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化护理在危重症患者CRRT治疗中的应用及对其满意度的影响
The Application of Standardized Nursing in the Treatment of CRRT in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and Its Influence on Their Satisfaction
DOI: 10.12677/acm.2025.15102941, PDF, HTML, XML,   
作者: 张 蕾, 马 涛: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昌吉分院重症医学科,新疆 昌吉
关键词: 规范化护理危重症患者CRRT治疗应用满意度影响Standardized Nursing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CRRT Treatment Application Satisfaction Influence
摘要: 目的:此次研究分析研究在危重症患者进行CRRT治疗过程在重症监护病房实施规范化护理的意义和价值,分析危重症患者护理满意度以及护理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择了2023年4月到2024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0名ICU危重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达的模式划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危重症患者,对照组45名采取传统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规范化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患者满意度、住院时间、护理前后患者的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估(APACHE II)评分、血氧饱和度、心率以及肾功能指标进行比较,并记录患者的死亡率。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实验组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在开始护理干预之前对两组患者APACHEII评分、血氧饱和度、心率以及肾功能进行了比较。实验组患者在APACHE II评分、血氧饱和度、心率以及肾功能方面的表现均优于对照组,且这些差异均达到了统计学上的显著性水平。实验组平均住院时间为11.22 ± 2.56天,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为16.45 ± 2.4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的死亡率为0,而对照组的死亡率为15.56%,即在45名患者中有7名患者不幸去世。这一差异在统计学上同样具有显著性意义,P值小于0.05。讨论:对于ICU危重症患者实施全方位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提高治疗效果,有效改善和缓解患者的生命体征,缩短住院所需时间,提高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规范化护理作为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通过制定详细的护理流程和标准,保证了医护人员遵守相关规范,提高护理质量。通过本次研究证明在CRRT治疗过程当中实施规范化护理对危重症患者治疗效果以及满意度具有积极的影响。
Abstract: Objective: This study analyzed the significance and value of standardized nursing in intensive care unit during CRRT treatment in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and analyzed the nursing satisfaction and nursing effect of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Methods: In this study, 90 critically ill ICU patients who received treatment in our hospital from April 2023 to April 2024 were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experimental group of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through the mode of random number expression. 45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used traditional conventional nursing measures, while the experimental group used standardized nursing measures 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 group. Patients’ satisfaction, length of stay, acute physiological and chronic health assessment (APACHE II) scores, blood oxygen saturation, heart rate and renal function before and after care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and mortality was recorded. Results: The nursing satisfaction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was compared. The nursing satisfaction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APACHE II scores, blood oxygen saturation, heart rate, and renal function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starting nursing interventio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performed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in APACHE II score, oxygen saturation, heart rate and renal function, and these differences reached a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level. The average length of stay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11.22 ± 2.56 days, and the average length of stay in the control group was 16.45 ± 2.45 days,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The death rate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0, while the death rate in the control group was 15.56%, or 7 out of 45 patients died. This difference was als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with a P-value of less than 0.05. Discussi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s for critically ill ICU patients can improve the treatment effect, effectively improve and alleviate the vital signs of patients, shorten the time required for hospitalization, and improve the nursing satisfaction of patients. Standardized nursing, as a new nursing model, ensures that medical staff comply with relevant norms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nursing by developing detailed nursing procedures and standards. This study proves that the implementation of standardized nursing during the treatment of CRRT has a positive impact on the treatment effect and satisfaction of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文章引用:张蕾, 马涛. 规范化护理在危重症患者CRRT治疗中的应用及对其满意度的影响[J]. 临床医学进展, 2025, 15(10): 1742-1747. https://doi.org/10.12677/acm.2025.15102941

1. 引言

在重症监护病房(ICU)中应用延续性肾代替治疗是危重患者的一种广泛治疗方法。CRRT通过清除血液中的毒素物质,纠正电解质紊乱,使患者的内环境得到有效改善。这种治疗对维持酸碱平衡、保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减少脏器损伤及功能紊乱等都有很好的帮助[1]。经CRRT治疗可改善患者内循环,保证血流的稳定性,从而防止器官功能紊乱。使用CRRT技术不仅局限于急性肾损伤的患者,而且由于重症感染、创伤、外科后并发症的发生或其它重症患者,也适用于此类患者。这种治疗方式可连续不断,相对于传统的间歇性血液透析而言,对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的CRRT,对重症不稳定的患者更合适。另外,CRRT还可以为患者提供一个更安全、更舒适的治疗体验,以达到更温和地清除代谢废物、降低对患者生理状态冲击的目的。在实验组中,通过对患者生命体征的经常性评定、治疗参数的及时调整、患者电解质的密切监视及酸碱平衡情况的密切监测、保证患者在CRRT治疗的期间进行必要的营养支持及心理咨询等,从而达到患者在CRT治疗期间获得安全及舒适的目的[2]。本研究中所采取的细致护理措施,显著提升了治疗成效,并有效缓解了患者的痛苦与焦虑情绪。标准化护理特别强调对医护人员的培训与指导,确保其掌握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技术的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从而进一步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与满意度。此外,标准化护理有助于提升医护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和工作效率,进而增强其业务素质和工作效能,最终实现提升患者治疗效果与满意度的目标。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持续发展和公众健康意识的增强,对重症监护病房(ICU)中危重患者的护理标准提出了更高要求。规范化护理作为一种创新的护理模式,旨在通过一系列标准化、系统化的护理措施,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满意度。本研究旨在评估规范化护理在危重症患者CRRT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并分析其对患者满意度的影响,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依据。

