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Krippner, G.R. (2005) The Financialization of the American Economy. Socio-Economic Review, 3, 173-208. [Google Scholar] [CrossRef]
|
|
[2]
|
Demir, F. (2009) Financial Liberalization, Private Investment and Portfolio Choice: Financialization of Real Sectors in Emerging Markets. 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88, 314-324. [Google Scholar] [CrossRef]
|
|
[3]
|
宋军, 陆旸. 非货币金融资产和经营收益率的U形关系——来自我国上市非金融公司的金融化证据[J]. 金融研究, 2015(6): 111-127.
|
|
[4]
|
刘珺, 盛宏清, 马岩. 企业部门参与影子银行业务机制及社会福利损失模型分析[J]. 金融研究, 2014(5): 96-109.
|
|
[5]
|
杜勇, 张欢, 陈建英. 金融化对实体企业未来主业发展的影响: 促进还是抑制[J]. 中国工业经济, 2017(12): 113-131.
|
|
[6]
|
顾雷雷, 郭建鸾, 王鸿宇. 企业社会责任、融资约束与企业金融化[J]. 金融研究, 2020(2): 109-127.
|
|
[7]
|
乔嗣佳, 李扣庆, 佟成生. 党组织参与治理与国有企业金融化[J]. 金融研究, 2022(5): 133-151.
|
|
[8]
|
张慕濒, 诸葛恒中.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经济的金融化: 含义与实证检验[J].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2013(1): 122-138.
|
|
[9]
|
张成思, 张步昙. 再论金融与实体经济:经济金融化视角[J]. 经济学动态, 2015(6): 56-66.
|
|
[10]
|
梁琪, 赵林丹. 我国非金融企业金融化指数测算及金融化模式分析[J]. 学术研究, 2020(12): 90-97+178.
|
|
[11]
|
李成, 李亚鹏. 金融错配、企业金融化与创新抑制[J].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22, 44(12): 62-76.
|
|
[12]
|
杨筝, 刘放, 王红建. 企业交易性金融资产配置: 资金储备还是投机行为? [J]. 管理评论, 2017(2): 169-181.
|
|
[13]
|
胡奕明, 王雪婷, 张瑾. 金融资产配置动机: “蓄水池”或“替代”?——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证据[J]. 经济研究, 2017, 52(1): 181-194.
|
|
[14]
|
Ding, S., Guariglia, A. and Knight, J. (2013) Investment and Financing Constraints in China: Does Working Capital Management Make a Difference? Journal of Banking & Finance, 37, 1490-1507. [Google Scholar] [CrossRef]
|
|
[15]
|
庄旭东, 王仁曾. 金融科技、企业金融投资动机与“脱实向虚”问题——基于中国企业微观数据的实证证据[J]. 南方经济, 2023(2): 1-20.
|
|
[16]
|
刘一涛, 刘津. 高管财务背景会影响企业金融化吗?——基于融资约束与高管权力视角[J]. 财会通讯, 2023(8): 40-44+90.
|
|
[17]
|
郭丽婷. 制造业金融化对创新投资的影响: “挤出效应”or“蓄水池效应”? [J]. 现代经济探讨, 2017(12): 49-59.
|
|
[18]
|
徐策. 关注金融业与实体经济利润反差问题[J]. 宏观经济管理, 2012(7): 24-25.
|
|
[19]
|
罗能生, 罗富政.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体经济演变趋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 中国软科学, 2012(11): 19-28.
|
|
[20]
|
李承璋, 匡晓璐. 中国制造业企业扩大金融投资: 逐利还是避险[J]. 当代财经, 2021(11): 65-75.
|
|
[21]
|
于连超, 张卫国, 毕茜. 产业政策与企业“脱实向虚”: 市场导向还是政策套利[J]. 南开管理评论, 2021, 24(4): 128-142.
|
|
[22]
|
江民星, 丰兴亮, 何文剑.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企业技术创新: 经验证据与机制分析[J].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 48(4): 94-108.
|
|
[23]
|
Harvey, D. (2005) A Brief History of Neoliberalism.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
[24]
|
许崇正, 官秀黎. 论中国民营企业融资和金融支持[J]. 金融研究, 2004(9): 86-91.
|
|
[25]
|
刘小玄, 周晓艳. 金融资源与实体经济之间配置关系的检验——兼论经济结构失衡的原因[J]. 金融研究, 2011(2): 57-70.
|
|
[26]
|
闫海洲, 陈百助. 产业上市公司的金融资产: 市场效应与持有动机[J]. 经济研究, 2018, 53(7): 152-166.
|
|
[27]
|
陈颖. 我国并购基金的价值创造效应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上市公司+PE”型并购基金的实证检验[J]. 亚太经济, 2019(6): 100-109+147.
|
|
[28]
|
徐星美. 高瞻远瞩还是不务正业: 上市公司设立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经济后果与作用机理研究[J]. 会计研究, 2023(12): 106-116.
