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版初中英语新教材中的跨学科素养分析
Analysis of Interdisciplinary Literacy in the 2024 Edition of the Junior High School English Textbook
DOI: 10.12677/ae.2025.15101951, PDF, HTML, XML,   
作者: 杨 珂, 刘瑶瑶:湖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北 黄石
关键词: 初中英语新教材跨学科素养Junior High School English New Textbook Interdisciplinary Literacy
摘要: 学科知识综合化趋势凸显的当下,跨学科研究与教育活动备受瞩目,教材的跨学科特性对知识整合及教学实践意义深远。本文运用内容分析法,深度剖析了新人教版初中英语七年级上册教材中的跨学科特性,研究发现,该教材有效整合了多学科知识,其他学科内容的融合对学生跨学科素养的提升起到了关键作用。
Abstract: In the current educational landscape, the trend toward integrated disciplinary knowledge is becoming increasingly prominent.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 and educational activities have attracted significant attention, and the interdisciplinary nature of textbooks plays a profound role in knowledge integration and teaching practices. This paper employs the content analysis method to conduct an in-depth examination of the interdisciplinary characteristics of the new People’s Education Press edition of the seventh-grade English textbook for junior high schools. The study finds that this textbook effectively integrates knowledge from multiple disciplines, and the inclusion of content from other subjects plays a key role in enhancing students’ interdisciplinary literacy.
文章引用:杨珂, 刘瑶瑶. 2024版初中英语新教材中的跨学科素养分析[J]. 教育进展, 2025, 15(10): 1155-1160. https://doi.org/10.12677/ae.2025.15101951

1. 引言

什么知识最有价值?在国际形势多变的21世纪,斯宾塞之问的答案一直在刷新。为适应国际形势的急剧变化,《2022版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提出要培养学生应该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多位学者认为,跨学科素养是他们的重要组成,美国哈佛大学曼西利亚(Mansilla V. B.)等认为,“跨学科素养是面对超越单一学科范畴的复杂问题时,整合两门或多门学科知识、方法以促进认知发展的能力”[1]。林崇德教授也指出,相对于“知识基础”领域中的学科素养,被访谈者更为强调各类跨学科素养的养成,并将其作为决定个体核心竞争力的主要方面[2]。陈柏华(2012)提出,教材是教学的重要载体,为教学提供内容、话题、方法和设计指南,教材是否具有跨学科性是跨学科学习能否成功的关键[3]。故教材的跨学科编写理念已成为衡量教材品质的核心要素之一,对学生跨学科素养的提升起到关键作用。2024人教版初中英语教材面世以来,对于本套教材如何培养学生跨学科素养的深入剖析仍显匮乏。鉴于此,本研究聚焦于2024人教版初中英语七年级上册教材的跨学科特性,旨在通过内容分析法,以七年级上册英语教材为研究对象,针对教材中各个单元中Listening、Speaking、Pronunciation、Reading、Writing、Grammar、Project板块与地理、音体、数学、历史、生物等学科相互交融的部分展开深入剖析,力求揭示该教材在培养学生跨学科素养上的独特表现,为本套教材的其他跨学科研究以及如何培养学生的跨学科素养提供参考。

具体研究问题包括:

1) 新人教版初中英语七年级上册教材中,各单元不同板块分别涉及哪些跨学科元素?各个学科在各单元各板块的分布情况如何?这样的设计对学生跨学科素养的发展有何作用?

2) 教材中的跨学科元素是如何与英语教学内容融合的?在融合过程中其他学科的对学生跨学科素养的发展起到了什么作用?

2.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内容分析法,首先对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英语教材各单元不同板块的跨学科特性进行定量分析,然后采取定性方法对部分跨学科元素如何与英语教学内容融合进行描述和诠释。

定量分析具体步骤如下:

() 收集教材

获取新人教版初中英语七年级上册的完整教材内容,包括各单元Listening,Speaking,Pronunciation,Reading,Writing,Grammar,Project板块。

() 制定分类标准

本研究以教材内容为分析单位,具体选取了各单元Listening,Speaking,Pronunciation,Reading,Writing,Grammar,Project板块三部分内容构成内容分析法中的变量,参考中国学科国家分类标准和陈柏华同一主题所涉及学科的学科编码表,并结合初中课程设置,构建本研究的跨学科元素分类类别,具体包括语文、数学、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音乐、体育、美术,然后根据这一分类类别,对教材的七部分内容进行编码。