综上所述,危重症患者采用标准化的护理方法在CRRT治疗的应用,其优越性和价值是十分可观的。不但使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满意度得到提高,而且使住院所要的时间得到有效缩短、致死率得以降低。因此,今后在临床实践中要为危重症患者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护理服务,规范化的护理模式要进一步地推广和应用。

2. 资料与方法

2.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择了2023年4月到2024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0名ICU危重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达的模式划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危重症患者,对照组45名使用传统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规范化护理措施,在研究的实验组中,共有45名受试者,其中男性28名,女性17名。该组危重症患者的年龄跨度为21至70岁,平均年龄为47.24岁,标准偏差为2.73岁。在疾病类型方面,11名患者被确诊为呼吸窘迫综合征,6名患者遭受了严重的多发性伤害,4名患者患有脑部疾病,9名患者出现肾功能衰竭,8名患者患有重症胰腺炎,以及7名患者感染性休克。对照组中,共有45名受试者,男性29名,女性16名。该组患者的年龄跨度为21至72岁,平均年龄为47.89岁,标准偏差为2.11岁。在疾病类型方面,12名患者被确诊为呼吸窘迫综合征,6名患者遭受了严重的多发性伤害,4名患者患有脑部疾病,9名患者出现肾功能衰竭,8名患者患有重症胰腺炎,以及6名患者感染性休克。通过统计学分析,两组受试者在性别、年龄、疾病类型等基线资料方面无显著差异(P > 0.05),表明两组受试者在这些方面具有可比性。

2.2. 方法

在这项研究中,对照组接受了涵盖持续监测患者病情、提供常规用药指导和实施基本护理措施的标准护理服务。

实验组接受的规范化护理。一是将严密监测实验组患者的生命体征。心电图监测必不可少,针对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和血流动力学状态的不稳定,包括持续观察血氧饱和度和中心静脉压。另外,监测血压也很关键,医护人员一定要第一时间通知医生,以便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同时,记录患者大便特点及创面渗液情况,精确监测超滤量,并对患者体温变化密切观察,为防止低体温度的发生采取适当的保暖措施。二是对实验组的患者也会进行心理关怀。护理人员会积极与患者沟通,建立信任关系,并将一些成功治疗CRRT (连续换肾疗法)的案例介绍给患者,使患者受到鼓舞,对治疗更有信心。在CRRT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辅导,帮助患者对CRRT治疗有更好的认识。从而提高其治愈的信心,治疗效果也会得到不断的改善。护理人员会对情绪波动较大、有明显情绪变化的患者采取适当的镇静或克制措施,以保证患者的安全和顺利治疗。三是管通血管。把导管固定好,保持畅通,才能保证血管通路的正常运转。在操作过程中,置换液的配置一定要严格按照无菌程序进行,这样做感染几率就会明显降低。对患者而言,每天都需要定期更换其导管,以确保患者的卫生正常,功能正常。如发现敷面有出血现象,为防止感染发生,必须马上行动,及时更换敷面。为预防管路阻塞,建议每日采集动静脉血液样本10毫升,以评估管路的通畅性,并使用生理盐水对管腔进行冲洗,观察血栓形成情况,确保管路畅通无阻。其次,记录患者24小时尿量及超滤量数据,这些信息对于医生调整治疗方案至关重要,有助于维持患者体液平衡。同时,对患者血流量及动静脉血压的监测亦不可或缺,如有需要,应依据医嘱给予抗凝治疗,以预防血栓形成,并通过监测来观察凝血事件的发生[3]

2.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比较两组满意度(分为满意和不满意)、住院时间、护理前后患者APACHE II评分(分值越低越好)、血氧饱和度、心率及肾功能、患者死亡率。

2.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2.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 x ¯ ±s )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结果

3.1. 两组满意度的比较分析

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实验组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Table 1. Comparison of satisfaction between two groups

1. 两组满意度比较

组别

满意(例)

不满意(例)

满意度(%)

对照组(n = 45)

36

9

80.00

实验组(n = 45)

44

1

97.78

t值

5.564

P值

0.023

3.2. 护理前后患者APACHE II评分、血氧饱和度、心率及肾功能的对比分析

在开始护理干预之前对两组患者APACHE II评分、血氧饱和度、心率以及肾功能进行了比较。实验组患者在APACHE II评分、血氧饱和度、心率以及肾功能方面的表现均优于对照组,且这些差异均达到了统计学上的显著性水平,见表2

