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分析采用关节镜治疗半月板损伤时的疗效影响因素。方法:回顾2024年1月~2024年8月期间入院的60例半月板损伤患者,根据患者治疗的成功与否将患者分为两组,成功组(n = 30例),患者的关节镜治疗成功;失败组(n = 30例),患者的关节镜治疗失败。对患者的基线资料进行比较,归纳出可能影响治疗效果的因素后,对这些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病程长、关节软骨损伤、盘状半月板、BMI水平高均可能影响半月板损伤患者关节镜治疗效果(P < 0.05);盘状半月板、病程长、关节软骨损伤、BMI高均为半月板损伤患者关节镜治疗失败的危险因素(OR > 1, P < 0.05)。结论:半月板损伤患者关节镜治疗短期疗效的影响因素可能与盘状半月板、病程长、关节软骨损伤、BMI高相关。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therapeutic efficacy of arthroscopic treatment for meniscal injuries. Method: A retrospective review was conducted of 60 patients with meniscus injuries admitted between January 2024 and August 2024.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based on treatment success: the successful group (n = 30) where arthroscopic treatment was successful, and the unsuccessful group (n = 30) where arthroscopic treatment failed. After comparing baseline patient data and identifying factors that may influence treatment outcomes, these factors were subjected to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Results: Longer disease duration, articular cartilage damage, discoid meniscus, and higher BMI levels may all affect the efficacy of arthroscopic treatment in patients with meniscal injuries (P < 0.05). Discoid meniscus, prolonged disease duration, articular cartilage damage, and elevated BMI are all risk factors for arthroscopic treatment failure in patients with meniscal injuries (OR > 1, P < 0.05). Conclusion: Failure of arthroscopic treatment in patients with meniscal injuries may be associated with discoid meniscus, prolonged disease duration, articular cartilage damage, and high BMI.
1. 引言
半月板损伤发生在患者的膝关节半月板组织上,而半月板属于纤维软骨,在机体内呈月牙形位于股骨与胫骨之间能够发挥稳定润滑关节等作用,如果膝关节的活动角度过大或受到外力的冲击就会导致半月板受力过大遭到破坏从而形成半月板损伤[1]。当患者存在长期过度劳作、运动时半月板也可能会出现劳损或退行性损伤[2]。因此,大部分情况下半月板损伤既可以是急性的也可以是慢性的。其中,急性损伤通常由于外伤或剧烈运动引起,而慢性损伤则源于长期劳损、退行性变等因素。就目前来看,半月板损伤在运动员、体力劳动者等经常从事需要膝关节频繁活动或承受重压人群中更为常见[3]。此外,半月板损伤的类型较为多样。现阶段,医学领域根据损伤的形态和位置将半月板损伤细分为桶柄状撕裂、复合撕裂以及退行性变等多种类型,而不同类型的半月板损伤对膝关节功能和稳定性的影响也不尽相同。