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语言堪称社会的“镜像”,外来语的产生乃是语言间相互接触的直接产物。在语言接触进程中,外来语的吸纳也证实了不同语言与不同文化的交融。俄语在其历史发展进程中,历经了数次外来语大规模涌入的阶段:18世纪俄国沙皇彼得大帝时期,大量外来语为德语、法语词汇,其目的在于推动语言的规范化;19世纪,伴随工业时代的来临,俄语吸纳了大量英语、拉丁语技术术语。
新旧世纪交替之际(21世纪至今),俄语外来词的引入主要呈现出以下几个特征:来源语言更为多元化、来源范围更具专业化、引入数量显著增加、本土化演变路径更为多样化。然而,对于上述趋势的关注,存在对21世纪以来新现象、新规律关注不足,以及对20世纪以后研究成果重视不够的问题;且多聚焦于外来词语音、词汇本土化以及语义、语法本土化的实证性研究,而缺乏针对外来词语义、语法本土化演变的研究。此恰为本论文探讨的核心内容。
2. 当代俄语外来词的吸收规律
通过对语料的统计与分析,当代俄语外来词的吸收呈现出“来源语言集中化”“吸收领域专业化”“借入方式多元化”三大规律,这与当代社会的发展需求、语言接触的强度密切相关。
2.1. 规律一:来源语言集中化——英语占绝对主导,其他语言为辅
当代俄语外来词的来源语言虽呈现“多语言”特征,但高度集中于英语,其他语言(如汉语、德语、法语)仅占少数,这与英语在全球科技、经济、文化领域的“通用语言”地位密切相关。俄语语言学会2011~2016年发布的《俄语常用外来词字典》显示,2000~2016年间俄语中添加的英文借词达81%,涉及学科专业领域,其中包括科学技术、文化、信息网络、经济等。如:科学与技术方面。“айтишник”(IT专家,<英语“IT specialist”>)、“файл”(文件,<英语“file”>)、“алгоритм”(算法,<英语“algorithm”>);经济方面。“стартап”(初创公司,<英语“startup”>)、“маркетинг”(市场营销,<英语“marketing”>)、“инвестор”(投资者,<英语“investor”>);互联网。“онлайн”(在线,<英语“online”>)、“оффлайн”(离线,<英语“offline”>)、“чат”(聊天,<英语“chat”>)、“лайк”(点赞,<英语“like”>);文化领域。“блогер”(博主,<英语“blogger”>)、“фэнтези”(奇幻,<英语“fantasy”>)、“кинофильм”(电影,<英语“film” + 俄语“кино”>) [1]。
其他语言外来词占比低,多与特定领域相关:除英语外,汉语、德语、法语等语言的外来词占比不足20%,且多集中于特定领域:境汉语来源词。多与中国文化、食物有关,如“дундун”(墩墩,2022年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音译)、“цзянцзы”(饺子,<汉语“饺子”>)、“луохань”(罗汉,佛教文化词汇);德语来源词。多与科技、哲学相关,如“шведский стерлинг”(瑞典克朗,<德语“Schwedischer Krona”>)、“философия”(哲学,虽为古外来词,但当代仍有新衍生词“философский анализ”);法语来源词。多与时尚、艺术相关,如“мода”(时尚,<法语“mode”>)、“галерея”(画廊,<法语“galerie”>),但此类词汇多为历史传承,新增数量较少[2]。
2.2. 规律二:吸收领域专业化——聚焦“数字科技、市场经济、流行文化”三大核心领域
当代俄语外来词的吸收并非“全面覆盖”,而是高度集中于社会发展的热点领域,其中“数字科技”“市场经济”“流行文化”是三大核心领域,这与21世纪俄罗斯社会的转型需求(如数字化建设、市场经济改革、文化全球化)密切相关。外来词成为技术交流的“通用工具”:随着俄罗斯数字化进程加速(如“数字经济”国家战略实施),大量英语科技词汇涌入,填补俄语在新兴技术领域的词汇空白。例如:人工智能。искусственный интеллект (人工智能,“ИИ”,<English “artificial intelligence”>)、нейроннаясеть (神经网络,“neural network”,<English “neural network”>)、обучениемашин (机器学习,“machine learning”,<English “machine learning”>);互联网技术领域。“домен”(域名,<英语“domain”>)、“сервер”(服务器,<英语“server”>)、“шифрование”(加密,<英语“encryption”>)、“веб-сайт”(网站,<英语“website”>)。这些词汇多为“国际通用术语”,直接借入可避免“翻译偏差”,确保技术交流的准确性;市场经济领域。外来词反映经济模式的转型: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大量与“市场经济运作”相关的英语词汇进入俄语,如“банк”(银行,虽为早期借入,但当代衍生出“онлайн-банк”<网上银行>)、“кредит”(贷款,<英语“credit”>)、“стратегия”(战略,<英语“strategy”>)、“бренд”(品牌,<英语“brand”>)、“франчайзинг”(特许经营,<英语“franchising”>)。这些词汇不仅是“语言符号”,更反映了俄罗斯经济制度与国际接轨的过程[3]。
