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康养旅游发展现状和对策——以山西省Y县为例
Current Situation and Countermeasures of Rural Health and Wellness Tourism Developmen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Rural Revitalization—A Case Study of Y County, Shanxi Province
DOI: 10.12677/ass.2025.14111038, PDF, HTML, XML,   
作者: 郭雨佳:山西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山西 太原
关键词: 乡村振兴康养旅游现状对策Rural Revitalization Health and Tourism Current Situation Countermeasures
摘要: 山西省Y县先后获得国家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中国最佳生态文化旅游县等称号,旅游资源颇为丰富。近年来,Y县正在打造“康养圣地悠然Y县”的康养旅游名片,其中以蟒河自然景区和皇城相府景区最具代表性。本文通过文献检索、问卷调查、实地调研等方法,从Y县康养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出发,介绍Y县在发展康养旅游和乡村振兴方面取得的成效,剖析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为Y县其他与康养旅游相关的景区乃至全国康养旅游业的发展提供借鉴。
Abstract: Y County, Shanxi Province, has successively won titles such as one of the first batch of National All-for-One Tourism Demonstration Zones, National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Demonstration County, and China’s Best Ecological and Cultural Tourism County, with quite abundant tourism resources. In recent years, Y County has been building the health and wellness tourism brand of “Health and Wellness Resort, Leisurely Y County”, among which Manghe Natural Scenic Area and Huangcheng Xiangfu Scenic Area are the most representative. Based on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status of health and wellness tourism in Y County, this paper adopts methods including literature retrieval, questionnaire survey and field research to introduce the achievements of Y County in developing health and wellness tourism and promoting rural revitalization. It also analyzes the problems faced in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and puts forward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aiming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other health and wellness tourism-related scenic areas in Y County and eve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ational health and wellness tourism industry.
文章引用:郭雨佳. 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康养旅游发展现状和对策——以山西省Y县为例[J]. 社会科学前沿, 2025, 14(11): 636-643. https://doi.org/10.12677/ass.2025.14111038

1. 引言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乡村康养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形态,正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和追捧。山西省Y县,作为拥有丰富自然和人文资源的地区,其乡村康养旅游的发展具有独特优势和潜力。然而,在实际发展过程中,Y县也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因此,本文旨在通过分析Y县康养旅游发展现状,探讨当下问题与挑战,提出相应对策与建议。希望通过这些研究,能为Y县乃至全国其他地区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推动乡村康养旅游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2. 国内外研究综述

2.1. 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康养旅游产业最初是由Health Tourism发展而来,与之相关的概念有温泉疗(balneotherapy)、疗养旅游(cure tourism)、康养旅游(wellness tourism)、医疗旅游(medical tourism)等[1]。康养旅游的发展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的欧洲,其实质是健康旅游的演变。早在14世纪欧洲就出现的温泉旅游疗养地的建设,标志着健康旅游雏形的出现。20世纪初,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们对健康生活的需求上升,刺激了康养旅游的发展。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康养旅游的发展更加成熟,在如美国、澳大利亚、日本等很多国家和地区已经形成了具有地域特色和健康旅游品牌的现状。其中,西欧国家乡村旅游往往结合独特的自然景观,如雪山、绿地、海岸、森林等打造独具视觉冲击或休闲享受的旅游方式;日本在政府高度重视和居民充分配合的情况下,侧重开发观光体验、休闲生活、生态保健等乡村旅游项目;新西兰则更重视原始的蓝天白云高山净水的自然优势,发挥毛利人土著文化优势打造游客、居民放松享受场所[2]。由此看来,康养旅游的发展前景广阔,接受认可以及喜爱其旅游模式的人会越来越多。借鉴国外成功的例子,研究其发展历程 将会对我国康养旅游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2.2. 国内研究现状

