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教师教育,指对教师的教育,其核心是促进教师职业的专业化[1],对教师教育的研究即是对教师发展的研究。教师发展的研究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末的美国,并在70~80年代获得了欧美社会的广泛关注,在此期间涌现出了卡茨(Kartz)、伯顿(Burden)、费斯勒(Fessler)等学者,提出了一系列理论,促进了教师发展研究的发展[1]。英语教师教育即对英语教师的教育,是教师教育的具体实践。国外对英语教师教育的研究同样始于上世纪60年代,而我国对英语教师教育的研究落后于国外学界20余年[2]。我国目前有对英语教师的外语教育观念、知识、能力等的研究[3],有对英语教师教育面临的问题与挑战的研究[4],但研究大多限于英语教师教育本身,少有对英语教师教育的文献进行整体全面的整理与分析。
本文将借助文献计量学软件CiteSpace,对2000年至2024年的英语教师教育的核心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厘清21世纪以来已有文献的作者情况以及发文机构情况,绘制关键词共现图谱以及关键词突现图,反映出新世纪这24年我国英语教师教育的总体研究现状,并对未来的研究趋势做出科学预测,为后续对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科学依据和信息参考。
2. 研究设计
(一) 数据来源
本研究以中国知网数据库为来源,对知网的学术期刊进行“高级检索”,期刊来源为“核心期刊”以及“CSSCI”,以“主题”为检索条件,以“英语教师教育”或者“英语教师AND教师教育”为检索词,时间范围选定为2000年至2024年,得到文献共730篇,手动剔除书评广告、会议记录、采访等无效文献以及重复文献后,最终得到有效文献共665篇。数据采集时间为2024年12月31日。
(二) 研究方法
CiteSpace软件系统是由陈超美博士开发的一款主要用于计量和分析科学文献数据的信息可视化软件,可以用来绘制科学和技术领域发展的知识图谱,直观地展现科学知识领域的信息全景识别某一科学领域中的关键文献、热点研究和前沿方向[5]。
本文借助CiteSpace.5.8.R3版本,将上述采集的数据导入该软件,并将“CNKI”格式的数据转化为“WOS”格式的数据。利用转换后的数据,建立新项目,时间切片(Time Slicing)范围选择“JAN, 2000”至“DEM, 2024”,#Year Per Slice选择“1”,然后分别生成作者(Author)、机构(Institution)、以及关键词(Keyword)共现图,并在此基础上生成关键词突现图。
3. 数据分析
(一) 文献的期刊分布情况分析
在文献计量学中,文献的期刊分布情况分析基于布拉德福定律。布拉德福定律规定了核心区期刊的计算公式:n = 2ln(e^E*Y),其中,n为核心区期刊数量,E为欧拉系数 ≈ 0.5772,e为自然对数的底数常数e,Y为载文最多期刊的论文数目。将相关数据代入公式,计算出n = 2ln(e^E*117) ≈ 10,说明刊文量排名前10的期刊属于核心区期刊。表1为2000~2024年我国英语教师教育研究论文数量排名前10位的期刊(复合影响因子及综合影响因子数据来源于中国知网)。
如表1所示,我国英语教师教育研究领域的核心期刊为《教育与职业》《中国成人教育》《外语界》《教学与管理》《黑龙江高教研究》《继续教育研究》《外语电化教学》《外语与外语教学》《课程·教材·教法》《教育理论与实践》以及《教育探索》,发文总量为321篇,占总发文量的48.3%,符合布拉福德定律所要求的核心期刊区文献量占总文献量的1/3的要求,由此可知2000年至2024年我国英语教师教育领域研究成果相对集中。此外,期刊的影响因子也能反映其质量水平和影响力,权威性越高的期刊,其影响因子越高。通过表1数据可知,排名前十的期刊复合影响因子和综合影响因子较高,其中不乏有复合影响因子高于4.0的期刊,这说明新世纪24年来,我国英语教师教育研究的文章主要集中在权威性期刊。
Table 1. The top 10 journals in terms of the number of research papers on English teacher education in China from 2000 to 2024
表1. 2000年~2024年我国英语教师教育研究论文数量排名前10期刊表
排名 |
期刊名称 |
发文量 |
复合影响因子 |
综合影响因子 |
1 |
教育与职业 |
79 |
2.542 |
1.536 |
2 |
中国成人教育 |
