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立德树人的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改革成效分析
Analysis of the Impact of the Reform of Establishing Morality and Cultivating People on the Effectiveness of Talent Cultivation in Economics
DOI: 10.12677/ass.2025.1411970, PDF, HTML, XML,    科研立项经费支持
作者: 刘 余, 朱红根:南京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江苏 南京;江苏省统一战线理论研究南京财经大学基地,江苏 南京;华中昱:南京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江苏 南京
关键词: 立德树人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成效经济学专业Establishing Morality and Cultivating People Talent Training Model Nurturing Effectiveness Major in Economics
摘要: 本文利用2023年初开展的南京市经济学专业毕业大学生调查数据,综合运用因子分析法、OLS模型、PSM方法和有序Logit模型实证分析落实立德树人改革教育体系对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成效的影响。研究表明,落实立德树人改革对提升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成效具有积极作用,且能够显著提高学生毕业后薪资水平,从而将落实立德树人改革的人才培养目标与学生个人激励相统一协调。下一步在坚持落实立德树人改革的同时,要侧重创新思考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强化实践教育和社会参与,进一步释放立德树人改革在提高经济学专业学生人才培养成效中的强劲动力。
Abstract: Based on the survey data of Nanjing economics graduates in early 2023, this paper comprehensively uses factor analysis method, OLS model, PSM method and ordered Logit model to empirically analyze the impact of the reform of the education system on the training effect of economics professional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reform of cultivating virtue and cultivating talents has a positive effect on improving the training effect of economics professionals, and can significantly increase the salary level of students after graduation, so as to unify and coordinate the talent training goal of the reform of cultivating virtue with students’ personal incentives. In the next step, while adhering to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reform of cultivating virtue and cultivating people, we should focus on innovative thinking ability and social practice ability, strengthen practical education and social participation, and further release the strong driving force of the reform of cultivating virtue and cultivating people in improving the talent training effect of economics students.
文章引用:刘余, 朱红根, 华中昱. 落实立德树人的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改革成效分析[J]. 社会科学前沿, 2025, 14(11): 48-55. https://doi.org/10.12677/ass.2025.1411970

1. 问题的提出

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党的十八大对教育提出的最新要求[1] [2]。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高校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要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3]。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习近平总书记的论述揭示了教育事业各环节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相互关联、构成教育整体性和系统性的普遍规律,这一普遍规律是教育体系内各学科教育理论和实践的根本遵循[4]

经济学作为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专业组成部分,在自身专业发展过程中,既要吸取西方经济学理论精华,又要体现西方经济学理论的中国化,形成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理论体系[5];既体现经济学教育的普遍规律,又要超越本学科边界,从教育整体性和系统性高度考察自身,把本学科的特殊性与教育的普遍性有机融合在一起[6],高质量地服务思想政治教育的总体目标要求,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和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但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问题逐渐凸显[7]。传统的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过于注重学科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学生的道德素质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8] [9],这使得许多经济学专业的学生在实际应用中缺乏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甚至出现了道德风险等问题。因此,落实立德树人改革,加强经济学专业学生的道德教育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已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10] [11]

目前已有诸多研究基于定性分析,总结了落实立德树人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改革的主要举措、成效及问题,但是少有研究对上述改革举措的人才培养成效进行深入的检验证明,本文将使用调研数据,论证落实立德树人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举措的成效,以及该影响的可持续性。

2. 研究方法

2.1. 因子分析法

因子分析是实现高维数据降维的主要方法之一。在本文中,为从指标体系中得到落实立德树人的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成效得分,采取因子分析法计算综合得分指标。因子分析法的具体步骤如下:首先,使用巴特勒球形检验、KMO检验,对因子矩阵中变量相关性加以检验,以判断是否适合开展因子分析;其次,一般采用主成分法提取,先对数据进行标准化,然后计算出相关系数矩阵及其特征根和特征向量,进行因子提取;进一步,为使提取的公因子含义更加明确,采用因子旋转获得覆盖绝大部分变量信息的公因子;最后,计算保留因子得分,用于展开后续分析。

