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能老人家庭照顾者照护能力培训现状的研究进展
Research Progress on Caregiving Capacity Training for Family Caregivers of the Disabled Elderly
DOI: 10.12677/ns.2025.1411275, PDF, HTML, XML,    科研立项经费支持
作者: 吴宜婧*, 张凌航, 蒋 玲, 孙子淇, 吴 佳#, 刘 敏, 王 瑞:湖州学院生命健康学院,浙江 湖州
关键词: 失能老人照顾者培训综述 Disabled Elderly Caregiver Training Review
摘要: 中国人口老龄化形式日益严峻,失能老人群体规模进一步扩大,家庭照护已成为失能老人长期照护的主要模式。然而,家庭照顾者普遍存在照护知识匮乏、技能不足等问题,严重影响照护质量和老人生活质量。近年来,围绕失能老人家庭照顾者照护能力培训的研究逐渐增多。各项研究表明,接受照护知识和技能培训的家庭照顾者的照护能力可以得到明显提高。本文针对失能老人家庭照顾者照护能力培训现状进行研究分析,分别从培训方式、培训内容与培训效果三方面进行分析,为后续失能老人家庭照顾者培训方案构建与应用提供思路和参考依据。
Abstract: The aging population in China is becoming increasingly severe, with the size of the disabled elderly group further expanding. Family care has become the primary mode of long-term care for disabled elderly individuals. However, family caregivers commonly lack adequate care knowledge and skills, which significantly impacts the quality of care and the well-being of the elderly. In recent years, research on training programs to enhance the caregiving capacity of family caregivers for disabled elderly individuals has been growing. Studies indicate that family caregivers who receive training in care-related knowledge and skills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ir caregiving abilities.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and analyzes the current state of training for family caregivers of disabled elderly individuals, examining aspects such as training methods, content, and outcomes. The findings aim to provide insights and references for the development and implementation of future training programs for these caregivers.
文章引用:吴宜婧, 张凌航, 蒋玲, 孙子淇, 吴佳, 刘敏, 王瑞. 失能老人家庭照顾者照护能力培训现状的研究进展[J]. 护理学, 2025, 14(11): 2052-2059. https://doi.org/10.12677/ns.2025.1411275

1. 引言

失能老人是指由于年迈虚弱、残疾、生病、痴呆等原因导致机体出现各种功能障碍,而无法自主完成进食、穿衣、沐浴及如厕等任何一种日常活动的老年人[1]。近年来,中国人口老龄化形式严峻,失能老人群体规模进一步扩大。第四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全国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大约有4063万人,占老年人口的18.3% [2]。据预测,至2030年,我国失能半失能老人规模将增长至6953万人,失能半失能比例为17.44%,并预计在2050年进一步攀升至12,606万人,失能半失能比例为22% [3]。由于我国长期照护保障制度尚未完全建立,由家庭成员提供的非正式照护在失能老人照护服务供给中占主导地位[4]。而大部分家庭照顾者未接受过相关专业培训,缺乏专业的照顾知识、技能,仅依据个人过往的生活经验来照顾家中的失能老人[5],导致失能老人跌倒、压力性损伤、误吸性肺炎等问题频发。研究表明,通过照护知识和技能培训可使家庭照顾者的照护能力得到明显提高[6] [7],从而提升失能老人的生活质量。本研究对失能老人家庭照顾者照护能力培训现状进行综述,通过分析失能老人家庭照顾者照护能力培训方式、内容以及效果,探讨各类培训的特点、优势以及不足,以期为构建更加有效、可行的照顾者照护能力培训方案提供参考。

2. 资料和方法

2.1. 文献检索

本文采用主题词与关键词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检索。以“失能”“老人”“家庭照顾者、照顾者、照护者”“培训、技能培训、心理培训”等为中文检索词,通过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中文期刊服务平台收集相关资料;以“disability”“old people/elderly”“family caregiver/caregiver”“training/skill training/psychological training”等为英文检索词,通过PubMed、Web of Science英文数据库收集相关资料。检索时限为从建库至2015年,文献类型不限。