乡村康养旅游在国内是一个新兴的概念,在研究早期,国内大多数学者都认为其作用更偏向于养老。当前,乡村康养旅游在乡村振兴和健康中国战略的背景下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国内学者对乡村康养旅游的研究在逐渐增加,学者谢晓红、郭倩、吴玉鸣通过分析现阶段我国特色小镇康养旅游的主要发展模式及其影响因素,认为我国特色小镇发展康养的模式可分为五种:乡村田园康养、森林康养、阳光康养、温泉康养和文化康养[3]。赖启航,孔凯认为康养旅游是基于人口老龄化及亚健康状态之下,以满足人们健康养生为核心,以自然生态环境和养生文化载体,通过延伸旅游服务,养生与旅游相互融合、相互渗透的一种新兴特色旅游活动[4]。赵杨、孙秀亭认为康养旅游是在一个良好的环境中,以“养”为主的多种旅游形式来使游客达到身心健康[5]。任宣羽认为旅游业与康养旅游不断融合,对其内涵与发展进行介绍,提出康养旅游是以良好的自然物候条件为基础,为增进游客身心健康及幸福感的特殊旅游方式[6]。于英将康养旅游定义为以自然资源、环境及文化等为载体,在满足养生、养心、养老、养智需求的过程中达到身心健康的各种活动的总称[7]。随着国内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人们对健康养生的逐渐重视 ,对于乡村康养旅游的研究日渐增多,将进一步推动该领域的研究和发展。

3. Y县乡村康养旅游发展的优势条件以及取得的成效

Y县位于山西省晋城市,境内自然环境优美,人文底蕴浓厚,加之政府政策支持,使其成为理想的康养旅游目的地。近年来,Y县发展乡村康养旅游有力推动了当地经济发展,促进了当地多元产业的融合发展,推动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3.1. Y县发展乡村康养旅游的优势条件

3.1.1. 旅游景点多,自然生态优美

Y县位于山西省晋城市,全境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为11.7℃,四季分明、植被丰茂、森林覆盖率高。截止到2023年,全县共有16个A级景区,在全省117个县(区、市)中排名第一。县域内自然旅游景点风光秀丽,析城山、蟒河自然风景区、横河旅游度假区、磨滩风景区等景区举不胜举。其中,析城山、蟒河自然风景区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人文景观以“中国北方第一文化巨宅”“国家5A级旅游景区”皇城相府为代表,有明代民居建筑群郭峪古城、江南特色明代民居城堡砥洎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海会寺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星罗棋布的旅游景点,为Y县发展康养旅游提供了丰富的旅游资源。

3.1.2. 政府政策助力康养旅游业发展

Y县政府为助力康养旅游的发展,采取了多项精准有效的政策措施。Y县依托独特的自然风光、生态环境和人文底蕴,优选了多个村庄,精心打造了一批以休闲度假、健康养生、消暑避暑、运动健身等为主题的康养特色村落和高品质康养民宿;确定了蟒河镇农林文旅康养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和皇城相府文旅康养示范区两个试点创建区,促进康养产业与农业、林业、文化、旅游、医疗等产业多元融合发展。此外,Y县实施旅游奖励办法,积极开拓客源市场,鼓励、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Y县进行康养旅游。面对在疫情、灾情中受损的景区,政府在景区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给予了大力扶持,以帮助企业尽快复工复产,复苏景区经济运行。

3.1.3. 个别旅游龙头景点带动发展,农林文旅康融合发展

Y县确定了皇城相府文旅康养示范区和蟒河镇农林文旅康养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两个试点创建区。皇城相府是清代文渊阁大学士、《康熙字典》总阅官陈廷敬的故居,自1998年始发展旅游业,于2011年1月被正式授牌为国家5A级景区。近年来,皇城村依托皇城相府景区的影响力,与周围4个村签订“五村一体化合作协议”,整合国家4A级景区蟒河景区以及两个国家3A级景区郭峪古城和海会寺进行合作运营管理,形成以皇城相府为核心,周边景区共同发展的“大旅游”发展格局。目前,Y县以皇城相府、蟒河景区、九女仙湖、郭峪古城、海会寺、皇城相府生态园为核心景点,以发展康养旅游为主线,促进农业、林业、文化、旅游、康养间相互融合,延长旅游产业链,促进Y县旅游产业高水平、高质量发展。