但大多数情况下,当患者的半月板出现损伤时往往会表现出膝关节疼痛、肿胀、僵硬和弹响等症状,而且很大一部分患者会较为明显地感知到位于膝关节内侧或外侧间隙处的疼痛感,特别是在患者有下蹲、起立或行走动作时这种疼痛的感知将更加显著。如果半月板损伤合并了前交叉韧带损伤、内侧副韧带损伤等其他膝关节损伤就会导致膝关节的不稳定性和功能障碍进一步加剧。目前,半月板损伤的诊断主要依赖于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信息,治疗方法则常见手术治疗法。其中,关节镜治疗属于一种较为有效的半月板损伤手术治疗方法。关节镜治疗具有微创性只需做几个小切口将小型摄像头和一系列精密的手术器械送入关节腔中即可让医生能够清晰的观察损伤的部位、类型以及损伤的程度支持其进行精准的诊断及手术治疗操作,从而使得患者的疼痛得以迅速缓解、功能得以更快恢复。在具体的手术操作方法上,医生通常会根据半月板的损坏情况选择相应的关节镜手术操作方法。当患者的半月板损伤呈局部或边缘性撕裂状态则可采用缝合、固定等手术操作予以修复由此最大程度地保留半月板的完整性和功能。若患者半月板损伤的部位较为严重已经达到了无法修复的情况或呈破碎的状态则需对半月板进行局部或整体的切除。但这种手术治疗方法并不能确保一定实现成功治疗而且有可能出现治疗失败的情况。对此,为了进一步分析关节镜治疗,本文回顾了2024年1月~2024年8月期间入院的60例半月板损伤患者,对可能影响关节镜治疗效果的因素进行了识别和分析,现报道如下。
2. 资料与方法
2.1. 一般资料
回顾2024年1月~2024年8月期间入院的60例半月板损伤患者资料,根据患者治疗的成功与否将患者分为两组,成功组(n = 30例),患者的关节镜治疗成功;年龄43~49岁,均值(46.62 ± 2.13)岁;病程2~6个月,均值(4.62 ± 1.03)个月;其中,男17人、女13人;损伤部位:左膝11、右膝19;有15例合并高血压、有15例未合并高血压;半月板形态:10例盘状半月板、20例正常半月板;有9例关节软骨损伤、有21例未见关节软骨损伤;患者BMI 20~24 kg/m2,均值为(22.32 ± 1.22) kg/m2;文化程度:16例初中及以下、14例高中及以上。失败组(n = 30例),患者的关节镜治疗失败;年龄44~50岁,均值(47.02 ± 2.44)岁;病程9~13个月,均值(11.21 ± 1.53)岁;其中,男16人、女14人;损伤部位:左膝13、右膝17;有18例合并高血压、有12例未合并高血压;半月板形态:22例盘状半月板、8例正常半月板;有23例关节软骨损伤、有7例未见关节软骨损伤;患者BMI 24~28 kg/m2,均值为(26.12 ± 1.29) kg/m2;文化程度:17例初中及以下、13例高中及以上。
2.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 患者的相关资料完整;2) 患者首次进行关节镜手术;3) 患者的意识清醒、认知无障碍。
排除标准:1) 患者下肢严重畸形;2) 患者存在严重的膝关节外伤;3) 患者失联;4) 患者参加了其他研究项目。
本文的研究方案已经通过了达州市中心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审批同意。(审批号:2025年 审(131)号)
2.3. 方法
关节镜手术方法:1) 术前准备:医护人员要根据手术部位以及手术操作方案调整患者的体位至仰卧位或俯卧位,再为患者提供合适的麻醉,同时医护人员还要对手术区域进行严格的消毒,并铺无菌手术单;2) 建立关节镜通道:医生需在患者膝关节合适的位置做一个小切口将关节镜和相关器械经由切口送入关节腔中。此后,医生需要借助关节镜观察半月板的损伤情况,并在此引导下进行手术操作。在此过程中,针对半月板可修复的情况,医生可视情况使用特殊的缝合针和线将撕裂的半月板边缘缝合在一起,或在半月板损伤部位植入锚钉将撕裂部分固定到周围骨组织上。如果半月板损伤严重无法修复医生就需要对半月板进行部分切除。待上述操作完毕后,医生还会在关节镜的指导下清理关节内的碎屑、游离体和炎症组织。
判断关节镜手术治疗是否成功,判定标准为:1) 优:患者术后6个月时膝关节活动范围正常,未见机械症状,且未有相关的疼痛感知;2) 良:患者术后6个月时膝关节活动范围正常,未见机械症状,仅在运动时或运动后偶尔有相关的疼痛感知;3) 可:患者术后6个月时膝关节活动范围正常,存在机械症状,在运动时、运动后均有疼痛感知;4) 差:患者术后6个月时膝关节活动范围受限,存在机械症状,休息、运动时均存在疼痛感知。将评价结果为优、良的患者认为治疗成功;若评价结果为可、差则认为失败。
此后,将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进行对比,若P < 0.05则认为该因素可能会对关节镜手术的效果产生影响。将这些可能产生影响的因素归纳并予以Logistic回归分析。
