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捕食–食饵模型是描述生态系统中物种间相互作用的核心工具。近年来,众多学者对捕食–食饵模型进行了修正与探讨,取得了非常丰富的研究成果[1]-[4]。然而,无论是经典的Lotka-Volterra捕食–食饵模型,还是引入了食饵资源对捕食者种群承载能力影响的Leslie-Gower模型,都只关注了捕食行为对种群动态的直接影响,却未能充分考虑捕食者的存在对食饵种群产生的行为效应。
近年来,学者们通过研究发现,捕食者的存在不仅会直接导致食饵数量的变化,还可能通过威胁食饵的生存、触发其防御行为,进而影响整个种群的动态。为此,越来越多的研究者们开始考虑将恐惧效应引入到捕食–食饵模型中,以更好地揭示生态系统的非线性反馈机制[5]-[8]。例如,Chen等[8]考虑了如下具有恐惧效应及群体防御的捕食–食饵模型:
(1)
其中,表示
恐惧效应,参数
表示捕食者的存在引起的恐惧效应对食饵增长率的抑制程度。
项表示具有Holling-IV型功能反应的群体防御。
项为修正后的Leslie-Gower项,参数
表示其他替代食饵的数量。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恐惧程度的增加,系统会经历多种动态行为切换,最终导致食饵种群灭绝,而捕食者种群则由于替代食饵的存在而存活。
在现实世界中,食饵在感知捕食者释放的化学或声学信号后,并不会立即做出反应,而是需要一定时间来评估捕食风险再做出响应。因此学者们在捕食–食饵模型中引入时滞因素,以揭示该生物机制对种群动力学行为的影响。例如,Liu等[9]考虑了具有妊娠时滞和恐惧效应的捕食–食饵系统,通过对系统稳定性、持久性和分岔行为进行分析,发现如果忽略时滞则可能导致预测结果不准确。随后,Majumdar等[10]研究了具有Holling-III型功能反应和妊娠时滞的捕食–食饵模型,结果表明时滞的存在能够引起Hopf分岔,并产生稳定的极限环,不仅如此,随着时滞的增加,系统会产生一个周期性、两个周期性以及更高的周期性和混沌震荡。在此基础上,Mishra等[11]考虑了物种的扩散行为,讨论了恐惧效应对系统的稳定性、Hopf分岔以及Turing不稳定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恐惧效应对时滞所引发的不稳定性具有稳定作用,而对空间扩散导致的Turing不稳定性则既有稳定效应也有破坏效应。
综上所述,多重生物机制的加入,能够使得系统产生更加复杂的动力学行为[12]-[14]。因此,本文在模型(1)的基础上引入空间扩散和时滞效应,即如下反应扩散时滞模型:
(2)
其中所有参数均为正数,
和
分别为食饵与捕食者的扩散系数,
是拉普拉斯算子,
表示食饵感知到捕食者信号后进行风险评估所需的时间,
为光滑有界区域,
为边界
上的单位外法向量,初始函数
,
为非负连续函数。本文将以时滞
为分岔参数,分析了时滞和恐惧效应对Hopf分岔的存在性、稳定性等动力学的影响,以期通过与现有结果进行对比,更好地揭示时滞和恐惧效应对种群动力学行为的影响。
2. Hopf分岔的存在性
根据文献[8]可知,系统(1)存在正平衡点,其中
由以下表达式确定:
同时正平衡点
在
和
时是局部渐近稳定的,以及当
且
时,系统(1)在
附近经历Hopf分岔。
接下来将讨论在时滞参数
存在时,系统(2)正平衡点
处Hopf分岔的存在性。
记算子
在齐次Neumann边界条件下的特征值为
,其对应的特征函数为
。系统(2)在
处的线性化方程具有以下形式:
(3)
其中
,
,
,
,
,
,
,
。
不难得到方程(2)对应的特征方程为
(4)
其中
,
,
.
