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林宁. 温病名方三甲散的源流探析[J]. 中医研究, 2007(1): 52-53.
|
|
[2]
|
封俊辰, 王华, 赵丽, 等. 基于“主客交”理论论治老年群体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状态[J].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23, 38(10): 4575-4578.
|
|
[3]
|
廖彭莹, 张天丰, 邓纭宁, 等. 鳖各部位的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 中药材, 2024, 47(4): 1053-1061.
|
|
[4]
|
刘俐, 何清湖, 唐宇, 等. 龟甲的现代研究进展[J]. 湖南中医杂志, 2020, 36(7): 181-183.
|
|
[5]
|
李志成, 杜延佳, 张红印, 等. 传统动物药的现代研究进展及应用[J]. 吉林中医药, 2017, 37(6): 593-595.
|
|
[6]
|
高长久, 张梦琪, 曹静, 等. 蝉蜕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J]. 中医药学报, 2015, 43(2): 110-112.
|
|
[7]
|
代琪, 李康曦, 叶俏波, 等. 僵蚕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毒理学研究进展[J]. 中国药物评价, 2023, 40(5): 402-408.
|
|
[8]
|
任雨雨, 雷根平, 王冰严, 等. 牡蛎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OL].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1-10. https://link.cnki.net/urlid/21.1543.r.20250722.1351.008, 2025-08-27.
|
|
[9]
|
付静, 姜秋, 杨春淼, 等. 土鳖虫炮制历史沿革及现代研究进展[J].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25, 43(9): 32-41+271.
|
|
[10]
|
郭向艳, 余学庆, 徐莉莉, 等. 当归及其药对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 中医药导报, 2025, 31(6): 139-145.
|
|
[11]
|
卜俊文, 邵明国, 杨元丰, 等. 白芍研究进展及其质量标志物(Q-Marker)预测[J/OL]. 中华中医药学刊, 1-21. https://link.cnki.net/urlid/21.1546.R.20250718.1119.010, 2025-08-27.
|
|
[12]
|
邵长鑫, 林欢欢, 彭婷, 等. 甘草的炮制历史沿革及现代研究进展[J].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25, 40(4): 1856-1860.
|
|
[13]
|
裴新军, 梁曉强, 张静喆. 胆石病从淤论治及其理论基础[J]. 时珍国医国药, 2007(12): 3131-3132.
|
|
[14]
|
何保军, 郇丽丽. 复方三甲散治疗脂肪肝92例[J]. 河南中医, 2005(8): 43.
|
|
[15]
|
周莉涵, 郭晟, 张凡, 等. 基于“主客交”理论辨治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J]. 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3, 25(5): 54-58.
|
|
[16]
|
张立坤, 付丹. 三甲散治疗慢性肝炎浅析[J]. 甘肃中医, 2009, 22(1): 45-46.
|
|
[17]
|
蒲晓东. 三甲散治疗慢性肝炎肝纤维化62例临床观察[J]. 江苏中医药, 2008(11): 67-68.
|
|
[18]
|
何保军, 邵淑静, 朱士君. 复方三甲散等治疗肝硬化86例[J]. 辽宁中医杂志, 1999(9): 407.
|
|
[19]
|
王成波. “主客交”学说及三甲散治疗疑难疾病临证心得[J]. 四川中医, 2020, 38(3): 17-19.
|
|
[20]
|
刘涛, 王灿晖, 杨进, 吴瑞枝, 邵风扬, 姚文龙, 夏晨. 改良三甲散对血管性痴呆病患者智能状态的调节作用[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5(6): 492-495.
|
|
[21]
|
宋宗诌, 彭丽, 郭静. “主客交”思想指导下, 以“分离主客”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痛的启发[J]. 辽宁中医杂志, 2017, 44(10): 2068-2070.
|
|
[22]
|
刘海平, 梁桂林. 三甲散加减治疗中风后遗症28例疗效观察[J]. 湖南中医杂志, 2014, 30(6): 24-25.
