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中医健康服务基于中医药理论,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基层医疗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和重要作用[1]。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中医健康服务在基层的应用和推广仍面临诸多挑战。目前针对基层医务人员对中医健康服务认知程度及需求状况的系统研究相对较少。本研究旨在深入了解基层医务人员对中医健康服务的认知现状、行为实践、态度评价及需求建议,为制定针对性的满足策略提供依据,以推动中医健康服务在基层的可持续发展。
2. 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本县公立医疗机构中从事基层医疗工作的医务人员作为调查对象。
2.2. 调查问卷设计
为全面了解基层医务人员对中医健康服务的认知情况,本研究基于相关文献资料和业内专家的意见,自行编制了《基层医务人员中医健康服务认知现状调查问卷》。该问卷包含单选题、多选题以及开放性问题;内容涵盖基层医务人员对中医健康服务的认知程度、信任度、应用情况、所遇困难、培训需求以及对中医健康服务未来发展的看法等方面。为确保研究结果能够反映不同特征群体的实际情况,调查对象覆盖了本县不同地区、不同职称层次以及不同工作年限的基层医务人员,从而保证了样本的多样性和代表性。
2.3. 调查
考虑到本次调查对象为基层医务人员,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数据。通过微信平台向全县基层医务人员发送问卷星调查二维码。
2.4. 数据分析方法
将数据进行整理并录入Excel,运用SPSS 26.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
3. 研究结果及分析
3.1. 基层医务人员对中医健康服务的认知现状
大多数基层医务人员对中医健康服务有一定的了解(83.64%),但仅有48.18%的基层医务人员利用业余时间系统学习过中医基础理论。同时,有26.36%的基层医务人员对相关基层中医药服务政策了解不足。95.46%的基层医务人员对中医药在基层应用的信任度较高。90%以上的基层医务人员认为中医健康服务在基层医疗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疾病预防、慢病管理、康复治疗、健康宣教等方面;其中,疾病预防(治未病)和康复治疗的认知比例最高,分别为98.18%和97.27%。超过94%的基层医务人员认为成本低副作用小、适合慢性病和亚健康调理、符合居民传统健康观念、能与现代医学互补是中医健康服务在基层的独特优势。超过80%的基层医务人员认为患者接受度参差不齐和基层配套资源不足是中医健康服务的主要局限所在。基层医务人员获取中医药知识的主要途径是通过在职培训(83.64%)和同行交流(74.55%)。超过80%的基层医务人员认为慢性病早期干预、老年人群健康管理、儿童生长发育保健、孕产妇体质调理、亚健康状态调整是“治未病”理念在基层适用的主要场景(详见表1~4、图1)。
Table 1. Level of familiarity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ealth services
表1. 对中医健康服务的了解程度
对中医健康服务的了解程度? |
构成比(%) |
非常了解 |
40 |
比较了解 |
43.64 |
一般 |
14.55 |
不太了解 |
1.82 |
完全不了解 |
0 |
Table 2. Systematically studied the fundamental theori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表2. 系统学习过中医基础理论
系统学习过中医理论? |
构成比(%) |
系统学习并掌握 |
48.18 |
部分学习过 |
38.18 |
仅了解基本概念 |
10.91 |
从未学习 |
2.73 |
Table 3. Familiarity with national policies on primary-level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ervices
表3. 是否熟悉国家关于基层中医药服务的政策
是否熟悉国家关于基层中医药服务的政策? |
构成比(%) |
非常熟悉 |
27.27 |
比较熟悉 |
46.36 |
一般 |
20 |
不太熟悉 |
6.36 |
完全不熟悉 |
0 |
Table 4. The rol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ealth services in primary healthcare
表4. 中医健康服务在基层医疗中的作用体现
中医健康服务在基层医疗中的作用体现? |
构成比(%) |
疾病预防 |
98.18 |
慢性病管理 |
96.36 |
康复治疗 |
97.27 |
健康宣教 |
94.55 |
减轻医疗费用 |
61.82 |
(a)
(b)
(c)
(d)
(e)
