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古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小学生而言,古诗词的教学承担着培养学生朗读能力、理解能力、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等综合语文能力的重要任务,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然而,在当前“双减”政策的背景下,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面临着一些挑战,那么这就要求教师改进传统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创新古诗词教学的方式,提高教学效率,实现小学教学提质增效目标。本文将分析双减政策对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以促进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和理解,并激发出古诗词在教学和教育中作用。
Abstract: Ancient poetry is a treasure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an important part of it. For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the teaching of ancient poetry plays a crucial role in cultivating their comprehensive language abilities such as reading, comprehension, thinking, and imagination. It is an indispensable part of Chinese language teaching. However, under the current “Double Reduction” policy, teaching ancient poetry in primary school Chinese faces some challenges.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for teachers to improve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 mainly based on lecturing, innovate the teaching methods of ancient poetry, enhance teaching efficiency, and achieve the goal of improving the quality and efficiency of primary school teaching. This paper will analyze the impact of the “Double Reduction” policy on the teaching of ancient poetry in primary school Chinese and propose corresponding teaching strategies to promote students’ learning and understanding of ancient poetry and bring out its role in teaching and education.
1. 引言
为切实提升学校育人水平,持续规范校外培训(包括线上培训和线下培训),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1]。其中将“双减”概括为: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减轻校外培训负担,教育部党组将其作为“一号工程”[2]。该政策的出台,通过系统举措严格监管校外培训机构和压减学生的作业负担,是构建良好的教育生态的重大举措,不仅缓解学生以及家长面临的学业压力以及焦虑负面情绪,遏制校外培训内卷现象,旨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这一政策的提出对小学语文在古诗词教学方面既迎来了要回归课堂本位,又面临着提质增效创新教学模式的新挑战,古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双减”政策的提出要减轻学生作业负担,这就要求避免以往机械式背诵和重复抄写的学习方式。该政策鼓励提升学校课后服务的质量,这就为古诗词开展趣味性学习以及拓展学习提供了更多的空间。那么要在课堂有限的时间内不增加学生负担的前提下如何更高效地开展古诗词教学,成为一线教师深入思考的问题。笔者通过分析“双减”政策对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影响,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创设教学情境教学、利用多媒体辅助、培养学生创造力、教学评价多样化、坚持因材施教相关教学的策略,以期为提高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质量,实现减负与增质统一,提供有益参考。
2. “双减”政策对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影响
2.1. 压缩了学生学习古诗词的时间
“双减”政策的提出,压缩了学生的课后作业时间,并且逐渐取缔了课外补习班,减少了学生的课程内容和学习时间,导致了小学语文古诗词在教学中的时间被压缩。那么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小学生更充分接触和理解古诗词成为了教师面临的难题。
2.2. 降低了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
在语文教学中,大部分一线的教师虽然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部分教师仍然受制于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在课堂上机械地讲解剖析字词句,学生在下边被动地理解。这种教学方式,学生很难将古诗词文化内涵理解到位,难以获取丰富的古诗词储备,无法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有魅力,很容易感到枯燥,逐渐消磨学习兴趣。然而“双减”政策要求减少学生的作业量和考试的压力,使学生更难通过有限的课堂教学感受古诗词的魅力,导致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下降。在教学实践中学生可能更倾向于完成必要的作业和考试准备,而对古诗词的内涵和承载的文化学习投入较少的时间和精力。
2.3. 对教师教学方式提出更高要求
“双减”政策还要求减少应试教育的倾向,让小学古诗词教学回归本质,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在过去,在小学古诗词教学中常常以应试为目的,强调基础背诵与应用。学生需要背诵大量的古诗词作品,并在考试中进行填空或解答相关问题。而“双减”政策的实施,让教学重心回到了对古诗词的鉴赏与理解上。学生更多地接触原汁原味的古诗词作品,通过欣赏和品味古诗词,培养对古诗词的兴趣和鉴赏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古诗词教学中进一步改进教学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文化修养和创造力,而不仅仅是追求分数和应试技巧。
3.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
针对“双减”政策对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影响,我们可以采取以下策略来提高教学效果。