2.2. 文献纳入与排除标准

2.2.1. 纳入标准

1) 研究对象为失能老人的家庭照顾者;2) 研究内容关于失能老人家庭照顾者照护能力培训。

2.2.2. 排除标准

1) 重复发表或内容不完整的文献;2) 会议摘要、通知等非正式刊物发表;3) 无法获取全文的文献。

2.3. 文献筛选流程及结果

根据各个数据库的文献检索,初步检索共获得809篇文献,根据文献的纳排标准进行筛选,最终获得29篇文献。具体筛选流程如图1所示。

Figure 1. Schematic of the literature review process

1. 文献筛选流程

3. 失能老人家庭照顾者照护能力的培训方式

3.1. 传统线下培训方式

目前失能老人家庭照顾者培训多以面对面集中授课、讲座、家庭访视指导等线下培训方式为主。如尹玲等[8]研究对照顾者采用线下集中授课 + 操作演示的培训方式,结果表明照护技能培训有助于提升照顾者照护知识知晓率和照护技能的掌握程度。还有研究[9]通过开展护理知识讲座,对照顾者进行照护知识、护理难题等讲解。以及王美艳[10]根据居家照护者的照护需求,提供个性化家庭访视服务。线下培训的优势在于培训者能够与照顾者直接互动,家庭照顾者可以直观学习实操技能,及时解决照护中的疑问,有效强化自己的照护能力,减轻因盲目照护对失能老人造成的不良影响。然而,传统线下培训模式的局限性亦十分明显。一方面,培训的时间与地点固定,对需要持续照护失能老人的家庭照顾者参与难度较大。另一方面,在扩大培训规模时难以保证教学质量的稳定性,培训成本较高且面临可持续性挑战。

3.2. 线上平台培训方式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国家政策的支持,线上培训模式被广泛推广,其利用“互联网 + 健康教育”模式,拓宽家庭照顾者了解照护知识的渠道[11]。目前,线上培训多依托于微信公众号、互联网学习平台等载体。吕照蕤[12]通过建立微信群及公众号,定期推送疾病和护理的相关知识,每周举行专家在线讲座活动,并开通在线咨询功能,为脑卒中患者照顾者提供了学习交流的平台。此外,还有基于照顾者的互联网学习平台,例如爱尔兰的Kim等[13]建立的“照顾照护者”、“照护者诊所”等网络平台,可为家庭照顾者提供照护技能培训、疾病知识宣教与经验交流的平台,有助于患者更好地了解疾病管理策略、社会福利政策及康复锻炼方式,从而促进其生活质量的提升。线上培训的突出优势在于其便捷性与灵活性,这为照顾者提供了更方便的访问课程机会[14],照顾者可利用碎片化时间自主学习,随时获取所需知识。该培训方式有效填补照顾者在疾病认知领域的信息缺口,极大满足他们对专业知识的需求。然而,线上培训无法实现面对面的直接交流和技能指导,对家庭照顾者的自学能力有较高的要求。对网络条件不足或使用网络技术能力较弱的老年照顾者群体来说,参与线上平台的培训存在一定的挑战。

3.3. 混合式培训模式

线上线下结合的混合式培训模式融合了传统线下和线上平台两种培训模式。

通常采用评估–确定问题–现场培训–线上学习–评价的路径为失能老人家庭照顾者进行培训。如杨悦等[15]研究,首先对照顾者进行照护技能缺陷评估,确定培训项目,再分组进行线下技能培训,同时线上平台发送照护技能视频让照顾者观看以巩固操作技术,随后为照顾者答疑与考核,个体指导不足之处。其结果显示,干预后干预组照护技能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照顾负担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还有郭佳美等[16]也针对混合式培训进行了相关研究,其中试验组采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对照组采用线下教学模式。线下教师集中面授,理论教学借助PPT讲授内容,操作教学以教师演示为辅,学员操作为主;线上使用软件在线直播,直播结束可以反复观看回放,加强理解,该结果发现试验组家庭照顾者的知识得分均高于对照组。这些研究均证明,混合式培训模式能有效提升家庭照顾者的照护技能、减轻照护负担,并改善失能老人的生活质量。综上,混合式培训模式通过“线下示教 + 线上平台”的结合,将培训技术可视化,既保障实操技能的专业性,又兼顾照顾者时间的碎片化需求,成为当前培训方式发展的新趋势。

4. 失能老人家庭照顾者照护能力的培训内容

4.1. 基础照护知识培训

基础知识的培训,常作为家庭照顾者照护培训的第一大板块。旨在帮助照顾者建立专业照护认知,为后续技能学习奠定基础。李婷婷[17]在对农村失能老人家庭照顾者王嬢嬢的服务时,首先就是让服务对象了解失能老人照顾的相关知识、理念以及主要内容,让其认可它的有效性,从而激发其学习的主动性,为照顾能力的提升打好基础。有研究[18] [19]显示当前基础照护知识的培训内容主要包括日常生活照护、疾病相关知识、用药管理、安全管理、健康管理等方面的理论知识。胡晋禄等[20]实施的照护技能培训方案,涵盖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评估指导、意外风险(跌倒、坠床、烫伤、误吸等)预防、居家环境改善与辅具选择、均衡饮食与预防营养不良、生命体征的监测指导、安全用药指导等内容。还有任晓露[21]成立的研究小组以疾病知识、用药知识、生活护理知识、康复知识、并发症处理及预防知识五个方面内容展开培训。基础照护知识培训是照顾者培训的主要内容之一,可帮助照顾者规避照护误区,减少不良事件发生,改善失能老人的生存质量,为后续实操技能的规范应用提供理论支撑。

