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医务人员中医健康服务认知现状的调研与对策分析
Survey and Countermeasure Analysis on Primary Healthcare Providers’ Perception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ealth Services
DOI: 10.12677/ns.2025.1410242, PDF, HTML, XML,    科研立项经费支持
作者: 刘山林, 蒲万刚:南部县中医医院肾病科,四川 南充;李 炀:南部县中医医院脑病科,四川 南充;胡 金:南部县中医医院肿瘤科,四川 南充
关键词: 基层医务人员中医健康服务认知现状对策建议Primary Healthcare Practitioner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ealth Services Current State of Awareness Policy Recommendations
摘要: 目的:调研基层医务人员中医健康服务认知现状并提出对策。方法:以我县公立医疗机构基层医务人员为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通过微信平台发放,用Excel录入数据、SPSS 26.0软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多数医务人员有一定了解,但系统学习中医基础理论者少,对政策了解不足;信任度高,认为在疾病预防等方面作用显著;多数经常提供服务,但受资源限制和技术熟练度差异影响;对疗效认可度高,但自身知识不足是影响使用的主要因素;多数有兴趣进一步学习,更倾向线下实操培训。结论:需深化培训、完善资源配置、加大政策宣传、加强患者教育、构建激励机制、推行多元化培训模式,以提升基层中医健康服务能力。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primary healthcare practitioners’ current understanding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health services and propose countermeasures. Methods: A self-designed questionnaire was administered via WeChat to primary healthcare staff in public medical institutions within our county. Data were entered into Excel and analysed using descriptive statistics in SPSS 26.0. Results: Most practitioners possessed some familiarity with TCM, yet few had systematically studied its foundational theories and demonstrated insufficient awareness of relevant policies. Trust in TCM was high, with significant perceived benefits in disease prevention. Most providers frequently offered TCM services, though delivery was constrained by resource limitations and varying technical proficiency. While efficacy recognition was strong, practitioners’ own knowledge gaps were a primary barrier to service utilisation. Most expressed interest in further training and preferring in-person practical workshops. Conclusion: Enhancing primary-level TCM health service capacity requires: deepening training programmes; optimising resource allocation; strengthening policy dissemination; improving patient education; establishing incentive mechanisms; and implementing diversified training models.
文章引用:刘山林, 李炀, 蒲万刚, 胡金. 基层医务人员中医健康服务认知现状的调研与对策分析[J]. 护理学, 2025, 14(10): 1819-1826. https://doi.org/10.12677/ns.2025.1410242

1. 引言

中医药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基层医疗中具有“简、便、验、廉”的独特优势。随着健康中国战略的深入实施,中医药在预防保健、疾病治疗和康复中的独特优势日益凸显。近年来,国家大力推进《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1],基层医疗机构作为中医药服务的重要载体[2],其医务人员对中医健康服务的认知程度和服务能力直接影响中医药服务的普及和效果。因此,对基层医务人员中医健康服务认知现状进行调研,并提出相应对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基于有效问卷数据,分析基层医务人员对中医健康服务的认知现状及存在问题,为优化基层中医药服务提供参考。

2. 对象与方法

2.1. 调查对象

本次研究对象为我县公立医疗机构的基层医务人员。

2.2. 调查问卷内容

本次调查采用在参考文献和咨询相关专家意见的基础上自行设计的《基层医务人员中医健康服务认知现状调查问卷》,问卷包括单选题、多选题以及开放性题。问卷内容涵盖了基层医务人员对中医健康服务的了解程度、信任度、使用情况、面临的困难、培训需求以及对中医健康服务未来发展的看法等多个方面,涉及不同地区、不同职称、不同工作年限的基层医务人员,确保了数据的广泛性和代表性。

2.3. 调查方法

考虑到接受调查的人群是全县基层医务人员,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通过微信平台向全县范围内的基层医务人员发放问卷。

2.4. 统计学方法

将相关数据采用Excel录入数据,用SPSS 26.0软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

3. 调查结果

3.1. 基本信息

本次问卷调查共收回问卷110份,有效110份,回收率100%,其中78.18%为女性,77.27%的医务人员年龄集中在40岁及以下,本科学历占比为70%,初中级职称占比为76.82%,25.45%为医生、54.55%为护士,从事基层医疗工作的年限在5~20年的占63.64%,88.18%的医务人员接受过中医药相关培训。