3.2. Y县乡村康养旅游发展取得的成效

3.2.1. 乡村康养旅游发展氛围愈发浓厚

Y县立足自身的资源优势,深度整合产业资源,成功打造了一系列具有地方特色的康养旅游产品和服务,不仅丰富了旅游市场的供给品类,也满足了游客对高品质、多元化旅游体验的需求。其次,Y县注重完善基础设施和提升服务质量。通过加强交通、住宿、餐饮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旅游服务的专业化和标准化水平,为游客提供了更加便捷、舒适的旅游环境。此外,Y县还积极推进全域旅游和乡村旅游发展,通过实施“全域整合、全景打造、全业融合、全民参与”和“乡村旅游、全域旅游、四季旅游、全民旅游”的发展战略,将乡村康养旅游作为重要的发展方向之一。这不仅有助于提升乡村旅游的品质和影响力,也为当地居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收入来源。

3.2.2. “悠然Y县”影响力持续拓宽

“悠然Y县”作为Y县的旅游品牌,精准地把握了当地的文化特色和旅游资源,以古堡文化、商汤文化、红色文化等为核心,打造了一系列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产品,形成了具有独特魅力的旅游品牌形象。Y县在推广“悠然Y县”品牌时,采用多元化的宣传策略,将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相结合,线上线下的互动营销等。这些举措有效地提高了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吸引了更多的游客前来体验。其次,Y县注重提升旅游服务质量,通过加强从业人员培训、完善基础设施等措施,为游客提供高品质的旅游体验。在提升游客的满意度的同时,进一步增强了“悠然Y县”品牌的口碑和影响力。Y县这种产业融合的模式丰富了旅游产品的内涵,提高了经济的附加值的同时进一步拓宽“悠然Y县”品牌的影响力。

3.2.3. 乡村康养旅游带动乡村振兴

Y县乡村康养旅游的发展,对乡村振兴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乡村康养旅游的发展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和乡村基础设施的完善。随着游客数量的增加,当地政府加大了对基础设施的投入,相关产业如住宿、餐饮、交通等也得到了快速发展,为当地居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收入来源;康养旅游还带动了农副产品的销售,促进了农业产业的升级和发展。此外,乡村康养旅游还促进了乡村文化的传承和创新。Y县注重挖掘和保护当地的文化遗产和传统文化,将其融入到旅游产品中,让游客在欣赏美景的同时感受乡村文化的魅力;通过引入新的文化元素和创意,推动乡村文化的创新和发展。未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和旅游产业的持续发展,Y县的乡村康养旅游将会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更加美好的发展前景。

4. Y县乡村康养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Y县在发展乡村康养旅游的过程中虽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由于其发展起步晚、时间短,因而还存在一些问题。这部分将聚集Y县乡村康养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展开重点研究,并对其原因进行多维度剖析。

4.1. Y县乡村康养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4.1.1. 基础设施建设薄弱,旅游服务体系不完善

虽然Y县太行一号公路线已经修建完毕,并依托于此促进了康养旅游业的发展,但是交通建设整体便捷度仍不高,高铁、火车缺位,且打车距离远、车费贵。因康养旅游面向的主体是银发群体,他们在乘坐大巴上下车时往往行动不便,久坐可能会导致血液循环不畅、呼吸不畅等问题,即使年轻游客从晋城高铁站出站乘坐旅游专线大巴,也会面临到达景点的路途远、时间长等问题,使容易晕车的游客体验感下降。

