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视角下电商经济中的公平与效率问题研究
Study on Fairness and Efficiency in E-Commerce Econom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arxism
摘要: 本研究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分析框架,聚焦电商经济发展中公平与效率的辩证关系。首先,基于马克思主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原理,剖析电商技术革新对社会生产效率的提升机制,指出其在优化资源配置、降低交易成本、拓展市场边界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其次,结合马克思主义公平观,揭示电商经济运行中公平性缺失的具体表现,包括平台垄断导致的市场机会不均、数据要素分配失衡引发的贫富差距、算法歧视带来的交易公平受损等问题。最后,提出协调电商经济公平与效率的路径:通过强化反垄断监管规范平台资本无序扩张,建立数据要素合理分配机制保障多元主体权益,完善数字经济治理体系以实现效率提升与公平保障的有机统一,推动电商经济朝着更符合社会整体利益的方向发展。
Abstract: This study adopts Marxist theory as its analytical framework and focuses on the dialect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equity and efficiency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commerce economy. First, based on the Marxist principle of productive forces and production relations, it analyzes the mechanism through which e-commerc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enhances social production efficiency, and points out its positive roles in optimizing resource allocation, reducing transaction costs, and expanding market boundaries. Second, combined with the Marxist view of equity, it reveals the specific manifestations of equity deficiencies in the operation of the e-commerce economy, including unequal market opportunities caused by platform monopoly, the gap between the rich and the poor triggered by the unbalanced distribution of data factors, and damaged transaction fairness resulting from algorithm discrimination. Finally, it proposes paths to balance equity and efficiency in the e-commerce economy: standardizing the unregulated expansion of platform capital by strengthening anti-monopoly supervision, establishing a reasonable distribution mechanism for data factors to protect the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multiple subjects, and improving the digital economy governance system to achieve the organic unity of efficiency improvement and equity protection, thereby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e-commerce economy in a direction more in line with the overall interests of society.
文章引用:马启红. 马克思主义视角下电商经济中的公平与效率问题研究[J]. 电子商务评论, 2025, 14(10): 1295-1299. https://doi.org/10.12677/ecl.2025.14103271

1. 引言

伴随着经济水平的快速提高,我国商业贸易的电子化程度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商户选择在互联网贩卖商品,与传统的商业贸易相比,电子商业的成本投入较低,风险较小,更容易取得较高的经济收益。”[1]

然而,电商经济高速发展的背后,公平与效率的失衡问题日益凸显:头部平台依托数据与资本优势形成市场垄断,挤压中小经营者生存空间;算法推荐导致的“信息茧房”“流量垄断”,削弱了市场竞争的公平性;跨境电商的崛起虽提升了全球贸易效率,却也因各国监管差异加剧了国际间的利益分配不均。

当前,如何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厘清电商经济中公平与效率的内在逻辑,破解二者失衡的现实困境,实现“高效率”与“更公平”的协同发展,不仅是推动电商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命题,也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实践需求。

2. 马克思主义视角下电商经济中公平与效率的发展现状

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是剖析社会经济现象的关键工具。从这一视角审视电商经济,能清晰洞察其在公平与效率层面的发展现状,以及背后隐藏的深层次矛盾与问题。“在全球经济增速放缓的形势下,跨境电商以其独特优势在全球经济增速放缓的形势下,促进了资本循环和价值创造”[2],显著提高电商经济效率。但在公平层面存在一些问题,如劳动者权益保障不足、数据权益分配不均等。

2.1. 经济运行效率显著提升

电商经济借助数字技术极大地提高了经济运行效率。马克思认为商品流通时间会影响资本周转速度,而电商减少了中间环节,使商品能更快速地到达消费者手中,缩短了流通时间,加速了资本循环。“电商经济是‘高效性’经济活动。诸如电子商务与贸易、企业运作成本和绩效、市场结构和产业结构、网络商务投资、物流服务、宏观经济增长等关系的研究,都表现出较强的正向作用”[3]。提高交易匹配效率:通过算法依据大数据精准定位消费者的消费喜好等,构建精准用户画像,提高交易成功率。个性化推荐还可节省消费者购物时间,丰富购物选择,提升消费体验。优化资源配置,电商经济通过技术进步和资源优化,加速了商品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的循环。“如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可以帮助我们自动的优选商品,从价格、品牌、品质到物流速度等,均能为消费者提供最合理的消费策略,‘猜透’消费者的心中所想,优化电子商务购物体验,再者是能为消费者提供人工智能方面的咨询服务,这极大的降低了电子商务的运营成本,提高了其运营和服务效率。”

