去杠杆”工作任务的提出及其重要意义;房地产企业过度负债与债务暴雷引发的连锁反应

科学精神和辩证思维、合作意识和协作精神

小组讨论、财经新闻、线上作业

所有者权益

围绕不同产权性质的企业定位揭示国有资本权益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的重要意义

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

财经新闻、线上作业

收入、费用和利润

恒大地产以虚假收房单提前确认收入并虚增数百亿利润所引发的思考;京东自营与淘宝第三方卖家收入确认模式的差异性比较

职业伦理与法制、科学精神和辩证思维

学习通案例库、线上作业、小组讨论

财务报告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财务造假典型案例,涉及的资金占用信息披露不实、虚假盈利预测报告、虚假审计报告、虚假资产评估报告

职业伦理与法制、会计职业道德

财经新闻、学习通案例库、线上作业

5. 结语

专业课程思政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紧密结合课程的教学目标、内容与特点进行全方位设计。其一,专业课程思政教育应立足系统化设计,将思政元素有机融入专业教学,实现知识传授、价值塑造与教学方法的一体化融合,从而增强思政教育的亲和力与针对性,更好地回应学生发展需求与社会期待。其二,构建多元评价体系是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思政融合的关键。需通过师生互评、深度与广度融合及全过程评价,综合考查学生专业知识与诚信责任、法治观念等价值观的内化程度与实践能力。其三,需依据思政元素与内容的内在联系,结合线上与线下教学场景的特点,实现专业与思政教育的深度融合。唯有如此,才能切实增强思政教育的亲和力与实效,满足学生发展需求,回应国家社会对“德才兼备”高素质会计人才的期待。

基金项目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2025年课程思政立项项目“基于线上线下混合的‘中级会计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与实践”(2025JGSZ17)。

参考文献

[1] 王菲, 王亚飞. 课程思政教学评价机制的基本原则与实践探索[J]. 衡水学院学报, 2023, 25(1): 46-50.
[2] 马嘉. 全课程覆盖式隐性育人的路径探讨——评《课程思政: 一场深刻的改革》 [J]. 中国教育学刊, 2023(5): 138.
[3] 高德毅, 宗爱东. 课程思政: 有效发挥课堂育人主渠道作用的必然选择[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17(1): 31-34.
[4] 张志元, 王嘉欣. 工科类高校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的路径探索[J]. 大学教育, 2025(4): 89-93.
[5] 白永昕, 孙妍. 基于混合式教学的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以“全概率公式和贝叶斯公式”为例[J]. 教育进展, 2024, 14(5): 963-968.
[6] 潘兴侠, 何鑫, 鲍丽娟. 深度学习视域下“翻转对分”新型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索——以《多元统计学》课程为例[J]. 教育进展, 2024, 14(4): 865-873.
[7] 王香, 刘二宝, 周惠敏, 刘金娜, 巫瑞智.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联动课程思政教学模式——以材料科学基础课程为例[J]. 高教学刊, 2023, 9(24): 45-48.
[8] 魏凤春, 徐三魁, 彭进, 卢新坡, 陈倩倩, 任瑛. 新工科背景下材料力学性能课程“线上线下 + 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与实践[J]. 高教学刊, 2023, 9(5): 129-132.
[9] 陈进, 何建佳, 刘毅, 陈鑫. 特殊时期“微观经济学”课程思政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的探索与思考[J]. 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上旬刊), 2021(4): 168-170.
[10] 邱伟光. 课程思政的价值意蕴与生成路径[J]. 思想理论教育, 2017(7): 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