() 编码与记录

顺序阅读各单元各板块教材内容,对每个板块中出现的跨学科元素进行编码和记录。例如,在listening版块中,识别出与数学有关的词汇(如direction,quarter past six);在project板块,识别出与生物板块有关的图示(如家族树,遗传图谱)。

() 统计与分析

统计各个学科在各单元各板块的数量和出现频率,分析其分布情况,例如(语文学科总共出现几次,出现在哪个单元的哪个地方)

定性分析步骤如下:

() 深入阅读教材

在识别出各单元各板块跨学科元素的基础上,分析这些学科元素在教材中的具体呈现形式和与英语教学内容的融合方式。

() 模式识别

通过分析多个单元和板块,识别出跨学科元素与英语教学内容融合的常见模式和融合的作用。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 定量分析及讨论

从统计表1中可以看出,所有单元都不是“纯粹英语”,都涉及不同板块的跨学科内容,数学、体育、音乐等学科分布较为广泛,而美术、科学、法语等学科则相对集中在特定单元。在部分单元中,教材尝试融合多个学科,如在Unit4 My favorite Subject单元,该单元的所有板块都有跨学科内容;教材的每一板块,都做到了从不同学科探讨同一板块。尤为突出的是,Reading和Grammar板块都涉及8个学科,且每个单元的Reading和Grammar板块都包含跨学科内容,Reading板块是本教材信息输入的核心板块,文章内容做到了丰富多样,涵盖人文、社科、自然等多个领域,通过在Reading板块融入跨学科知识,学生能够尝试应用其他学科的知识和方法,深入理解文本内容;Grammar板块是英语教材中系统讲解语法规则的板块,传统的语法教学往往孤立地讲解语法点,导致学生难以理解和运用,本教材将语法规则融入到不同学科的主题和语境中,学生能够更清楚地了解语法规则在实际语言运用中的作用。

Table 1. Subject codes of disciplines involved in the same theme

1. 同一主题所涉及学科的学科编码表

单元/主题

变量

Project

取值

Listening

Speaking

Pronunciation

Reading

Writing

Grammar

Unit 1 You and Me

——

——

——

地理

生物

音乐

体育

地理

生物

音乐

体育

生物

地理、生物、体育

地理

生物

音乐

体育

Unit 2 We’re Family

——

——

体育

音乐

体育

生物

体育

生物

体育

音乐

生物

生物

体育

音乐

生物

Unit 3 My School

数学

——

数学

数学

——

数学

——

数学

Unit 4 My Favourite Subject

美术

生物

语文

计算机

地理

历史

数学

音乐

体育

美术

生物

语文

计算机

地理

历史

数学

音乐

体育

数学

数学

音乐

法语

历史

体育

——

美术

地理

生物

历史

语文

——

美术

生物

语文

地理

历史

数学

音乐

体育

Unit 5 Fun Clubs

美术

科学

音乐

体育

——

音乐

体育

生物

——

体育

音乐

生物

——

美术

科学

音乐

体育

生物

Unit 6 A Day in the Life

数学

数学

数学

数学

音乐

数学

数学

体育

音乐

数学

数学

体育

音乐

Unit 7 Happy Birthday

——

——

数学

音乐

——

数学

历史

——

数学

音乐

历史

() 定性分析与讨论

1) 英语与地理学科:知识文化深度交融

地理环境塑造语言,语言分布塑造文化,地理学科为英语的学习提供了文化和现实背景,同时,地理的很多名称和术语都源自英语,如Greenland (格陵兰)、England (英格兰)等,这些名称不仅承载着地理信息,也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在新人教版初中英语七年级上册中,地理学科与英语教材的融合主要通过将标志性建筑和文体活动的图片放进教材做对比,以及呈现涉及地理文化知识的单词来体现。例如,在Unit1 Section B 1a,教材通过长城,新加坡鱼尾狮雕像和英国大本钟的视觉呈现,使学生对国内外的地标性建筑建立认知,长城是中国古代防御体系的代表,不仅是军事工程,更是中国人民团结和抵御外侮的精神象征,鱼尾狮是新加坡多元文化的缩影,体现了东西方文化的交融,是新加坡国民身份认同的象征,大本钟以其精准的报时功能,隐喻其在近代科学的突出贡献,也是英国新年和纪念日的重要仪式符号,承载着英国人民的民族记忆和集体情感,这样的设计通过地标符号传递了中国,以英国为代表的西方,文化交汇处的新加坡的不同价值观,帮助学生建立从中国到世界的全球视野;此处,guitar的中文音译是“吉他”,直接模仿了西班牙语中guitarra的发音,同时,吉他的传播路径也反映了丝绸之路的文化交流,Singapore源自梵语“狮城”,“新加坡”名字融合了音译和意译,保留了神话传说中“狮城”的含义,新加坡的地理位置使其成为了多语言、多文化的交汇点,名字的背后蕴含着跨文化互动的历史。