3.2. 具体问卷结果

(1) 基层医务人员对中医健康服务的认知程度

大多数基层医务人员对中医健康服务有一定的了解(83.64%),但是仅有48.18%的检查医务人员系统学习过中医基础理论(如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等),仍有26.36%的基层医务人员对相关基层中医药服务政策了解不足,95.46%的基层医务人员对中医药在基层应用的信任度较高。90%以上的基层医务人员认为中医健康服务在基层医疗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疾病预防、慢病管理、康复治疗、健康宣教等方面(详见表1)。超过94%以上基层医务人员认为成本低副作用小、适合慢性病和亚健康调理、符合居民传统健康观念、能与现代医学互补是中医健康服务在基层的独特优势(详见表2)。超过80%的基层医务人员认为患者接受度参差不齐和基层配套资源不足(设备、药材)是中医健康服务的主要局限所在(详见表3)。83.64%的基层医务人员获取中医药知识的主要途径是通过在职培训(详见表4)。关于基层医务人员对中医“治未病”理念在基层的适用场景认识见表5

Table 1. Manifestation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ealth services in primary healthcare

1. 中医健康服务在基层医疗中的作用体现

您认为中医健康服务在基层医疗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人数

构成比(%)

疾病预防(治未病)

108

98.18

慢性病管理

106

96.36

康复治疗

107

97.27

健康宣教

104

94.55

减轻医疗费用

68

61.82

Table 2. Unique advantag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ealth services at the primary care level

2. 中医健康服务在基层的独特优势

您认为中医健康服务在基层的独特优势是?

人数

构成比(%)

成本低、副作用小

105

95.45

适合慢性病和亚健康调理

107

97.27

符合居民传统健康观念

104

94.55

能与现代医学互补

107

97.27

政策支持力度大

88

80

Table 3. Principal limitation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ealth services

3. 中医健康服务的主要局限性

您认为中医健康服务的主要局限性是?

人数

构成比(%)

疗效缺乏科学证据

45

40.91

标准化程度低

67

60.91

患者接受度参差不齐

104

94.55

基层配套资源不足(设备、药材)

89

80.91

医务人员技能不足

54

49.09

扶持力度不够,行医或者说所谓的依法执业政策不明朗

1

0.91

Table 4. Primary channels for acquiring knowledg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4. 获取中医药知识的主要途径

您获取中医药知识的主要途径是?

人数

构成比(%)

院校教育

77

70

在职培训

92

83.64

自学(书籍、网络)

76

69.09

同行交流

82

74.55

患者反馈

56

50.91

从未主动学习

1

0.91

Table 5. Applicable scenarios for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 “preventive healthcare” concept at the primary care level

5. 中医“治未病”理念在基层的适用场景

您认为中医“治未病”理念在基层的适用场景包括?

人数

构成比(%)

慢性病早期干预

108

98.18

老年人群健康管理

107

97.27

孕产妇体质调理

93

84.55

儿童生长发育保健

102

92.73

亚健康状态调整

107

97.27

(2) 基层医务人员中医健康服务的行为实践

在临床工作中,74.55%的基础医务人员经常提供中医健康服务,18.18%的基础医务人员偶尔提供中医健康服务。87.26%的基层医务人员认为患者对中医健康服务的接受度较高。超75%的基层医务人员常用针灸、推拿/按摩、拔罐、刮痧、耳穴压豆、中药内服/外用等中医技术或方法。超过50%的基层医务人员认为缺乏系统培训、患者信任度低、时间精力有限是在开展中医健康服务时遇到的主要困难。

(3) 基层医务人员对的中医健康服务的态度与评价

99.09%的基层医务人员对中医药疗效的认可程度较高。71.82%的基层医务人员认为自身中医药知识不足是影响基层医务人员使用中医健康服务的主要因素(详见表6)。

Table 6. Key factors influencing primary healthcare personnel’s us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ealth services

6. 影响基层医务人员使用中医健康服务的主要因素

您认为影响基层医务人员使用中医健康服务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人数

构成比(%)

自身中医药知识不足

79

71.82

患者需求低

66

60

政策支持不足

56

50.91

设别/药材短缺

56

50.91

经济效益差

56

50.91

(4) 基层医务人员关于中医健康服务需求与建议

95.46%的基层医务人员有兴趣进一步学习中医健康服务相关技术。58.18%的基层医务人员更倾向于线下实操培训。基层医务人员接受中医健康服务培训项目见表7。基层医务人员关于提升基层医务人员中医健康服务能力的建议详见表8

Table 7. Training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ealth services

7. 接受中医健康服务培训

您最希望接受哪些中医健康服务培训?