4.1.2. 康养项目开发不足,产业融合度相对较低

Y县全域多产业融合康养旅游建设虽然有一定进展,形成以蟒河、皇城相府为先行示范区的典型。蟒河以“森林 + 康养”发展4项康养项目,融合自然文化发展民宿、融合农业发展采摘与美食品鉴;皇城相府以“文旅 + 康养”发展5项康养项目,融合历史文化发展古建筑游览、融合自然资源发展温泉水疗。但对比国内项目(表1)发现,国内其他城市康养项目数(6~8项)远超Y县,且融合路径更丰富,除农业外还涉及体育(如洪雅林场的滑翔伞等)、医疗(如乌镇雅园的康复医院等)等领域。综上,Y县康养项目开发不足、类型单一、产业融合程度低。

Table 1. Comparison between typical health and wellness tourism projects in County Y and relevant domestic projects

1. Y县典型康养旅游项目与国内相关项目比较

地区

森林康养项目

蟒河景区

自然景观游览、民宿体验、特色作物采摘、康养食物体验

皇城相府

古建筑游览、温泉水疗、作物采摘、特色餐饮、高端民宿

洪雅林场

滑翔伞、玻璃栈道、空中溜索、丛林穿越、森林瑜伽、森林冥想、森林坐观

将乐县龙栖山

自然景观游览、森林瑜伽、红色文化遗址参观、制作品尝非遗擂茶、手工造纸——西山竹纸

乌镇雅园

医疗公园、康复医院、养老中心、养生酒店、养生别墅、颐乐学院、自助养老居住区

4.1.3. 康养品牌知名度低,品牌效益发挥不足

Y县近年已打造“康养圣地、悠然Y县”品牌,提及该县著名景点,人们首先想到皇城相府、蟒河景区,说明乡村康养旅游有一定知名度,但其他景区知名度低,未形成龙头带动效应,且品牌战略规划与保护意识不足。从300份有效问卷调查(图1)可知,约45%的受访者听说过该县康养旅游品牌但不了解,近三成未听说,仅少数了解,极少数比较了解。

Figure 1. Awareness of the health and wellness tourism brand in County Y

1. Y县康养旅游品牌了解情况

图2 Y县发展康养旅游了解渠道调查结果可知,在203名听说过或了解Y县正在打造康养旅游品牌信息的受访者中大多是从亲友交谈、朋友圈分享或旅行社宣传中得知,当下使用人数较多的获取信息渠道如短视频的宣传效果却不好。哈尔滨、淄博、天水等在互联网上广泛传播,相关短视频点赞过百万,但Y县的康养旅游品牌的曝光度较低,在抖音、快手等平台浏览量低,点赞量、评论数量平均低于100,且很多视频连Y县本地居民都没有看过,更难以将信息传播到山西省及省外的广阔人群中。

Figure 2. Channels for learning about the development of health and wellness tourism in County Y

2. Y县发展康养旅游了解渠道

4.2. Y县乡村康养旅游发展中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4.2.1. 区位劣势突出,服务运行机制不完善

Y县地处太行山麓,受自然地理限制,高铁、火车修建技术难度高、资金压力大,且Y县经济、人口未达开通标准,加之政府规划投资欠缺,目前到该县康养旅游仅能选择旅游专线大巴或自驾。由于乡村康养旅游景区选址的特殊性,其大多位于距城镇较远的乡村,离主要的通信基站较远,存在信号不稳定等问题。同时,Y县康养产业起步较晚,尚处摸索阶段,对产业认识浅、规划不清;餐饮住宿经营者多为当地村民,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仍有待提高;景区道路无系统规划,未实现公共交通高效互联互通。

4.2.2. 康养产业资源利用率低,创新能力不足

当前我国森林康养产业整体尚处探索阶段,Y县虽然康养与文旅资源丰富,但发展乡村康养旅游时科学统筹不足,未实现资源连通与优势高效整合,导致项目单一、资源利用率低;康旅融合中管理同样关键,而该县缺乏协同规划办法,管理人员专业与创新能力较弱,管理质效低,削弱了产业创新融合效果。

