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学专业思政元素有效融入教学的难点与对策
The Difficultie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Effectively Integrating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 into Nursing Education
DOI: 10.12677/ns.2025.1410245, PDF, HTML, XML,    科研立项经费支持
作者: 向 红*:湖北医药学院护理学院,湖北 十堰;胡 珺#: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太和医院重症医学科,湖北 十堰
关键词: 课程思政护理学专业难点与对策教学评价Course-Base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Nursing Major Difficulties and Countermeasures Teaching Evaluation
摘要: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护理学专业教育中思政元素有效融入教学实践所面临的主要难点与相应对策。方法:通过梳理当前护理学专业课程思政的教学实践现状,系统分析其在融入过程中存在的核心问题。结果:研究总结出四大难点:一是重视度不够,课程目标定位不准;二是教学设计不合理,思政元素融入生硬;三是教学过程中难以找到思政元素的切入点;四是课程思政的教学效果难以评价。结论:针对上述难点,本文提出以下对策:首先,教师需将“为谁培养人”作为核心目标,结合思政教育与专业教学,协同育人;其次,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通过系统培训、集体备课、示范课程等方式提升教师的课程思政教学能力;再次,根据各类课程特点,挖掘提炼思政元素和德育功能,科学拓展专业知识广度、深度和温度,实现知行合一;最后,建立多元综合的评价体系,将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量化指标与质性描述相结合,以评促建,保障育人实效。本研究为推进护理学专业课程思政的深入发展提供了理论与实践参考。
Abstract: Objective: This paper aims to explore the main challenges and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for effectively integrating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 into teaching practices in nursing education. Methods: By reviewing the current statu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practices in nursing courses, this study systematically analyzes the core issues encountered during the integration process. Results: The research identifies four major challenges: (1) Insufficient emphasis and inaccurate positioning of course objectives; (2) Unreasonable teaching design and rigid integr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 (3) Difficulty in identifying entry points for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 during teaching; (4) Challenges in evaluating the teaching effectivenes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Conclusion: To address these challenges, this paper proposes the following countermeasures: First, teachers should regard “for whom to cultivate Homo sapiens” as the core objective, integrating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with professional teaching to synergistically cultivate Homo sapiens. Second, efforts should be made to strengthen the teaching faculty through systematic training, collective lesson preparation, and demonstration courses to enhance teachers’ capabilities 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Third,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various course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 and moral education functions should be extracted and refined, scientifically expanding the breadth, depth, and warmth of professional knowledge to achieve the unity of knowledge and practice. Finally, a diversified and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system should be established, combining formative and summative assessments, quantitative indicators with qualitative descriptions, to promote development through evaluation and ensure the effectiveness of cultivating Homo sapiens. This study provides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references for advancing the in-depth developmen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nursing courses.
文章引用:向红, 胡珺. 护理学专业思政元素有效融入教学的难点与对策[J]. 护理学, 2025, 14(10): 1839-1843. https://doi.org/10.12677/ns.2025.1410245

1. 引言

2016年12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做到“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高校应专注于其特定职责范围,确保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相辅相成,从而产生协同效应[1]。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指出,教育、科技与人才是构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不可或缺的基础性和战略支持力量[2]。课程思政旨在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要素“理论知识、价值观念及精神追求”融入各个学科的教学之中,在无形中塑造学生的思维模式和行为规范。因此,在护理课程中开展课程思政是当前医疗卫生院校立德树人的主要任务,也被视为医学教育领域内培养专业人才的一项重要策略[3]。其中,护理专业学生作为临床护理人员的后备军,是与患者接触最多的医技人员之一,除需掌握深厚的专业知识之外,还应当具备相应的人文素质和职业精神。所以本文阐述了护理学专业课程与课程思政整合的必要性,并对课程思政在护理学专业课程中的教学内容及实践路径的应用现状进行综述,以期为推进护理学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2. 护理学专业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的难点

近段时间以来,很多高校在开展课程思政建设工作中做了大量的尝试,也取得了许多的成效。但在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和创新过程中也暴露出来不少问题,说明课程思政在实施中确实也存在很多难题[4]

2.1. 重视度不够,课程目标定位不准

由于对课程思政建设的相关理论缺乏科学系统的了解与研究,不能遵循专业课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原则,导致课程教学失去了德育这个“灵魂”,从而出现课程教学中理论知识传授、操作技能培养与价值观引领之间的割裂甚至冲突。“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点在于“思政”,重点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把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以及德育适时地融入进去,同时注重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针对性,与专业课教学在培养人才上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但研究发现,专业课教师在将思政元素融入教学的适度性把握不好,有的教师顾此失彼,有的又过犹不及,极大地损伤了“课程思政”的教育教学效果[5]

2.2. 教学设计不合理,思政元素融入生硬

有些教师由于授课时间有限,精力不足或是在一些专业课中受制于授课内容的局限性,思政元素的融入通常流于形式,为思政而思政,不能引起学生们的共鸣,教育教学目标也难以实现。甚至有些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将思政内容独立拿出来讲解,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知识教育之间产生“两张皮”现象,不利于学生掌握相关理论知识和技能,更不能保证思想政治教育在这些课程中的系统呈现。

2.3. 教学过程中难以找到思政元素的切入点

部分课程在挖掘思政元素时面临较大难度,尤其是一些理论性较强或看似与思政关联度不高的学科领域。教师群体常常感到缺乏系统性的理论指导和知识支撑,难以精准识别本专业课程中可融入的思政切入点。同时,对课程思政的核心内涵理解尚不够深入,对其外延边界——即思政内容究竟应延伸至何种广度与深度——也缺乏清晰把握,导致在实际操作中难以确定具体哪些内容属于课程思政范畴,哪些方式属于恰当融入,影响了思政教育与专业教学的有机融合及效果评估[6]