2) 英语与音体学科:学习情境多元拓展

音乐和体育学科作为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普遍受学生欢迎的学科,与英语教材内容的融合能创造生动有趣、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在新人教版初中英语教材中,音乐和体育学科巧妙地融合进单元的听力训练中。例如,在Unit 2 Section A 2a这一阅读语篇中,两位身着校服的中学生腾飞与彼得正在钢琴边进行有关物品归属的对话,这里教材通过他们谈论乒乓球拍所有权、家庭钓鱼活动和母亲钢琴技艺等生活化场景,将乐器认知、运动频率、休闲时间管理等跨学科因素巧妙融入听力训练,使学生了解到如何用英语描述体育用品和活动,如何用英语描述乐器,以及音乐在家庭生活中的角色,增强了学习的趣味性。

3) 英语与数学学科:认知表达协同提升

数学是一门关于图形和数量的逻辑严谨的科学,同英语一样都是沟通和理解的工具。在新人教版初中英语七年级上册中,数学学科与英语的融合主要体现在方位和时间概念的学习上。例如,在Unit 3 Section A 1a部分,介绍“directions”(方向),教材通过利用数学中的空间方位概念(如in front of,behind,next to),如校园建筑布局的实际场景,引导学生用英语描述物体相对位置,将几何空间关系转化为英语表达,学生在用英语描述建筑位置时,例如(between A and B),必须准确无误,符合实际空间顺序,逻辑严谨;在Unit 6 A Day in the Life学习“time”(时间)这一单元Section B 1a学生需要把四个不同时间点的钟表图(如8:00、4:30、6:15、1:45)与对应的英语表达(“eight o’clock”, “four thirty”, “six fifteen”, “one forty-five”)进行匹配练习,此处涉及时钟分针与整点的计算关系,用英语表达15分钟增量对应“quarter past”须遵循严格的数学逻辑,这样的练习通过具体化的数学知识应用场景强化了英语时间表达逻辑的严密性和准确性。

4) 英语与历史学科:语言历史交相辉映

历史学科作为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英语教材通过历史事件、文化背景等方面的融合,共同承担着文化传承、跨文化理解、价值观塑造的重任。在新人教版初中英语教材的Unit 7单元,教材在此部分通过选取具有纪念历史价值的特殊生日日期,将英语语言学习与历史人物的贡献结合在了一起,以莎士比亚生日被确立为“英语语言日”的史实,串联起文学巨匠对英语历史发展的历史性影响;通过国际护士节与南丁格尔生日的对应关系,将医护职业的历史演进具象化为学生可以感知到的纪念日,使得学生在完成教材任务“划出特殊日期”的同时,建立了历史重要人物对语言发展、现代护理体系建立等方面的时代贡献的理解,以及为何设立纪念日这一文化记忆建构的跨学科认知,这部分设计将历史人物的人文价值融入进英语教学内容之中,借助莎士比亚的艺术追求和南丁格尔的奉献精神,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5) 英语与生物学科:概念实例相得益彰

英语学科作为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其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点,与生物此类的自然学科有着天然联系。生物学科中的许多术语和概念,如“DNA”、“RNA”、“细胞结构”等,在英语教材中都有对应的英文表达。家庭树是生物学中用来表示家族成员之间亲缘关系的一种图形表示方法。Unit 2 Project部分引入了家庭树的概念,学生不仅能够学习到英语中相关的词汇和表达方式,如“family tree”、“ancestor”、“descendant”等,还能够对生物学中的家族遗传、亲缘关系等概念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在家庭树的示意图中,每个家庭成员都用圆形框框住,并且标注了不同的性别和年龄特征,亲代父亲嘴唇是直线型,母亲是三角型,子一代儿子嘴唇是三角型,儿子的配偶是直线型,子二代儿子是直线型,女儿也是直线型,子一代女儿是直线型,配偶是直线型,子二代儿子是直线型,女儿是三角型,推测符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规律,这样的设计有助于学生了解家庭成员之间的生物学关系,如父母与子女、兄弟姐妹之间的亲缘关系,通过理解“祖辈–父辈–子辈”的层级关系,强调了要尊重长辈,要有家庭责任感,维系亲情的纽带,追溯家族生物学遗传性状的过程也是追溯家族历史的过程,能让学生感受到“根”的重要性,同时加强对单词“grandfather”,“cousin”等单词的印象;通过分析家庭树中的性状决定模式,即性别和对家族遗传的影响,能够引导学生用英语描述遗传特征的传递过程,培养学生用英语解释科学现象的能力,以及用英语表达自然学科概念的准确性。