68 |
0.643 |
0.392 |
3 |
外语界 |
33 |
5.293 |
3.3 |
4 |
教学与管理 |
30 |
1.33 |
0.264 |
5 |
黑龙江高教研究 |
22 |
2.073 |
1.239 |
6 |
继续教育研究 |
17 |
0.648 |
0.303 |
6 |
外语电化教学 |
17 |
3.647 |
2.397 |
8 |
外语与外语教学 |
15 |
3.07 |
1.523 |
9 |
课程·教材·教法 |
14 |
4.514 |
1.681 |
10 |
教育理论与实践 |
13 |
1.946 |
0.823 |
10 |
教育探索 |
13 |
0.543 |
0.202 |
(二) 发文机构及地区分析
发文机构指的是发文作者所在的机构,通过统计和分析发文机构的组成,能够清楚地展现机构间和机构内的合作情况以及机构的地理分布情况,并结合社会、经济等因素对这种分布情况做出分析。表2所展示的是英语教师教育发文量排名前20的研究机构。从表2可以看出,发文量位居榜首的研究机构为北京外国语大学(19篇),北京师范大学、乐山师范学院以及上海外国语大学以17篇并列第二,东北师范大学(14篇)位于第三名。从学校类别来看,排名前20的发文机构大多数为师范类高校或者外语类高校,说明英语教师教育研究受到师范类高校及外语类高校的重点关注;从各机构的发文数量来看,前20的研究机构各自的发文量并不高,各机构之间差距较小。通过整理收集到的文献,我们发现合作绝大多数存在于机构内,即各高校内部的合作,机构之间的合作极少。因此在未来的研究中,各大高校或研究机构在英语教师教育领域应加强合作,形成跨高校甚至跨地域的合作网,共同推动我国英语教师教育研究的发展。
Table 2. The top 20 institutions in terms of the number of published papers on English teacher education research
表2. 英语教师教育发文量排名前20的研究机构
排名 |
机构名称 |
发文量/篇 |
排名 |
机构名称 |
发文量/篇 |
1 |
北京外国语大学 |
19 |
13 |
西北师范大学 |
7 |
2 |
北京师范大学 |
17 |
15 |
吉林大学 |
6 |
2 |
乐山师范学院 |
17 |
15 |
浙江工商大学 |
6 |
2 |
上海外国语大学 |
17 |
16 |
东南大学 |
5 |
5 |
东北师范大学 |
14 |
16 |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
5 |
6 |
首都师范大学 |
12 |
16 |
华南师范大学 |
5 |
7 |
广西师范大学 |
11 |
16 |
金陵科技学院 |
5 |
8 |
华东师范大学 |
10 |
16 |
曲阜师范大学 |
5 |
8 |
江西师范大学 |
10 |
16 |
山西师范大学 |
5 |
10 |
教育部 |
8 |
16 |
石家庄学院 |
5 |
10 |
南京师范大学 |
8 |
16 |
西南大学 |
5 |
10 |
上海师范大学 |
8 |
16 |
浙江师范大学 |
5 |
13 |
西安外国语大学 |
7 |
|
|
|
在机构发文量的基础上,我们将机构按地区分类并排名。表3为英语教师教育发文量排名前20的地区(以省为单位)分布情况。北京以104篇位居榜首,江苏以及四川分别以69篇和49篇紧随其后。从地理位置上来看,英语教师教育研究的发文主要集中在北京、沿海地区(如江苏、上海、广东等),鲜有偏远地区。结合地理、社会、经济等因素呈如此分布的原因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分析:
第一,北京为我国首都,教育资源相对于其它地区来说较为丰富,且在整理发文机构时发现,有驻地在北京的权威部门或机构的发文,如教育部、人民教育出版社等;
第二,江苏、上海、广东等沿海地区经济较发达,教育资源以及科研能力相对来说会高于其它地区;
第三,尽管前20的地区包含了一些非沿海地区(如四川、陕西、吉林等),但结合地理和经济等因素我们可以发现,这类地区均属于非偏远地区,且人口较多,交通便利,教育情况发展良好,为相关研究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Table 3. The top 20 regions in terms of the number of published papers on English teacher education research
表3. 英语教师教育发文量排名前20的地区
排名 |
地区 |
发文量/篇 |
排名 |
地区 |