Figure 1. (a) The unique advantag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ealth services at the primary care level; (b) Key limitation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ealth services; (c) Level of trust in the applic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t the primary care level; (d) Primary channels for acquiring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knowledge; (e) Application scenario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 “Preventive Healthcare” concept at the primary care level
图1. (a) 中医健康服务在基层的独特优势;(b) 中医健康服务的主要局限性;(c) 中医药在基层应用的信任度;(d) 获取中医药知识的主要途径;(e) 中医“治未病”理念在基层的适用场景
3.2. 基层医务人员的中医健康服务的行为实践
在临床工作中,74.55%的基层医务人员经常提供中医健康服务,18.18%的医务人员偶尔提供中医健康服务。中医健康服务在患者中具有一定的认可度,87.26%的基层医务人员认为患者对中医健康服务的接受度较高。超过70%的基层医务人员常用的中医技术或方法包括针灸、推拿/按摩、拔罐、刮痧、耳穴压豆、中药内服外用、中医体质辨识。在开展中医健康服务时,基层医务人员遇到的主要困难包括缺乏系统培训、患者信任度低、配套设备不足、操作技术不熟练、时间精力有限等(详见图2)。
(a)
(b)
(c)
Figure 2. (a) Commonly used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echniques or methods (%); (b) Patient acceptanc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ealth services; (c) Primary challenges encountered in delivering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ealth services
图2. (a) 常用的中医技术或方法(%);(b) 患者对中医健康服务的接受度;(c) 开展中医健康服务时遇到的主要困难
3.3. 基层医务人员对中医健康服务的态度与评价
基层医务人员对中医健康服务的疗效有充分的信心,99.09%的基层医务人员对中医药疗效的认可程度较高。71.82%的基层医务人员认为自身中医药知识不足是影响使用中医健康服务的主要因素。此外,患者需求低(60%)、政策支持不足(50.91%)、设备/药材短缺(50.91%)、经济效益差(50.91%)等因素也对中医健康服务的应用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详见图3)。
(a)
(b)
Figure 3. (a) Key factors influencing primary healthcare personnel’s us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ealth services; (b) Level of recognition of the efficac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图3. (a) 影响基层医务人员使用中医健康服务的主要因素;(b) 对中医药疗效的认可程度
3.4. 基层医务人员关于中医健康服务需求与建议
基层医务人员对提升中医健康服务能力的强烈需求,95.46%的基层医务人员有兴趣进一步学习中医健康服务相关技术。58.18%的基层医务人员更倾向于线下实操培训。基层医务人员希望接受的中医健康服务培训项目包括中医基础理论、适宜技术操作、政策解读、中医慢病管理和中医健康宣教及沟通技巧。他们提出的提升中医健康服务能力的建议包括加强培训学习、加强宣传、加强实践、加强监督考核管理、加强特色活动开展和加强支持保障,其中加强培训在所有建议中占比更是达到了58.83% (详见图4、表5)。
(a)
(a)
Figure 4. (a) Desired training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ealth services; (b) Preferred training formats
图4. (a) 希望接受哪些中医健康服务培训;(b) 倾向的培训形式
Table 5. Recommendations for enhancing primary healthcare personnel’s capacity to deliver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ealth services
表5. 提升基层医务人员中医健康服务能力的建议
建议 |
构成比(%) |
加强培训学习 |
58.83 |
加强宣传 |
7.84 |
加强实践 |
7.84 |
加强监督考核管理 |
5.89 |
加强特色活动开展 |
11.76 |
加强支持保障 |
7.84 |
4. 结语