|
|
[23]
|
张中旭, 王占魁, 肖莉. 三甲散加味治疗中风后语言不利疗效观察[J]. 河南中医学院学报, 2006(6): 41-42.
|
|
[24]
|
裴海泉. 三甲散加味治愈眩晕十三年1例[J]. 光明中医, 2005, 20(4): 47.
|
|
[25]
|
张之文. 《温疫论》“主客交”理论学说在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J].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4(4): 26-27.
|
|
[26]
|
邱志济, 朱建平, 马璇卿. 朱良春治疗皮肌炎用药经验和特色选析——著名老中医学家朱良春教授临床经验(46) [J]. 辽宁中医杂志, 2003(10): 782-783.
|
|
[27]
|
邱建荣. 浅谈干燥综合征的治疗[J]. 浙江中医学院学报, 1996(6): 6.
|
|
[28]
|
栗晓东, 高仲军, 何敬, 等. 三甲散加减治疗晚期喉癌疗效分析[J]. 河北医药, 2021, 43(14): 2164-2167.
|
|
[29]
|
栗晓东, 高仲军, 何敬, 等. 三甲散加减对晚期喉癌患者免疫指标和炎性因子的影响[J]. 河北医药, 2021, 43(13): 1990-1993.
|
|
[30]
|
易春曦, 罗花南, 权博源, 等. 三甲散加减对喉癌前病变患者临床症状及生存质量的影响[J]. 陕西中医, 2017, 38(10): 1396-1398.
|
|
[31]
|
邹浩波, 李云英, 陈彩凤. 干氏加减三甲散治疗喉癌前病变35例临床观察[J]. 江苏中医药, 2012, 44(5): 37-39.
|
|
[32]
|
廖冬颖, 刘家宇, 王超然, 等. 基于“主客浑受”学说探析胰腺癌之发生发展及转移[J]. 天津中医药, 2024, 41(7): 845-848.
|
|
[33]
|
李卓虹, 陈想, 郑如意, 等. 由凤鸣教授基于“主客交”理论运用三甲散论治恶性肿瘤经验[J]. 四川中医, 2025, 43(4): 1-5.
|
|
[34]
|
郭岳峰, 李艳丽. 加味三甲散合肝动脉介入治疗中晚期肝癌58例[J]. 陕西中医, 2003(3): 206-207.
|
|
[35]
|
段凌, 潘志欣. 他莫昔芬联用三甲散治疗乳腺增生病[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0, 12(7): 157-158.
|
|
[36]
|
卜文仁. 路路通三甲散治疗输卵管阻塞36例[J]. 湖北中医杂志, 1994(2): 18.
|
|
[37]
|
纪丰烨, 叶冠成, 王玲, 等. 基于“主客交”理论分期论治儿童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思路探析[J]. 江苏中医药, 2025, 57(8): 31-34.
|
|
[38]
|
曹洪洲. “三甲散”治小儿功能性腹痛[J]. 新中医, 1990(7): 10.
|
|
[39]
|
刘召勇, 宋敏.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佝偻病110例[J]. 中医儿科杂志, 2006(2): 42-44.
|
|
[40]
|
何英, 魏明. 加味三甲散治疗小儿厌食[J]. 河南医药信息, 1993, 14(00): 17.
|
|
[41]
|
都修波. 黄明志教授运用三甲散的经验[J]. 陕西中医, 2003(6): 535-536.
|
|
[42]
|
孟红军. 三甲散合甘草泻心汤加减治疗口腔黏膜下纤维化疗效观察[J].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8, 34(6): 658-659.
|
|
[43]
|
孙艳鹏. 三甲散加减治愈口疮1例体会[J]. 中国医药指南, 2008(2): 210.
|
|
[44]
|
田进强. 加减三甲散合补中益气汤对水肿型声带息肉手术后的疗效观察[J]. 内蒙古中医药, 2013, 32(14): 12.
|
|
[45]
|
潘嘉珑, 潘世平. 加减丹青三甲散治疗嗓音疾患60例[J]. 国医论坛, 2002(5): 20.