Table 2. Comparison of APACHE II score, blood oxygen saturation, heart rate, and renal function of patients before and after nursing care

2. 护理前后患者APACHE II评分、血氧饱和度、心率及肾功能比较

组别

时期

APACHE II评分(分)

血氧饱和度(%)

心率(次/min)

24 h蛋白尿(g)

血肌酐(μmol/L)

实验组(n = 45)

护理前

24.32 ± 7.21

78.31 ± 3.52

64.31 ± 2.11

4.21 ± 1.55

116.11 ± 24.21

护理后

6.74 ± 1.31

93.72 ± 4.61

75.74 ± 2.32

1.22 ± 0.21

89.21 ± 11.11

对照组(n = 45)

护理前

24.38 ± 7.22

78.35 ± 3.34

64.34 ± 2.01

4.21 ± 1.45

115.22 ± 24.01

护理后

10.66 ± 2.55

87.21 ± 4.21

70.12 ± 2.11

3.25 ± 0.23

109.11 ± 23.11

3.3. 两组住院时间的比较分析

实验组平均住院时间为11.22 ± 2.56天,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为16.45 ± 2.45天,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3.4. 两组患者死亡率的比较分析

实验组的死亡率为0,而对照组的死亡率为15.56%,即在45名患者中有7名患者不幸去世。这一差异在统计学上同样具有显著性意义,P值小于0.05。

4. 讨论

在当今时代,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的应用范围已经远远超出了最初仅限于肾脏疾病治疗的范畴,而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创新。尤其是在重症监护病房(ICU),CRRT治疗已成为治疗重症患者的重要手段,显示出治疗重症患者的显著疗效。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技术,基于血液透析中的对流和扩散原理,实现了溶质的即时交换和水分的清除,有效降低了血液流动速度。该技术对于重症监护病房(ICU)中处于危急状态的患者至关重要,因为它能够迅速降低患者体内的炎症介质水平[4]。CRRT有助于维持电解质平衡和患者内环境稳定,从而保持患者状态的稳定。然而,在CRRT治疗过程中,患者需要进行血管置管,尽管这一环节至关重要,但其潜在风险不容忽视。置管可能导致过滤器和管路堵塞,影响治疗的顺利进行和效果[5]。因此,在临床治疗中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显得尤为重要。这些措施旨在确保管道通畅和治疗的有效性,以提高整体治疗效果,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在CRRT治疗重症患者中,临床护理干预的应用是多方面的。包括但不限于对病情变化的密切观察、对患者心理疏导的加强、血管通路的强化管理等,都是不可取的。临床治疗的疗效可以通过这些综合性的护理干预措施来保证,患者的舒适度可以得到提高,并发症发生的概率可以降低,同时也可以帮助患者延长生命的时间。本研究经比较实验组及对照组的照顾作用对规范化照顾在CRRT治疗危重型患者中的积极作用做了进一步验证,本文经分析得出:从对满意度的比较分析结果,实验组的满意度高体现了标准化护理可以较好地满足患者需要,对护士在护理服务方面的承认与信任有很好的促进作用。这种正向的反哺作用不但有利于增强患者治疗信心,而且可以促进医生与患者之间关系的融洽,有利于顺利接受治疗,从而为顺利进行就诊、促进患者身体健康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另外,患者在护理前后APACHEI评分、血氧饱和度、心率及肾脏功能的比较分析,也说明规范化护理对患者的身体机能及机体功能的恢复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本研究进一步凸显了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中对高风险及重症患者实施标准化护理的必要性。该措施不仅能够提升治疗成效,而且能够减轻患者家属的心理负担,显著改善危重症患者的生活质量。通过对两组住院时长和死亡率的对比分析,本研究提供了确凿的证据支持,表明标准化护理能够有效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并降低死亡率,进而为患者带来显著的生存益处。在CRRT治疗中对高风险及重症患者实施标准化护理,不仅在临床应用上具有显著价值,而且在社会效益方面也显示出其可观的正面影响,因此在临床实践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和实践意义。

在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死亡率方面进一步证实了规范化护理的显著作用。为规范化看护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表明,使患者的生存获益得到提高。在危重症患者CRRT治疗中,规范化护理的应用不但临床价值显著,而且在社会效益方面也是突出的,所以今后在临床上要更加广泛地加以推广和运用。

声 明

该病例报道已获得病人的知情同意。

参考文献

[1] 郭曼, 许丽君, 曹栋. 基于多学科协作的规范化护理在重症俯卧位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24, 47(4): 165-166.
[2] 林晓斐. 细节规范化护理在冠心病重症监护室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分析[J].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 13(2): 78-80.
[3] 刘栋. 规范化营养护理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 中国民康医学, 2021, 33(23): 200-202.
[4] 倪荣, 左玲, 孙敏敏. 基于循证的规范化护理对预防危重症患者ICU获得性衰弱的影响[J]. 河南医学研究, 2021, 30(32): 6141-6144.
[5] 张少丽. 规范化急救护理在急危重症疾病患者抢救中的效果评价[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2020, 5(22): 124-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