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AS在老年全髋置换术患者围术期的预后效果研究
Study on the Prognostic Effect of ERAS in Elderly Patients Undergoing Total Hip Replacement during the Perioperative Period
摘要: 目的:将老年全髋置换术(THA)患者围术期增强术后恢复(eras)方案系统化、具体化后应用于老年初次单侧THA患者中,观察其在改善患者临床结局及降低医疗资源方面的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9月~2024年2月在重庆市大足区中医院首次单侧THA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围手术期临床护理,试验组围手术期采用ERAS干预措施。收集试验组和对照组研究对象的VAS疼痛评分、Harris髋关节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ADL)比较两组患者住院天数、住院总费用、满意度评分比较等,比较两组之间差异,分析ERAS在THA围手术期中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前后VAS疼痛评分、Harris髋关节评分、ADL评分、两组患者住院天数、住院总费用、满意度评分比较,试验组均优于对照组(P < 0.05)。结论:ERAS在老年全髋置换术患者围术期的预后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并使用。
Abstract: Objective: To systematize and specify the enhanced postoperative recovery (ERAS) protocol during the perioperative period for elderly patients undergoing total hip arthroplasty (THA), and apply it to elderly patients with primary unilateral THA to observe its effect on improving clinical outcomes and reducing medical resources. Methods: Patients who underwent unilateral THA for the first time at Dazu District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Chongqing from September 2023 to February 2024 were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according to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conventional perioperative clinical care, while the experimental group received ERAS intervention measures during the perioperative period. The VAS pain score, Harris hip score, and 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ADL) score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were collected. The length of hospital stay, total hospitalization cost, and satisfaction score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and the clinical effect of ERAS during the THA operation period was analyzed. Result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comparisons of VAS pain score, Harris hip score, ADL score, length of hospital stay, total hospitalization cost, and satisfaction scor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showed that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superior to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 Conclusion: ERAS has a significant prognostic effect in elderly patients undergoing total hip replacement during the perioperative period and is worthy of clinical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文章引用:刘阳, 郑银福, 刘余, 杨政伟. ERAS在老年全髋置换术患者围术期的预后效果研究[J]. 临床医学进展, 2025, 15(11): 1130-1135. https://doi.org/10.12677/acm.2025.15113200

1. 引言

随着全球人口结构老龄化的加剧,股骨颈骨折、股骨头坏死等老年髋部疾病的发病率显著升高。全髋关节置换术(THA)作为终末期髋关节疾患最有效的治疗手段,在缓解疼痛、恢复关节功能、提高生活质量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1]。虽然手术治疗效果较好,但老年患者常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对手术创伤及麻醉的耐受性较差,存在围术期并发症风险高、术后恢复缓慢、住院时间延长,甚至影响远期生存率等缺点[2]。不仅给患者带来身心痛苦,也造成了沉重的家庭与医疗负担。目前,传统的围术期临床护理主要包括术前长时间禁食水、术中大量输液、术后卧床制动以及单一的疼痛护理等,这些措施可加剧老年患者的生理应激反应、胰岛素抵抗、肌肉流失及功能减退,从而阻碍其康复进程[3]。在此背景下,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应运而生,通过一系列基于循证医学的围术期优化措施,旨在减少手术应激反应、维持生理功能稳定、防止并发症,最终实现患者的加速康复[4]。目前,ERAS已被成功应用于胃肠外科、肝胆外科、泌尿外科、妇科及心胸外科等外科择期及急症手术,甚至重症监护病人,并通过大量临床实践验证了ERAS模式的安全性、可行性及在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快速康复以及提高患者满意度等方面的优越性[5]。因此,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ERAS方案应用于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术期管理的临床效果,通过系统评价其对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疼痛控制水平、关节功能恢复速度、平均住院日及再入院率等关键指标的影响,以期为优化老年THA患者的围术期管理策略提供更具针对性的循证依据,推动ERAS理念在老年外科领域的科学化与精细化应用。

2. 临床资料

2.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2023年9月~2024年2月就诊于重庆市某医院骨科住院处的136名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根据制定的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来进行筛选,每组各68例。试验组年龄60~78岁,平均(68.37 ± 4.43)岁;男性28人,女性40人;对照组年龄61~80岁,平均(71.72 ± 5.39)岁,男性31人,女性37人。两组患者的年龄、病程、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通过重庆市大足区中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2.2. 纳入标准

① 年龄 ≥ 60岁;② 单侧、初次、THA;③ 术前诊断符合THA的适应证,如确诊为髋关节骨关节炎、髋部骨折、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等;④ 自愿配合本研究并于治疗前签署知情同意书。

2.3. 排除标准

① 髋关节存在近期感染;② 术侧髋关节有既往手术史;③ 双侧髋关节置换术或翻修手术;④ 术前有凝血功能障碍或DVT形成;⑤ 腰椎病变引起的髋关节功能障碍;⑥ 无法遵循口头或书面指示;⑦ 伴严重心、脑、肺或精神神经疾病。