发文量/篇 |
1 |
北京 |
104 |
11 |
吉林 |
35 |
2 |
江苏 |
69 |
12 |
浙江 |
34 |
3 |
四川 |
49 |
13 |
黑龙江 |
25 |
4 |
上海 |
48 |
14 |
广西 |
21 |
5 |
广东 |
42 |
15 |
辽宁 |
20 |
5 |
山东 |
42 |
16 |
重庆 |
19 |
5 |
陕西 |
42 |
17 |
湖北 |
17 |
8 |
江西 |
41 |
18 |
山西 |
14 |
9 |
河南 |
39 |
19 |
湖南 |
13 |
10 |
河北 |
37 |
20 |
安徽 |
11 |
(三) 发文作者分析
通过分析发文作者并生成发文作者图谱,我们可以清楚地观察到哪些作者的发文量较多,分析作者对研究的贡献程度,并分析出作者间的合作情况,因此,本文所统计的发文作者不限于发文的第一作者。表4整理了2000年至2024年英语教师教育作者署名的频次。其中署名频次最高的作者是邹为诚,署名频次为6次。普赖斯定律规定的核心作者发文量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Nmax为核心作者群体中发文量最大值。署名频次最高的作者的署名频次为6次,将数据代入公式,得出Nmin ≈ 1.83,即发表2篇及2篇以上的作者为英语教师教育的核心作者。经统计,英语教师教育的核心作者人数为91人,发文量为219篇,约占全部发文量的32.9%。根据普赖斯定律,核心作者的发文量需占全部发文量的一半,由此可见,当前我国英语教师教育并未形成核心作者群。
图1为CiteSpace生成的2000~2024年我国英语教师教育发文作者图谱,图中共有节点858个,连线400条。图谱中作者的节点和字体越大,表明其发文量越高,影响力也越大。可以看出邹为诚、王雪梅、罗明礼及魏淼等人的节点较大,说明他们对英语教师教育研究做出了较大的贡献。图谱中作者之间的连线表示作者之间的合作情况,连线的数量与合作密切程度呈正相关的关系。由图1可以看出李燕芳与董奇等人之间的连线较多,说明他们的合作较为密切,经查询,这几位作者均为北京师范大学的学者。此外图中显示还有若干存在合作的作者连线,经调查发现,这些作者大多数来自同一机构,仅有少部分的作者来自不同的机构,这也与前文所分析的机构间合作少相一致。这说明我国相关学者应加强英语教师教育领域合作,特别是加强跨机构的合作,加快形成核心作者群,推动我国英语教师教育领域的发展。
Table 4. The frequency of authorship in English Teacher Education from 2000 to 2024
表4. 2000年~2024年英语教师教育作者署名频次表
署名频次/次 |
作者姓名 |
人数/人 |
6 |
邹为诚 |
1 |
5 |
王雪梅、罗明礼、魏淼 |
3 |
4 |
张莲、秦杰、周燕、刘丽平、郑新民 |
5 |
3 |
代礼胜、董奇、戴炜栋等 |
14 |
2 |
郑渝萍、张宁、陈冰冰等 |
68 |
1 |
李涛、肖川、曹进等 |
764 |
总计 |
/ |
855 |
Figure 1. The author map of English teacher education papers published from 2000 to 2024
图1. 2000年~2024年英语教师教育发文作者图谱
(四) 关键词图谱分析
关键词体现的是所研究领域的焦点。将转换格式后的论文数据导入CiteSpace软件,进行关键词分析,最终可以得到关键词共现图以及关键词突现图。通过观察并分析共现图谱,可以快速聚焦所研究领域的焦点,并结合中心值数据,对热点问题进行具体分析;通过观察分析突现图谱,可以聚焦某一时间段影响力较大的关键词,并对未来发展趋势做出预测。
1. 关键词共现图分析
Figure 2. The co-occurrence map of key words in English teacher education Research in China from 2000 to 2024
图2. 2000年~2024年我国英语教师教育研究关键词共现图谱
图2为CiteSpace生成的关键词共现图谱,由于图中连线较多,我们省略了部分不重要的连线,并且仅展示出现次数较多的关键词。图中共793个节点,1641条连线。节点表示关键词出现的次数,节点越大,关键词出现的次数越多;连线数量表示各关键词之间的关联程度,连线越多,关联程度越大;此外,关键词在图中的字体越大,也表示出现的次数越多。由图2可知,出现次数较多的关键词有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继续教育等。关键词共现图谱仅表示关键词出现的情况,但数据是否有效,需要结合其中心值进行分析(见表5)。