2.4. 课程思政的教学效果难以评价

有一些教师反映,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意识形态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目标是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这种影响通常表现为“内化于心”,即学生内心深刻认同并接受这些思想观念。然而,教师们指出,如何将这种内在变化转化为实际行为表现,即“外化于行”,却是一个复杂的挑战[7]

3. 护理学专业课程思政实施的方法

3.1. 将思政教育与专业教学相结合

长期以来,一些教师对专业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培养存在思维定式,认为学生的思想意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思政课程的内容,而专业课程只需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过度关注学生的专业素养,忽视学生的人文关怀品质和责任担当的培养,势必会把学生置于危险的境地。所以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必须把“为谁培养人”作为所有课程教学的核心目标,将思政政治教育与专业课程教学相结合,起到同向同行、协同育人的作用。在两者相结合的过程中,护理学专业课程要加强对护生人文关怀品质的培养,使学生在日常学习中受到优秀医疗思想的熏陶,从而逐渐提高学生的职业认同感和道德修养。同时教师还要带领学生进行医疗专业的实际操作,使学生在实际护理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明确自身担负的救死扶伤的责任,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从主观上将自己培养为一名合格的医疗工作者。

3.2.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教育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是教师,所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提高学校核心竞争力的关键。高校要定期举办各类教师座谈会,让教师可以畅所欲言,同时让优秀教师进行经验分享,在互相交流学习中发现自身存在的知识漏洞与思想误区,并进行及时地改正。同时,努力学习各种先进教育教学理念,并适时地运用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如在教学过程中构建出包含思政思想的宏观格局,将思想政治教育始终贯彻整个教学过程中。另外,还可以举办各种与课程思政相关的活动,如课程思政公开课、课程思政教案评比、课程思政教学能力比赛等,切实提升教师课程思政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3. 积极学习,深入挖掘专业课包含的思政元素

高校的学科种类繁多,应根据公共基础课程、专业教育课程与实践类课程的特点,深挖提炼各类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和德育功能,科学合理地拓展专业知识的广度、深度和温度,真正达到践行感悟,知行合一。如文史哲类注重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运用,理工类更注重科学精神和工匠精神的培养,而医学类一定要注重医德医风的培养。那么,我们护理学专业思政元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挖掘[8]。第一,文化素养方面。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薪火相传的红色革命文化、艰苦奋斗的劳动教育文化、向善向美自我价值的文化,如《中医护理》中加入中医药的继承与创新,增强文化自信;第二,法治素养方面。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并积极参加法治体系建设、提升法治意识、执业中遵循《护士条例》和各项规章制度;第三,科学精神方面:建立理性思维,养成以实证方法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建立批判、坚韧不拔、开拓创新的探索精神;第四,职业素养方面。心怀敬畏、充满热爱的职业认同,博爱仁心、无私奉献的职业品格,诚实守信、严谨求实的职业操守,爱岗敬业、精益求精的职业精神,此部分可以列举神农尝百草、李时珍和屠呦呦等名人工匠精神,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职业态度。

3.4. 注重教学的反馈与评价

教学的评价应注意多样性,应设计多维度的评价指标,全方位考察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学习态度和学习参与度情况等[9]。在学生学习内容和过程中,可以设计让学生自评与互评、学习过程记录、学习成果展示和课堂观察等环节,同时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如可以让学生书写学习感悟、读书笔记和随笔等。反馈措施还可以体现在,设计各种调查问卷,如课程期末反馈表、本次授课过程的建议与想法(问卷)等,另外师生座谈会也可以很好地了解学生对本课程思政元素的融入是否满意。

4. 小结

高校在进行护理学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做好“教和思”的引导,深入挖掘和提炼各类课程所蕴含的思政元素,将思想政治教育有机地融入到课堂教学过程中,真正实现各门专业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协同育人的作用。同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完善教育教学方式,切实提升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感染力。

基金项目

湖北医药学院药护学院2021年度教学研究项目(YHJ2021041)。

NOTES

*第一作者。

#通讯作者。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J]. 新长征(党建版), 2021(3): 4-13.
[2] 习近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22: 33-36.
[3] 王燕萍, 张淑娥, 李庆林, 等. 高等医学院校课程思政实施现状的分析与思考[J]. 中华医学教育杂志, 2022, 42(7): 618-622.
[4] 姚晨丝雨, 陈毓卓, 王青, 季红. 护理专业课程思政的进展研究[J]. 卫生职业教育, 2022, 40(7): 25-27.
[5] 刘佳莉, 刘丽萍, 赵庆华. 课程思政在护理教学中的应用现状[J]. 护理学杂志, 2023, 38(4): 19-22.
[6] 唐楠, 贾盈盈, 韩琳. 护理学专业课程思政教学研究文献计量学分析[J]. 中华护理教育, 2023, 20(3): 310-313.
[7] 周莹莹, 戴正悦, 方琼. 护理学专业课程思政教学内容及实践路径的研究进展[J].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25, 11(5): 221-224.
[8] 李霞林. 高职院校课程思政教学问题与对策分析[J]. 现代商贸工业, 2022, 43(22): 198-199.
[9] 梁耀元, 黎剑云, 温彬斌, 吴彬. 护理学教育中课程思政实践进展[J]. 护士进修杂志, 2022, 37(13): 1196-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