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苏颖. 内经选读[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5.
|
|
[2]
|
于晓艳. “壮火之气衰, 少火之气壮”浅议[J].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 2014, 37(4): 17-19.
|
|
[3]
|
明(张景岳). 类经[M]. 范志霞, 校. 北京: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11: 10.
|
|
[4]
|
杨上善. 黄帝内经太素[M]. 萧延平, 校. 北京: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00: 46.
|
|
[5]
|
罗成, 叶莹. 《金匮要略》活用“少火生气”、“壮火食气”探析[J]. 中国处方药, 2021, 19(12): 123-125.
|
|
[6]
|
杨巧丽, 郑好飞, 刘颖. “壮火食气, 少火生气”对“火”病和“气”病的指导意义[J]. 中医学报, 2020, 35(12): 2514-2517.
|
|
[7]
|
任娜, 韩秀珍, 李岩, 等. 少火理论及其临床应用探析[J]. 国医论坛, 2024, 39(3): 15-17.
|
|
[8]
|
邱林, 赵群菊, 戴子凌, 等. 基于线粒体能量代谢的肾气丸“少火生气”配伍机理探讨[J]. 时珍国医国药, 2019, 30(8): 1850-1853.
|
|
[9]
|
梁梦莹. “少火生气”理论指导下肾气丸对T2DM糖代谢的影响及机制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济南: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9.
|
|
[10]
|
张晓红, 董海军, 吴雷涛, 等. 金匮肾气丸对肾阳虚大鼠睾丸转化生长因子-β1和细胞色素P-19表达的影响[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15, 22(9): 72-75.
|
|
[11]
|
卢德赵, 沃兴德, 施孟如, 等. 激素型肾阳虚动物肝线粒体蛋白质组与能量代谢相关性[J].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2005(6): 90-97.
|
|
[12]
|
徐晓华, 林佳敏, 李可欣, 等. 基于“少火生气”的肿瘤外治法的应用[J]. 中医杂志, 2019, 60(9): 808-810.
|
|
[13]
|
徐安莉, 陈会敏, 赵敏, 等. 肾阳虚证与Ghrelin相关性探讨[J]. 继续医学教育, 2011, 25(7): 46-48+53.
|
|
[14]
|
崔一然, 刘小青, 刘欣, 等. 薄荷油诱导大鼠类阳虚状态的实验研究[J].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1, 26(8): 1801-1804.
|
|
[15]
|
汪海东, 冯强, 楼旭丹, 等. 中医学“火”的现代理解概说[J]. 中医杂志, 2016, 57(23): 2052-2056.
|
|
[16]
|
刘晓琳, 高天舒. 基于“脾为之卫”论“壮火”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J]. 中医药学报, 2021, 49(5): 1-4.
|
|
[17]
|
颜先伟, 招文华, 张堂堂, 等. 从少火生气理论探讨肾气丸促巨噬细胞M2型极化影响成骨的作用[J].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2023, 29(9): 1346-1353.
|
|
[18]
|
刘仙菊, 胡方林. 金匮肾气丸对2型糖尿病模型大鼠脂肪代谢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J]. 中医药导报, 2011, 17(11): 22-25.
|
|
[19]
|
潘小姣. n-3多不饱和脂肪酸对SD大鼠患2型糖尿病的防治作用以及对其凝血、纤溶系统的影响[D]: [博士学位论文]. 南宁: 广西医科大学, 2014.
|
|
[20]
|
刘如玉, 张捷平, 余文珍, 等. 金匮肾气丸对糖尿病模型大鼠糖脂代谢及CRP的影响[J]. 福建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3, 23(4): 32-34.
|
|
[21]
|
赵群菊. 基于“少火生气”理论探讨肾气丸对2型糖尿病能量代谢作用机理的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长沙: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19.
|
|
[22]
|
张钰莹, 黄薇宇, 袁颢瑜, 等. 基于“少火生气, 壮火食气”理论探析2型糖尿病进程中胰岛巨噬细胞对β细胞功能变化的影响[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5, 48(1): 14-20.