2.2. 多元线性回归

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所在学校是否有完善的立德树人教育改革体系对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成效得分的影响。

2.3. 倾向得分匹配法

倾向得分匹配法(PSM)常用于消除控制变量的内生性和控制混杂因素[12]。由于在调查过程中,学生所在学校是否有完善的立德树人教育改革体系并不是一个随机的时间,其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因此会产生样本自选择问题。因此,本文进一步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估计立德树人教育改革体系对提高经济学人才培养成效的效应。通过计算倾向得分值,根据得分相近原则,找到一组与“实验组”拥有完善立德树人教育改革体系的学生特征相似的“控制组”,对比两者之间人才培养成效得分之间的差异,从而来解释落实立德树人改革对经济学人才培养成效的影响效应。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估计倾向得分值。根据选定的特征变量,估计总体中的每一个学生参与到完善的立德树人教育改革体系中的概率。第二,倾向得分匹配。根据估计的得分值,为每一个所在学校有完善的立德树人教育改革体系的学生寻找与其倾向得分相近的控制组进行匹配,为了保证结果的稳健性,本研究采用最临近匹配方法。第三,计算平均处理效应。最终落实立德树人改革效应可以通过比较处理组和控制组的结果差异来确定。

3. 落实立德树人的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成效度量

3.1. 指标体系说明

落实立德树人的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成效难以从客观角度直接度量,现有研究普遍采用主观评价法,综合度量人才培养成效[13]。为全面客观的反应落实立德树人的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成效,本文从思想道德素养、创新思考能力、社会实践能力、社会规范意识四个维度设置指标,思想道德素养维度包括青马班、党团活动、政治学习情况,拾金不昧、见义勇为、爱心捐助情况,诚实守信、遵守公共秩序情况3个二级指标;创新思考能力维度包括参与创新性、职业技能培训等讲座的情况,技能类证书获得情况,人文文化、科技文化的掌握情况,独立思考、剖析总结的能力,在上学期间跟随导师参加课题研究的情况,在知名刊物或网站上发表学术论文的情况,科研类、学科类比赛竞赛参加和获奖情况,人文类活动参加和获奖情况8个二级指标;社会实践能力维度包括参加社会实践、志愿活动的主动性,本科期间参与社会实践情况,社会实践类奖项获奖情况3个二级指标;社会规范意识维度包括法律知识和权利的行使情况,遵守规章制度的情况,宿舍卫生、早操参与情况3个二级指标。针对每个指标,统一设置李克特五级量表,由被调查学生结合自身情况主观判断人才培养成效。

对计算结果进行描述统计分析显示,在落实立德树人背景下,学生在诚实守信、遵守公共秩序情况,遵守规章制度的情况,拾金不昧、见义勇为、爱心捐助情况,独立思考、剖析总结的能力等方面取得的成效最为显著;在社会实践类奖项获奖情况,在知名刊物或网站上发表学术论文的情况,科研类、学科类比赛竞赛参加和获奖情况,人文类活动(如运动会、演讲、辩论等)参加和获奖情况等方面仍存在欠缺。

3.2. 因子分子结果及成效得分计算

考虑到不同指标之间可能存在较强相关性,同时为实现降维,首先采用因子分析法计算落实立德树人的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成效得分。在因子分析过程中,不同指标之间相关性越强,因子分析效果越好,损失的信息也就越少,评价也更贴合实际。检验结果显示,KMO值为0.842,大于0.8,表明不同成分之间相关性很高,适合开展因子分析。Bartlett检验中p值为0,显著拒绝原假设,成分之间相关性较强,同样验证了因子分析的适用性。