|
|
[46]
|
刘娅. 三甲散合苍耳子散加减治疗慢性鼻窦炎42例临床观察[J]. 四川中医, 2010, 28(7): 105-106.
|
|
[47]
|
赵书刚, 陈昕, 雷开键. 三甲散加减联合西医常规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细胞因子的影响[J]. 中国中医药科技, 2015, 22(4): 473.
|
|
[48]
|
程志清. 古方今用三甲散——陆芷青教授经验介绍[J]. 浙江中医学院学报, 1994(1): 26-27.
|
|
[49]
|
刘西洋, 陈旭, 陈俊西, 等. 基于主客交理论辨治新冠后症状[J].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 44(4): 628-632.
|
|
[50]
|
徐忠德, 陈智慧, 张会永, 等. 运用三甲散加减治疗高龄人群“长新冠”后心肺疾患[J].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4, 38(8): 124-126.
|
|
[51]
|
冯皓月, 岳仁宋, 刘天一, 等. 从少阴厥阴合病论治甲亢四肢震颤[J]. 江苏中医药, 2020, 52(1): 58-60.
|
|
[52]
|
李昌玉, 陈崴权, 郭红强. 桃仁承气汤合三甲散治疗外伤性腰椎压缩性骨折后腹胀20例[J]. 广西中医药, 2005, 28(1): 40.
|
|
[53]
|
张承宇. 三甲散临床运用举隅[J]. 湖南中医杂志, 2000(4): 43.
|
|
[54]
|
陈培城. 三甲散验案3则[J]. 新中医, 1996(10): 18-19.
|
|
[55]
|
赖明生, 刘涛, 翟玉祥. 王灿晖应用三甲散治疗杂病临床举隅[J]. 河北中医, 2010, 32(3): 327-328.
|
|
[56]
|
文莉, 冯全生, 姜岑, 等. 基于巨噬细胞M2极化研究芪甲柔肝方及其关键效应成分抗肝纤维化的分子机制[J/OL].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1-18. 2025-08-28.[CrossRef]
|
|
[57]
|
刘进, 许欣怡, 刘悸斌, 等. 芪甲柔肝方及其拆方调控VEGF/SRF/c-FOS通路与改善肝纤维化大鼠肝窦毛细血管化的机制研究[J]. 中国中药杂志, 2024, 49(20): 5528-5538.
|
|
[58]
|
苏悦, 彭杨芷, 刘雨樵, 等. 基于miR-23a-3p的扶正通络法抗肝纤维化的机制[J].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21, 36(7): 3962-3966.
|
|
[59]
|
姜岑, 宋虹霏, 王东, 等. 基于IKKβ/NF-κB通路研究芪甲柔肝方抗肝纤维化作用机制[J].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22, 37(8): 4805-4809.
|
|
[60]
|
徐由立, 王宝家, 周文亮, 等. 加减三甲散对肝纤维化模型大鼠微血管生成和血管活性调节因子表达的影响[J]. 辽宁中医杂志, 2018, 45(5): 1059-1062+1118.
|
|
[61]
|
牟德英, 郑秀丽, 杨宇, 等. 加减三甲散对肝纤维化大鼠Th17/Treg平衡的影响[J].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18, 36(4): 801-804.
|
|
[62]
|
刘枭. 改良三甲散治疗老年性痴呆病的免疫炎症机制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南京: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6.
|
|
[63]
|
刘学凤, 张赓, 刘涛. 改良三甲散对AD大鼠细胞模型相关信号通路的调节作用[J]. 时珍国医国药, 2015, 26(10): 2305-2307.
|
|
[64]
|
吴金娟, 张赓, 姜淼, 等. “改良三甲散”含药脑脊液对Aβ25-35诱导海马神经神经元细胞损伤IL-1α、IL-1β和IL-6的影响[J].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4, 16(5): 1005-1009.
|
|
[65]
|
冯雯. 加减三甲散对慢性萎缩性胃炎大鼠MMP-1、TIMP-1表达的影响[D]: [硕士学位论文]. 泸州: 西南医科大学, 20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