4.2. 实践操作技能培训

操作技能是家庭照顾者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照护行为的关键,直接影响照护质量与失能老人的安全。目前对照顾者实行的技能培训内容多为日常生活照护技能、安全照护技能、简单疾病照护技能、管道护理,具体内容比如更衣、翻身、拍背、口腔护理、用药护理、体位调整、大小便护理等等[22] [23]。陈静娴[24]研究为失能老人照顾者照护能力的建设,开展了日常照护、饮食护理、用药护理、突发危机事件处理能力和养老政策获取能力为技能内容的培训,培训后居家养老照顾者照顾能力得到提高。还有研究[25]为老年中风患者的家庭护理人员开发在线课程,课程内容包含食品护理、药物护理、卫生护理和废物处理、皮肤护理、定位护理、环境关怀等。目前实践操作技能培训仍存在一定的不足。有研究[26]发现,社区组织的老年长期照护者技能培训中,内容主要是翻身、体位转移、管道的护理以及一些意外事件的防范和处理,对于康复功能锻炼的内容讲解太少,反映出目前实践操作技能的培训内容仍不够全面,难以完全满足照护者的需求。这也表明,关于照顾者技能的培训不应局限于日常生活照护技能的基础学习,还需要扩展相关疾病的特殊护理与康复功能锻炼等内容,全方位涵盖照顾者的技能培训需求。

4.3. 心理支持培训

失能老人疾病通常持续时间较长,长期照顾失能老人容易导致照顾者出现身心负荷过重、注意力不集中、生活质量下降、睡眠障碍等身心问题。有研究[27] [28]表明,失能老年人的家庭照护者普遍会感受到负面情绪,面临较高的抑郁风险。而当前大多数关于失能老人家庭照顾者的照护能力培训,多聚焦于基础照护知识与实践操作技能的培训上,忽略了家庭照顾者的心理培训。研究[29]发现,照护负担是影响照顾者照护能力的主要因素,这会使失能老人的生存质量有所下降,不利于患者的康复。而心理支持培训能够提高家庭照顾者心理韧性及社会心理适应水平,有效帮助其应对照护中和生活中的负性情绪,缓解心理负担。目前有研究[30]采用叙事疗法对失能、半失能老人家庭照顾者进行心理干预,主要围绕照顾关系、家庭关系、自我认知3个主题,引导照顾者叙事并修正和回应干预者自身问题。还有研究[31]对痴呆患者的照顾者进行认知疗法课程联合心理干预,以理智对待压力、接纳负性想法、控制和转移情绪等内容进行培训,指导照顾者呼吸放松和想象放松训练,鼓励其适当参加运动,缓解不良情绪带来的影响。白慧等[32]基于Farran模型的综合照顾者技能方案中,包含心理干预内容,为照顾者进行情绪管理及孝老伦理的教育,减轻照护负担。心理支持培训对家庭照顾者尤为重要,未来关于失能老人家庭照顾者的照护能力培训需多加关注,促进照顾者身心健康,以此更好地为失能老人提供照护服务。

5. 失能老人家庭照顾者照护能力的培训效果

5.1. 聚焦家庭照顾者的培训效果

针对家庭照顾者照护能力的培训,照顾者主要有照护技能、照护知识与照护负担的改善。首先最直接的效果是照顾者照护技能和知识的提升。张丽华等[33]为失能失智老人照顾者进行生活起居、饮食护理等项目的理论和操作培训,培训后照顾者的操作考核分数有显著提高。Claire Eccleston等研究[34]表明,照顾者完成痴呆症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UDMOOC)后,知识都得到了显着提高。还有温燕萍等[35]研究为照顾者实施以脑卒中相关知识、照顾技能以及情感支持为内容的个体化、系统性培训,结果显示照顾者的知识掌握得到明显提升。另外,照护能力培训能有效减轻照顾者负担,提高其积极感受。有研究[36]为失能老人照顾者实施基于赋权理论的失能老人照顾者照护能力的干预方案,通过一对一 + 小组线上形式,引导照顾者明确照护问题,针对照顾者需求进行知识与技能教学,并定期微信推送知识视频、提醒照护任务。该研究结果显示,干预3个月后干预组照顾者的照顾负担量表得分显著降低,而积极照顾感受得分明显升高。综上所述,失能老人家庭照顾者通过照护能力培训,其技能、知识、心理三个方面均有明显的改善效果。

