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定义是对概念的精确、严格的描述,它使用逻辑语言和符号来界定概念的本质特征和边界。在数学中,一个概念往往被定义为一组条件的等价描述。从逻辑结构上讲,数学定义通常是一个等价命题,也就是说,定义中的条件既是概念成立的充分条件,也是其必要条件。引入逻辑符号,分别将概念、条件记为P、Q,那么定义则可表示为
,这个符号蕴含两个方向的推论:首先
,这表示Q是P的必要条件。反之
,则说明Q是P的充分条件。深入理解定义的逻辑结构,对解题方法研究至关重要。已有不少学者强调“回归定义”在解题中的重要性[1],文献[2]也给出了概念思维在高等数学课程学习中的具体应用。但多数研究集中于定义充分性的使用,对于定义中蕴含的必要性提得较少,或者在处理问题时直接运用,这不利于学生归纳总结,作进一步的拓展思考。文献[3]从可导的充分性和必要性阐述了导数概念的应用,对相关的两类题目展开讨论。受此启发,本文从几个数学定义蕴含的必要条件的角度(即
这一逻辑方向),讨论其在若干问题中的应用价值。
2. 数列极限定义蕴含的必要条件的应用
定义1 [4]设
为一数列,若存在常数a,对于任意给定的正数
,总存在正整数N,使得当
时,有
,则称常数a是数列
的极限,记为
。
从必要性分析,已知
,则可以根据需要取某正数,此时控制自变量足够大程度的正整数N总是客观存在的。
例1 设数列
有界,又
,证明
。
对于该问题,可以根据“无穷小与有界函数的乘积仍为无穷小”来证明,我们用定义,体会证明中概念充分性与必要性的切换。
分析 抽象数列极限问题的证明回归定义。要证明极限是0,用定义的充分性,即:任意给定正数
,要找正整数N,如何找?是要使
。对抽象数列,一般难以从
中反解出
,这时,一般对
放大处理,结合条件:
有界,即存在正数M,有
。于是要使
,只要
,即
,结合条件
,利用极限定义蕴含的必要性:对给定的
,上述的正整数N客观存在。
证 因为
有界,即存在正数M,有
。
任意给定正数
,因为
,由极限定义的必要性,对给定的
,存在
,当
时,
。
因此
,由数列极限定义(充分性),
。
3. 函数可导蕴含的必要条件的应用
定义2 [4]设函数
在点
的某个邻域内有定义,当自变量在
处取得增量
(点
仍在该邻域内)时,相应地,因变量取得增量
,如果
存在,则称函数
在点
处可导,并称这个极限为函数
在点
处的导数,记为
,即
从必要性分析,若
存在,则
存在,且其值为
。即借助函数可导蕴含的必要条件可求极限问题。分析该极限的特点:“
”型,并且是含函数增量的“
”型。这给我们以启示,在处理具有相关特点的极限时,可以“形式统一”凑成导数的形式。
例2 [5]设
在
处可导,
,求
。
解“
”型极限问题,且含有函数增量,可统一形式凑成函数在一点处导数定义形式。
例3 设函数
由方程
确定,则
。
解 因为
,则
。由隐函数存在定理
在
的某邻域内确定具有连续导数的函数
,且
存在,故
。
4. 函数可积蕴含的必要条件的应用
(1) 对定积分定义。从必要性分析,若函数
在区间
可积,因为
与对
分法和点
的选取无关,故可选特殊的分割,如
等分,此时
,
。特殊的
,如每一小区间段上取
,则
因此对于
项和数列求极限,一种方法是利用定积分定义计算。
例4 [6]求极限
。
解 凑成定积分中和式极限形式
,分别考虑
,
。
对
:
。
对
,记
,则
,因此被积函数为
。再确定积分上下限
,
,因此积分下限
,上限
,此时
,故形式统一将
凑成
。
综上,
。
例5 2010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数学(一)第一题(4)
( )。
(A)
(B)
(C)
(D)
解析:与上例类似凑成特殊的和式极限形式。
(2) 对二重积分,类似地,从必要性分析,也可以求解特殊和式的极限。若函数
在
上可积,因为
与对
的分法和点
的选取无关,故可选特殊的分割:过
和
的
等分点,分别作平行于坐标轴的直线,此网格线将
分为
等份,此时
,
。特殊的选取
:
,
,
。则
。
即对于双重和式求极限,一种方法是尝试构造二重积分。
仍对例5分析:
为双重和式求极限,“形式统一”:
。
取
,
,
,此时被积函数为
,积分区域
为
,故
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学生要多加总结,善于运用定义蕴含的必要条件,逆向思维,为处理问题找到突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