采用默认的主轴因子法进行因子分析结果显示,从原始17个指标出发,根据特征根大于1,共提取3个公因子,累计贡献率为93.46%,超过了85%的一般标准。尽管损失了6.54%的数据信息,但是数据维数从原来的17维降至3维数据,提高了数据分析效率。根据因子旋转得到因子得分系数,得出原始变量标准化后的因子得分表达式。

尽管因子分析实现了从17维到3维的显著下降,但是仍不利于实证分析的展开。为了得到落实立德树人的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成效综合得分,进一步参照薛伟和蔡超(2022)研究方法[14],在计算出三个公共因子得分后,将其各自方差贡献率占累计方差贡献率的比重作为权重,进行加权计算,据此得到落实立德树人的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成效综合得分(F),将其作为关键被解释变量,进一步使用计量模型分析立德树人培养模式改革产生的效果作用。

4. 立德树人培养模式改革对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效果的影响分析

4.1. 描述性统计分析

在本文的研究设计中,采用0~1二分变量来度量学校是否建立完善的“立德树人”教育改革体系,其核心在于将这一复杂制度抽象为一个明确的状态。具体而言,我们通过系统考察学校是否同时满足三个关键标准来赋值:一是校方是否颁布了系统性的“立德树人”实施方案与配套政策文件;二是是否在课程体系、教学大纲中明确体现了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的具体要求;三是是否建立了相应的师资培训机制与育人效果评估体系。只有当上述制度要素完整具备时,该变量才取值为1 (体系完善),否则为0 (体系不完善)。这种设计既避免了主观评价带来的测量误差,又能通过清晰的制度边界有效识别改革实施的实质性差异。

从调查结果来看,在125个学生样本中,有101个学生所在学校拥有完善的立德树人教育改革体系,占比为81%;基于因子分析计算所得的落实立德树人的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成效得分均值为0。此外,样本中54%为男性;绝大部分同学曾经就读于公立高中,其中:40.8%就读于公立普高,53.6%就读于公立重点高中;35.2%的父母最高学历为高中,占比最高;25.6%的同学大学绩点排名位于后50%,占比最高,24.8%的同学位于10%~30%,占比次之。

4.2. 实证结果分析

运用STATA统计软件对125个有效样本进行OLS模型估计,结果显示(见表1),所在学校是否有完善的立德树人教育改革体系对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成效得分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表明立德树人教育改革体系的落实显著提高了经济学人才培养质量。

首先,简单引入所在学校是否有完善的立德树人教育改革体系变量,分析其对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成效得分的影响,估计所得系数显著为正。进一步,逐步引入学生个体特征变量、家庭特征变量,估计结果与基准回归结果一致。结果显示,拥有完善立德树人教育改革体系的学校学生较没有完善的立德树人教育改革体系的学校学生而言,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成效得分将显著提高44%。此外,学生父母的最高本科学历也将对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成效得分产生显著影响,相较于初中以下学历的父母而言,本科及以上学历父母学生的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成效得分将显著提高92%。考虑到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成效得分是根据因子分析法计算所得,取值水平本身不具备直接的解释意义,但是根据对人才培养成效得分取对数的回归结果可以看出,立德树人教育改革体系的完善建立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幅度具有显著作用。

Table 1. Empirical analysis results

1. 实证分析结果

变量名称

落实立德树人的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成效得分的对数

所在学校是否有完善的立德树人教育改革体系

0.644***

0.630***

0.440***

(0.223)

(0.234)

(0.197)

性别

−0.0761

0.0313

(0.288)

(0.283)

就读高中类型——公立重点高中

0.245

0.238

(0.287)

(0.262)

就读高中类型——私立高中

0.492

0.654

(1.097)

(1.016)

就读高中类型——国际学校

1.093

0.945

(0.870)

(0.794)

大学绩点排名

−0.2090**

0.0811

(0.098)

(0.102)

父母的最高学历——初中

−0.282

(0.566)

父母的最高学历——高中

−0.0408

(0.576)

父母的最高学历——本科及以上

0.920*

(0.543)