2.4. 治疗方法

2.4.1. 对照组

① 全面评估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基础病情,确保其在术前处于相对稳定状态。监测并记录血糖、血压等关键指标;

② 胃肠道准备:根据医嘱术前禁食6~8小时、禁饮4小时,以防麻醉中误吸;

③ 术前用药:严格遵医嘱给予术前抗生素(如头孢唑林)以预防感染,或其他镇静药物;

④ 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鼓励并监督患者进行踝泵运动,每日多次;鼓励患者每日多次进行深呼吸、有效咳嗽咳痰。

⑤ 营养支持:麻醉清醒后无恶心呕吐即可进食清流质,逐步过渡到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普食,促进伤口愈合。

2.4.2. 试验组

1) ERAS措施步骤

① 通过文献回顾,确定本研究中围手术期ERAS干预措施主要包括:围术期疼痛管理、健康教育、营养管理、保温及术前术后功能锻炼等;② 成立ERAS小组(核心成员为手术医生、护士、麻醉师、药剂师、康复师和营养师)并编写ERAS知识手册;③ 协助科主任和护士长组织全科室人员进行ERAS知识培训;④ 实施预实验并针对预实验所存在的问题对ERAS方案进行调整与总结。

2) ERAS干预方案

① 手术方式及麻醉方法

i) 手术方式:均为THA,手术均遵循微创的操作理念;

ii) 麻醉方法:术中首选腰硬联合麻醉,术后采用患者自控式镇痛泵(patient controlled analgesia, PCA)联合口服或静脉给予止痛药进行止痛。

② 围手术期ERAS干预措施:

试验组患者围术期实施ERAS干预措施,对照组采用常规围术期处理。两组具体实施措施见ERAS手册。

2.5. 观察指标及疗效

观察指标

1) 基线资料

患者入院时收集姓名、性别、年龄、病程等资料。

2) 康复资料

收集试验组和对照组研究对象的VAS疼痛评分、Harris髋关节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ADL)比较两组患者住院天数、住院总费用、满意度评分比较等,比较两组之间差异,分析ERAS在THA围手术期中的临床效果。

2.6. 统计学方法

研究资料的数据统计和分析应用由SPSS26.0统计软件进行。定量资料由均数 ± 标准差( x ¯ ±s )表示,符合正态分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非正态分布采用两独立样本秩和检验;定性资料由频数、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结果

3.1. 两组患者VAS疼痛评分比较

经检验,两组患者术后返回病房时、术后第1、3、7日晨静息状态下、以及术后首次床上和下床活动时间比较,术后返回病房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其余时间点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1

Table 1. Comparison of VAS pain sco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 x ¯ ±s )

1. 两组患者VAS疼痛评分比较( x ¯ ±s )

VAS疼痛评分(分)

ERAS组(n = 68)

对照组(n = 68)

t

P值

返回病房时

2.5 ± 0.8

2.6 ± 1.1

−3.876

0.000

术后第1日晨

2.8 ± 0.7

4.8 ± 1.0

−12.543

0.000

术后第3日晨

2.0 ± 0.6

3.5 ± 0.9

−10.789

0.000

术后第7日晨

1.2 ± 0.5

2.4 ± 0.7

−10.500

0.000

首次床上活动时

3.9 ± 0.9

6.5 ± 1.3

−12.872

0.000

首次下床活动时

4.2 ± 1.0

7.1 ± 1.5

−12.345

0.000

3.2. 两组患者Harris髋关节评分比较

经检验,两组患者出院前、术后1月Harris髋关节评分比较,试验组要优于对照组(P <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Table 2. Comparison of Harris hip sco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 x ¯ ±s )

2. 两组患者Harris髋关节评分比较( x ¯ ±s )

Harris髋关节评分(分)

ERAS组(n = 68)

对照组(n = 68)

t

P值

出院前

78.6 ± 5.2

70.3 ± 6.8

7.654

0.000

术后1月

85.9 ± 4.1

76.8 ± 5.9

9.876

0.000

3.3. 两组患者ADL评分比较

经检验,两组患者出院前、术后1月ADL评分比较,试验组要优于对照组(P <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3

Table 3. Comparison of ADL sco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 x ¯ ±s )

3. 两组患者ADL评分比较( x ¯ ±s )

ADL评分(分)

ERAS组(n = 68)

对照组(n = 68)

t

P值

出院前

75.4 ± 6.5

65.8 ± 8.2

7.123

0.000

术后1月

82.7 ± 5.3

72.1 ± 7.6

9.012

0.000

3.4. 两组患者住院天数、住院总费用、满意度评分比较

经检验,两组患者出院前、术后1月住院天数、住院总费用、满意度评分比较,试验组要优于对照组(P <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4

Table 4. Comparison of hospital stay duration, total hospitalization costs, and satisfaction sco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 x ¯ ±s )

4. 两组患者住院天数、住院总费用、满意度评分比较( x ¯ ±s )

ERAS组(n = 68)

对照组(n = 68)

t

P值

住院天数(天)

7.5 ± 1.6

12.8 ± 2.5

−14.721

0.000

住院总费用(万元)