Table 5. The top 20 keywords cited in English teacher education from 2000 to 2024
表5. 2000年~2024年英语教师教育被引排名前20关键词
序号 |
关键词 |
频次 |
中心值 |
序号 |
关键词 |
频次 |
中心值 |
1 |
英语教师 |
79 |
0.3 |
11 |
外语教师 |
14 |
0.07 |
2 |
教学改革 |
46 |
0.17 |
12 |
素质教育 |
13 |
0.04 |
3 |
大学英语 |
42 |
0.15 |
13 |
教师角色 |
12 |
0.07 |
4 |
专业发展 |
36 |
0.12 |
14 |
职业发展 |
11 |
0.01 |
5 |
继续教育 |
33 |
0.1 |
14 |
英语 |
11 |
0.04 |
6 |
英语教学 |
29 |
0.09 |
14 |
高职教育 |
11 |
0.02 |
6 |
教师教育 |
29 |
0.17 |
14 |
课程设置 |
11 |
0.02 |
8 |
教师 |
28 |
0.12 |
18 |
教学模式 |
10 |
0.02 |
9 |
英语教育 |
17 |
0.08 |
18 |
教学质量 |
10 |
0.05 |
10 |
教师发展 |
15 |
0.04 |
18 |
英语专业 |
10 |
0.02 |
表5为2000年~2024年我国英语教师教育相关文献被引排名前20的关键词及其中心值。由表5可知,排名前20的每一项的关键词的中心性都大于0,表示它们均为有效数据。其中,英语教师、教学改革、大学英语、专业发展等关键词的中心性大于0.1,表示这些核心词是最核心的节点,并联系着其他关键词。通过参考中心值数据和阅读文献,我们总结出2000年~2024年我国英语教师教育研究的六大热点问题:英语教师、教学改革、教师教育、大学英语、专业发展、以及继续教育。
1) 关于教师教育的研究
关键词“教师教育”是英语教师教育研究的主体关键词,对“教师教育”的研究主要指的是对其理论的探讨。教师教育是对教师的教育和培养,也叫教师职业专业化。通过二次文献分析,可以总结出关于“教师教育”理论的研究文献主要集中探讨以下两方面:
第一,探讨教师身份认同。李霞和徐锦芬探究了职前英语教师的实习期身份的建构及影响因素[6];许悦婷等通过研究英语师范生在教育精准帮扶活动中的教师身份认同构建,总结出英语师范生的教师身份认同呈现四种发展轨迹:上升型、平稳型、波动型与下降型[7]。教师身份认同是对自己职业理解和融入的过程,探讨教师身份认同有益于教师职业专业化的展开。
第二,探讨教师教育者的专业核心素养及其培育。杨跃和匡曼玉认为:“教师教育者的核心专业知识是有关教师教育者如何向教师学习者传播教师教育课目内容知识的学问”[8],邓新侦等总结了高校英语教师教育者教学学术能力要素结构及其特征,指出其学术能力要素由四个一级指标组成:教学学术观念确立能力、教学学术知识运用能力、英语教学学术发展能力和英语教学学术影响能力[9]。
2) 关于英语教师的研究
关键词“英语教师”的出现频次是79,中心性为0.3,是英语教师教育研究领域最核心的热点。在基础教育阶段,中小学英语教师是核心素养英语课程设计及其标准推进和实施的责任人[10]。通过二次文献对上述收集到的文献进行整理发现,以“英语教师”为关键词的文献多以英语教师为研究主体,并与核心素养、教育生态学、高职教育等领域相结合。通过结合核心素养视域:胡薇探究了核心素养视域下英语教师培训课程的构建[10],孙二军讨论了中小学英语教师职前培养的综合改革策略[11];通过结合教育生态学视域,高晓慧和于娜从教师与环境、学生以及自身等角度,对研究生英语教师多元角色进行定位[12],朱玲对高职院校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进行了分析[13]。
3) 关于教学改革和大学英语的研究
通过整理文献发现,学者通常将“教学改革”和“大学英语”结合起来讨论,因此本文也将二者放在一起进行阐述。教学改革历来是热点话题,教学改革关系到教育领域的发展,也是促进教育进步的重要方式;大学英语教学根据教学目的的不同通常和以下模式相融合:ESP (专业用途英语),EAP (学术英语),EGP (通用英语)以及EOP (职业英语)。通过二次文献法分析发现,教学改革的大多数文献结合大学英语教学展开讨论:马亚伟和廖芸结合ESP视角探究了大学英语教学的改革与实践[14],张莲和叶惠敏在《高等学校英语类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和新版《大学英语教学指南》颁布的背景下,探讨外语教师在教学改革过程中的角色[15],常海潮以大学英语教师和学生为调查对象,考察了大学英语课讲好中国故事的现状[16]。