2.2. 公平权益失调

首先在劳动权益公平方面,依据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但在电商经济中,平台劳动者权益保障面临挑战。平台企业通过算法控制和数据剥削等方式榨取劳动者价值,“数字劳动”呈现出劳动关系模糊、工作不稳定等特征,劳动者面临收入分配不公和职业安全保障不足等问题。此外电商经济发展中出现垄断阻碍公平竞争,随着电商市场扩大,部分大型电商平台凭借资本和技术优势形成市场垄断,限制小农户和小规模经营者发展,减弱了市场竞争活力,不利于公平竞争环境的营造。

其次在交易公平方面,电商经济中存在交易公平失衡的情况。例如,早期电商平台的“仅退款”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部分消费者钻规则空子,形成“职业索赔”产业链,损害了商家利益,而中小商家因缺乏申诉能力常面临“货财两空”的困境。这也间接推高了商品价格,最终损害了其他消费者的利益,影响了交易公平。同时税收存在不公平现象,电商行业仍存在税务不规范的情况,部分企业偷税漏税,得以低价倾销,而合规纳税的企业则成本较高,导致市场竞争不公平,劣币驱逐良币现象出现。

3. 马克思主义视角下电商经济中公平与效率发展策略

3.1. 基于流通理论优化电商流体

“马克思指出,流通是指产品从生产领域最终到达消费者之前所必须经过的一系列过程”[4]。“在数字经济时代电商要想获得良性、持续的发展,离不开现代化物流体系提供强大的支撑与帮助”[5]。“如数字经济时代要想保障农村电商的持续发展,就要对农村基层设施进行改善,并不断完善物流体系建设,以促进农产品运输的效率、降低运输成本”[5]。在电商经济从“流量竞争”转向“效率竞争”的新阶段,流通理论成为破解“高履约成本、低转化效率、弱用户粘性”的核心工具。其通过“要素协同、链路精简、需求匹配”的逻辑,对电商经济中商品、信息、资金、用户四大“流体”进行优化,可直接提升电商平台的运营效率与市场竞争力,适配当前电商经济“降本增效、体验优先”的发展需求。精准转化层面:打破电商平台“信息孤岛”,整合用户搜索、加购、咨询数据,构建“需求–商品”匹配模型。例如某跨境电商通过分析用户“搜索‘母婴安全认证’”的行为,在商品页优先展示“国际认证报告”,并推送同类型合规商品,使该品类转化率提升22%,契合电商经济“精准获客”需求。

3.2. 依据生产方式决定分配方式保障公平

马克思认为分配方式由生产方式决定。在电商经济中,应明确数据等生产要素的产权,合理分配数据权益,避免平台企业垄断数据收益。同时,加强监管和规范是解决直播电商经济发展问题的重要对策。“直播电商行业迅速发展,市场规模庞大,需要有针对性的监管,确保市场秩序和公平竞争。另外,直播电商的特性使得商品质量和真实性难以准确判断,监管和规范可以提高消费者对直播电商的信任度”[6]。可通过制定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平台企业合理确定劳动报酬、工作时间等,防止过度剥削。在电商经济从“流量竞争”转向“效率竞争”的新阶段,流通理论成为破解“高履约成本、低转化效率、弱用户粘性”的核心工具。其通过“要素协同、链路精简、需求匹配”的逻辑,对电商经济中商品、信息、资金、用户四大“流体”进行优化,可直接提升电商平台的运营效率与市场竞争力,适配当前电商经济“降本增效、体验优先”的发展需求。

3.3. 秉持公平与效率统一理念推动共同富裕

马克思主义强调公平与效率是辩证统一的,社会主义要实现共同富裕。电商经济发展应服务于这一目标,“一方面通过优化科技创新资源,为跨境电商实现平台智能化和管理精准化提供有力支撑,特别是以‘5G’、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区块链为代表的前沿技术正依托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深刻变革跨境电商的供应链运营模式”[7];另一方面,要注重公平分配,通过税收调节、转移支付等手段,将电商经济发展成果惠及更多人群,缩小贫富差距,促进跨境电商行业的健康发展,需进一步完善相关法规体系。“政府应制定明确的跨境电商法律法规,规范市场秩序、保护消费者权益。同时,还应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打击假冒伪劣商品,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8]。在共同富裕的时代目标下,电商经济凭借数字化、网络化优势,成为连接公平与效率的重要纽带。秉持“公平为基、效率为翼”的统一理念,电商经济可通过优化资源分配、激活下沉市场、赋能弱势群体等方式,让发展成果更均衡地惠及各方,推动共同富裕落地见效。