5.2. 聚焦失能老人的培训效果

家庭照顾者在经过照护能力培训之后,失能老人作为其服务的直接接受者,在生理指标、生存质量和生活满意度三方面均有了较显著的效果。蒋娟等[37]定期开展“健康教育小讲堂”,对失能老年糖尿病患者家庭照顾者进行个体化的健康知识宣教。培训后发现失能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测验与培训前比较有显著改善。还有基于Farran模型的失能老人照护者照护技能方案[38]为家庭照顾者进行干预,结果表明失能老人生存质量总分和生活质量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综上所述,失能老人家庭照顾者照护能力的培训帮助照顾者更加科学地管理老人的慢性疾病,改善了失能老人的生存状态,促进老人的身心健康。

6. 小结

失能老人家庭照顾者照护能力培训现状主要有三个方面的总结,其一、目前培训方式呈现多样化,混合式培训方式成为发展新趋势,未来可进一步探索多元化、个性化的线上线下混合式培训模式,可以结合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技术开发沉浸式照护模拟培训系统。其二、关于失能老人家庭照顾者的技能培训不够全面,日后需要扩大技能培训范围,全方面涵盖照顾者技能培训的需求。其三、当前照顾者照护能力培训内容多聚焦于基础照护知识与实践操作技能,忽视了家庭照顾者心理方面的培训,而心理培训于照顾者而言尤为重要,间接影响照顾者对失能老人的照护。未来研究需要多加关注照顾者心理支持方面的培训,以此更好提升家庭照顾者的照护能力。

基金项目

湖州学院2025年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25CXCY072);湖州学院2024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2413287005)。