4) 关于专业发展的研究
通过二次文献法分析,英语教师教育研究中有关“专业发展”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以下几方面:第一,关于专业发展策略的研究[17] [18];第二,关于专业发展现状的研究[19] [20];第三,关于专业发展影响因素的研究[21] [22]等。
5) 关于继续教育的研究
继续教育指的是对进入社会的成人进行的教育。教师教育不应只包含对教师的职前教育,还应包括教师的继续教育。吴文华结合当前时代背景,阐述了开展高校教师继续教育的重要性,并提出若干有效开展途径[23];程颜认为“高校英语教师应牢固树立终生学习理念”,并强调了开展高校英语教师继续教育对培养优质师资力量和推动外语学科建设的重要性[24];此外,还有许多文献从不同视角探讨了教师继续教育的模式[25] [26]。对高校教师展开继续教育,符合时代的要求,顺应发展的趋势,这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因素和新课程改革的外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25]。
2. 关键词突现图分析
突现词指的是在短时间内关键词突然增加或者使用频次明显增长的关键性术语[27]。在生成关键词共现图后,设置Burstness中的γ值为0.2,由此生成关键词突现图,结果如图3所示。图3展示了英语教师教育研究排名前25的关键词突现词。图中“Year”表示关键词首次出现年份,“Strength”为关键词强度,“Begin”和“End”分别表示关键词开始突现时间和结束突现时间。通过分析突现词,我们可以总结出每个年段英语教师教育研究的热点,并预测英语教师教育研究的前沿动态。
Figure 3. The top 25 keywords with the Strong Citation Bursts
图3. 英语教师教育排名前25突现关键词
由图3可知,突现年份段最长的关键词有“教育部”、“教学模式”、“外语教育”、“英语专业”以及“教师身份”,突现时长均为5年,“教育部”的突现年份为2001年~2006年,“教学模式”的突现年份为2002年~2007年,“外语教育”的突现年份为2002年~2007年,“英语专业”的突现年份为2012年~2017年,“教师身份”的突现年份为2018年~2023年(至今)。突现年份段最长表示它们的影响时间最长。我们可以大致地将“教育部”、“教学模式”以及“外语教育”归为一个影响周期,即2001年~2007年,意思是在这个周期内,上述三个关键词对英语教师教育的研究影响较大;“英语专业”的影响时间段为2012年~2017年,即在2012年~2017年这一段时间里,关键词“英语专业”是我国英语教师教育研究的热点;“教师身份”的影响时间段为2018年~至今。
“教师身份”是所收集到文献中较晚突现的关键词,也是离现在最近的关键词,它的开始突现年份为2018年,这表示关键词“教师身份”在2018年开始突现或者使用频率明显增长。国外“二语教师身份”的研究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外语教师身份”的研究晚于国外,虽然国外关于教师身份的研究起步较早,但目前国内外关于教师身份的研究都较少[28]。通过二次文献分析发现,在2018年~至今的影响周期内,关于教师身份的研究渐渐成为英语教师教育领域的一大热点:滕延江总结了国外从1997年到2017年二语教师身份的现状,并由此提出了对我国二语教师身份研究的展望[28];杨姗姗和束定芳对大学英语教师进行访谈,研究了他们专业身份发展中的情绪[29];李霞和徐锦芬关注于职前英语教师的教师身份的建构[6]。
关键词“教师身份”还将继续影响英语教师教育领域的研究。我国英语教师教育的研究也应在结合政策和时代背景的前提下,关注当前的热点话题,促进英语教师教育领域研究的进步。
4. 结语
新世纪二十余年来,我国英语教师教育积累了相当多的优秀文献,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在取得成果的同时,我国在英语教师教育领域也存在着一些局限性:当前我国英语教师教育并未形成核心作者群,且合作绝大多数存在于机构内,即各高校内部的合作,机构之间的合作极少。在未来的研究中,相关领域的学者应重视对英语教师教育的研究,结合相关政策和时代背景,加强作者和机构间的合作,加快形成核心作者群和合作关系网,促进我国英语教师教育研究迈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