|
|
[23]
|
赖楚楚, 唐爱华, 陈文辉, 等. 基于《黄帝内经》“少火生气”理论探析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J]. 西部中医药, 2024, 37(3): 144-146.
|
|
[24]
|
孟祥琨, 刘珂, 张培, 等. 仝小林基于“少火生气”应用淫羊藿治疗甲减经验[J]. 吉林中医药, 2024, 44(10): 1158-1161.
|
|
[25]
|
杨晨, 徐飞鹏, 张华, 等. 基于“少火”“壮火”理论探讨甲状腺癌术后骨质疏松发生机理[J]. 现代中医临床, 2023, 30(5): 72-75.
|
|
[26]
|
刘瑶瑶, 阎博华. 肥胖温阳治法“壮火散气、少火生气”理论刍议[J].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1, 33(5): 830-833.
|
|
[27]
|
晏蔚田, 邓茜, 刘念, 等. 彭江云基于“少火生气”理论治疗干燥综合征之经验[J]. 江苏中医药, 2024, 56(4): 21-23.
|
|
[28]
|
胡涌泉, 张娜, 王强. 基于“少火生气”理论治疗干燥综合征[J]. 中医临床研究, 2023, 15(14): 39-41.
|
|
[29]
|
张嘉琦, 黎晓冬, 邱静, 等. 谢学军教授基于“少火生气、壮火食气”理论辨治非感染性葡萄膜炎经验[J]. 四川中医, 2023, 41(11): 4-7.
|
|
[30]
|
汪宗清, 陈晨, 侯卫, 等. 基于“少火生气, 壮火食气”理论治疗硬皮病[J]. 陕西中医, 2021, 42(4): 499-501+513.
|
|
[31]
|
徐润, 姜泉, 韩曼, 等. 从“阳化气, 阴成形”理论探讨姜泉教授治疗难治性痛风经验[J]. 中国医药导报, 2022, 19(24): 119-123.
|
|
[32]
|
吴锋, 何立群. 童少伯运用“少火生气”理论治疗肾病水肿经验[J].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 2016, 38(2): 77-79.
|
|
[33]
|
王雪峰, 张秀英, 王美娇. 基于“少火生气, 壮火食气”理论论治儿童难治性肾病综合征[J]. 中医杂志, 2019, 60(16): 1428-1430.
|
|
[34]
|
张秀英, 王雪峰, 单红梅, 等. 王雪峰教授治疗儿童难治性肾病经验探析[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0, 22(4): 98-101.
|
|
[35]
|
沈小钰, 王翠锦, 吴燕, 等. 王雪峰教授治疗儿童难治性肾病综合征合并特应性皮炎经验探析[J].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24, 16(1): 72-76.
|
|
[36]
|
王星辰, 马融. 马融从“少火生气”论治婴儿痉挛症经验[J].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21, 36(12): 7141-7144.
|
|
[37]
|
王追越, 任献青, 武刘慧. 基于“少火生气”与“壮火食气”理论辨治小儿遗尿[J]. 江苏中医药, 2023, 55(3): 20-22.
|
|
[38]
|
王星琦, 张耀圣, 闫少帅. 从“壮火食气, 少火生气”论治阳痿[J]. 中国性科学, 2025, 34(4): 99-102.
|
|
[39]
|
韦一, 洪志明, 周文彬, 等. 基于“三本二统”治虚理论探讨少弱精子症的辨治[J]. 中国男科学杂志, 2025, 39(3): 161-166.
|
|
[40]
|
盛文, 何清湖. 基于“少火生气”论治男性少弱精子症[J].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0, 40(6): 693-695.
|
|
[41]
|
许颖. 于红娟教授运用“少火生气, 壮火食气”理论治疗肝经湿热型多囊卵巢综合征经验探析[J]. 中医研究, 2024, 37(9): 10-13.
|
|
[42]
|
吴佳宝, 师建平, 刘钰, 等. 基于相火理论探讨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治疗机制[J].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24, 39(2): 1012-1015.
|
|
[43]
|
刘诗鹏, 郝映华, 王永财, 等. 基于“壮火、少火”理论探讨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病机与治疗[J].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2021, 29(12): 73-7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