NOTES

*第一作者。

#通讯作者。

参考文献

[1] 马一涵. 辽宁省失能老人长期护理需求及保障模式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沈阳: 辽宁大学, 2021.
[2] 庞庆泉, 赵云, 许世华. 医疗机构内设养老机构的医养结合发展策略研究[J]. 卫生经济研究,2020, 37(11): 15-17+22.
[3] 董敏. 基于失能老人照顾者照顾负担现状构建农村“喘息服务”策略[D]: [硕士学位论文]. 十堰: 湖北医药学院, 2025.
[4] 刘习羽, 田静娟, 崔玉, 等. 失能老人长期照护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2018年CLHLS数据的分析[J]. 现代预防医学, 2021, 48(3): 507-510.
[5] 孙晓宁, 刘正洋, 陈晓琳. 农村失能老人家庭照护者照护知识、技能和态度的现状调查与需求分析[J]. 中国卫生产业, 2021, 18(10): 155-158.
[6] Aksoydan, E., Aytar, A., Blazeviciene, A., van Bruchem-Visser, R.L., Vaskelyte, A., Mattace-Raso, F., et al. (2019) Is Training for Informal Caregivers and Their Older Persons Helpful? A Systematic Review. Archives of Gerontology and Geriatrics, 83, 66-74. [Google Scholar] [CrossRef] [PubMed]
[7] 沈英, 张艳平, 邬役心, 等. 专项培训对老年认知症照顾者照护能力的影响[J]. 中国药物与临床, 2021, 21(2): 342-344.
[8] 尹玲, 张靖婷, 刘萌. 医院-社区联合对居家养老照护者技能培训方案构建与推广应用[J].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2023, 21(3): 146-148+151.
[9] 向佳. 增能理论视角下社会工作介入失能老人家庭照护者能力提升探究[D]: [硕士学位论文]. 武汉: 华中师范大学, 2023.
[10] 王美艳. 照护需要干预对新疆维哈失能老年人居家照护者照护负担影响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石河子: 石河子大学, 2016.
[11] 容丽瑶. 5G网络发展背景下“互联网+医疗健康”的应用与创新[J]. 科风, 2019(24): 114.
[12] 吕照蕤.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延续性护理联合照护者健康教育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干预效果及神经功能的改善[J]. 中华养生保健, 2025, 43(10): 167-169.
[13] Kim, H. and Kwon, S. (2021) A Decade of Public Long-Term Care Insurance in South Korea: Policy Lessons for Aging Countries. Health Policy, 125, 22-26. [Google Scholar] [CrossRef] [PubMed]
[14] Rottenberg, S. and Williams, A. (2021) Web-Based Delivery of the Caregiving Essentials Course for Informal Caregivers of Older Adults in Ontario: Mixed Methods Evaluation Study. JMIR Aging, 4, e25671. [Google Scholar] [CrossRef] [PubMed]
[15] 杨悦, 郭全荣, 田苗苗, 等. 失能老人照护者照护技术培训方案的设计与应用[J]. 护理学杂志, 2025, 40(8): 105-108+119.
[16] 郭佳美, 叶佳佳, 邬维娜, 等. 家庭照护者线上线下混合课程培训在老年人家庭照护者中的应用效果[J]. 中国当代医药, 2022, 29(18): 152-155.
[17] 李婷婷. 农村失能老人家庭照顾者照顾能力提升的个案工作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吉安: 井冈山大学, 2024.
[18] 白雪. 基于IKAP理论对老年痴呆患者的家庭照护者照护能力的干预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晋中: 山西医科大学, 2024.
[19] 谭荣颖. 生态系统理论视角下认知症老人家庭照顾者照护能力提升的小组工作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吉安:井冈山大学, 2024.
[20] 胡晋禄, 汤观秀, 颜萍平, 等. 失能老人家庭照护者实施照护技能培训的效果研究[J]. 全科护理, 2021, 19(11): 1573-1577.
[21] 任晓露. 基于IMB模型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家庭照护者健康教育方案的制定及应用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合肥: 安徽医科大学, 2023.
[22] 李艳萍, 孙海云, 马荣慧, 等. 照护者培训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9, 6(26): 148-150.
[23] 白慧, 崔慧英, 郝习君, 等. 基于Farran模型的失能老人照护者照护技能干预方案的构建与实施[J]. 护理学杂志, 2023, 38(15): 87-91.
[24] 陈静娴. 社会支持理论视角下居家养老照顾者的能力建设及其成效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 2022.
[25] Canto, D.F.D., Costa, F.M.D., Woiciechoski, L.R., Cogo, A.L.P. and Paskulin, L.M.G. (2023) Development of an Online Course for Caregivers of Older Stroke Patients. Revista Gaúcha de Enfermagem, 44, e20230040. [Google Scholar] [CrossRef] [PubMed]
[26] 范柏林, 王玫, 陈雨朦. 失能老人家庭长期照顾者参与培训障碍的质性研究[J].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2021, 19(2): 69-71.
[27] 赵怀娟, 罗单凤. 失能老人家庭照护者的照护感受及影响因素[J].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5, 35(2): 449-451.
[28] 毛智慧, 刘晓亭, 刘伟, 等. 沈阳市皇姑区265名失能老人家庭照护者抑郁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 护理学报, 2017, 24(2): 32-36.
[29] 杨雪, 王玉环, 王文婷, 等. 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失能老年人照护者照护能力与照护负担、社会支持的交互作用[J].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8, 38(12): 3051-3053.
[30] 郑雪洋, 张顺, 王晓曼, 等. 叙事疗法对失能、半失能老人家庭照顾者自悯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临床护理杂志, 2024, 23(3): 24-27.
[31] 黄娟娟. 认知疗法结合心理干预对痴呆患者家庭照护者的影响[J].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3, 20(19): 2934-2938.
[32] 白慧, 崔慧英, 邓欢欢, 等. 基于Farran模型的综合照护技能方案在失能老年人及家庭照护者中的应用[J]. 护理研究, 2024, 38(1): 171-175.
[33] 张丽华, 杜苗. 对失能失智老人家庭照料者培训的效果研究[J]. 卫生职业教育, 2020, 38(5): 118-119.
[34] Eccleston, C., Doherty, K., Bindoff, A., Robinson, A., Vickers, J. and McInerney, F. (2019) Building Dementia Knowledge Globally through the Understanding Dementia 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 (MOOC). npj Science of Learning, 4, Article No. 3. [Google Scholar] [CrossRef] [PubMed]
[35] 温燕萍, 崔金爱, 朱玉兰, 等. 照顾技能培训对脑卒中患者照顾者照顾压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齐鲁护理杂志, 2014, 20(23): 1-3.
[36] 杜淑娜. 基于赋权理论的失能老人照顾者照顾能力护理干预方案的构建及效果评价[D]: [硕士学位论文]. 郑州: 郑州大学, 2023.
[37] 蒋娟, 徐灵莉, 张晓娟, 等. 对失能老年糖尿病患者家庭照顾者进行健康教育培训的效果[J]. 护理学杂志, 2016, 31(13): 8-11.
[38] 白慧. 基于Farran模型的失能老人照护者照护技能干预方案构建及应用[D]: [硕士学位论文]. 秦皇岛: 华北理工大学,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