|
|
[29]
|
徐云松, 冯毅. 中国企业金融化对实业投资的影响效应研究[J].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 2022(3): 107-118.
|
|
[30]
|
徐经长, 曾雪云. 公允价值计量与管理层薪酬契约[J]. 会计研究, 2010(3): 12-19+96.
|
|
[31]
|
Denis, D.J. and Sibilkov, V. (2010) Financial Constraints, Investment, and the Value of Cash Holdings. Review of Financial Studies, 23, 247-269. [Google Scholar] [CrossRef]
|
|
[32]
|
Froud, J., Johal, S., Leaver, A. and Williams, K. (2014) Financialization across the Pacific: Manufacturing Cost Ratios, Supply Chains and Power. Critical Perspectives on Accounting, 25, 46-57. [Google Scholar] [CrossRef]
|
|
[33]
|
赵杜悦, 宋保胜, 刘淼, 等. 企业金融化分析与创新投入调节效应——基于2015-2021年沪深A股传统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 管理学刊, 2024, 37(2): 140-158.
|
|
[34]
|
刘旭原, 王惠, 张世兴. 变中“求新”还是“求稳”: 战略变化幅度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基于金融资产配置视角的分析[J]. 商业研究, 2024(2): 114-122.
|
|
[35]
|
陈洋林, 蒋旭航, 张长全. 实体企业金融化与创新投入的非线性效应研究[J].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2023(1): 69-80.
|
|
[36]
|
杨松令, 牛登云, 刘亭立, 等. 实体企业金融化、分析师关注与内部创新驱动力[J]. 管理科学, 2019, 32(2): 3-18.
|
|
[37]
|
鲍晓娜, 范晓男. 实体企业金融化、技术创新与生产率提升——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研究[J]. 科技管理研究, 2023, 43(8): 133-143.
|
|
[38]
|
陈其安, 许媛. 金融资产配置行为与企业经营绩效: 来自中国非金融类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 29(4): 77-90.
|
|
[39]
|
张世兴, 刘旭原, 万琳. 过度金融化对实体经济财务业绩的影响研究[J]. 会计之友, 2024(20): 43-49.
|
|
[40]
|
刘建江, 王莹, 熊智桥. 金融化对企业长期绩效的影响研究——基于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 27(5): 76-84.
|
|
[41]
|
王红建, 曹瑜强, 杨庆, 等. 实体企业金融化促进还是抑制了企业创新——基于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经验研究[J]. 南开管理评论, 2017, 20(1): 155-166.
|
|
[42]
|
郭丽丽, 徐珊. 金融化、融资约束与企业经营绩效——基于中国非金融企业的实证研究[J]. 管理评论, 2021, 33(6): 53-64.
|
|
[43]
|
叶显, 曹直, 向海凌. 企业金融资产配置如何影响股价崩盘风险?——基于期限结构异质性视角下的机制检验[J]. 金融评论, 2020, 12(4): 67-83+125.
|
|
[44]
|
Leng, T.C., Liu, Y., Xiao, Y. and Hou, C.X. (2023) Does Firm Financialization Affect Optimal Real Investment Decisions? Evidence from China. Pacific-Basin Finance Journal, 79, Article 101970. [Google Scholar] [CrossRef]
|
|
[45]
|
肖崎, 孔祥颖. 企业金融化对股票流动性影响的研究[J]. 金融经济, 2021(10): 64-73.
|
|
[46]
|
董盈厚, 马亚民, 董馨格. 金融资产配置、金融杠杆与现金流风险[J]. 审计与经济研究, 2021, 36(5): 95-105.
|
|
[47]
|
于建玲, 佟孟华, 朱泽君. 企业金融化对财务风险的影响——基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调节效应研究[J]. 国际金融研究, 2021(10): 88-96.
|
|
[48]
|
徐立, 吴文锋, 丁逸俊. 非金融企业经营风险与入股金融机构研究[J]. 系统管理学报, 2022, 31(1): 191-198.
|
|
[49]
|
Duchin, R., Gilbert, T., Harford, J. and Hrdlicka, C. (2017) Precautionary Savings with Risky Assets: When Cash Is Not Cash. The Journal of Finance, 72, 793-852. [Google Scholar] [CrossRef]
|
|
[50]
|
邓超, 许志勇. 我国非金融企业的盈利模式与金融化策略[J]. 甘肃社会科学, 2017(5): 228-232.
|
|
[51]
|
曹伟, 綦好东, 赵璨. 企业金融资产的配置动机: 基于产权性质与异质性股东参股的分析[J]. 中国工业经济, 2023(2): 150-168.
|
|
[52]
|
蔡艳萍, 陈浩琦. 实体企业金融化对企业价值的影响[J]. 财经理论与实践, 2019, 40(3): 24-31.
|
|
[53]
|
戚聿东, 张任之. 金融资产配置对企业价值影响的实证研究[J]. 财贸经济, 2018, 39(5): 38-52.
|
|
[54]
|
冯明.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企业金融化与公司价值[J].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2022(2): 48-5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