4. 研究结论及建议

通过定量分析可以发现,2024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教材较好地体现了教材编写对学生跨学科素养培养的重视。一方面,教材的7个单元都涉及不同学科的跨学科内容,涉及语文、数学、生物、地理、历史、美术、音乐、体育、科学9个学科,尤其以数学、体育、美术学科分布广泛;另一方面,在内容的组织上,有些单元与某一学科的结合紧密,如Unit 3 My School和Unit 6 A Day in the Life,与数学学科的融合几乎贯穿单元所有板块。分析表明,教材在设计时重视培养学生语言使用的逻辑性和严密性,重视与学生身体与精神方面的兴趣爱好结合,并尝试从同一学科出发讨论单元主题,有利于学生高度整合认知资源,培养逻辑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和高认知能力的机会。教材通过“广覆盖、深融合”的跨学科布局,不仅拓展了语言学习的知识边界,更在学科交叉点上有针对性地融入了逻辑推理、健康审美、批判思维等高阶素养要素。

通过定性分析可以发现,教材在与其他学科进行融合的过程中,利用多学科核心素养中的重要要求,对学生的跨学科素养的提高起到了重要作用。教材通过多元化的跨学科元素与英语教学的深度融合,有效渗透了其他学科的核心素养,共同促进学生跨学科素养的发展。地理学科通过提供地标图片、地名词源分析,渗透区域认知与综合思维素养,在传递地理信息的同时,促进学生跨文化理解与全球视野的形成;音乐与体育学科通过提供乐器讨论、运动频率描述的语境,融入审美感知、健康行为与体育品德素养,既增强语言学习的趣味性与真实性,又引导关注生活艺术与健康,培养生活情趣与责任意识;数学学科提供方位描述、时间表达任务,渗透逻辑推理与直观想象素养,显著强化了语言表达的严谨性、精确性及系统性思维;历史元素学科将纪念性生日与人物关联,把语言学习置于历史语境,融入历史解释,深化文化记忆,培育历史使命感与社会责任感;生物学科通过家庭树遗传分析这一项目式学习,利用生物学概念学习词汇,渗透生命观念与科学思维素养,在提升科学概念英语表达能力的同时,也强化了对家族的认同与尊重生命意识。这种融合方式将不同学科的核心素养融合在英语学习的环境中,促进了学生跨学科素养的提升。

针对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如何利用教材,培养学生的跨学科素养,笔者提供以下教学建议:1) 教师需要深入研读教材,识别跨学科元素,并分析这些元素如何与英语教学目标结合。例如,在备课时,教师应该预判学生可能遇到的难点,特别是涉及其他学科知识的地方,比如数学中的方位描述或历史背景知识。此外,教师还需要设计跨学科的学习目标,明确在英语课上要培养哪些其他学科的素养,比如在讨论地理地标时,不仅要学习相关词汇,还要培养学生的跨文化理解。2) 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创设真实情境,设计任务驱动的活动,例如让学生通过制作家庭树来学习生物遗传词汇,同时培养科学思维。此外,教师还应采用多元评价方式,关注学生在跨学科任务中的表现,判断其跨学科素养是否得到了切实提升。

参考文献

[1] Mansilla, V.B. and Duraising, E.D. (2007) Targeted Assessment of Students’ Interdisciplinary Work: An Empirically Grounded Framework Proposed. The Journal of Higher Education, 78, 215-237. [Google Scholar] [CrossRef
[2] 林崇德. 中国学生核心素养研究[J].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17, 15(2): 145-154.
[3] 陈柏华, 吴月文. 高中英语教材跨学科分析——以人教版必修模块为例[J]. 课程·教材·教法, 2012, 32(4): 4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