流行文化中外来词体现全球化流行文化的趋势:受社交媒介、影视、音乐等的全球化影响,大量的代表“流行文化”的英文单词进入俄语,成为年轻人日常交流的常用词,如移动新媒体领域。“пост”(帖子,<英语“post”>)、“репост”(转发,<英语“repost”>)、“комментарий”(评论,<英语“comment”>);影视音乐领域。“фильм”(电影,<英语“film”>)、“музыка”(音乐,虽为基础词汇,但当代衍生出“поп-музыка”(流行音乐,<英语“pop music”>)、“концерт”(演唱会,<英语“concert”>));生活用词“фитнес”(健身,<英语“fitness”>),“диета”(节食,<英语“diet”>),“кофе”(咖啡,<英语“coffee”>),“бургер”(汉堡,<英语“burger”>) [4]。
2.3. 规律三:借入方式多元化——从“单纯音译”向“音译、意译、混合译”并存转变
传统俄语外来词的借入以“单纯音译”为主(如19世纪借入的“телефон”<英语“telephone”>),而当代俄语外来词的借入方式更灵活,呈现“音译、意译、混合译”并存的特征,且“混合译”成为主流,这既体现了俄语对外部语言的适应能力,也反映了“兼顾准确性与易懂性”的借入原则。
音译处理无对俄译词的外来语,对于新生事物、专有名词(含人名、地名、商标名)俄语依旧采取“音译”,保持词汇的差异与可辨别性。如:专有名词。“Тесла”(特斯拉,品牌,<英语“Tesla”>)、“БиллГейтс”(比尔·盖茨,人名,<英语“Bill Gates”>)、“Нью-Йорк”(纽约,地名,<英语“New York”>);新兴事物。“клик”(点击,<英语“click”>)、“вай-фай”(Wi-Fi,<英语“Wi-Fi”>)、“зум”(Zoom会议,<英语“Zoom”>)。音译时,俄语会根据自身语音系统调整发音,如将英语“Wi-Fi”译为“вай-фай”,适配俄语“元音 + 辅音”的音节结构;意译适用于概念清晰、可通过俄语词根组合表达的外来词:对于具有明确概念的外来词,俄语会采用“意译”方式,利用现有词根组合生成新词,增强词汇的“俄语属性”。例如“онлайн-обучение”(在线教育,<英语“online education”>,“онлайн”音译 + “обучение”<俄语“教育”>);“цифровая экономика”(数字经济,<英语“digital economy”>,“цифровая”<俄语“数字的”> + “экономика”<俄语“经济”>);“удаленная работа”(远程工作,<英语“remote work”>,“удаленная”<俄语“远程的”> + “работа”<英语“工作”>)。意译词更易被俄语母语者理解,尤其是中老年群体,使用频率较高。
音译 + 意译结合,兼顾“准确性与易懂性”:“混合译”是当代俄语外来词借入的主流方式,通常由“外来词根(音译) + 俄语词根(意译)”组成,既保留外来词的核心概念,又通过俄语词根明确词汇属性,降低理解难度。例如“фуд-трак”(餐车,<英语“food truck”>,“фуд”<英语“food”音译> + “трак”<英语“truck”音译>,但“трак”已融入俄语,可视为俄语词根);“блогер-писатель”(博主作家,<英语“blogger writer”>,“блогер”<英语“blogger”音译> + “писатель”<俄语“作家”>);“онлайн-банк”(网上银行,<英语“online bank”>,“онлайн”<英语“online”音译> + “банк”<俄语“银行”>);“вай-фай-точка”(Wi-Fi热点,<英语“Wi-Fi hotspot”>,“вай-фай”<英语“Wi-Fi”音译> + “точка”<俄语“点”>)。混合译词兼顾了“国际化”与“本土化”,在年轻人与专业领域中使用广泛[5]。
3. 当代俄语外来词的本土化演变路径
外来词进入俄语后,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通过“语音适配”“词汇重构”“语义演变”“语法整合”四个维度进行本土化调整,以适应俄语的语言系统(语音、词汇、语法规则),最终成为俄语词汇的有机组成部分。
