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护理是与人类生老病死相伴的职业,人文关怀是护理的核心和精髓,护理学的主要使命职责就是培养具有良好职业技能和人文素养,能够适应医疗健康事业发展需要的护理人才。因此,在护理专业教育中融入思政教育,实现护理专业教育与人文思政教育同向同行,是国内外护理学科发展的重点和难点。然而,在护理学传统教学模式与思政教育结合的过程中,目前普遍存在“油浮于水”现象及“孤岛”的困境,两者缺乏真正有实效的深度融合[1]。Akishita等[2]也指出,部分医院与学校存在“重专业技能而轻人文教育”的问题,也为护理学思政课程的建设带来一定困难。随着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讲话精神[3]的指导,和国家教育部《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4]的出台,近年来,案例教学因其启发性、创造性、参与性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课程思政教育中。案例教学法(case based learning, CBL)最早由哈佛大学在19世纪末提出,是一种采用具体案例为载体,引导学生通过思考、讨论、分析典型案例,从而帮助其掌握知识、提升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5] [6]。该教学方法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案例紧密结合,与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相比,具有较好的趣味性,可激发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目前被广泛引入至医学及护理教育领域[7]。有学者通过生动的案例培养学生人文修养能力、临床分析能力,取得了较好效果[8] [9]。本研究以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为方向,形成系统的护理学课程思政案例库,并在此基础上以高校护理学生为对象进行案例教学的实践与探索,现将体会与思考介绍如下。
2. 护理学课程思政案例库的建设
2.1. 成立课程思政案例库研究团队
课程思政案例库的建设与实践需要以教师为主体进行落实,组建以护理学教师骨干为核心的联合团队是本研究的首要任务。因此,本研究采用团队合作法,组建了护理学课程思政案例库的研究团队,包括护理学专业教师5名,思政教师1名,护理临床专家2名。8名团队成员均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2人,主任护师2名,讲师3名,平均年龄(41.29 ± 5.12)岁。研究团队初步成立后,以团队负责人为核心,通过定期举办线下或线上小组会议的方式,完成人员分工、确立案例库建设原则、明确注意事项等任务。
2.2. 现状调查
为建设完成符合护理学教学对象特点的课程思政案例库,本研究以护理学授课教师和学生为调查对象,开展了相关的现状调研工作。通过调查,旨在了解护理教师目前采用案例教学的课程内容、实施方式与媒介、存在的问题与难点,同时了解护理学生对案例教学的认识、需求及建议。本次调查共有28名护理教师及216名护理本科生参与。有60.71%的护理教师反应目前课程思政案例主题较单一,42.86%的护理教师指出部分案例较陈旧,建议进行多元化更新。此外,还有部分教师指出,在当前人工智能及数智化日益普及的教育背景下,应探索智慧化教学技术在课程思政案例中的应用模式,以突破传统案例教学方式的局限。学生角度的调查结果则显示,87.04%的护生认为将课程思政案例融入护理学教学中非常有必要,75.46%的护生认为将课程思政案例融入教学过程有助于塑造学生积极正面的价值观,70%以上的护生对护患关系、时政热点、护理临床实践、护理伦理相关内容的案例更感兴趣。
2.3. 案例库构建
首先,通过文献研究法及调研法,根据前期现状调查中教师与学生的需求反馈,以及护理课程教学需求、课程思政目标方案,利用行业热点事件、经典案例和历史事件等,建设完成护理伦理学课程思政资源库框架。框架由案例库单元、案例库主题、具体案例三个维度组成。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根据护理学课程的总体教学目标与教学特点,建立案例库的分类条目,并形成模块化的案例库单元。其次,在课程思政案例库框架确立的基础上,借鉴邹颖等[10]的提出的研究方法,采用采编型结合改编型的案例,通过临床访谈调研、现有媒体资源(如医院官网、公众号等)、书籍杂志等渠道进行案例收集整理。形成案例素材初稿后,通过邮件邀请护理专家及思政教育专家进行审核,团队成员根据专家反馈意见进行完善和修订,剔除不合理案例,修订生硬突兀案例,最终确定课程思政案例库素材终稿,见表1。最后,通过与计算机专业教师合作,研发完成护理学课程思政案例库软件(软件著作权批号:13667743),并将案例素材融入案例库软件。
Table 1.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ase database for nursing courses (selected cases)
表1. 护理学课程思政案例库(节选)
案例库单元 |
案例库主题 |
教学活动方法 |
数智化辅助手段 |
护理理论 |
传统医德医风 职业奉献精神 职业道德情操 |
理论阐述 案例分析 小组讨论 |
① 学习通知识图谱 ② 自主开发的课程思政案例库软件 |
护医、护患关系 |
团结协作同事 关心尊重病人 |
模拟体验 见习反思 演讲比赛 |
① Deepseek、文心一言 ② 雨课堂词云分析 ③ 虚拟仿真软件 |
护理临床实践 |
以病人为中心 全生命周期的护理人文精神 |
影视赏析 案例分析 角色扮演 |
① 网络投票 ② 自制微影视集 ③ 线上平台投屏分享 |
护理科研 |
实验道德规范 严守科研诚信 慎独求真精神 |
理论阐述 小组讨论 案例分析 |
① 在线选人演示 ② 自主开发的课程思政案例库软件 ③ 随堂测试软件(网络版) |
护理伦理 |
尊重病人隐私 审慎实施操作 提高生命质量 |
模拟体验 案例分析 小组讨论 |
① 学习通在线发布讨论任务 ② 数字化课程资源赏析 ③ 虚拟仿真软件 |
3. 案例库的实践、评价和更新