人数

构成比(%)

中医基础理论

92

83.64

适宜技术操作

97

88.18

政策解读

65

59.09

中医慢病管理

87

79.09

中医健康宣教及沟通技巧

86

78.18

Table 8. Recommendations for enhancing primary healthcare personnel's capacity to deliver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ealth services

8. 提升基层医务人员中医健康服务能力的建议

建议

构成比(%)

加强培训学习

58.83

加强宣传

7.84

加强实践

7.84

加强监督考核管理

5.89

加强特色活动开展

11.76

加强支持保障

7.84

3. 结果分析

3.1. 基层医务人员对中医健康服务的认知程度

虽然大多数基层医务人员对中医健康服务有一定了解,但仅有48.18%系统学习过中医基础理论,这可能与他们的教育背景有关。现代医学教育体系中,中医课程的比重相对较低,导致很多医务人员在院校学习阶段未能系统掌握中医知识。26.36%的基层医务人员对相关基层中医药服务政策了解不足,这反映出政策宣传和推广工作存在薄弱环节。政策的传达和解读不够深入,使得部分医务人员对中医药服务的支持政策缺乏清晰认识。95.46%的基层医务人员对中医药在基层应用的信任度较高,这与中医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深厚根基有关。中医药作为一种传统医学,在民间具有较高的认可度,这种传统观念也影响了基层医务人员的态度。仅48.18%系统学习过中医基础理论(如阴阳五行、脏腑经络),可能导致中医服务的技术规范性不足。超过90%的医务人员认为中医在疾病预防、慢病管理、康复治疗、健康宣教中作用显著,契合基层医疗需求(如老龄化、慢性病高发)。独特优势集中于“成本低、副作用小”“适合慢病调理”“与现代医学互补”,凸显中医在基层的实用性。

基层医务人员对中医健康服务的认知程度直接影响其在临床中的应用。认知不足可能导致在提供中医健康服务时不够规范,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体验。认知程度的差异也会影响中医药在基层的推广。如果医务人员对中医健康服务的理解不够深入,可能无法有效向患者宣传和推广中医服务,限制了中医药在基层的应用范围。

3.2. 基层医务人员的中医健康服务的行为实践

74.55%的基层医务人员经常提供中医健康服务,这表明患者对中医健康服务的需求较高,推动了医务人员在临床中更多地应用中医技术,结合87.26%认为患者接受度较高,说明中医服务在基层已有一定渗透。资源限制的制约:虽然大部分医务人员愿意提供中医健康服务,但基层配套资源不足(如设备、药材短缺)限制了服务的开展。这反映出基层医疗机构在资源配置上的不足,影响了中医健康服务的推广。技术熟练度的差异:部分医务人员在开展中医健康服务时遇到的主要困难包括技术不熟练和设备短缺,这说明基层医务人员在中医技术操作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提升。

基层医务人员常用的中医技术(如针灸、推拿、拔罐等)在慢性病管理和康复治疗中具有显著效果,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和生活质量。中医健康服务在基层的广泛应用,有助于减轻基层医疗的负担,特别是在疾病预防和健康宣教方面,能够有效降低医疗费用。

3.3. 基层医务人员对中医健康服务的态度与评价

99.09%的基层医务人员对中医药疗效的认可程度较高,这与中医药在临床中的实际应用效果有关。中医药在慢性病管理和康复治疗中的独特优势得到了医务人员的认可。知识不足的限制:71.82%的基层医务人员认为自身中医药知识不足是影响使用的主要因素,这与中医健康服务的复杂性和专业性有关,也提示需要加强基层医务人员的中医知识培训和技能提升。中医理论和实践需要系统学习和长期积累,基层医务人员的知识储备相对不足。

医务人员对中医药疗效的高度认可有助于推动中医健康服务在基层的推广,但知识不足可能限制其应用范围和深度。医务人员对中医药疗效的认可能够增强患者对中医健康服务的信任,提高患者的接受度和依从性。

3.4. 基层医务人员关于中医健康服务需求与建议

95.46%的基层医务人员有兴趣进一步学习中医健康服务相关技术,这与中医健康服务在基层的应用前景广阔有关。基层医务人员希望通过学习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更好地服务患者。基层医务人员对中医基础理论、适宜技术操作、政策解读、中医慢病管理、中医健康宣教及沟通技巧等方面的培训需求较高,且58.18%的基层医务人员更倾向于线下实操培训,这与中医技术的实践性较强有关。中医技术如针灸、推拿等需要实际操作才能掌握,线下实操培训能够更好地满足这一需求。

基层医务人员对培训内容的全面需求和对培训方式的偏好,直接影响培训的效果。如果培训内容和方式不能满足医务人员的需求,可能导致培训效果不佳。通过满足基层医务人员的学习需求和建议,能够有效提升其中医健康服务能力,进而提高中医健康服务在基层的应用水平。

4. 对策建议

4.1. 深化中医知识系统培训

为切实增强基层医务人员的中医健康服务能力,需构建一套全面且规范的中医知识培训体系。培训内容需全面覆盖中医基础理论、临床操作技巧以及适宜技术运用等多个关键领域。采用理论讲授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助力医务人员系统掌握中医健康服务的核心要点,提升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能力。特别是在中医基础理论教学方面,应采用通俗易懂的教学方法,使医务人员能够深刻理解并灵活运用中医理论指导临床工作。