若
是特征方程(4)的一个根,则有
(5)
化简可得
(6)
其中
(7)
(8)
方程(6)有唯一的正根
满足
(9)
若要证明方程(6)存在唯一的正根,则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因此,当
且
时,存在
,使得当
时,方程(6)有唯一的正根。将其代入可以确定
的表达式为
(10)
其中
(11)
故此时方程(4)存在一对纯虚特征根
。
引理1:令
是方程(4)的根,且存在
使得
和
成立,则当
和
时,横截条件
成立。
证明:对特征方程(4)两边同时关于
求导,则有
因此
(12)
将
代入(12)式可得
故由(5)式有
因此横截条件成立,证毕。
根据(10)式易得
。接下来给出
关于
的单调性。
引理2:若
且
,则当
,
时有
成立。
证明:由(9)式变形可得
其中
和
由(7)和(8)式给出。经计算可知由于
和
,所以当
时,
关于
严格递增,
关于
严格递减,因此可得
。所以当
时有
。又因为
,结合(10)式可得当
,
时,
。证毕。
定义分岔值序列
中最小的分岔值
。结合以上分析,可得下述关于
的稳定性结论。
定理2.1:设
,
,
1) 若
,则
是局部渐近稳定的;
2) 若
,则系统(2)在
附近产生Hopf分岔。
3. Hopf分岔的性质
本节我们将利用中心流形定理和规范型理论[15] [16],研究系统在
附近发生Hopf分岔的方向及其稳定性。
定义
,令
,
,为了方便起见,仍用
,
表示
,
,则系统(2)可化为
(13)
令
,
,则系统(13)在空间
中具有以下形式
(14)
已知:
,
,对于
,有
则有
其中
,
,
.
同时
其中
根据Riesz表示定理,存在
的有界变差函数矩阵
满足以下形式
(15)
其中
且对于
,有
接下来定义算子
和
。若
,则
定义为
(16)
若
,定义
(17)
这里
和
是在以下双线性形式下的伴随算子
(18)
不难得到,
是算子
和
的特征值,设
是
关于特征值
的特征函数,
是
关于特征值
的特征函数。结合(16)和(17)式可得
由于
和
满足
则有
设
,在系统(14)中可确定一个中心流形
,定义
(19)
其中
(20)
且
和
是中心流形
在
和
方向上的局部坐标。对于解
,由于
,我们有
其中
(21)
根据(19)和(20),我们有
(22)
为了求解
,将
和
代入(22)中,得到以下方程
通过简单的计算,我们可以将系数与方程(21)进行比较,并得到
其中
为了得到
,需要计算
和
。根据方程(16)和(21)可得
(23)
注意到中心流形
中,
(24)
结合方程(20)和(21),并比较方程(23)和(24)中关于
和
的系数可得
(25)
和
(26)
当
时,结合(16),(25)和(26)得到以下微分方程
(27)
由此可得(27)的解为
(28)
当
时,由(16)式可得
(29)
结合(28)式可得
其中
因此可以确定
的值。
基于以上分析,可以得到判断Hopf分岔方向和分岔周期解稳定性的值:
定理3.1:如果
则
1)
确定Hopf分岔的方向,当
时,Hopf分岔是超临界的,且分岔的周期解在
时存在;当
时,Hopf分岔是亚临界的,且分岔的周期解在
时存在;
2)
确定分岔周期解的稳定性,当
时,分岔周期解是稳定的;当
时,分岔周期解是不稳定的;
3)
确定分岔周期解的周期,当
时,周期增加;当
时,周期减少。
4. 数值模拟
在本节中,我们将通过数值模拟验证前面的理论结果。首先,我们选择参数值为
,
,
,
,
,
,
,
,
,
。
通过直接计算可以得到唯一的正平衡点
,且满足条件
和
,经计算得出
。当
时,由定理2.1可知
是局部渐近稳定的,如图1。当
时,
会失去稳定性并产生Hopf分岔,如图2。由
和定理3.1可知,Hopf分岔的方向是超临界的,并且周期解是稳定的。
Figure 1. System (2) is stable at positive equilibrium point
with
图1. 当
时,系统(2)在正平衡点
处稳定
Figure 2. System (2) generates periodic solutions with
图2. 当
时,系统(2)产生周期解
5. 结论
本文考虑了一个具有恐惧效应和时滞的修正Leslie-Gower捕食–食饵模型,探讨了时滞对该模型动力学行为的影响。将时滞作为分岔参数,得到了Hopf分岔的存在条件,分析了Hopf分岔的方向和稳定性。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当
时,系统趋于稳定,捕食者和食饵种群密度最终保持恒定;而当
时,系统发生超临界Hopf分岔,种群密度呈现出稳定的周期性振荡,能够抵抗外界的小幅扰动。这对于理解动物群体行为及其生态适应性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例如,在野生动物保护中,我们可以通过人为干预(如提供庇护所等)缩短食饵的风险反应时间,帮助稳定种群数量波动,维护生态平衡与和谐。
然而,为了聚焦时滞对系统动力学行为的影响,本文仅考虑了空间齐次下的分岔行为,未考虑扩散的影响。如果进一步考虑空间非齐次(
)的情形,系统可能出现更丰富的动力学行为,例如扩散导致的Turing不稳定性或时滞与扩散共同诱导的Turing-Hopf分岔。因此,未来可进一步探讨扩散项对种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动态变化。
NOTES
*通讯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