3.1. 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在古诗词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的文化内涵,一是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可以组织古诗词朗诵比赛、古装表演等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古诗词的魅力,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度,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应该扮演积极的角色,成为主动的学习者,教师不再是传统教育中的知识传授者,而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通过提供适当的学习环境和资源,培养学生的探索和思考能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二是还可以将古诗词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结合,以此增强学生对古诗词的实践性理解。例如,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仿写古诗词作文、创作古诗词歌曲等活动,通过与他人的合作,学生可以相互分享创作的想法、观点,从而丰富自己的知识和构建更深层次的理解,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古诗词的美妙[3]。
3.2. 多媒体辅助,提升教学效果
现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在小学教学现阶段,多媒体已经成为教师在备课、上课中一个重要的实用工具,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将古诗词的音频、视频等资源引入教学中,可以还原诗中的场景丰富教学内容,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通过听音频、看视频、跟读的多重感官刺激,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古诗词。笔者在不同的班级讲解古诗《宿建德江》和古诗《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两首古诗词,通过收集课堂实录、课堂测验、学生作品赏析的数据,通过分析得出在利用多媒体技术教学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堂互动的效果明显高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此外,教师还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制作合适的PPT [4]。例如,教师可以使用教师助手、希沃白板制作古诗词的PPT。最后,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诗句和译句的匹配游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还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
3.3. 引导独立思考,培养学生创造力
古诗词与其它体裁的课文学习不同,古诗词在教学中应注重对诗词内容的理解与渗透,以及对诗词情感体验的研究。在古诗词教学中,我国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在课堂教学方法上灵活创新。教师应该注重引导学生思维和表达,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综合素养能力。通过学生之间互相提问、小组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同时,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自己创作和改编古诗词,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表达能力。让他们在创作中体会到古诗词的魅力和价值[5]。
3.4. 教学评价多样化,注重综合素质
在实施“双减”政策的背景下,教师应该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除了传统的考试评价外,在古诗词教学中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例如:可以通过口头表达、写作、演讲、诗歌朗诵、诗歌剧表演、绘画创作等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兴趣,通过多样的方式评价学生的古诗词学习情况,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成果和能力。同时,“双减”政策也鼓励学校和社会在古诗词教学中引入现代元素,开展古诗词创作比赛、诗词朗诵比赛等活动,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3.5. 坚持因材施教,分层教学
“双减”政策的提出,鼓励教师注重因材施教,提升教学水平。这就需要教师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兴趣,设计适合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布置不同类型的作业,坚决克服机械、无效作业,杜绝重复性、惩罚性作业。即立足课堂实际内容,布置基础型作业、提升型作业、拓展型作业。例如,教师在课后设计了A、B、C三道作业供学生选择:“A. 背诵古诗并默写古诗。B. 归类并积累同类的古诗。C. 将刚刚学过的一首诗改写成小练笔。”其中,A题是基础题,要求每个学生都要完成,而B题、C题是自选题,供学有余力的学生选择。这样既保证了基础教学,确保和控制了作业总量及学生完成作业的时长,又能让学有余力的学生通过个性化作业进一步提升其语文素养[6]。
4. 教学实施与效果评估
在实施上述教学策略时,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需求进行具体操作。同时,教师还应该定期评估教学效果,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以确保教学目标的达成。
评估教学效果可以通过学生的学习成绩、作品展示、学习反馈等方式进行。同时,教师还可以与学生和家长进行沟通,了解他们对古诗词教学的看法和建议,以进一步改进教学策略。
5. 结论
在“双减”政策背景下,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面临一些挑战,但也给教师提供了机遇。本文通过创设教学情境、多媒体辅助、引导独立思考和多样化评价、因材施教等策略,可以提高古诗词教学的效果,促进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和理解。同时,教师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古诗词教育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只有在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下,才能实现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良好效果。
而在具体实践层面,上述的教学策略可能会增加教师的困难,一是在情境创设和个性化教学的策略中显著增加教师的备课负担,尤其在班额较大、教学资源有限的学校中难以落实。二是在西部农村和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多媒体设备的缺乏将会制约其应用效果。希望在日后的理论与实践中进一步做更深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