4.2.3. 营销力度较小,特色挖掘不足

随着康养旅游的不断发展,康养旅游市场的竞争愈发激烈,Y县政府以及康养景区对自身的康养品牌定位不够明确,宣传政策措施较为陈旧单一,有些景区仍以线下宣传为主,忽视了线上宣传的重要性,营销不能与当下时代潮流相契合。另外,景区特色彰显不明显,康养产业和旅游产业在发展过程中,仅以康养旅游的简单相加为宣传重点,忽视了其中内在价值的融合,未能清晰地传达其独特的康养旅游价值,不能让游客有足够的记忆点和兴趣点。

5. 优化Y县乡村康养旅游发展路径研究

在综合探讨Y县乡村康养旅游发展现状及问题后,为进一步促进Y县康养旅游的发展,文章将从拓宽融资渠道、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深化产业融合、加大宣传力度等方面进行针对性对策分析。

5.1. 因地制宜创基建,完善公共服务体系

5.1.1. 结合区位特点,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就Y县当前情况而言,自然地理位置、人口规模等因素均限制了道路交通的发展,修建高铁、火车在短期内无法实现。因而可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完善基础设施:一是政府和景区继续加强偏远地区、景区的道路建设,打造更快捷、舒适的旅游路线;在此基础上优先推进自驾游发展,沿途规划汽车驿站,塑造最美风景道,打造令人向往的自驾旅游线路。二是加强旅游景点之间的道路连通,将各个景点串联起来,实现景点之间的快速互通;增加一些免费的频次较高的往返公共汽车,缓解游客通行压力,节约时间成本,有效提升游客综合体验感。

5.1.2. 完善旅游服务设施体系,提高康旅服务质量

面对基础设施落后的现状,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可加强景区内通讯网络基站建设,增加通讯网络基站数量并提升后期运维能力,避免给游客带来通讯和线上交易障碍。二是丰富游玩项目,可打造索道游览项目,帮助中老年人更好地参观景区全貌,增加可玩性的同时提高营收;可在地势平缓、景色优美的地方打造观景台、休息区等游玩节点,缓解游客的游玩压力。三是注重反馈,相关部门要多搜集游客游览意见,在景区入口处根据游玩差异制定不同的游览路线,提供更多游览选择;增加景区内的指示牌数量,以免游客走丢或景点观赏不全。四是完善服务体系,加强对经营者、服务者的规范化管理,常态化开展相关培训,持续提高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同时完善安全生产、诚信经营、文化融合、特产销售等方面管理与指导,带给游客更加安心、舒适的游玩体验。

5.2. 提高资源利用率,深化相关产业融合

5.2.1. 提高资源利用率,挖掘康养旅游项目

支持康养产业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是提高资源利用率,加强对康养基地内各种资源要素的深度挖掘与全面整合。以蟒河景区为例,可以发展出多种类型项目。第一,依据不同的消费层次,可以开发出康养禅道、森林餐吧,还可以设计一些高端的健康调理、森林理疗、植物精气理疗等项目。第二,依据不同的年龄段设计项目。针对中青年开展户外运动、健身项目、森林冥想项目;针对老年人设计健康监测、调理生息、疾病预防等特色康养项目等。资源的合理开发,将利于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的利用和保护,利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重实现,同时,也对Y县发展康养旅游过程中品质的提升和竞争力的增强大有益处。

5.2.2. 创新管理理念,深化康养产业融合

第一,康养旅游与农业、林业产业具有天然的融合优势。可以通过发展农家乐、森林康养等模式,将农业、林业资源转化为康养旅游资源,为游客提供更为自然、生态的康养环境。第二,康养旅游可与文化、体育产业相结合,可以通过引入地方文化、民俗风情等元素,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康养旅游产品。同时,结合体育健身活动,如户外运动、瑜伽、太极等,为游客提供更为健康、有趣的康养体验。第三,康养旅游与中医产业紧密相连,可以通过整合中医文化,打造康养旅游产品,丰富康养旅游的内涵和外延。设立中医体验馆,帮助康养人群测评身体状况,进行中药疗养,并以此为特色提升康养旅游的整体竞争力和吸引力。