护理学课程思政案例库初建完成后,以本校护理专业大二、大三年级的学生为对象,采用前期建设的课程思政案例库,在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及护理伦理学教学中进行应用实践。实践前,团队成员组织教师进行统一备课,并根据课程特点选择合适的案例库融入路径,如案例分析、小组讨论、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等。实践过程中,从案例讲授方法、学习内容、课堂互动、考核过程等多渠道挖掘切入点,以盐溶于水的形式将护理专业知识与思政案例有机结合。此外,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融入AI与智能等方式丰富讲授形式,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提高思政教育的效果,如采用雨课堂词云分析、线上平台投屏分享等方式增加学生对案例学习的参与性。案例库初步实践完成后,通过问卷调查法从学生评价、课程评价、教师自我评价3方面分析评价应用效果。其中,学生评价主要包括:学生课堂情绪分析评分、案例分析评分、小组讨论评分、作业评分、期末考试评分、课程思政内容满意度、学习效果满意度、课程设置满意度等。课程评价主要包括:学校督导组专家通过听课、教学资料检查进行教学设计、教学策略、教学效果、教学反思等方面的评价。教师自我评价主要包括:教学设计、教学效果、教学反思等方面的自我评价。在学生、教师、课程三方面效果评价的基础上,可对案例库应用模式进行针对性地优化和完善。同时,为保持案例与时代同步发展,团队成员还将定期关注近期学习强国中的医学领域栏目、互联网时政热搜话题、医学护理重大事件等内容,定期将符合时代感的思政案例审核入库,持续进行动态更新,以确保案例库的时效性。
4. 讨论
4.1. 课程思政案例库有利于实现专业知识与思政素养的融合
近年来,参照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的讲话精神[3],和国家教育部等出台的《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4],护理学课程的教学有了新的目标和更高的要求,即着力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护理学教学的全过程。然而,在护理学的传统教学模式与思政教育结合的过程中,仍普遍存在“油浮于水”现象,两者缺乏真正有实效的深度融合[1] [11]。目前护理学领域课程思政建设仍然是护理教学改革亟待继续深耕和探索的难题。而案例教学通过信息筛选、推送正能量内容,强化典型榜样示范引领作用,并通过复杂情境分析引导学生批判性思维,可从多维度深入塑造大学生道德价值观[5]。何晓璐等[12]的研究指出,挖掘教学中的思政元素,引入教学及实践过程中的典型案例,构建案例库的方式是提高课程思政育人效果的有效途径。刘辉等[13]基于学生视角构建的课程思政案例库,充分契合了学生的真正需求,较好地实现了专业知识学习与思想价值培养的有机统一。本研究以多元化教师团队为核心,从多层次多模块构建护理学课程思政案例库,为教师授课提供思政资源,以鲜活案例的形式将思政教学自然融合于专业知识授课过程中,可有效实现专业知识与思政素养的有机融合。综上,构建和应用课程思政案例库有利于实现专业知识与思政素养的融合,这将有助于推动有正义感、道德感、使命感、责任感的临床护理人才的培养。
4.2. 课程思政案例库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学习效果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养成了师生应试教育的思维,极易导致学生思想固化,造成课程思政教学浮于表面、质量不佳的现象。针对这一难题,段凯旋等[14]在内科护理学课程思政案例库的研究中指出,采用科学的方法构建案例库可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此外,杨丽娜等[15]以高职护理专业学生为对象,通过显性与隐性相结合、线上与线下相结合、正式与非正式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案例教学,激发学生主动性、引导学生思考、拓宽学生视野,较好地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效果。另有研究指出,采用案例教学具有情境化、问题导向、开放性等特性,可有效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促使学生主动查阅资料,不断探索新的护理理念、技术,有助于培养学生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换为主动的探索者[16] [17]。鉴于此,本研究在护理学课程思政案例库构建过程中,充分选取典型性、生动性、代表性的案例素材,从职业认同感、人文关怀力等多维度内容进行案例库的搭建,通过鲜活的案例榜样驱使学生主动认识到护理人的使命及社会责任,对其专业知识及思政素养的学习均起到了正向作用。此外本研究在案例库实践过程中还借助数智化辅助教学手段,丰富形象地将思政元素融入专业知识授课中,例如通过学习通在线投票活动、雨课堂云词分析、在线选人、在线抢答等方式打破课堂沉默,实现生生、师生的同频共振,充分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学习效果。
5. 研究的局限性与展望
课程思政案例库的建设与探索有利于实现专业知识与思政素养的融合、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学习效果,为护理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提供了新思路。但案例库的质量将直接影响案例教学的效果,典型且具有启发性的思政案例是建立课程思政案例库的重要条件。本研究针对护理学课程思政案例库进行构建并初步应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目前对案例库的持续更新和优化,仍缺乏较完善的方案。未来,教师需围绕护理学课程教学大纲及时更新与添加热点案例以丰富案例库,因时而进、因势而新,为护理学生提供最前沿的思政学习资源,才能保证思政案例库的时效性和先进性。
基金项目
2025年度校级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项目编号:hyjg202535)。
NOTES
*第一作者。
#通讯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