常数项

−2.267***

−2.125***

−3.199***

(0.397)

(0.639)

(0.793)

R-squared

0.207

0.257

0.426

注:括号内为标准误,***表示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p < 0.05表示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p < 0.1表示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

4.3. 稳健性检验

考虑到学生所在学校是否有完善的立德树人教育改革体系并不是一个随机事件,会受到其他因素影响,由此产生样本自选择问题,本文进一步使用倾向得分匹配模型评估落实立德树人改革的成效,并对结果的稳健性加以检验。

本文采用邻近匹配法,首先对其匹配前后的标准误差以及误差消减情况加以分析。检验结果显示,绝大部分变量标准误差值经过匹配后均在变小,且控制变量的标准化偏差的绝对值均小于10%,由此可见经过匹配处理之后实验组和控制组之间的差别得到显著的减少;t检验的结果与之基本一致,满足平衡性假设。计算所得倾向得分值显示(见图1),匹配后两组学生样本大多数得分值均落于共同支撑域之内,匹配效果较好。

Figure 1. 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 plot

1. 倾向得分匹配得分图

本文采用bootstrap抽样计算的结果显示,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成效受到立德树人改革的影响(ATE)显著为正,即从总体来说,无论学生是否受到立德树人改革的影响,其人才培养成效得分都会有所提高。处理组的平均处理效应(ATT)显著为正,表明对于所在学校拥有完善立德树人教育改革体系的学生来说,若其没有受到立德树人改革影响,其人才培养成效得分的对数值会下降0.019个标准差。结果与OLS模型估计结果基本一致,验证了结果的稳健性。

4.4. 落实立德树人的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内在驱动机制分析

尽管落实立德树人改革能够显著提高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成效,但对于广大学生而言,人才培养成效得分相对模糊、不具象,学生参与立德树人改革的积极性和动力不足,立德树人改革可持续性将受到不利影响。对此,本文进一步从目前工作月薪出发,检验立德树人改革是否会对学生目前工作月薪产生显著正向影响,以期将落实立德树人改革的人才培养目标与学生个人激励相互结合统一起来。

由于问卷设计中学生目前工作的月薪是以区间划分的离散变量,因此采用有序Logit模型来估计落实立德树人改革对学生月薪的影响,其中所得回归系数的经济含义不强,更多的以来统计结果的显著性水平来说明问题。回归结果显示(见表2),所在学校是否有完善的立德树人教育改革体系对目前工作月薪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表明学生所在学校如果有完善的立德树人教育改革体系,个人就业后的薪资水平也将显著提高。这也表明,落实立德树人改革不仅对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也将在学生个体层面形成强劲的内生驱动作用,进而促进立德树人改革走深落实。

Table 2. Empirical analysis results on the impact of implementing the "foster virtue and cultivate talents" reform on student monthly salaries

2. 落实立德树人改革对学生月薪影响的实证分析结果

变量名称

目前工作的月薪

所在学校是否有完善的立德树人教育改革体系

0.820*

(0.421)

个体特征变量

Controlled

家庭特征变量

Controlled

注:括号内为标准误,***表示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p < 0.05表示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p < 0.1表示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本文利用2023年初开展的南京市经济学专业毕业大学生调查数据,综合运用因子分析法、OLS模型、PSM方法和有序Logit模型,实证检验了落实立德树人改革教育体系对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成效的影响。研究得出以下结论:整体而言,落实立德树人改革对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成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内在驱动机制分析结果表明,落实立德树人改革除了能够有效提升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成效外,还能够显著提高学生毕业后薪资水平,从而将落实立德树人改革的人才培养目标与学生个人激励相互结合统一起来;此外,父母受教育水平也将对人才培养成效的提高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尽管本研究为“立德树人”改革在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中的成效提供了初步的经验证据,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其中存在的若干局限性。首先,在样本层面,我们的数据主要来源于部分已开展改革的高校,样本的代表性和广泛性可能存在不足,其结论能否推广至所有类型院校,仍需进一步验证。其次,在变量测量上,对于“立德树人”改革体系完善度这类复杂构念,我们虽采用0~1变量以增强可操作性,但这种方式难以完全捕捉改革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深度与质量的细微差异,不可避免地存在测量误差。更为关键的是,本研究可能面临内生性问题的挑战。例如,那些率先并深入实施改革的高校,其本身可能就拥有更优质的生源、更积极的师资或更先进的办学理念,这些未被观测到的因素同样会影响学生的培养结果,从而导致对改革成效的估计产生偏误。因此,下一步研究需要通过更纵深的追踪数据、更精巧的识别策略来克服这些局限,以更精确地评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长期价值。