5.3. 丰富品牌宣传内容,创新品牌宣传方式

5.3.1. 加大宣传力度,拓宽宣传渠道

网络是信息传播的重要渠道,Y县相关部门应加大对康养景区的宣传投入,在政府文旅网站开辟专栏,设立专项资金,招募专业人才,根据景区的不同定位及景区特色拍摄独特的宣传片。景区运营者应丰富宣传方式,可在短视频平台如抖音、快手,生活分享平台如小红书等软件上进行流量投资,增加曝光度;在旅游旺季可依托景区自身特色,举办品牌赛事、节庆活动等,联合相关农副产业赞助,实现产业融合发展;还可邀请相关领域粉丝数量多、名声大、魅力强的博主或明星游玩,开展直播“悠然Y县”等活动,以此加强宣传。

5.3.2. 挖掘景区特色,打造Y县康养品牌

Y县各康养旅游景点的特点不同,各景区应深入挖掘研究当地特色,以当地特色为宣传点,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和吸引力。例如:蟒河可以加大对山茱萸、山木耳等作物的种植和相关康养产品的研发,制作便携且有益于健康的特色食品、保健品、生活用品等,并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经营模式,扩大产品知名度、拓宽产品销路,形成自己的康养产品品牌。皇城相府可以依托当前旅游品牌,持续发挥品牌效应,在康养产品中加入文化元素,挖掘传承文化内涵,开展品茶观演活动,让游客在品茶养生的同时了解皇城相府的历史文化;开展剧情体验活动,使游客在角色代入体验的同时加深文化理解。此外,还可以邀请明星代言旗下的康养项目和康养产品,加强品牌效应。

6. 结论

本文对Y县康养旅游业发展的现状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以乡村康养旅游发展较好的蟒河景区和皇城相府景区为例,经过调查分析认为Y县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和文化资源,为康养旅游的发展提供了优质的基础,其发展康养旅游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有望成为当地新的经济增长点,相关产业的发展也有望解决社会就业问题、社会养老问题。但由于国内乡村康养旅游起步晚,Y县发展乡村康养旅游的时间短,相关康养景区在康养旅游发展建设中都还存在着各色问题,相信在国家、地方政府政策的引领和相关人员的不断努力下,Y县的康养旅游业会抓住机遇,解决发展道路上各个难题,走出具有地方特色的乡村康养旅游发展之路,为发展乡村康养旅游的景区乃至全国康养旅游业的发展提供借鉴,为乡村振兴发展战略贡献地区力量。

参考文献

[1] 李鹏, 赵永明, 叶卉悦. 康养旅游相关概念辨析与国际研究进展[J]. 旅游论坛, 2020, 13(1): 69-81.
[2] 于霞, 郭向超, 王雪. 中外乡村旅游文化发展模式比较研究[J]. 中国集体经济, 2021(5): 164-166.
[3] 刘新. 湘西州康养型乡村旅游产品消费行为影响因素的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吉首: 吉首大学, 2019.
[4] 赖启航, 孔凯. 健康养生视角下盐边县康养旅游开发初探[J]. 攀枝花学院学报, 2015, 32(4): 5-7.
[5] 赵杨, 孙秀亭. 我国沿海地区康养旅游产业创新发展研究——以秦皇岛市为例[J]. 城市发展研究, 2020, 27(6): 24-28.
[6] 任宣羽. 康养旅游: 内涵解析与发展路径[J]. 旅游学刊, 2016, 31(11): 1-4.
[7] 于英. 乡村康养旅游创新发展研究[J]. 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 34(3): 75-77+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