4.2. 完善资源配置体系

基层医疗机构在推进中医健康服务过程中,普遍面临设备和药材匮乏的困境。因此,加强基层医疗机构的资源配置显得尤为重要。政府及相关部门应加大对基层医疗机构的资金扶持力度,配备齐全的中医诊疗设备,如针灸器具、推拿床、艾灸仪等,并确保中药材的质量和稳定供应[3]。通过完善资源配置,为中医健康服务的开展提供坚实的物质保障,确保医务人员能够顺利开展各类中医诊疗活动。

4.3. 加大政策宣传力度

政策支持是推动中医健康服务在基层广泛普及的重要保障[4]。然而,部分基层医务人员对相关政策了解不足,影响了政策的落地实施。因此,需通过多种渠道加强对基层中医药服务政策的宣传和解读。利用线上平台、线下讲座、政策解读手册等多种形式,确保医务人员能够全面了解政策内容,明确政策支持的重点和力度。通过加大政策宣传力度,提高医务人员对政策的认知度和执行力,为中医健康服务的发展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4.4. 加强患者教育引导

患者对中医健康服务的认知和接受程度直接影响其使用意愿和治疗效果。中医健康教育融优质护理服务中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健康知识水平和生活质量,增强护理满意度,提升治疗依从性[5]。因此,加强患者教育,提高其对中医健康服务的认知和理解至关重要。有研究表明,加强健康教育管理工作能够提高中医护理管理质量评分,提高护士的中医护理工作能力[6]。基层医务人员可通过健康宣教、科普讲座、宣传资料等多种方式,向患者普及中医健康服务的优势和适用范围。通过加强患者教育引导,增强患者对中医健康服务的信任感和接受度,进一步推动中医健康服务在基层的应用,为基层居民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

4.5. 构建激励机制体系

为激发基层医务人员学习和应用中医健康服务的积极性,需建立并完善相应的激励机制[7]。通过设立奖励制度,对在中医健康服务领域表现突出的医务人员给予表彰和奖励,激发其工作热情。同时,将中医健康服务的开展情况纳入绩效考核体系,鼓励医务人员积极学习和应用中医技术,提升其在临床中的应用水平。通过构建激励机制体系,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推动中医健康服务在基层的广泛应用。

4.6. 推行多元化培训模式

基层医务人员对中医健康服务培训的需求呈现多样化特点,且更倾向于线下实操培训。因此,应推行多元化的培训模式,结合线上和线下的优势,满足不同医务人员的学习需求。线上培训可提供丰富的理论知识课程,方便医务人员随时随地进行学习;线下实操培训则可提供实际操作的机会,帮助医务人员掌握中医技术的操作要点。通过推行多元化培训模式,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加大对中医药人才的培训,以满足广大群众对中医药健康服务需求的客观要求[8]

本研究显示,多数医务人员对中医健康服务有一定了解,但系统学习中医基础理论者较少,对相关政策了解不足。尽管对中医药在基层应用信任度高,且认为其在疾病预防等方面作用显著,但在实际提供服务时,受资源限制和技术熟练度差异影响。同时,医务人员自身中医药知识不足是影响使用的主要因素,但多数有兴趣进一步学习,且更倾向于线下实操培训。基于此,建议深化中医知识系统培训、完善资源配置体系、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加强患者教育引导、构建激励机制体系、推行多元化培训模式,以提升基层中医健康服务能力,推动中医药在基层的广泛应用。

基金项目

2025年度南充市社科规划项目川北健康人文研究中心专项课题(NC25CB22)。

参考文献

[1] 徐婧. 十部门印发《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十四五”行动计划》[J].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22, 30(7): 150.
[2] 袁小丽, 张媚, 段桂敏, 等. 基层医疗机构中医药特色优势发挥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建议[J].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21, 29(7): 227-228.
[3] “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J]. 江苏中医药, 2022, 54(5): 1-9.
[4] 《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医药人才工作的意见》印发[J]. 中医健康养生, 2022, 8(8): 2.
[5] 周文云. 中医健康教育融入血液科“示范病区”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J].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24, 32(22): 171-173.
[6] 徐旦, 刘婷, 杜晶晶. 加强中医适宜技术与健康教育管理工作对普外科护理服务质量的影响[J]. 中医药管理杂志, 2025, 33(6): 164-166.
[7] 武春莹.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老年人中医健康管理服务能力提升研究——以福州市为例[D]: [硕士学位论文]. 福州: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2.
[8] 易凌炜. 探索新时代中医药健康服务能力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 人口与计划生育, 2018(12): 57-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