3.1. 路径一:语音适配——调整发音与重音,契合俄语语音系统
俄语有自身独特的语音系统(如存在软辅音、硬辅音区别,重音位置不固定),外来词进入俄语后,需通过“发音调整”“重音转移”等方式适配,否则难以被母语者接受。发音调整适配俄语辅音、元音规则:英语中的部分辅音、元音在俄语中不存在,外来词会通过“替换发音”或“添加元音”进行调整。例如英语中的“θ”音(如“think”)在俄语中不存在,外来词“твиттер”(Twitter,<英语“Twitter”>)将“th”替换为俄语中的“т”;英语中的“w”音(如“Wi-Fi”)在俄语中通常替换为“в”,译为“вай-фай”;俄语中的外来词“митинг”(会议,<英语“meeting”>)将“-ing”简化为“-инг”,是因英语的“-ing”(如“meeting”)在俄语中不便于发音。
重音转移遵循俄语重音习惯:英语重音位置相对固定(多在首音节或倒数第二音节),而俄语重音位置灵活,外来词会根据俄语重音习惯调整重音位置,以确保发音自然。例如英语“marketing”(/'mɑːrkɪtɪŋ/)重音在首音节,俄语“маркетинг”(/марке'тинг/)重音转移至倒数第二音节;英语“computer”(/kəm'pjuːtər/)重音在第二音节,俄语“компьютер”(/ком'пьютер/)重音保持在第二音节,但调整元音发音(将“u”发为“ю”);英语“blogger”(/'blɒɡər/)重音在首音节,俄语“блогер”(/бло'гер/)重音转移至第二音节。
3.2. 路径二:词汇重构——通过“派生、复合、缩略”拓展词汇功能
外来词进入俄语后,会与俄语现有词汇系统互动,通过“派生”“复合”“缩略”等方式生成新词汇,拓展自身功能,增强在俄语中的“存活能力”。添加俄语词缀,生成新词:俄语通过添加“前缀、后缀”改变外来词的词性或意义,生成派生新词。例如外来词“маркетинг”(市场营销,名词)添加后缀“-овать”(动词词缀),生成“маркетинговать”(进行市场营销,动词);外来词“блог”(博客,名词)添加后缀“-ер”(表示“人”的词缀),生成“блогер”(博主,名词);添加后缀“-инг”(表示“行为”的词缀),生成“блогинг”(写博客,名词);构成“онлайный”(online的,形容词)。利用俄语固有词缀的附加实现俄外来词与俄语词法系统的结合,使外来词能灵活适配不同的语法结构环境。
与俄语词或其他外来词组合,构成复合词:将外来词与俄语本土词汇、已被同化的外来词或其他新词进行组合,形成具有新意义的复合词。如外来词“файл”(文件)与俄语词“менеджер”(管理者)复合,构成“файл-менеджер”(文件管理器);外来词“софт”(软件)与“вотер”(水)复合,形成“софт-вотер”(软饮料);在“интернет”(互联网)和“магазин”(商店)外,原语的“интернет-магазин”(网上商店)复合而成,复合后的语素继承各自原型所蕴含的意义,是原语素意思的综合体现,更准确地反映所指对象的内容,扩展俄语词汇的内涵,体现其词汇表意的精确性。
对多音节外来词或复合词进行缩写,形成缩略词:为适应俄语表达的简洁性需求,对外来词或包含外来词的复合词进行音节或字母层面的缩略,生成更易于使用和传播的缩略词。如外来词“компьютер”(计算机)缩略为“комп”;复合词“информационная технология”(信息技术)中包含外来词“технология”(技术),整体缩略为“ИТ”;“派生、复合、缩略”。外来词“телефон”(电话)和“апплет”(小程序)复合后缩略而成“телеапплет”(电话小程序)。缩略词保留原有核心意义,缩略的词汇大大缩短了外来词在语言中的长度,在言语交际活动中大大提高了语言活动的效率,尤为口语化和网络化语言中较多使用外来词。通过以上“派生、复合、缩略”几种词汇重构路径的转化,外来词完成了外来词和俄语词汇之间的相互吸收,使自身形态与功能得到扩充,与俄语词汇系统融为一体,在当代俄语的词汇发展中处于动态变化之中。
4. 结束语
当代俄语外来词的演变是语言接触与文化交流的必然结果,其吸收规律与本土化路径不仅反映了俄语对外部语言要素的主动适应与创造性转化,也折射出全球化背景下语言发展的动态性与包容性。从来源语言的集中化到吸收领域的专业化,再到借入方式的多元化,外来词在进入俄语系统时便展现出明确的选择倾向;而语音适配与词汇重构的本土化策略,则进一步推动外来词与俄语固有体系深度融合,形成兼具异域特色与本土特质的语言表达形式。未来,随着国际交流的持续深化和社会文化的不断变迁,俄语外来词仍将保持活跃的发展态势,继续为俄语词汇系统注入新的活力,同时也对语言规范与文化认同提出新的思考,需要在语言创新与传统保护之间寻求动态平衡,以促进俄语语言系统的健康、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