5.2. 建议

基于上述结论,本文得到以下政策启示。首先,应当持续推动落实立德树人改革,牢牢把握以德育人、贯穿融入的方法,结合经济学专业特点,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将落实立德树人改革与人才培养紧密结合。其次,落实立德树人改革在提高经济学专业学生思想道德素养、增强社会规范意识方面的作用已经较为显著,下一步应加强落实立德树人改革在提高经济学专业学生创新思考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两方面的作用,培养其批判性思维、创新能力和沟通技巧,以更好地应对复杂的经济挑战,从而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成效。此外,强化实践教育和社会参与,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志愿服务和实习机会,以亲身体验社会问题和挑战,并将课堂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情境中;通过案例分析和模拟市场活动,帮助学生理解经济学理论与实际经济情况之间的联系,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基金项目

本文系南京财经大学2023年度教学改革课题“经济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质量提升路径研究”、2024年江苏省高校“人工智能通识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专项课题“人工智能通识教育融入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的路径创新研究”(项目编号:2024AIGE30)、江苏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高教重点课题(项目编号:B/2021/01/81)、2021年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研究重点课题“落实立德树人的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江兴龙, 李永妹. 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机制[J].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2023(25): 87.
[2] 金剑琳, 李朝阳. 新时期高校思政教育落实立德树人任务的策略[J].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22, 44(S2): 57-60.
[3] 陈琪. 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的四重逻辑[J].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23, 43(3): 3-6.
[4] 冯娟. 立德树人理念下高校课程思政改革路径探析[J]. 文教资料, 2023(17): 37-40.
[5] 郑展鹏, 陈少克, 吴郁秋. 新文科背景下经济学类一流专业建设面临的困境及实践[J]. 中国大学教学, 2022(9): 33-39.
[6] 魏丽莉, 陶杰, 魏志鹏.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经济学的融合发展——基于循证逻辑的证据研究[J]. 兰州学刊, 2021(10): 18-34.
[7] 王广谦, 杨运杰. 发挥国家标准作用强特色、高质量培养经济学专业人才[J]. 中国大学教学, 2018(4): 4-7.
[8] 李蕊. 重视、适应、做好——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立德树人作用的基本遵循[J]. 思想教育研究, 2022(7): 9-13.
[9] 任成孝. 新时代立德树人的内涵和路径方法[J]. 中国高等教育, 2022(Z3): 27-29.
[10] 冯朝. 立德树人视域下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析[J]. 文教资料, 2023(7): 100-103.
[11] 王飞, 张升峰. 从“经师”到“人师”——立德树人之时代吁求[J].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23, 43(16): 37-44.
[12] 黄毅祥, 刘宽斌, 赵敏娟. 健康意识的觉醒还是从众心理——基于PSM方法的居民杂粮消费动因分析[J]. 农业技术经济, 2022(2): 110-125.
[13] 陆根书, 李珍艳, 牛梦虎, 等. 新时代中国特色高等教育评价体系建设探讨[J]. 江苏高教, 2022(11): 19-23.
[14] 薛伟, 蔡超. 基于多层次因子分析法的我国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J]. 统计与决策, 2022, 38(18): 2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