健康管理的观点提出和实践最初出现在美国,但是在欧洲逐渐完善。Sunitha Kalangi [2]等通过“印度健康管理教育的现状: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研究表明,健康管理应合理化,以满足超过10亿人的需求。中国的健康管理服务具有自己的专有特色,融入了中医药特色,形成了独特的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体系。朱竹薇[3]等人的研究显示,肾脏病科患者居家康复时用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理念来管理,能让患者更愿意配合居家康复管理,还能提高居家康复健康管理的质量。刘云海[4]等在守正创新背景下研究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在综合医院患者疾病管理中的应用发现,给患者提供这类服务,能有效提升患者康复管理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优化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发生。
本研究显示,大多数基层医务人员对中医健康服务有一定了解且信任度较高。超九成的基层医务人员认可其在基层医疗中疾病预防、慢病管理等多方面作用,认为其有成本低、副作用小等独特优势。然而,仅有不足半数的基层医务人员曾在业余时间对中医基础理论进行过系统学习,同时,超过四分之一的基层医务人员表示对中医健康服务相关政策了解不够充分。此外,超过八成的基层医务人员认为,当前中医健康服务面临的主要挑战在于患者接受程度参差不齐以及基层配套资源相对匮乏。这一系列发现表明,尽管基层医务人员对中医健康服务已形成基础性认知,但在知识深度积累、改善患者对中医健康服务的接受度与政策熟悉度方面仍有待提升。
研究表明,超七成的基层医务人员经常提供中医健康服务,常用针灸、推拿/按摩、拔罐、刮痧、耳穴压豆、中药内服外用、中医体质辨识等多样的中医技术,但开展中医健康服务时面临缺乏系统培训、患者信任度低、操作技术不熟练等困难。同时认为自身中医药知识不足影响了中医健康服务的使用。由此可见,中医健康服务在基层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实践基础。不过,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目前需要提升医务人员的知识水平,以解决在开展服务过程中遇到的实际困难。为满足医务人员的需求、解决相应困难,以促进中医健康服务在基层的推广应用,给予以下策略建议:
4.1. 加强培训学习
根据医务人员的需求,开展中医健康服务培训。适宜技术操作培训应注重实践操作,通过模拟临床场景、案例分析等方式,让医务人员熟练掌握操作要点和注意事项。政策解读培训应详细解读基层中医药服务政策,包括政策背景、目标、支持措施等,使医务人员能够准确把握政策方向。中医慢病管理培训应结合实际案例,讲解中医在慢病预防、治疗和康复中的应用方法和效果评估[5]。中医健康宣教及沟通技巧培训应注重培养医务人员的沟通能力和宣教技巧,使他们能够有效地向患者传播中医健康知识。
4.2. 完善政策支持
建议政府加大力度促进有关文件精神的落实[6],通过多种渠道宣传基层中医药服务政策,提高医务人员对政策的知晓率。利用政府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微博等新媒体平台,发布政策解读文章、视频等内容;开展政策知识竞赛、培训等活动,增强医务人员对政策的理解和记忆。
4.3. 优化资源配置
加大对基层医疗机构的投入,根据中医健康服务的需求,配备必要的中医诊疗设备和药材。例如,配备针灸器具、推拿床、艾灸仪、中药煎药机等设备,确保中医技术的顺利开展。
推动区域内中医资源的共享,建立中医医疗联合体或中医专科联盟,通过远程医疗、专家会诊等方式,让基层医务人员能够及时获得上级医院专家的指导和支持,提高中医健康服务的水平。
4.4. 加强宣传推广
通过多种形式宣传中医健康服务的优势和特色,提高居民对中医健康服务的认知度和接受度[7]。开展中医健康服务体验活动,让居民亲身体验中医技术的魅力,增强他们对中医健康服务的信任;通过媒体报道、经验交流会等方式,分享基层医疗机构开展中医健康服务的成功经验和做法,激励更多的医务人员积极参与中医健康服务。
4.5. 强化监督考核管理
成立县级中医健康服务质控中心,加强对中医健康服务的质量监督、中医技术操作的规范管理,建立健全监督机制,确保医务人员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操作。将中医健康服务纳入医务人员的绩效考核体系,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指标。根据考核结果,对表现优秀的医务人员给予表彰和奖励,对考核不达标的医务人员进行督促整改,激励医务人员积极开展中医健康服务。
本研究通过对基层医务人员的调查,全面了解了中医健康服务在基层的认知现状、行为实践、态度评价及需求建议。为满足医务人员的需求,促进中医健康服务在基层的推广应用,应加强培训学习、完善政策支持、优化资源配置、加强宣传推广和强化监督考核管理。通过这些策略的实施,有望提高基层医务人员的中医健康服务能力,提升中医健康服务在基层的质量和水平,为居民提供更加优质的中医健康服务。
基金项目
2025年度南充市社科规划项目川北健康人文研究中心专项课题(NC25CB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