在Logistic回归分析中,考虑到P < 0.05的因素超过1个,所以,采用多项Logistic回归再将数据输入到SPSS 26.0软件中选择相应的Logistic回归分析选项,同时指定因变量和自变量,并在设置完相应的选项后即可点击运行按钮进行Logistic回归模型的拟合得出分析结果。
2.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6.0软件处理半月板损伤患者的基线数据,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n(%)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
)表示。P < 0.05视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结果
3.1. 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比较
结果显示,病程长、关节软骨损伤、盘状半月板、BMI水平高均可能影响半月板损伤患者关节镜治疗效果(P < 0.05),见表1。
Table 1. Comparison of baseline characteristic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表1. 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比较
基线资料 |
成功组(n = 30例) |
失败组(n = 30例) |
统计值 |
P |
性别 |
男 |
17 (56.67%) |
16 (53.33%) |
χ2 = |
0.821 |
女 |
13 (43.33%) |
14 (46.67%) |
年龄(岁) |
46.62 ± 2.13 |
47.02 ± 2.44 |
t = |
0.302 |
病程(月) |
4.62 ± 1.03 |
11.21 ± 1.53 |
t = |
<0.001 |
损伤部位 |
左侧 |
11 (36.67%) |
13 (43.33%) |
χ2 = |
0.501 |
右侧 |
19 (63.33%) |
17 (56.67%) |
高血压 |
是 |
15 (50%) |
18 (60%) |
χ2 = |
0.817 |
否 |
15 (50%) |
12 (40%) |
文化程度 |
初中及以上 |
16 (53.33%) |
17 (56.67%) |
χ2 = |
0.815 |
高中及以上 |
14 (46.67%) |
13 (43.33%) |
半月板形态 |
盘状半月板 |
10 (33.33%) |
22 (73.33%) |
χ2 = |
0.039 |
正常半月板 |
20 (66.67%) |
8 (26.67%) |
关节软骨损伤 |
是 |
9 (30%) |
23 (76.67%) |
χ2 = |
0.024 |
否 |
21 (70%) |
7 (23.33%) |
BMI (kg/m2) |
22.32 ± 1.22 |
26.12 ± 1.29 |
t = |
<0.001 |
3.2. 两组患者的治疗失败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显示,盘状半月板、病程长、关节软骨损伤、BMI高均为半月板损伤患者关节镜治疗失败的危险因素(OR > 1, P < 0.05),见表2。
Table 2.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of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treatment failure in the two groups
表2. 两组患者的治疗失败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影响因素 |
B |
SE |
Wald |
P |
OR |
95%置信区间 |
盘状半月板 |
0.946 |
0.467 |
4.092 |
0.042 |
2.578 |
1.030~6.456 |
病程长 |
1.174 |
0.234 |
24.890 |
<0.001 |
3.236 |
2.040~5.134 |
关节软骨损伤 |
1.024 |
0.462 |
4.902 |
0.026 |
2.785 |
1.124~6.898 |
BMI高 |
1.720 |
0.342 |
25.210 |
<0.001 |
5.589 |
2.854~10.942 |
4. 讨论