3.4. 推动技术创新赋能

探索区块链等去中心化技术应用,构建去中心化的流量分配和交易系统,通过智能合约实现流量公平透明分配,保障交易公平安全。研发多维度算法模型,结合消费者兴趣偏好等多因素推荐商品,在流量分配中考虑商家创新能力等,促进市场多元化发展。在经济新常态下,实现电子商务更快发展,就要充分利用企业的资源以及政府的支持,建设更为科学、合理、及时的现代化专业云物流技术。“在云物流系统中,将各种网络产品进行集成,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以及客户的实际需求,缩短物流的时间,提高消费者的满意度”[9]。电子商务的服务模式随着社会的经济发展在不断地转变,企业若想在竞争的激烈中崭露头角,就必须拥有符合当前时代发展的创新经营模式。电子商务对客户的经营已经从产品本身拓展到了相关的售后服务。“电子商务的发展周期逐渐缩短,产品的更新换代和发展速度也越来越快,符合当下最新元素的产品一经推出就会大面积占据市场,使得电子商务的经济结构一直符合当下的发展需求,从而稳定网络经济的发展”[9]。在共同富裕的时代目标下,电商经济凭借数字化、网络化优势,成为连接公平与效率的重要纽带。秉持“公平为基、效率为翼”的统一理念,电商经济可通过优化资源分配、激活下沉市场、赋能弱势群体等方式,让发展成果更均衡地惠及各方,推动共同富裕落地见效。

4. 结语

随着人工智能的高速发展,电商经济凭借数字技术缩短资本流通时间、优化资源配置,显著提升了经济效率,电商经济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但与此同时,数据要素产权模糊导致的权益分配失衡、平台算法对劳动者的隐性剥削等问题,也凸显了其在公平维度的短板,这本质上是资本逐利性与社会主义公平正义目标之间的矛盾体现。解决这些问题,需以马克思主义流通理论、劳动价值论为指导,通过明确数据产权、规范平台用工、加强反垄断监管等路径,实现效率提升与公平保障的辩证统一。在实践中必须以推动跨境电商直播带货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为出发点,通过建立完善的监管制度来保证商品的合法销售,注重营销内容和产品质量的匹配,并逐渐形成一个现代化的电商原创生产内容体系结构[10]

电商经济依托技术创新极大解放了商品流通领域的生产力,在资源配置、交易效率与就业创造上的突破,印证了生产力发展对经济活力的赋能作用;但流量垄断、算法剥削、分配失衡等公平性问题,也暴露出现有制度框架下资本逐利性与社会公平目标的矛盾,以及生产关系未能完全适配生产力发展需求的现实困境。解决这一矛盾,需以马克思主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辩证统一”,通过推动算法透明化与去中心化技术应用,让技术创新服务于全体参与者而非少数主体;通过促进城乡、大小商家协同发展,将电商效率优势转化为普惠性的经济成果。唯有如此,才能实现电商经济中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再平衡,让公平与效率相互促进、共生发展,最终推动电商经济朝着更符合社会主义本质要求、更惠及全体人民的方向迈进。

参考文献

[1] 任晓翠. 电商物流行业的发展现状及优势与经济发展[J]. 营销界, 2021(28): 47-48.
[2] 朱慧明. 数字经济背景下跨境电商发展对策研究[J]. 中国新通信, 2025, 27(3): 58-60.
[3] 韩雷, 张磊. 电商经济是效率和公平的完美结合吗[J]. 当代经济科学, 2016, 38(3): 80-90+127.
[4] 黄新娅. CQYZ农村电商业务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重庆: 西南大学, 2024.
[5] 王圣斐. 数字经济时代农村电商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J].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24, 35(3): 251-254.
[6] 陆郑义. 融媒体时代直播电商经济发展问题分析[J]. 中国商论, 2024(1): 53-56.
[7] 王晓宇. 新质生产力驱动下中国与海合会国家跨境电商高质量发展进路[J]. 西亚非洲, 2025(5): 61-84+176-177.
[8] 崔江妍. 数字丝路视域下我国跨境电商发展路径研究[J]. 商业观察, 2025, 11(25): 46-49.
[9] 张贝贝. 经济新常态下电商经济发展策略[J]. 中国外资, 2022(4): 139-141.
[10] 陈天文, 邢花, 蒋彦青. 新媒体环境下电商经济发展策略研究——以直播带货为例[J]. 商展经济, 2024(11): 5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