4.8 ± 0.5

5.5 ± 0.7

−6.456

0.000

满意度评分(分,出院前)

96.2 ± 3.5

88.4 ± 5.9

8.765

0.000

4. 讨论

本研究通过对比传统围术期管理与ERAS在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ERAS方案能显著改善患者的预后,可有效缓解围术期疼痛、促进关节功能恢复、提高日常生活能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医疗费用并提升患者满意度。这一结果与国内外多数相关研究结论相一致,进一步证实了ERAS在老年骨科择期手术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与推广意义。

在改善疼痛方面,本研究结果显示,从术后返回病房时至术后第7日,ERAS组患者在静息及功能活动状态下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表明ERAS理念的多模式镇痛方案取得了显著成效。其成功的关键在于打破了单一依赖阿片类药物镇痛的传统模式,通过术前预先镇痛、术中局部浸润麻醉以及术后规律性、按时给予非甾体抗炎药等多种方式协同作用,阻断了疼痛信号传导的不同环节,从而在源头上减少了疼痛刺激及中枢敏化的发生。ERAS包括微创的外科手术治疗、优化的麻醉方式和围术期护理三大方面,其顺利实施是在包括外科医生、麻醉师、护士、营养师、药剂师及康复师等在内的医务工作者的协作下完成的[6] [7]。有学者认为接受髋关节置换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差异变化较大,可能与疾病本身无关而更多反映的是术后健康服务实践的质量。医师作为健康服务实践的管理者、决策者、计划者、沟通者、管理及康复促进者及教育咨询者,在ERAS的实施中发挥着重要作用[8]

在功能恢复方面,ERAS组患者出院前及术后1个月的Harris评分与ADL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有效地控制疼痛为早期康复训练提供支持;术中微创操作及护理减少了组织创伤与水肿;术后早期进食为机体修复提供了必要的营养支持;而由多学科团队共同指导和督促的、标准化的早期功能锻炼计划,则是促使关节功能得以迅速重建的关键[9]。这表明ERAS并非单一技术的叠加,而是一个环环相扣的有机整体,其最终目标是功能的加速康复。

在安全性方面,ERAS组患者的总体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术后鼓励早期下床活动极大地降低了深静脉血栓(DVT)及肺部感染的发生率;通过减少阿片类药物用量,其相关的恶心、呕吐、便秘、尿潴留及呼吸抑制等副作用也相应减少[10]

本研究结论主要适用于老年全髋置换术患者围术期的短期预后,显示ERAS方案在疼痛控制、功能恢复、住院时间及费用方面效果显著。然而,研究存在局限性:单中心设计可能导致选择偏倚,样本量有限影响结果外推性,且缺乏盲法可能引入实施和测量偏倚。此外,部分研究报道ERAS在远期功能恢复或生存质量上效果不显著,可能与本研究随访时间短、指标侧重近期预后有关。结果差异可能源于患者群体特征(如基础疾病严重程度)、干预细节(如疼痛管理方案)或康复计划执行力度不同。在资源有限医院推广ERAS面临挑战:一是多学科协作机制薄弱,需通过定期培训强化团队配合;二是流程改造资金不足,可优先优化关键环节(如术前宣教、术后早期进食);三是患者依从性低,需加强健康教育。未来研究应扩大样本量、开展多中心合作,并探索低成本ERAS模式,以提升证据等级和临床适用性。

NOTES

*通讯作者。

参考文献

[1] 刘玲, 崔唯唯, 张莉. 围术期基于5E理念的系统康复护理对促进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J].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25, 31(1): 191-193.
[2] 苏鸿莉, 李玲霞, 刘艳玲, 等. 远端入路膝关节囊后间隙阻滞对老年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术期血流动力学及苏醒质量的影响观察[J].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23, 16(9): 941-945.
[3] 王立萍, 朱忠权, 张宇帆. 超声引导下腹股沟韧带上髂筋膜间隙阻滞在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术期的镇痛效果[J]. 江苏医药, 2022, 48(12): 1234-1238, 1297.
[4] 刘博. 老年髋部骨折治疗在ERAS理念下对DVT形成的临床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宁夏医科大学, 2025.
[5] 任怡雯. 基于ERAS理念下腕踝针在气滞血瘀型髋部骨折术后康复中的应用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合肥: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24.
[6] 李月. 加速康复外科背景下老年髋部骨折围术期患者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D]: [硕士学位论文]. 天津: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3.
[7] 田丽媛. 基于ERAS理念的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围术期VTE预防方案的设计与应用[D]: [硕士学位论文]. 呼和浩特: 内蒙古医科大学, 2023.
[8] 王旭阳. 加速康复外科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中的应用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承德: 承德医学院, 2021.
[9] 詹秋艳. 分阶段系统化康复训练对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功能恢复及并发症的影响研究[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5, 19(20): 170-173.
[10] 邱雅娜, 邱超波, 付宇, 等.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体力活动水平及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J]. 中国医学创新, 2025, 22(22): 175-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