在患者的膝关节出现扭转或过度屈伸的情况时就可能会造成半月板撕裂或磨损形成半月板损伤[4]。在人的机体中,半月板作为由纤维软骨组成的组织其本身具有一定的弹性和韧性可以支持肢体的扭转和屈伸,但如果扭转、屈伸所带来的作用力超出了半月板组织的承受能力时就会导致半月板内部裂纹、撕裂或断裂,而这种损伤会刺激急性炎症反应的发生让膝关节产生充血、水肿等表现,此时,若半月板损伤未能得到及时的治疗和处理这种急性的炎症反应就可能会逐步转变成为慢性炎症让膝关节表现出持续的疼痛、肿胀和功能障碍症状[5]。在此过程中,人自体的修复功能一般会促进半月板纤维组织上增生形成瘢痕来替代损伤的半月板组织,但后生成的瘢痕组织在功能上会与原来的半月板组织存在一定的差异,同时在部分情况下半月板内的细胞可能也会发挥再生和分化能力形成新的软骨样组织,不过此种情况的修复效果较为有限而且会受多种因素制约[6]。在此情况下,若患者的半月板损伤未能得到有效的修复可能就会让膝关节的力学平衡出现失衡的情况加速关节软骨的磨损和退变使得患者更容易出现骨关节炎等慢性疾病[7]。此外,半月板损伤还会让患者的膝关节的功能受限对日常生活和工作造成不便[8]。目前,在治疗上常考虑采用关节镜治疗,这种治疗方法具有微创性对关节周围的软组织损伤较小支持患者更早地开始康复锻炼有利于关节功能的恢复,而且关节镜的应用也让医生可以在手术过程中根据观察结果调整治疗方案提高手术操作的合理性和准确性[9]。在治疗过程中,由于关节镜手术创伤小,所以患者出现术后感染、粘连等并发症的风险也更低可以有效避免传统开放手术可能导致的关节僵硬、肌肉萎缩等问题。此外,关节镜为医生带来的清晰视野也支持了医生进行精确的修复或切除操作对减少误伤健康组织的风险、提高手术成功率具有重要意义[10]。
但事实上,关节镜手术在实际应用中仍然可能存在失败的情况,对此本文对可能引发手术治疗失败的因素进行了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了影响手术治疗效果的危险因素。
研究显示,半月板损伤患者关节镜治疗失败可能与盘状半月板、病程长、关节软骨损伤、BMI高相关,在临床治疗时可以考虑针对上述几个危险因素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以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对于患者来说,盘状半月板相较于正常的半月板更加肥大,最为肥厚的中间部分缺乏韧带指导难以顺应股骨髁的运动进行相应的形变让此种半月板的变形能力更弱,而且此种半月板组织的排列更加无序、异常,所以,几乎无法有效地传递和转化负荷,这使得其在术后更容易出现磨损的情况对治疗效果造成影响。较长的病程会让半月板长期处于血液供应不足的情况导致膝关节软骨退化更加严重增加了治疗的难度。在关节软骨损伤的情况下患者的软骨往往更容易暴露磨损引发关节应力传导异常的情况对手术治疗效果存在负面的影响。BMI水平高的患者,其膝关节势必要承受更大的压力不利于术后的恢复,这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导致了手术治疗的失败。在手术治疗中,医生可以考虑针对上述因素影响治疗效果的机理采取相应的手术措施,并为患者提供针对性的术前术后护理干预,以改善上述因素带来的不利影响,同时当患者存在上述危险因素时也要及时予以告知和讲解,引导患者加强相关的自我管理进一步减少上述因素对手术治疗效果的影响。
本研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首先,本研究随访时间较短,只能说相关因素对关节镜治疗短期疗效的影响,O’Connor D等人研究表明半月板修整成型术相较于保守治疗等其他治疗方式的远期疗效无明显差异[11],因此对于关节镜手术治疗半月板损伤的远期疗效及其影响因素值得进一步研究;其次,本研究未对半月板损伤类型、程度以及是否合并其他关节疾病等进行分别探讨,关节镜手术对于半月板损伤合并膝关节骨关炎的患者具有明确的疗效[12],但有研究显示关节镜手术患者的膝关节骨关节炎发病率更高[13],所以关节镜手术适应症的选择将提升关节镜手术的疗效;最后,本研究样本量较小,且为单中心研究,可能会受到选择偏倚的影响,结果可能无法推广到其他地区或更广泛的患者群体,进一步的研究将会考虑到多中心研究,增加结果的外部有效性。
随着关节镜技术的不断发展,其适应症范围也在不断扩大。就目前来看,除了膝关节疾病关节镜技术也开始适用于肩关节、髋关节、踝关节等多个关节疾病的治疗,并展现出了良好的应用效果。此外,机器人技术的引入也让关节镜技术更加精准、高效进一步减少手术创伤。
综上所述,本文通过对关节镜手术失败和成功的患者资料进行因素分析发现,关节镜手术治疗短期疗效的影响因素与盘状半月板、病程长、关节软骨损伤、BMI高相关,所以,治疗中,可以考虑针对上述因素的影响机理,制定出针对性的治疗、护理手段,以进一步完善关节镜手术治疗措施,促进手术治疗的顺利成功。
NOTES
*通讯作者。